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校学生特点的教育管理方法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职校学生特点的教育管理方法探讨
职业院校学生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学习态度与学习水平参差不齐,自我约束力较差。

这对职校教育管理工作来说是不小的挑战。

针对这一现状,职校教育管理者必须在教学管理中融入人本化理念,积极探索职校学生教育管理新办法,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技术型人才。

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社会发展、促进就业、改善、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日益重视,我国职业教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本文通过分析职校生的主要特点,提出完善教育管理办法,以期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

一、大学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分析
职业院校学生的生源普遍较差,大部分职校生中学阶段的学习成绩并不好,一些学生还是教师容易遗忘的对象。

因此,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些学生心理层面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集中表现为对学习缺乏热情,缺少积极的学习动机,缺少钻研精神,学习目标模糊,对待学习是得过且过。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职校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很广,课程学习早已不能满足他们对知识的心理需要。

当前大部分职校生为独生子女,生长环境优越,从小缺乏艰苦锻炼,意志力薄弱,抗挫性差,怕吃苦、怕困难,学习懒惰,不能正确评价自己。

性格急躁,做事急于求成,缺乏脚踏实地精神,对社会回报期望值较高。

因此,如果仍沿用传统的教育方法是不能适应当代高职教育的要求。

尽管职校生的知识基础较差,但他们的智力素质并不差。

很多职校生思维敏捷,动手能力较强,容易接受新事物、新观念。

还有不少职校生沟通能力较强,社会参与度较高,渴望出人头地的愿望十分强烈。

因此,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注意挖掘他们的潜力,并加强实践教学,着重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使其成为优秀的技能型人才。

二、大学职业院校教育管理办法分析
(一)增强人本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职校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摒弃职校生就是“差生”的传统观念,要认识到职校生有“才”,能成“才”,也是“可教、可塑造”的观念。

每个学生在性格、兴趣、爱好、需要、气质、智能等方面都是各不相同的。

这种差异性正是高职教育的基础,也是学生个人的发展前提。

因此,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坚信人人有才,将这种差异看作一种财富,合理加以开发与利用,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职校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每个学生,要帮助每个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帮助他们树立自信。

(二)在专业课的基础上渗透德育教育
要将教育学生与管理学生相结合,不能凌驾于课堂之外。

首先,职业院校要根据各学期的教学重点来确定德育教育主题,包括行为规范、自我认知、社会认知、理想价值、职业道德、个人实践等。

教学内容上要与各学期主题相对应,教学方式方法要多元化,根据启发性教育原则,创造性地利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将德育教育渗透到课堂中。

利用说服教育、案例分析、辩论活动、小组讨论、上党课、学先进、学劳模等方式影响学生,大力弘扬社会正气。

这既能增加教学的趣味性与互动性,又能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同时,要延伸教育空间,将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利用小组合作方式,让学生围绕探究任务进行实践探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并将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思想道德内化于心,转化为行动。

最后,在德育考核方面,可采用“日常考核、期末考核、实践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机制,以期更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为后续的德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三)引导职校生参与公寓管理,培养其“三自”能力
职校学生是未来战斗在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技能型人才,因此,需要具备更强的吃苦耐劳精神。

在日常教育中还应注意培养他们“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三自”能力。

这属于职业教育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对此,可遵循“以育为主,以管为辅,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开展相关“三自”活动。

比如,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学生公寓管理,成立青年志愿者服务小队,主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培养他们的责任心与公益心。

同时,还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成长。

(四)重视创业教育,做好职业规划
职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教育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明确的规划,帮助他们掌握一定的社会技能,让他们顺利走上工作岗位。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

比如,教师可组织一些具有挑战性的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与从中获得新的感悟。

同时,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做好个人的职业规划,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与特长,给予相应的指导,帮助他们确定合理的职业目标,并引导学生进一步完善实施计划,让学生尽早做好进入社会的准备。

对于应届毕业生要开展就业教育,分析近远期的就业形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就业观。

三、结语
总之,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因此,职业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改进教育方式方法,构建一套健全、有效的职业教育机制,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