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样板课程评鉴标准(参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思政样板课程评鉴标准(参考)
1. 引言
该评鉴标准旨在指导对课程思政样板课程的评鉴,以促进高校课程思政工作的深化与提高。

本标准综合考虑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特点和要求,结合实际情况提出评鉴的准则和指标。

2. 评鉴准则
2.1 教学目标明确性
- 课程需明确表达研究目标,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 研究目标必须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相契合,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索。

2.2 教学内容的科学性
- 课程内容应围绕核心理论,全面覆盖思想政治理论领域内的重要概念、原理和理论。

2.3 教学方法的灵活性
- 教师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互动探讨、小组讨论等,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2.4 课程资源的丰富性
- 课程要求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和研究资料,可以包括课件、阅读材料、学术资源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2.5 课程评估的科学性
- 课程评估应综合运用多种评估方法,包括测试、课堂发言、作业等,以客观评价学生的研究情况和水平。

2.6 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 教师应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灵活运
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

2.7 课程的社会效益
- 课程应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参与社会实践。

3. 评鉴指标
根据以上评鉴准则,具体的评鉴指标如下:
3.1 研究目标明确性的指标
- 研究目标是否鲜明明确,是否容易理解和接受。

3.2 教学内容的科学性的指标
- 教学内容是否全面、系统,是否能够深入浅出地传授重要概
念和理论。

3.3 教学方法的灵活性的指标
- 教学方法是否多样化,是否具有互动性和启发性。

3.4 课程资源的丰富性的指标
- 课程资源是否充分,是否能够满足学生对研究材料的需求。

3.5 课程评估的科学性的指标
- 课程评估方法是否丰富多样,是否能够准确反映学生的研究情况和水平。

3.6 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的指标
- 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是否丰富,是否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

3.7 课程的社会效益的指标
- 课程是否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价值观,是否能够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4. 结束语
本标准是对思政样板课程评鉴的参考,通过合理运用评鉴准则和指标,旨在提高思政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更好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