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疗法对小儿肺炎的治疗效果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小儿肺炎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小儿肺炎的临效果。
方法选取62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照组使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达93.5%,对照组仅为74.2%,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要优于单纯用西药治疗,且疗效迅速。
标签:中西医结合;小儿肺炎;效果
小儿肺炎为儿科常见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广泛,常地区性的出现。
肺炎分为大叶肺炎、支气管肺炎、支原体肺炎和毛细支气管炎等,儿童易患支原体肺炎,常伴随严重咳嗽、发热和胸闷等。
若治疗不及时,对小儿的呼吸系统和肺外脏器伤害很大,肺炎支原体可通过呼吸道传播,如果不及时加以治疗,则可能会累及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本文通过对小儿肺炎患儿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62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男30例,女32例,年龄1~7歲,平均4.6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使用单纯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每组31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对照组患儿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根据不同病原体合理使用敏感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根据患儿呼吸困难程度给予不同流量吸氧,发热者给予降温处理,咳痰者应用祛痰剂,必要时可采取超声雾化吸人辅助患儿咳出痰液,并积极处理合并症。
治疗组在西医治疗此基础上,加入中药治疗。
依照中医学辨证理论运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
生石膏9g,银花、连翘和杏仁各4g,桔梗、灸甘草、麻黄(先煎)各3g,若伴随胸闷痰多且食欲下降,加川贝3g,天竺黄、橘红、胆南星各2g;若伴随大量出汗、烦躁气促、口干便干、尿黄或口舌生疮者,加鱼腥草、板蓝根和知母各5g,大黄2g;伴随便秘的,加芒硝3g,严重哮喘的加苏子3g;咳嗽剧烈的,加白前3g,伴随发热且无汗者,加柴胡和苏梗各3g,伴随咽喉肿痛的,加射干3g。
用水煎服,早晚各1次,连续服用1w,比较治疗效果。
1.3疗效判断标准治疗一段周期后,用X线摄片检查。
疗效评定,痊愈:临床表现、各项生命体征正常,无咳嗽发热,肺纹理清晰,X线显示无阴影;有效:体温、咳嗽等症状明显好转,X显示炎症尚未完全吸收,阴影面积减少;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无明显好转甚至加重,X线检查阴影面积增大。
总有效=痊愈+有效。
1.4统计学处理使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小儿肺炎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小儿肺叶部位或支气管发生炎性病变的常见儿科疾病,起病较急,若在急性期未能及时治疗,会发展成为慢性肺炎,严重影响患儿成长和发育。
小儿肺炎症状在中医属咳喘范畴,症状主要为咳嗽、发热和痰鸣,同时可伴有舌红苔黄、小便短赤等症状,发病原因多为风热、风寒及热毒引起外邪犯肺、导致肺气闭塞而发生咳嗽气喘、肺热盛而发生高热。
治疗原则主要为清肺热、止咳、平喘。
根据小儿肺炎的中医理论,对治疗组患儿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麻杏石甘汤,其中麻黄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痛、鼻塞等表实症,又能治疗风寒外束,肺气不宣的实喘症;生石膏、杏仁不仅清热宣肺、降气定喘,另外生石膏也有除烦止渴的作用,桔梗可以止咳平喘,连翘和银花能清热解毒[1-4],川贝能清肺化痰、清肺热、平气喘。
诸药合用,利用西药的抗生素控制感染,利用中药清热解毒,两者相辅相成,有效清热化痰、止咳平喘。
本次实验结果显示,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总有效率高达93.5%,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有效率仅为74.2%,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病情能得到明显改善,缩短病程,取得更佳的疗效。
参考文献:
[1]李爱琴,张春玲.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49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3,5(04):347-348.
[2]王伟文,胡星霞,吴爱惜.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临床疗效及护理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4,41(05):979-980.
[3]赵萍.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3,3(03):193-194.
[4]胡明煜.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