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X线与CT诊断鼻骨骨折临床价值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X线与CT诊断鼻骨骨折临床价值比
较
2重庆市第四人民医院(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重庆 400014
摘要:目的:探讨比较普通X线与CT来诊断临床鼻骨骨折的价值。
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鼻骨骨折患者共68例作为本次
研究的研究对象。
对在此期间内收治的鼻骨骨折患者均实施普通X线以及CT检查,评价两种检查方法的骨折检出情况以及骨折检出类型的诊断结果。
结果:对
68例鼻骨骨折患者进行普通X线检查。
共检出鼻骨骨折、疑似鼻骨骨折以及未骨
折的患者分别为52例、10例、6例,使用CT检查共检出三种类型的患者为67
例、1例、0例,对两组数据进行组件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T检
查在鼻骨骨折方面的检出率优于普通X线检查。
对鼻骨骨折患者进行普通X线检查,检出单纯鼻骨骨折、粉碎性鼻骨骨折以及鼻骨复合骨折的例数分别为19例、18例、15例,CT检查的三种类型的例数为23例、22例、20例,对两组数据进
行组件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T检查的准确性、灵敏度均高于普通
X线的检查。
结论:在鼻骨骨折诊断中,普通X线的诊断准确率相较于CT诊断的
准确率较低,并且灵敏度不高,因此CT诊断可作为鼻骨骨折诊断的首选方式。
关键词:普通X线;CT诊断;鼻骨骨折;临床价值
鼻子是人体面部最突出的部位,并且鼻骨结构上部窄、下部宽、支撑力薄弱,最容易受到外力的伤害[1],鼻骨骨折是人体最常见的骨折之一,主要症状为局部
疼痛、肿胀、出血、鼻畸形等,严重者可合并鼻中隔骨折、颅底等外伤等,导致
相应部位的功能异常[2]。
鼻骨折约占耳鼻喉科外伤疾病的50%,在所有面部骨折
中占一半以上,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现阶段临床针对鼻骨骨折的诊断一般
是采用普通X线与CT等形式,由于鼻骨较小、结构特殊[3],在实际检测中难以
发现一些复杂的骨折,普通X线本身分辨率较低,导致诊断效能不佳[4],误诊、
漏诊率较高。
为了能够有效并准确的判定患者鼻骨骨折的病情情况。
本文将以我
院接受的68例鼻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普通X线与CT诊断鼻骨骨折的方
法进行对比,现具体分析情况结果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于我院进行救治的鼻骨骨折患者共68例为本
次研究的研究对象。
其中有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36例,最大年龄62岁,
最小年龄18岁,平均年龄(39.25±5.11)岁,病史最长时间23小时,最短时
间1小时,平均(16.52±6.27)小时。
按照受伤的原因可以分为跌伤31例、交
通事故28例、拳击伤7例,按照鼻骨骨折类型分类有单纯性鼻骨骨折20例、复
合型鼻骨骨折22例、粉碎性鼻骨骨折24例。
患者临床表现有鼻梁下塌、偏斜、
变形、面部肿胀、充血、鼻腔堵塞等。
纳入标准:患者均伴有鼻骨骨折的相关症状,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鼻骨骨折;患者的影像学检查资料完整;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情且签署执行同
意书。
排除标准:排除临床资料有缺失的患者;排除合并普通X线或是身体检查禁
忌症的患者。
1.2方法
对68例鼻骨骨折患者进行普通X线及CT检查。
普通X线检查:使用使用X
光机(GER-500mA)以及光机配备胶片和影像处理系统对患者的政策为两个位置
进行扫描,指导患者侧卧左右,侧拍片头部与床面平行,床面与同间线垂直,通
过软组织窗对患者鼻骨及周围软组织进行观察。
在检查过程中应嘱咐患者保持床
面同间线呈垂直状态,将暗盒放置于摄像床上,与患者颌骨外侧与鼻根距离1cm 处。
条件设置为70kv,32mAs。
CT检查:采用飞利浦公司生产制造的16排CT进
行三维重建,观察骨折区域分离与一位情况,参数设置为电压140kv,电流
200mA,层厚3mm,层距3mm。
鉴别骨折线、了解骨折位移方向、距离和凹陷程度,扫描时间设置为0.15秒/周,视野选择为180~216mm,基线是鼻根到鼻尖正中的
连线,显示骨折部位的解剖关系,确定骨折部位及类型、周围骨质和软组织情况等。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检查方式所得图像进行分析,统计两组方式的诊断检出率。
骨折情况
判定标准为:鼻部附近表皮质存在连续显著断裂,有移位现象为鼻骨骨折;鼻部
附件表皮质存在连续显著断裂无疑为表现为疑似鼻骨骨折;鼻部附近表皮质存在
连续性较好为鼻骨未骨折。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本次数据进行分析。
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
计数数据以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二、结果
2.1两种检测方式结果比较
对68例鼻骨骨折患者进行普通X线检查,共检出鼻骨骨折、疑似鼻骨骨折
以及未骨折的患者分别为52例、10例、6例。
使用CT检查共检出三种类型的患
者为67例、1例、0例。
对两组数据进行组件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T检查在鼻骨骨折方面的检出率优于普通X线检查。
见表1。
表1两种检测方式结果比较
组别(例数)鼻骨骨折疑似鼻骨骨
折
未骨折
普通X线
(n=68)
52106
CT检查
(n=68)
6710
2.2两种检测方法骨折类型检测结果比较
对鼻骨骨折患者进行普通X线检查,检出单纯鼻骨骨折、粉碎性鼻骨骨折以及鼻骨复合骨折的例数分别为19例、18例、15例。
CT检查的三种类型的例数为23例、22例、20例。
对两组数据进行组件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T检查的准确性、灵敏度均高于普通X线的检查。
见表2。
表2两种检测方法骨折类型检测结果比较
组别(例数)单纯鼻骨
骨折
粉碎性鼻
骨骨折
鼻骨复合
骨折
合计
普通X线(n=68)19181552
(76.47)
CT检查(n=68)23222065
(95.59)
讨论:
鼻骨骨折在临床上是十分常见的耳鼻喉科外伤病症,在人体中一旦出现鼻骨骨折,往往会严重影响机体的通气功能,甚至还会进一步合并鼻中隔骨折等多组织外伤,影响患者的鼻部功能。
普通X线是骨折一种传统诊断影像学方法,应用较为广泛,但由于外鼻骨性支架同软骨支架处于一片面有重叠影像,使用X线对鼻骨骨折患者进行诊断存在一定局限性,容易出现漏诊、误诊等情况;CT可以准确检测出骨折病例,判断骨折类型,有较高空间以及密度、分辨率,能够全面客观反映患者鼻骨骨折情况。
本次研究表明,与普通X线诊断相比,CT诊断的结果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及灵敏度,因此可将CT检查作为鼻骨骨折的首选诊断措施。
参考文献:
[1]黄炎标,黄波涛,原仲辉,黄开胜,敖振杰,张得旺.普通X线与CT对鼻骨骨折诊断效果的对比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2,10(02):136-137.
[2]王锡增,肖德贵,宿秀峰,郭喜田,王燕妮,楚庆速.钼靶X线放大摄影与普通X线诊断鼻骨骨折的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2021(03):204-205.
[3]鲍志国,张铁英,王和平,周海伟,侯俊成.普通X线与CT对鼻骨骨折诊断的对比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1(12):144-145.
[4]张其龙,姜在亮.鼻骨骨折诊断中普通X线与CT的应用效果观察[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21,1(05):6-7.
基金项目:重庆市渝中区科技局基金项目(2020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