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机装配实习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机装配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内容摘要:
FM微型收音机(SMT)学习SMT基本工艺过程, 掌握操控技能其工作
原理, 电路板的核心是单片机收音机集成电路SC1088,外国电路省去了中
频变压器和陶瓷滤波器, 使电路简单可靠, 简单可靠, 调试方便, 其接收频
率为87MHz~108MHz, 调谐方便准确, 频高接收灵敏度, 外型小巧, 便于
随身携带内设静噪电路, 抑制调谐过程中噪音, 电源范围大约为1.8V~3.5V。

报告人: 2015年12月23日
指导教师评阅意见:
成绩:
指导教师:
年月日
一、实习的目的和任务
(一)实习目的
整机装配实习是在同学们系统学习了《电路基本分析》和《模拟电子技术》
高频、低频等相关课程的理论和基础上进行的相应的实际操作性训练。

通过这次实习要求学生在理论上掌握调幅广播的发射和接收原理, 掌握信号的调制与解调原理和过程, 掌握信号的接收和处理原理的过程, 掌握FM微型收音机(SMT)的工作原理, 工作过程的相关知识及测试方法, 掌握焊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实际上要求每位同学在自己亲手组装一台FM微型收音机(SMT)的过程中, 掌握各种孕期间的识别技术, 掌握各种元器件的参数, 性能和测试技术, 掌握整机的焊接, 安装调试技术, 以及掌握相关资料, 手册的查询方法等相关知识。

(二)实习任务
1、掌握调制与解调原理与过程。

2、掌握FM微型收音机的工作原理, 工作过程及其特点。

3、掌握常用元器件(电阻、电容、电感线圈、二极管、三极管、变压器、集
成电路)等的论别, 性能参数及其接测。

4、掌握分析单元电路的基本技能。

5、掌握分析电路原理和电路极及其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技能。

6、掌握收音机统调的基本技能。

7、熟练使用万用表等各种仪器。

熟练使用电烙铁, 吸锡器、斜口钳等常见工具。

二、实习的相关原理
(一)无线电信号的发射和接收原理
载波的调制与解调在无线广播所传送的信息时, 语音或音乐当以无线电波的形式传送信号时, 效率是很重要的因素。

由电磁波理论指导, 只有天线尺寸为辐射信号波长的十分之一或更长一些,
信号才能有效地被辐射。

对于语音信号来说, 频率低于波长长度, 所以相应的尺寸在几公里以上, 然而要制造这样的天线是很困难的, 即使能用天线来辐射, 各电台的信号都会有相同的频段而混淆在一起, 接收者也无法按需要进行选台。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各个电台采用不同的频段(高频电磁波)电磁振荡去“压载”者频(低频)信号, 然后再辐射约去这种将音频信号“载装”于射频震荡的信号, 此过程叫做调制, 经过调制后的高频振荡成为已调波, 通过高频振荡电路产生的高频等幅电磁波叫做载波, 被传送的低频信号叫做调制信号。

无线电波的传播: 理论分析和实验都表明无线电波是横波, 即电场和磁场的方向都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而且电场强度与磁场强度的方向也总是相互垂直的。

无线电波在空间传播时, 必然要受到大气层的影响, 尤其以电离层的影响最为显著。

电离层是由于从太阳及其他星体发出的放射性辐射进入大气层, 使大气层被电离而形成的。

电离层内含有自由电子是影响无线电波的主要因素。

电离层对无线电波的主要影响是使传播方向由电子密度较大区域向密度较小区域弯曲, 即发生电波折射。

这种影响随波段的不同而不相同。

波长越长, 折射越显著。

30MHz以下的波被折回地面;30MHz以上的波, 则穿透电离层。

另外, 电波受电离层的另—影响是能量被吸收而衰减。

电离程度越大, 衰减越大;波长越长, 衰减亦越大。

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 因波长的不同而有不同的传播特性, 分为地波、天波和空间波三种形式。

无线电波的接收:理论上讲, 接收与发射是一个相反的过程。

首先要使天线与电子线路都工作在发射载波的频率上, 然后经解调与放大得到发端传送的信息。

将调制信号还原出来的过程叫做解调。

解调又有检波与鉴频和鉴相之分。

接收设备最重的任务是把远距离无线电发射机发送的载息无线电波中的有
用信息提取出来。

然后进入“解调器”。

检波之后的音频信号经音频输出放大之后送到收音机的喇叭。

调制的两种方式:
1.振幅调变,也可简称为调幅,AM(Amplitud.Modulation),通过改变输出信号的振幅,来实现传送信息的目的。

一般在调制端输出的高频信号的幅度变化与原始信号成一定的函数关系,在解调端进行解调并输出原始信号.
2.频率调制是一种以载波的瞬时频率变化来表示信息的调制方式, 通过利用载波的不同频率来表达不同的信息。

所谓频率调制, 顾名思义, 就是对无线电进行信息加载, 得到调制波。

但是, 随着无线电技术的另一个领域, 既雷达设备, 由于对目标测绘的需要, 和电子信息对抗的必要。

现代先进雷达已经能通过这种技术来减少杂波, 抑或通过将一个集中的雷达脉冲波束散射, 达到不被发现的功能, 成为低截获概率技术(电子侦察系统会查找狭小波段范围内的电磁波, 如果不这样, 将会被无穷的背景电磁辐射扰乱)。

3.相位调制, 或称调制:载波的相位对其参考相位的偏离值随调制信号的瞬时值成比例变化的调制方式相。

调相和调频有密切的关系。

调相时, 同时有调频伴随发生;调频时, 也同时有调相伴随发生, 不过两者的变化规律不同。

实际使用时很少采用调相制, 它主要是用来作为得到调频的一种方法。

已调波被接受设备接收到已调波后, 需要将低频调制信号从已调波中还原出来, 这个过程叫做解调。

在调幅电路中叫做“鉴波”, 在调频电路中叫做“鉴频”。

(二)FM微型收音机(SMT)的工作原理
电路的核心是单片收音机集成电路SC1088。

它采用特殊的低中频(70KHz)技术, 外围电路省去了中频变压器和陶瓷滤波器, 使电路简单可靠, 调试方便。

SC1088采用SOT16脚封装。

以下是原理图。

1. FM信号输入
如图所示调频信号由耳机线馈入经C14.C13.C15和L1的输入电路进入IC的11.12脚混频电路。

此处的FM信号没有调谐的调频信号, 即所有调频电台信号均可进入。

2. 本振调谐电路
本振电路中关键元器件是变容二极管, 它是利用PN结的结电容与偏压有关的特性制成的“可变电容”。

变容二极管 C-V特性(标FT端为负极)
如图(a), 变容二极管加反向电压Ud, 其结电容Cd与Ud的特性如图(b)所示, 是
非线性关系。

这种电压控制的可变电容广泛用于电调谐、扫频等电路。

本电路中, 控制变容二极管V1的电压由IC第16脚给出。

当按下扫描开关S1时, IC 内部的RS触发器打开恒流源, 由16脚向电容C9充电, C9两端电压不断上升, V1电容量不断变化, 由V1、C8、L4构成的本振电路的频率不断变化而进行调谐。

当收到电台信号后, 信号检测电路使IC内的RS触发器翻转, 恒流源停止对C9充电, 同时在AFC(automatic freguency control)电路作用下, 锁住所接收的广播节目频率, 从而可以稳定接收电台广播, 直到再次按下S1开始新的搜索。

当按下Reset开关S2时, 电容C9放电, 本振频率回到最低端。

3.中频放大、限幅与鉴频
电路的中频放大, 限幅及鉴频电路的有源器件及电阻均在IC内。

FM广播信号和本振电路信号在IC内混频器中混频产生70KHz的中频信号, 经内部1dB放大器, 中频限幅器, 送到鉴频器检出音频信号, 经内部环路滤波后由2脚输出音频信号。

电路中1脚的C10为静噪电容, 3脚的C11为AF(音频)环路滤波电容, 6脚的C6为中频反馈电容, 7脚的C7为低通电容, 8脚与9脚之间的电容C17为中频耦合电容, 10脚的C4为限幅器的低通电容, 13脚的C12为中限幅器失调电压电容, C13为滤波电容。

4.功率放大
由于用耳机收听, 所需功率很小, 本机采用了简单的晶体管放大电路, 2脚输出的音频信号经电位器Rp调节电量后, 由V3, V4组成复合管甲类放大。

R1和C1组成音频输出负载, 线圈L1和L2为射频与音频隔离线圈。

这种电路耗电大小与有无广播信号以及音量大小关系不大, 不收听时要关断电源。

三、实习的过程与步骤
(一)练习焊接技术
1、练习焊接的注意事项
(1)焊接前, 应先检查焊机设备和工具是否安全, 如焊机接地及各接线点接触是否良好, 焊接电缆绝缘外套有无破损等。

(2)被焊接金属表面和焊锡应保持清洁接触。

在焊接钱, 必须清除焊接部位的氧化膜和赃物, 否则容易造成虚焊、假焊现象。

足够的焊锡温度。

一是能够使焊料融化;二是能够加热被焊金属, 使两端生成金属合金, 否则易造成虚焊或假焊。

适当的焊接时间。

焊接时间过短或者不能保证焊接质量, 时间过长会损坏焊接部位和元器件以及造成印刷电路板起泡。

2、对焊点的要求
(1)焊点应外形光滑, 焊料适量, 最多不得超过焊盘外缘, 最少不应少于焊盘面积的80%, 金属化孔的焊点焊料最少时其透锡面凹进量不允许大于板厚的25%。

引线末端清楚可见。

(2)焊点表面光洁, 结晶细密, 无针孔、麻点、焊料瘤。

(3)润湿程度良好。

(4)焊料边缘与焊件表面形成的湿润角应小于30度。

(5)焊点不允许出现拉尖、桥接、引线(或焊盘)与焊料脱开或焊盘翘起以及虚焊、漏焊现象。

(6)应有可靠的导电性: 焊点必须有良好的导电性能。

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 焊接部位比较牢固, 能承受一定的机械应力。

焊料适当:焊料过少, 会影响机械强度和缩短焊点使用寿命。

焊点表面必须清洁:焊点表面的污垢, 会腐蚀焊点, 悍完后应及时清洁。

3、电烙铁的使用
(1)步骤一: 准备施焊(图 (a) )
左手拿焊丝, 右手握烙铁, 进入备焊状态。

要求烙铁头保持干净, 无焊渣等氧化物, 并在表面镀有一层焊锡。

(2)步骤二: 加热焊件(图 (b) )
烙铁头靠在两焊件的连接处, 加热整个焊件全体, 时间大约为 1 ~ 2 秒钟。

对于在印制板上焊接元器件来说, 要注意使烙铁头同时接触两个被焊接物。

例如, 图 (b) 中的导线与接线柱、元器件引线与焊盘要同时均匀受热。

(3)步骤三: 送入焊丝(图 (c) )
焊件的焊接面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 焊锡丝从烙铁对面接触焊件。

注意:不要把焊锡丝送到烙铁头上!
(4)步骤四: 移开焊丝(图 (d) )
当焊丝熔化一定量后, 立即向左上 45°方向移开焊丝。

(5)步骤五: 移开烙铁(图 (e) )
焊锡浸润焊盘和焊件的施焊部位以后, 向右上 45°方向移开烙铁, 结束焊接。

从第三步开始到第五步结束, 时间大约也是 1 至 2s 。

(二)贴片元件的焊接步骤
1、锡膏印刷。

2、贴片。

3、载流焊。

四、基本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
电位器
在晶体管收音机中, 为了调节音量和音质, 常采用可变电阻器, 一般叫电位器, 电位器最常见的故障是发生噪声。

这可能是电位器炭膜被磨损, 或电阻膜上有杂质和油污, 或者是电位器接触不好。

电容器
晶体管收音机里的电容一般有三类: 可变电容、半可调电容和固定电容。

可变电容器
收音机里的可变电容器多是用来调谐的, 根据收音机的电路结构不同, 可变电容有单连电容器、双联电容器两种。

前者用于再生来复式简易收音机, 后者用于超外差收音机。

电解电容
晶体管收音机的电路具有阻抗小的特点, 所以必须采用大容量的电容器。

由于晶体管收音机工作电压比较低, 所以有可能使用体积小。

工作电压低而容量却大很大的电解电容。

电解电容在电路中主要起级间耦合、隔直流、旁路和去耦合滤波等作用。

一般耦合电容容量为10~50uF之间, 旁路电容的容量在30~50uF之间, 去耦电容的容量在50~200uF之间。

电解电容具有极性, 一般长线为正极, 短线为负极。

再进行焊接时, 焊接时间要短, 以免烙铁的高温破坏电容的密封, 甚至造成内部短路。

此外, 长期储存会使电解电容的性能变坏, 要求隔一段时间以后, 按规定电压充电依次。

装在收音机上后, 如果机器长时间不使用, 也要隔一定时间工作一下。

如果电解电容的极性分不清楚, 可以根据电解电容在正接时漏电小, 反接时漏电大的特点来判断电解电容的正负极性。

通常采用万用表量电解电容漏电量为多少欧姆的电阻(注意黑笔接正极, 红笔接负极)。

电阻器和电位器
晶体管收音机本身小号功率较小, 整个机器的体积能做到小巧, 所以广泛采用小型炭膜。

电阻器, 其功率在
1
4
~
1
8
瓦之间, 在晶体管收音机电路里, 电阻器的主要作用是做负载、分压器、分流器, 以及用来调节电路中的某一点的工作电流, 与电容器一块儿起滤波作用等。

起不同作用的电阻器, 对它们的阻值要求的严格程度也不一样, 例如, 电源滤波电阻坏了, 就可以用一个阻值差不多的电阻代替。

负载电流组的阻值稍有变动, 影响也不大。

但是偏置电路中的分压电阻就不能随便改变, 只有换了晶体管, 或者确定原晶体管特性已有变化时, 才需要对偏置电阻作相应改变。

电阻的型号和额定值(常用电阻器的型号见表)
电阻器的允许误差等级
一般为±5%(Ⅰ)±10%(Ⅱ)±20%(Ⅲ)
注: 某些要求交稿的线路可采用±1%或±2%的精密电阻。

电阻器的额定功率
在标准的环境温度(20±5%℃)下, 电阻器能长期连续工作的最大功率, 其标准值有:
1
16

1
8

1
4

1
2
、1、2、5、10、15、20W。

电阻色标是由左向右排列
电阻器上的色环及其含义
(三)、进行整机调试
在所有的焊接工作完成之后, 可以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收音机的调试工作。

调试步骤:
(1)直流工作状态的测量与调整, 主要测量和调整极性偏压。

(2)晶体三极管工作状态是否合适, 会直接影响整机的性能, 严重时甚至使整机不能工作。

所谓工作状态的调试主要是指基极偏压, 或者说集电极
电流的调整。

(3)变频或混频级的集电极电流的调整。

(4)中频放大级集电极电流的调整。

(5)前置低频放大级(推动级)集电极电流的调整。

(6)推挽功率放大级集电极电流的调制。

1、中频变压器的调整。

2、中频放大级是决定晶体管超外差收音机的灵敏度和选择性的关键。

调中频的目
的是使所有的中频变压器都调在规定的中频频率上, 以符合设计的要求, 从而使收音机达到最高的灵敏度和最好的选择性。

3、调整频率范围
4、调整频率范围, 又称对刻度、拉KC或拉覆盖, 其目的是使收音机在整个波段
范围内都能正常地收到电台, 且指针所指频率刻度与接收到的电台频率一一对应。

5、统调
又称调补偿或校灵敏度, 统调和调整频率范围不能绝然分开, 合称为统调外差跟踪。

总的目的是使本振回路的谐振频率和天线回路的谐振频率在同轴四联电容调节的过程中发生改变的同时, 要处处满足频率差值为中频频率, 即所谓“同步”。

使电路同步(或逼近同步)的一毓步骤称为统调。

统调的方法是调整本振回路去凑合天线回路, 使它们
的频率差值满足中频频率, 这称为“跟踪”。

统调外差跟踪, 其一要调本振频率范围, 即前面提到的对刻度;其二要调天线回路, 使它能在四连电容指针所指刻度的频率处, 恰与外来信号的频率一致而谐振, 这样收音机的灵敏度才高, 选择性才好。

五、实习总结
1、焊接前, 先检查所有的元件是否良好, 如果不能使用或者实际误差太大,
不符合实验要求的都需要更换, 否则会使产品不合格。

2、焊接时遵守实验步骤和元件的特性依次焊接, 如先焊低矮和耐热元件(电
阻), 然后再装大一点的元件(变压器等)最后安装不耐热元件。

3、焊接时谨记焊接步骤: 1.准备施焊;2.加热与送丝;3.去丝移电烙铁, 整
个过程不过2~4秒, 否则长时间容易造成高温使焊盘脱落, 造成产品不工
作。

4、焊接天线时要特别小心, 天线容易断裂, 而它的a、b、c、d四个引线容易
混淆。

5、焊输入变压器时, 要分辨好方向。

6、每个三极管的功效不同, 辨别清楚管脚再进行安装。

7、电解电容分正负极(阴影部分为负极)二极管也有正负。

最后整装的时候也需小心, 以免使导线断裂。

六、实习心得
在本次实习中,有一项重要的训练就是焊接。

通过老师讲解, 我了解到焊接是金属加工的基本方法之一。

其基本操作可以概括为“五步法”——准备施焊、加热焊件、熔化焊料、移开焊锡、移开烙铁。

在一开始听到时, 我有点不以为然, 觉得听上去挺容易的, 然而事实上在实际动手时才发现问题百出, 需要长时间练习才能真正掌握。

并且在通过反复练习, 完成老师的练习任务要求后, 我的焊接技术有了一定提高。

其实在我焊完第一个点, 并且焊得“惨不忍睹”时, 对于焊接我产生了一点小小的排斥感, 但是并没有因为心理上的抵触而放弃, 当我终于能用最短时间完成一个合格的焊点时, 最开始那种对焊接的排斥感早已烟消云散, 取而代之的则是对自己动手能力的信心。

在这一过程当中我最深的一点体会就是: 很多东西看似简单, 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 只有真正地切身体会后才能明白其中的要点和奥妙。

理论上懂得并不代表实践中能操作掌握。

这次我们的焊接练习还只是简单地练习一个个焊接点而已, 但是就是如此简单的操作, 却让我学到了不少知识。

由于我们练习时使用的焊锡是一种极易氧化的金属, 因此在焊接前一定要清理烙铁, 在清理时我们首先用湿纸巾擦拭一遍, 然后在通电加热一会后插入松香中, 由于松香是一种还原剂, 因此可以较好地清除掉烙铁表面的氧化物。

同时, 在焊接时, 应该先用烙铁加热焊件, 然后在将焊锡伸到焊接点融化。

在焊接时, 一定要注意虚焊、连焊等问题。

所谓虚焊就是焊接点只有少量的锡抱住, 可能造成接触不良, 时
通时断;而连焊, 顾名思义就是把挨得比较近的点焊在一起了, 这样不仅会影响焊接电路的准确性, 严重的可能会造成电路短路, 器件损毁, 甚至出现某些安全隐患。

最后在焊锡溶化后, 我们应该先移开焊锡再移开烙铁。

除此之外, 还有温度的控制等细节问题, 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当然, 在练习时, 老师也一再强调要节省材料, 避免浪费, 不仅仅因为我们的焊接材料——锡丝是一种价格比较高的金属, 更重要的是需要养成良好的操作理念, 不仅仅是焊接练习中, 在其他实验操作中, 都应该注意尽量节省材料。

总之, 通过这次的练习, 我受益良多, 一方面是技能上有所提高, 另一方面我明白了只有实践才是硬道理。

不要因为一件事情看上去或者听上去简单, 就自以为掌握了, 就眼高手低。

只有通过实践和反复的练习, 才能熟能生巧, 才能真正掌握。

而不是仅仅理论上会, 真正动手就状况频出、错误繁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