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D
B、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甲、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质量不相等,故错;
C、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可知,当温度高于0℃而低于t1℃时,乙的溶解度比甲的溶解度大,故对;
D、t2℃时,蒸发溶剂可使乙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仍为饱和溶液,故错.
答案:C
6.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B.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氧气
C.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3种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烷和水的计量数之比为1:1
解析:反应物是甲烷和水,生成物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H2O CO+3H2,
A、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故错;
B、生成物是一氧化碳和氢气,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故错;
C、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2种,故错;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烷和水的计量数之比为1:1,故对.答案D
7. 将一定质量的Ba(OH)2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体的体积与加入稀盐酸的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N 点时,所得溶液的pH=7
B. Q 点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只含有BaCl 2
C. O 至P 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 2O
D. P 至Q 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 (OH )2+2HCl=BaCl 2+2H 2O
解析:A 、N 点时,盐酸过量,因此溶液的pH 值小于7,故错; B 、Q 点时,溶液中溶质有氯化钡和氯化钠,故错;
C 、0p 段表示的是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过程,故对;
D 、PQ 段表示的是碳酸钡和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的过程,故错.
答案C
8.金属单质M 与非金属单质硫发生如下反应为2M+S M 2S .甲、乙二组学生在实验室分别进行该实验,加入的M 和硫的质量各不相同.充分反应后,实验数据记录如表,则M 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M 的质量/g S 的质量/g M 2S 的质量/g 甲 6.0 2.5 7.5 乙 7.0
1.5 7.5 A .
64 B .
56 C .
39 D .
23 解析:对比甲、乙两同学所用A 和S 的质量及生成A 2
S 的质量:同
样生成7.5gA 2
S ,甲实验S 的用量为2.5g 、乙实验S 的用量为1.5g ,则可得反应生成7.5gA 2
S 时需要消耗S 的质量为1.5g ;利用质量守
恒定律,则两物质恰好完全反应时,可判断生成7.5gA 2
S 时消耗A
的质量为6.0g .
设元素A 的相对原子质量是x .
2A+S═A2S
2x 32
6.0g 1.5g
则,解得x=64
故选:A
9.(6分)(2014•德阳)高氯酸(HClO4)和亚氯酸钠(NaClO2)在工业上有广泛的用途,其制备工艺流程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HClO4中Cl元素的化合价是 _________ .
(2)反应器I中的生成物有HClO4、ClO2、NaHSO4、H2O,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_________ .
(3)反应器I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lO2+SO2+4NaOH=2NaClO2+X+2H2O,则X的化学式是 _________ .解析:(1)已知:H的化合价为:+1,O的化合价为:﹣2;
设Cl元素的化合价为X,
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1+x+(﹣2)×4=0
解之得:X=+7;故答案为:+7;
(2)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①HClO4是由H、Cl、O三种元素组成的,所以不是氧化物;
②ClO2是由Cl、O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所以是氧化物;
③NaHSO4是由H、Na、S、O四种元素组成的,所以不是氧化物;
④H2O是由H、O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所以是氧化物;
故属于氧化物的是ClO2和H2O;:故答案为:ClO2和H2O;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和种类和数量都不会改变.由化学方程式为
2ClO
2+SO
2
+4NaOH=2NaClO
2
+X+2H
2
O,可知:反应前反应物中有:2个Cl原子、10个O原子、1个S原子和4个
Na原子;而反应后已经有:2个Cl原子、6个O原子、1个S原子和2个Na原子;还少:4个O原子、1个S 原子和2个Na原子,由于X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为1,所以在一个X分子中应含有:4个O原子、1个S原子和
2个Na原子,故其化学式为:Na
2SO
4
;故答案为:Na
2
SO
4
10.(8分)(2014•德阳)A~J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A是一种液体,H是一种红色固体,J的溶液呈黄色.已知在高温下单质碳能与多种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金属单质和二氧化碳.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 .
(2)组成E的元素是 _________ .
(3)反应①②③④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_________ .
(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 .
解析:H是一种红色固体,J的溶液呈黄色,可知J是铁的盐溶液,则H是氧化铁,氧化铁和I反应产生铁盐和水,因此I是酸,如盐酸,则J是氯化铁,C是水;A是一种液体,和B作用产生C﹣水和D 且B保持不变,因此A是过氧化氢,B是二氧化锰,D是氧气,氧气和E反应产生水和G,G是氧化铁和碳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因此E可以是甲烷,则F是铁,因此:
(1)反应①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分解产生水和氧气,故答案为:2H2O22H2O+O2↑;
(2)E和氧气点燃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知E中一定含有碳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答案为:碳和氢或碳、氢和氧;
(3)反应①时过氧化氢分解,反应②是氧气和甲烷等的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反应③时碳和氧化铁的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属于置换反应;反应④是氧化铁和酸发生的复分解反应,故答案为:③;
(4)反应④是氧化铁和酸,如盐酸,生成氯化铁和水,故反应的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
11.(8分)(2014•德阳)如图所示的是物质A~F相互间的关系(“→”表示物质间存在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通常情况下A是能参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气体;B 在工业上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生产等领域;D的溶液呈蓝色;E是地壳中含量最多金属元素的单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A与光合作用所得的气体产物是 _________ ,B的化学式
_________ .
(2)F可能是 _________ .
(3)C和D在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 .
(4)E和F在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 .
解析:通常情况下A是能参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气体,因此A是二氧化碳;B在工业上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生产等领域,因此B是碳酸钠;D的溶液呈蓝色,因此D是铜盐;E是地壳中含量最多金属元素的单质,因此E是铝;F能够和B﹣碳酸钠、E﹣铝反应,因此F是酸;C能够和B﹣碳酸钠、D﹣铜盐反应,因此C是碱,如氢氧化钙,因此:
(1)A参与光合作用所得的气体产物是氧气;B是碳酸钠,化学式为:Na2CO3;
(2)F是酸,如盐酸、硫酸;
(3)C和D的反应时氢氧化钙和硫酸铜的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Ca(OH)2+CuSO4=Cu(OH)2↓+CaSO4;
(4)E和F可以使铝郁盐酸的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
2Al+6HCl=2AlCl3+3H2↑;
故答案为:(1)O
2;Na
2
CO
3
;(2)盐酸(或硫酸);(3)Ca(OH)
2
+CuSO
4
=Cu(OH)
2
↓+CaSO
4
;(4)2Al+6HCl=2AlCl
3
+3H
2

12.(10分)(2014•德阳)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氨(NH3)的制取和有关性质的探究实验.
资料卡片:氨气通常情况下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极易溶于水,浓氨水具有挥发性.加热熟石灰和氯化铵固体混合物可以生成氨气,若要快速产生氨气,可以将浓氨水滴加到生石灰中得
到.
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_________ .
(2)利用A装置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 .
(3)将浓氨水滴加到生石灰中快速产生氨气,发生装置最好是
_________ (选填装置编号).
(4)研究性学习小组用D装置收集氨气,判断氨气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 _________ .
(5)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探究氨的性质,观察到脱脂棉团由白色变为红色.该现象涉及到的性质是 _________ (填字母编号).
A.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C.氨气有刺激性气味 D.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
(6)若将制取氨气的熟石灰溶于水形成的饱和溶液置于小烧杯并放入一只大烧杯中(如图3),在大烧杯中加入下列物质,观察到小烧杯中饱和溶液变浑浊,则加入的物质是 _________ (填字母编号).
A.水和浓硫酸 B.水和氯化钠固体
C.水和硝酸铵固体 D.水和氢氧化钠固体.
解析:(1)仪器a的名称是试管,常用作反应容器.
故填:试管.
(2)利用A装置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是:Ca(OH)2+2NH4Cl CaCl2+2H2O+2NH3↑.
故填:Ca(OH)2+2NH4Cl CaCl2+2H2O+2NH3↑.
(3)将浓氨水滴加到生石灰中快速产生氨气,发生装置最好是B 装置,因为B装置中的分液漏斗能够控制浓氨水的流量,从而可以控制反应速率,同时分液漏斗还能够防止氨气从分液漏斗逸出.故填:B.
(4)研究性学习小组用D装置收集氨气,判断氨气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m端,若试纸变蓝色,说明氨气已经集满.
故填: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m端,若试纸变蓝色,说明氨气已经集满.
(5)观察到脱脂棉团由白色变为红色,说明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
故填:ABD.
(6)若将制取氨气的熟石灰溶于水形成的饱和溶液置于小烧杯并放入一只大烧杯中,若观察到小烧杯中饱和溶液变浑浊,说明加入的物质能使温度升高,加入水和浓硫酸、水和氢氧化钠固体都能够使温度升高.
故填:AD
13.(4分)(2014•德阳)某地一辆满载浓硫酸的罐车翻倒,导致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20t泄漏,并向路基两边蔓延.接到报警后消防官兵立即赶来并用石灰浆(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钙)中和硫酸解除了险情.请回答:
(1)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20t中含H2SO4的质量是
_________ ;
(2)计算中和泄漏的98%浓硫酸20t,理论上需要氢氧化钙的质量.
解析:(1)20t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中硫酸的质量
=20t×98%=19.6t
(2)解:设理论上需要氢氧化钙的质量为x
H2SO4+Ca(OH)2═CaSO4+2H2O
98 74
19.6t x
x=14.8t
答案:
(1)98%的浓硫酸20t中含H2SO4的质量为19.6t;(2)中和泄漏的硫酸理论上需要氢氧化钙的质量为14.8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