人格特征(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巴胺(DA)与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的DA 过度活动假说
几乎所有的经典的抗精神病药物药物都是 DA受体阻滞剂; DA激动剂(如甲基苯丙胺, 能增加突触内DA 含量)能产生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 这些症状与偏执性精神分裂症的症状非常 类似;
依赖的神经环路
第三节
精神障碍的病因学
精神病人因为患病不能正常工作、学习、 行使自己的社会责任,造成沉重的负担。 具统计,精神方面的障碍占整个疾病负担 的15%以上。
超负荷
精神障碍所致全球疾病负担的排位
全球
重症抑郁症 酒依赖 双相情感障碍 精神分裂症及相关 障碍 强迫症 痴呆症 药物依赖 惊恐障碍 4 17 18 22 28 33 41 44
精神病学 (phychiatry)
绪论
内科教研室
课时安排:1节 教学课型:理论课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 精神病学的概念、任务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熟悉: 精神障碍的主要病因 了解: 精神卫生国际发展趋势及我国精神卫生工作现状、问 题、对策
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重点:精神病学的概念、任务,与其他学科的关 系。 难点: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角度讲解 精神障碍的常见病因:主要讲解遗传因素、素质 因素、促发因素、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
现代神经科学证明, 所有人类精神活动均 由大脑中介。 正常的大脑功能产生正常的精神活动, 异 常的大脑功能与结构可能导致精神活动的 异常。 大脑(躯体的一部分)与精神不可分割, 如 果没有包括大脑的完整性, 就不可能有精 神活动, 如果没有环境的刺激、个人的经 历, 这种完整性毫无意义。
精神病学的发展趋势 精神病学的服务与研究对象已有明显的拓 宽, 从传统的重性精神障碍(psychosis), 如精神分裂症渐向轻性精神障碍, 如神经 症、适应不良行为转变; 服务的模式也从封闭式管理转向开放式或 半开放式管理; 新技术、新药物的发现大大促进我们对精 神疾病病因的认识; 新的精神药物的出现, 对康复及复发预防 的重视, 精神障碍患者预后已大为改观。
脑与精神活动
大脑不同部位 额叶:智力、计划性、情绪和人格、记忆 颞叶:记忆 顶叶:感觉、言语、定向力 枕叶:视知觉 大脑半球:功能不同、密切联系 左半球:优势半球—语言 右半球:非优势半球—非语词性认识如空间的 辨认、深度知觉、触觉认识、音乐赏析分辨 脑区:不同的功能区,相互联系和影响。
大多数所谓的功能性精神障碍没有明确的病因 与发病机制。但,精神障碍与其他躯体疾病一 样,均是生物、心理、 社会(文化)因 素相互作用的结 果。
一、精神障碍的生物学因素
基因是影响人类和动物正常与异常行为 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基因将疾病的易感性 一代传给一代。 单基因遗传性疾病,突变的基因使疾病代 代相传。 多基因遗传性疾病,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 同作用,决定了某一个体是否患病。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结合临床病案讨论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病因 能损害 精神病

痛苦和/或功
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s)
精神活动改变
指一组严重精神障碍的疾病,除了精神 活动显著偏离正常外,常出现各种幻觉、 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同时社会功能严重 下降。


精神疾病与神经病的关系 相同点:都属于神经系统的障碍 不同点 精神病学:研究范围是大脑高级功能 的紊乱.临床表现为精神活动障碍 神经病学:研究和诊治的范围是从大 脑、脊髓直至周围神经和肌肉的疾病 临床表现为感觉和运动的障碍。
作业与思考
1.当前广泛提倡的新的医学模式是 A.生物医学模式 B.整体平衡模式 C.心理社会模式 D.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E.社会文化 模式
2.以下精神障碍在全球疾病负担中排首位 的是 A.酒依赖 B.双相情感障碍 C.药物依赖 D.精神分裂症及相关障碍 E.单相抑郁
脑神经化学与精神活动
兴奋性氨基酸

谷氨酸 腺苷 抑制性氨基酸 神经肽 γ氨基丁酸(GABA) 内源性阿片肽 甘胺酸 单胺类及相关神 脑啡肽 经递质 β-内啡肽 去甲肾上腺素 强啡肽 多巴胺 速激肽 5-羟色胺 组织胺 乙酰胆碱
嘌呤类
展望
精神药理研究 心理卫生知识将得到普及 精神疾病的康复与社区服务将得到进一步 的重视 精神卫生的服务对象、服务重点转移 精神病院设施服务进一步人性化 精神疾病患者将会受到更人道的对待, 社 会歧视也会逐渐减少。 医务人员的工作环境、社会地位、收入水 平也将会明显改善。
高收入国家
2 4 14 12 18 9 17 29
低收入Βιβλιοθήκη 4 20 19 24 27 41 45 48
三、其他相关学科
医学心理学
以医学为对象形成的 应用心理学分支 将健康和疾病 有关的行为科学技术 和生物医学技术整合 研究由精神因素 引起或参与引起的表现 为躯体疾病的学科
行为医学
心身医学
脑与精神活动


精神病学(psychiatry) :是临床医学的一 个分支学科,是研究精神疾病病因、发病 机制、临床表现、疾病的发展规律以及治 疗和预防的一门学科。
关于精神疾病的几点澄清
1.精神疾病就在我们身边,“正常人也可 以得这种疾病”。 2.精神疾病不一定表现为精神异常,也可 以躯体形式表现出来。 3.精神疾病也要积极治疗,否则也会产生 严重后果。 4.作为内科及其他非精神科的医生,很有 必要掌握精神病学知识,进行鉴别诊断, 以免延误病情。
脑结构与精神活动
大脑包含1000亿个神经细胞和更多的神经 胶质细胞。 平均每个神经元与其他神经元能形成1000 多个突触联系。我们人类脑内就大约有万 亿至10万亿个突触联系。 大脑形成了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环路, 构成我们的行为和精神活动的结构基础。 一单个的神经元可能是多个环路一部分。 脑通过不同环路以并行的方式处理信息。
3.以下不属于心身医学研究范围的是 A.把精神医学与行为医学的方法运用于躯 体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之中 B.研究社会、心理因素与生物因素在疾病 病原学、症状学、病程和预后中的相互作 用 C.提倡医疗服务的整体观念,即生物-心 理-社会医学模式 D.研究肿瘤的发病机制及其转归 E.研究特殊的社会、心理因素与正常或异 常生理功能之间的关系
家系调查表明,患者亲属中发生同类精神 疾病的,比正常人口中普查所得的发病率 有明显的增高。而且血缘关系越近,发病 率越高,即发病率在一级、二级、三级亲 属中有显著差别。 双生子同病率的调查研究。 寄养子的研究。
(二)



感染因素能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精神障碍。 如神经梅毒主要 表现为神经系统 的退行性变,痴 呆、精神病性症 状及麻痹。
精神障碍的病因学几个基本概念 关联(correlation) 危险因素(risk factor) 疾病的结果(consequence) 病因(cause) 生物学因素(内在因素) 心理社会因素(外在因素)
小结 生物学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即内在因 素和外在因素在精神疾病的发病当中共同 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应注意到二者的作 用并非平分秋色。在某些精神疾病中某种 因素起着主导作用,而另一些疾病中则另 一些因素起决定性的影响。 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许多精神疾病 的起因,不是单一的因素,而是多种因素 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精神障碍的心理、社会因素
应激性生活事件、情绪状态、人格特征、性别、 父母的养育方式、社会阶层、社会经济状况、种 族、文化宗教背景、人际关系等均构成影响疾病 的心理社 会因素。
(一)应激与精神障碍
任何个体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生 活事件,这些生活事件常常是导致个体产生 应激反应的应激源。如恋爱婚姻与家庭内部 问题、学校与工作场所中的人际关系问题。
一石激起千层浪
与急性应激有关的精神障碍主要有: 急性应激反应;自然灾害会引起强烈的精 神震荡 创伤后应激障碍; 延迟性应激反应障碍。
恐怖事件引起的急性应激反应
(二)人格特征与精神障碍
一些人的性格自幼就明显偏离正常,适应不 良,达到了害人害己的程度,我们称之为人 格障碍。一些人格障碍与精神障碍关系十分 密切,如具有表演型性格的人容易罹患癔症、 具有强迫性格的人 容易罹患强迫症、 分裂样人格障碍者 患精神分裂症的可 能性较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