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旅游资源调查报告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亚市的旅游资源开发和历史现状:
一:三亚市旅游资源现状
三亚,古称崖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文化多姿多彩。
天涯海角,大小洞天,崖州古城、落笔洞三亚古人类遗址等都蕴涵着丰厚的历史文化。
早在秦始皇时期设置的南方三郡,崖州就是其中之一的象郡。
汉代在现在的三亚市崖城镇设立了珠崖郡治,隋设临振郡,唐代改为振州。
宋代成为我国最南端的地级规模的州郡。
唐代宰相韩瑗、名僧鉴真,宋代名相赵鼎、大臣胡铨和纺织家黄道婆等先后来过崖州,对本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此外三亚是海南省的第二大城市。
是我国东南沿海对外开放的重要口岸。
三亚东邻陵水县,西接乐东县,北毗保亭县,南临南海。
陆地总面积1919.58平方公里,海域总面积6000平方公里,人口68.5万,是一个黎、苗、回、汉多民族聚居的地区。
三亚市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是海南省风景名胜最多而又最密集的地方。
三亚市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是海南省风景名胜最多而又最密集的地方,它不仅具备现代国际旅游五大要素——阳光、海水、沙滩、绿色植被、洁净空气,而且还拥有河流、港口、温泉、岩洞、田园、热带动植物、民族风情等各具特色的旅游资源,是中国热带海滨风景旅游资源密集的地区。
这些旅游资源在我国首屈一指,与世界上同类旅游城市相比也略高一筹。
著名的旅游景点有天涯海角、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南山文化旅游区、大东海风景区、鹿回头公园、海山奇观风景区、三亚湾风景区、落笔洞、南田温泉、蜈岐洲岛海景乐园,此外还有崖州古城孔庙怀鉴真和尚东渡日本时已避风登陆遗址能雕像等人文景观。
二:PEST+G分析三亚市旅游资源
(1):人口因素
1.人口总量规模
据2010年统计调查,三亚市市常住人口为68.54万人。
其中,0-14岁少儿人口为12.10万人,占17.65%;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3.21万人,占4.68%;15-64岁成年人口为53.24万人,占77.67%。
全社会总抚养比为28.75%,其中少儿抚养比为22.72%,老年抚养比为6.03%。
人口年龄结构为成年型,外来人口流入对三亚市年龄结构影响较大,处于人口年龄结构的黄金时期,其中从省外流入的人口12.13万人,从省内其他市县流入的人口7.88万人。
2.人口增长速度
10年间三亚市增加了20.31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3.58%,增长速度为全省最快,比全省的年平均增长率0.98%高2.6个百分点。
主要是由于三亚市社会经济的较快发展,特别是旅游、房地产、教育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流动人口。
流动人口净增加16.86万人,占10年间全市增加人口总数的83.01%。
(2):经济因素
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284.5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2%,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184.82亿元,比上年增长14.7%,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分别为0.9、3.7、9.6个百分点。
新经济业态规模逐步壮大,景区、游艇、高尔夫、海上娱乐、动漫、创新创意产业、物流及电子商务等产业发展初见成效。
2011年全市新经济业态行业增加值8.56亿元,占
GDP的比重为3.0%。
人均富裕程度进一步提高。
人均生产总值56269元,比上年增长12.0%;按当年平均汇率折算,人均生产总值约合8712美元。
(3):社会因素
文化水平:
三亚的客源市场中旅游消费者的文化水平集中于较高学历上,大专或本科以上的占71.25%,研究生占11.25%。
社会阶层:
三亚的客源市场中旅游消费者的社会阶层企业管理人员,机关事业单位干部,专业技术人员/教师比重较大。
相关群体:
旅游伙伴中,伴侣占第一位,其次为家人,同事或朋友。
(4):政治因素
对于三亚建设“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政府指出必须准确地把握好它的实质内涵,结合三亚的资源优势,积极开发品种丰富的旅游度假产品,进一步规范与整治旅游环境,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提升现代化服务水准。
对“国际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等战略定位,明确提出了三亚努力的方向和策略。
三亚市各级党政干部必须时时牢记国务院有关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六大战略定位及有关发展目标,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其内容及精神实质,并紧紧围绕这些定位和目标,结合三亚实际积极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
(5):地理因素
海南岛旅游资源丰富,如热带海滩风光,热带动植物,众多的人文景观,民族风情等;海南岛交通便利,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快,旅游接待能力提高;距
离经济发达区近。
1.三亚市旅游资源分类:
依据《旅游资源的分类、调查与评价》中旅游资源的分类标准,结合小组对三亚资源单体的搜集统计,将三亚的旅游资源分为8个主类,24个亚类,60个基本类型,总计有322个资源单体。
具体分类如下表所示:
2、旅游资源的分布范围以及分布密集程度
旅游资源分布较广,空间分布相对较为集中。
三亚市资源密度大,地域组合良好,
(三)、旅游资源组合结构——旅游资源类型上以及空间上的组合结构,(1)、同类旅游资源相结合:a、生态资源集群——除滨海资源之外主要分布在
三亚腹地以此构成三亚市整个生态大屏障。
b、人文资源集群——从三亚的历史文化资源看,
主要集中在西部的崖州古城,以及沿滨海一带。
(2)、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相结合:滨海自然旅游资源与“内陆”人文旅游资源相结合
(四):三亚市旅游资源评价
一级落笔洞
崖州古
城
二级大东海海棠湾西岛
美丽之
冠
爱心大
世界
热带海洋动
物园
以上对三亚市主要旅游资源的调查(详见附录:个别单体资源调查样表)的总结。
(五):三亚市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
通过对三亚主要旅游资源的调查及其他旅游资源的分析,三亚市旅游资源有其优势也有劣势。
优势:地处海南岛最南端自然风光优美的三亚市不但有独特的热带山海风光,而且有大量能展现中华文化的人文景观,宜人的气候是满足人们正常需求的气候条件,丰富的海岛旅游资源,已经成为稀有而不可复制的资源;它是中国唯一的热带海岛旅游度假胜地,并且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部分旅游企业坚持环境保护的经营理念,形成环保氛围。
三级
蜈支洲
岛 南田温泉 亚龙湾
四级 天涯海
角 大小洞天 鹿回头 槟榔谷 呀诺达
五级
南山
劣势:但是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当地旅游接待能力及接待管理仍有不足,当地政府缺乏对游客和当地居民的环境保护教育和宣传,且旅游服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缺乏服务意识和环保意识及相关培训。
所以三亚要成为真正的国际旅游岛,不仅是硬件上的投资,还要加强旅游服务标准体系和旅游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合理配置三亚旅游资源,努力防止旅游产业发展中的种种不良现象。
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一步开发:
兴建经济型酒店和酒店型公寓,让更多的游客住得起三亚,使游客更多,居住时间更长,从而促进三亚旅游业蓬勃发展;打造现代化旅游商业板块,从而大幅度提升周边地区老百姓、店家、商铺的生活品质及游客的度假品质;开发多样化休闲主题公园,提高三亚旅游城市的文化底蕴,从而使三亚旅游资源最大化;政策鼓励经营盘活空置房,以“家庭旅馆”、“产权式物业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盘活空置房屋,使其得到充分利用;加强旅游管理规范市场秩序,解决好如旅游管理、旅游服务质量、价格监管力度、社会人文环境建设等各种软件问题;特别是在春节、国庆等黄金周出游旺季,要加强管理整个的运作管理机制,以高品质旅游服务留住客源。
且在开发的过程中还是没有做好保护性开发,自然环境和当地居民并没有得到充分保护,所以应因地制宜,突出旅游资源中最有特色的部分,充分发挥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多种功能,开发过程中禁止破环环境的行为,要严格遵循可行原则,注重资源保护和自然生态平衡,以保护为基础,以开发促保护,可实现景观资源的持续利用,充分认识到部分旅游资源再生能力差,恢复时间长的特点。
能开发的就及时开发,暂不能开的禁止开发或分期开发,不能单纯地片面强调开
发而不顾及对环境和资源的破坏。
附录:三亚市主要的旅游资源单体样表
附件一:天涯海角单体调查表
单体序号01
单体名称天涯海角
代号460-200-12-AEB-01
行政位置海南省三亚市
地理位置东经109.22.20,北纬18.17.36
性质与特征天涯海角风景区陆地面积10.4平方公里,海域面积6平方公里,背负马岭山,面向茫茫大海。
这里海水澄碧,烟波浩瀚,帆影点
点,椰林婆娑,奇石林立水天一色。
海湾沙滩上大小百块石耸立,
“天涯”、“海角”和“南天一柱”巨石突兀其间,昂首天外,峥
嵘壮观。
旅游区域及进出条件在亚市天涯镇马岭山麓,距三亚市约26公里,主要在三亚的西线
交通便利
保护与开发现状这里已建起风格独特的园林式建筑和“天涯购物寨”等,还开展多项海上游乐项目,建有海水浴场、钓鱼台及海上游艇等设施,有“点火台”、“望海阁”、“怀苏亭”和曲径通幽组成的登山多层次游览胜地。
一批与三亚有缘的历史名人雕像,附近热带海洋动物园,可观千奇百怪的南海鱼类和泰国湾鳄。
图片
旅游资源等级评价
附件二:南山寺单体调查表
单体序号02
单体名称南山寺
代号460-200-12-FCA-02
行政位置海南省三亚市
地理位置东经109.22.25北纬18.17.38
性质与特征位于海南省三亚市以西40公里南山文化旅游区内的“佛教文化公园”中。
,三亚南山寺占地400亩,仿唐风格,建有仁王殿、
大雄宝殿、东西配殿、钟鼓楼、转轮藏、法堂、观音院、悲田院
等,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庄严肃穆,清净幽雅
旅游区域及进出条件海南省三亚市以西40公里南山文化区内的“佛教文化公园”中,主要在三亚的西线,交通便利
保护与开发现
状南山寺是一座融佛教文化、建筑园林、观光休憩于一体的现代佛
新兴寺院
图片
旅游资源等级评价
评价项目评价因子评价依据赋值
实际
分值资源要素价观赏游憩使用价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游憩30-27
附件三:亚龙湾单体调查表单体序号03
单体名称亚龙湾
代号 460-200-12-AEA-03 行政位置 海南省三亚市
地理位置 东经109.28.48 北纬:18°37′27“
性质与特征
是海南最南端的一个半月形海湾,全长约7.5公里,亚龙湾沙滩绵延7公里且平缓宽阔,浅海区宽达50-60米。
沙粒洁白细软,海水澄澈晶莹,而且蔚蓝。
能见度7-9米。
海底世界资源丰富,有珊瑚礁、各种热带鱼、名贵贝类等。
年平均气温25.5°C ,海水温度22-25.1°C.
旅游区域及进出条件 三亚市东南28公里处,周围有规模极大地酒店群,交通便利。
保护与开发现
状
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是我国唯一具有热带风情的国家级旅
游度假区,位于中国最南端的热带滨海旅游城市,是一个拥
有滨海公园、豪华别墅、会议中心、高星级宾馆、度假村海
底观光世界、海上运动中心、高尔夫球场、游艇俱乐部国际一流水准的旅游度假区。
图片
旅游资源等级评价
附件四:崖州古城单体调查表
单体序号04
单体名称崖州古城
代号460-200-12-FCF-04
行政位置海南省三亚市
地理位置东经109.22.36,北纬18.17.38
性质与特征古崖州城在宋朝以前为土城,南宋庆元四年(1198年)始砌砖墙,后经元、明、清三代扩建,使之成为海南岛规模较大的一座坚固的城池
旅游区域
及进出条件
在亚市崖城镇,距三亚市约40公里,主要在三亚的西线,交通便利
保护与开发现状崖州城随着年代的流逝,整个崖城处于荒废的状态,但随着国际旅游
岛的建设,现已修复了城门部分。
图片
旅游资源等级评价
评价项目评价因子评价依据赋值
实际
分值
资源要素价值(85分)观赏游憩使用价
值(30分)
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游憩
价值、使用价值。
30-
22
依据旅游资源单体评价总分,将其分为五级,从高级到低级为:五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90分。
四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75-89分。
三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60-74分。
二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45-59分。
一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30-44分。
未获等级旅游资源,得分≤2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