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基础知识入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10/10
5
第一个“文”字,是美好的意思。“言”字,是写、表 述、记载等的意思。“文言”两字,即书面语言,是相 对于“口头语言”而言,在中国古代长期占据统治地位 。五四运动以后,白话文才取得正式书面语的资格。 最 后一个“文”字,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 种。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美好的语言文章”也叫做语 体文。而“白话文”的意思就是:“使用常用的直白的 口头语言写成的文章”。
2021/10/10
21
省略句
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 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文言文中的省句通常有:
1.省略主语。 (1)承前省。“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 (2)承后省。“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自述省“(予)爱是溪,入二三里,(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4)对话省“(孟子)曰:‘独乐(yuè)乐(lè),与人乐(yuè) 乐(lè),孰乐(lè)?’(王)曰:‘不若与人。’”
2021/10/10
15
2.“为”“为……所”表被动。
如: 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2.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3.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4.为予群从所得。 5.恐为操所先。
2021/10/10
16
倒装句
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 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 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 置、主谓倒装等。
要做到准确、通顺,就要多学多练,平时除学好文言课文 ,还要多看些课外的文言文章,多积累些文言实词、虚词,熟 悉文言句式的特点,还要掌握必要的历史文化常识。另外,也 要讲求翻译技巧。
2021/10/10
32
2.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用补、删、留、变、换的方法
2021/10/10
24
• 古汉语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
文 词、数词和量词。至于代词,在古汉 语中,因其语法作用特殊,一般归为
言 虚词。文言词汇中出现频率最多的是 实词,较难掌握的也是实词。熟悉实
实 词主要是掌握通假字、古今异义、一 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知识。

2021/10/10
25
通假字
1. 识别通假字,掌握其本字、读音和意义。古今通假现 象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对于我们来说,一要掌握通假现象 的原则,即通假字和本字读音必须相同或相近,如“便要还 家,设酒杀鸡作食”中“要”通“邀”,读作“yāo”;二要 靠平时积累,牢记所学课文中注释所指出的通假字。注意, 如果通假字与本字读音不同,应读本字的现代读音。如“火 齐之所及也”中“齐”通“剂”,应读“jì”。
基础知识入门
2021/10/10
1
什么是文言文
•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 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 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 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 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 “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 的象征。20世纪之后,在中国,文言文的地位逐渐被白话文取代。 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 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 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现代书籍中的文言文,为了便于阅读
2021/10/10
9
补语
补语是述补结构中补充说明述语的结果、程度、趋向、 可能、状态、数量等的成分。补语与述语之间是补充与 被补充、说明与被说明的关系。
在汉语中,在多数情况下,补语一般都有一个明显的特 点:前面有一个助词“得”
他跑得很快 。
主语 谓语
补语
王冕爱画荷花;他画得非常好
2021/10/10
10
文言句式
文言句与现代汉语句式基本相同,都有主谓宾 和定状补六大成分。句子的语序也基本相同。当然, 他们之间还有相异的地方,学习文言句式,要努力 把握它和现代汉语句式的相异点。虽然古代汉语和 现代汉语的句子形式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由于 文言文有些实词和现代汉语用法不同,因此就出现 了一些特殊句式。要想学好文言文,正确理解句子 含义,领会文章内容,就必须掌握文言特殊句式。 我们常讲的文言特殊句式就是判断句、省略句、倒 装句、被动句和固定句式。
2021/10/10
7
2021/10/10
8
(饥饿)的
地点
方式
我 吃 饭 (在家里)(狼吞虎咽)地 (妈妈做的)(香喷喷)的
定语
主语
状语
谓语
定语
总结
1.定语修饰主语和宾语
2.状语修饰物语
3.主语和宾语是名词
定语+的+名词(主语/宾语)
4.谓语是动词
状语+地+动词(谓语)
宾语
速记 口诀
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基本成分主谓宾,连带成分定状补 定语必在主宾前,谓前是状谓后补 六种关系辨分明,分析正误不马虎
思是旧的,“桓侯故使人问之”,“故”意思是特意。在
学习时,还应对一词多义现象及时总结、归纳,并牢记例句。2021/10/10 Nhomakorabea28
词类活用
4. 词类活用。在古代汉语中,词类一般是比较稳定的,但是有些词在特殊情况 下会改变它的词性,起了另一类词的作用。这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叫“词类活用”。
例(1)妇抚儿乳。乳,本义是“奶”,这里是名词作动词“喂奶”。 例(2)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弛,形容词作动词,放下。 例(3)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在这里表示“运”的工具,译为“用土筐”。 例(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乱,“使……混乱”;劳,“使……劳累”。
2021/10/10
26
古今异义
2. 辨析词的古今义,古今异义的词语是学习文言文的重点之一 。一要注意古今词义的差别,积累课内所学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 ,如“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 阳之北;”中“河”专指“黄河”;而现在已是一个普通名词,成 为河流的通名。再如:“扁鹊望桓侯而还走”中“走”是“跑” 的意思;现代汉语中的含义是“行走”。二要注意不要把连在一 起的两个文言单音词误认为现代汉语的双音合成词。如“中间力 拉崩倒之声”中“中间”是两个词,意思是“里面夹杂着”。
2021/10/10
29
文• 文言虚词主要包括:代词、副词、介词 、连词、助词、叹词。准确掌握常见虚词
言的一般用法,对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十分 重要。而唯有熟读、精思才能摸到门道,
虚掌握规律。因此,课文要认真学,有些典 型句子要背诵,常见虚词的用法可以整理
成表,这样才便于记忆。

2021/10/10
理解,一般都会对其标注标点符号。
2021/10/10
2
常见的文言文
• 子子曰曰:学学而而时时习习之之不,亦不说亦乎说乎! • 子子曰曰:学学而而不不思思则则罔罔思,而思不而学不则学殆则殆!
远上寒山石径,白云生处有人家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
2021/10/10
3
文言名著举例
古诗类
2021/10/10
22
2.省略谓语。 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 竭。”
3.省略宾语。
如:“可烧而走(之)也。”
4.省略介词宾语。 如:“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之)掩户。”
5.省略介词“于”。 如:“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 风浪不能鸣焉。”
2021/10/10
23
文言 现象
2021/10/10
27
一词多义
3. 正确解释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义。在文言文
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很多,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里是一
个意义,在那个句子里又是另一个意义。阅读文言文要特
别重视并掌握这类多义词的情况,这是培养文言文阅读能
力的重要基础。怎样确定它们在句子中的意义,要根据上
下文和文章内容来考虑。如“温故而知新”,“故”的意
也。”
(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如:“句读之不知,惑之
不解。”“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
(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如:“不然,籍何以至此?”
2021/10/10
18
2.定语后置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 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其中的“利”“强”都是 后置定语。文言中的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
古文类
《千家诗》《诗经》《论语》《春秋》《战国策》
历史类
《史记》《三国志》《汉书》《后汉书》
2021/10/10
4
著名语言文学家、教育家王力先生在《古代 汉语》中指出:“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 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 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 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 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 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 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 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 语的源头。
2021/10/10
12
2.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 等表示判断。
如: 1.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2.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3.即今之傫然在墓者。 4.梁父即楚将项燕。 5.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2021/10/10
13
3.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
如: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2.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3.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 不多也。 4.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2021/10/10
17
1.宾语前置
文言文教参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 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如:“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 置的宾语。宾语前置通常分为四种情况。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大王来何
操?” “微斯人,吾谁与归?”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
2021/10/10
6
在我国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用“口头语言”(口语)、 “书面语言”(书面语)来表述,是不同的,比如,想问某 人是否吃饭了,用口头语言表述,是“吃饭了吗?”,而用 书面语言进行表述,却是“饭否?”。“饭否”就是文言文 ,这里,“饭”名词作动词用,意思为吃饭。 中国在1918年以前,所有的文章都是用文言文书面语言写成 的。现当代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 在中华数千年历史中,语言的口语变化非常大,可是文言文 却保持相近的格式。文言文能让不同语言使用者“笔谈”, 是一种具有固定格式、却不会非常困难的沟通方法。
• (1)用“之”使定语后置。如:“四海之大,有几
人欤?”
• (2)用“者”的后置。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
尽粟一石。”
2021/10/10
19
3.状语后置
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 如:“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词短语。
2021/10/10
20
4.主谓倒装
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如:“甚 矣,汝之不惠。”“美哉,我少年中国。”
2021/10/10
14
被动句
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
就是被动句。其常见类型有:
1.“见”“……见……于”“于”表被动。
如: 1.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2.臣诚恐见欺于王。 3.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4.故内惑于郑秀,外欺于张仪。 5.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 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2021/10/10
11
判断句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 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者,……也”“……,……也”“……,…… 者”“……者,.......者也”等句式。
如: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陈胜者,阳城人也。 3.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4.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5.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30
文言虚词18个
而、何、乎、乃、其、且、若、 所、为、焉、也、以、因、于、 与、则、者、之
2021/10/10
31
文言翻译 信、达、雅
1.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首先要忠于原文。其次语句要通顺,表意要明确,语气不走 样,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再其次是要文字优美,亦即用简 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表达出来。这就是所谓 的信、达、雅。同学们在翻译文言文时只要能做到前两点就可 以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