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A培训新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评价人选择 —学会收集、使用数据 — 测量顺序(随机) — “盲测” — 避免样本内断标准 —基准值的确定 1) 获得可追溯到标准的基准值; 2) 在高一级的测量系统上对样本10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 该样本的基准值。
测量系统评定的两个阶段
高者的十分之一,就是测量系统分辨力能将制造过程分布(公差带) 分成十份或更多
3) 测量系统统计特性可能随被测项目的改变而变化,此 时,测量系统最大的(最坏的)变差应小于制造过程
变差和公差带二者中较小者。
测量系统分析的前提
—确定被测对象正确无误 — 特别是在要求样本代表制造过程时。
— 母本,样本选择 —随机抽样 原则:在被抽之前,母本中每一个样本 被抽到的概率相等。
思考:该系统的分辨力如何?
1) 极差图显示只有一、二、 三种极差值在控制限值
内(右图只有0,0.01);
0.02
2) 有四种极差值在控制限
值内,但超过1/4的值为
UCL
0.01
0(右图:14/25>1/4)。
R
有以上两种情况之一 0
的显示分辨力不足。
稳定性
为什么进行稳定性研究?
1.在不知道测量系统的稳定状态时,评价该系统的重复性、 再现性等其他特性可能会产生误导。
分辨力—机
稳定性—机
偏倚——机
重复性—机
再现性—人(法) 线性——机 —准确度:偏倚;线性;稳定性。说的是位置。 —精确度:重复性;再现性。说的是范围、宽度。 —分辨力:测量系统的“性能”之一。
预备知识
—准确度与精确度
—分布 正态分布
μ
—均方差 标准差

N(μ,σ2) +
预备知识
—稳定性
一般的稳定性 对测量系统来说是系统的偏倚值不随
— 第一阶段,两个目的: 1) 正式使用前的全面鉴定; 2) 发现并证实环境对该测量系统的影响,以
确定其使用条件。
— 第二阶段
确定已被接受的测量系统是否持续可用
定义
—稳定性 测量系统在某持续 时间内测量同一基准 的同一特性时,获得 的各次测量平均值的 变差。
偏倚
—偏倚 :测量结果的观察平 均值与基准值之差 基准值
时间变化(偏倚恒定)
统计稳定性 可以预测
偏倚虽然随时间变化,但有固定规 律,
—一般原因和特殊原因
测量系统分析的前提
—对测量系统的统计特性的共同要求:
1) 测量系统必须处于统计控制之中。即具有统计稳定性。 测量系统的变差只能是由于一般原因而不是特殊原因造 成的,最好用图形法来评价。 2) 测量系统分辨力小于制造过程分布和公差带中精度较
定义
偏倚
—线性 仪器在预期的工作
范围内,偏倚值的差
值。
思考:斜率大好,还 是小好?
基准值 小
基准值 大
基准值

观测平均值
观测平均值 高
量具工作范围(量程)
定义
—重复性 : 同一个评价人, 采用同一件仪器, 足够多次测量同一 件样本的同一特性 获得的测量值的范 围。用其变差表示。
重复性
定义
—再现性:由不同的评价人, 采用同一件仪器,测 量同一样本的同一特 性时,测量平均值的 变差。
投产
策划 产品设计和开发 过程设计和开发 产品和过程验证
计划 和确定
回馈稽核和矫正措施
产品设计 和开发
过程设计 和开发
新的策划
生产
产品和 过程确认
反馈评定 和纠正措施
何时进行MSA?
系统规定的定期计划 量具修复后 量具更换后 新控制计划 测量人员变更
预备知识
测量系统:用来对被测特性定量测量或定性评 价的仪器或量具、标准、操作、方法、夹具、 软件、人员、环境、和假设的集合;用来获得 测量结果的整个过程。
2.所有对测量系统进行的分析都通过分析数据之间的差异 来进行的。这些差异就是各种偏倚。用数值表示偏倚并不 困难,但如果系统不在统计控制之中,不具备统计稳定性, 这些数据和分析都是无意义的。
稳定性
—用控制图法来确定稳定性。控制图可以识别普通原因和 特殊原因产生的变差。注意控制图的使用中,不仅要注意 限值外的点,还要注意其他特殊原因引起的信号。如“趋 势”和中心附近的点。 —研究稳定性要作的控制图是平均值图和极差图。 —没有必要计算数值。读图就足够了。 —具体做法: 1) 确定一样本。对稳定性,不需要已知基准值。最好选择
或不能定量表示单个特性值,应改进系统或使用更好的测量 系统。
如果系统仅能识别而不能测定出过程变差,这种分辨
力不能用于分析。如果不能识别特殊原因的变差,它用于控 制也是不可接受的。
测量系统可靠地辨别的分级数ndc 取整整,且应该大 于等于5才能用于分析用(Ndc = 1.41(PV/GRR))
极差图可用来判断分辨力
MSA解决什么问题
1) 系统是否有足够的分辨力? 2) 该测量系统在一定的时间内是否有统计上的一致性? 3) 这些统计特性在预期范围内是否一致?用于制造过程 的分析或控制是否可接受?
三个问题都应与过程变差联系起来考虑。
何时进行MSA?
APQP的五个阶段中的第四阶段
概念提出 /批准
项目 批准
样件 试生产
ab c
定义
—测量系统的分辨力
测量系统检出并如实指示被测特性微小变化的能力,或 称有效分辨率
仪器可以探测到并如实显示的参考值的变化量。 它也可以称为可读性或分辨率。
典型地,此能力的度量是看仪器的最小刻度值。如果仪 器刻度“粗”,那么就可以使用它的半刻度。
分辨力的判别
如果测量系统没有足够的分辨力,不能识别过程变差
MSA
TS16949标准的5大工具
TS16949采用的五大工具
APQP
PPAP
FMEA
SPC

MSA=Measurement System Analysis
为什么要进行MSA?
• 人们利用数据来做决定(质量管理八大原则之一:基于事实 的决策方法)
• 数据是通过测量得到的
测量设备本身通过计量校准符合要求,仍然会有误差的; 人通过培训合格,也会有误差的;其他各个方面也必然 会有误差。这些误差整合以后,得到总的误差。
量具:任何用来获得结果的装置
预备知识
—测量系统的构成:S. (标准) W.(工件) I.(仪器) P.(人/程序) E(环境)
—狭义上常指“人”和“机”。即评价人(及其实施测量的方法) 和直接用于测量的设备、仪器和量具。
—测量系统分析(MSA):定量研究测量体系的特性对其自身输出 的影响。主要研究“人”(包括 “法”)和“机”。目的是得到这些影 响的定量描述以便作出测量系 统是否适用的明确判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