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新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月考模拟考试带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新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月考模拟考试带答案
考试说明:本试卷五个大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题序一二三四五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小明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一个“d”字,请问透明纸上写的是()
A.d B.b C.q D.p
2、下列动物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A.菜青虫总是取食白菜、甘蓝等十字花科植物
B.失去雏鸟的红雀连续给浮到水面求食的金鱼喂昆虫
C.黑猩猩把几个木箱堆叠起来,爬到箱顶取下高处的香蕉
D.刚出生的小袋鼠爬到母亲的育儿袋里吃奶
3、下列关于动物形态结构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A.身体呈流线形是鲫鱼适应水生生活的特征
B.皮肤覆盖角质的鳞片是蛇适应陆地生活的特征
C.具有两对翅、三对足是节肢动物的共同特征
D.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是蚯蚓和沙蚕的共同特征
4、如图为菜豆种子结构和种子萌发后的幼苗形态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②③④⑤组成种子的胚 B.图甲中的①发育成图乙中的⑧
C.种子萌发过程中结构⑦逐渐变小 D.结构⑧的生长只与分生区有关
5、下列是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时的部分操作,错误的是()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乘积
B.低倍镜观察时视野较大,容易发现观察目标
C.在调节粗准焦螺旋使物镜下降时,要从一侧注视其下降位置
D.欲将视野左下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需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6、下列各项物质中,既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又是呼吸作用的产物是:()
A.二氧化碳和水B.有机物和氧气
C.氧气和二氧化碳D.有机物和水
7、下列是显微镜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对应的解决办法,正确的是()A.视野较暗-改用大光圈和凹面镜B.物像偏右下方-向左上方移动玻片
C.物像模糊-调节粗准焦螺旋D.镜头污染-用干净的纱布擦拭
8、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内,需要经过几层细胞()
A.一层B.二层C.三层D.四层
9、在农业生产实践过程中,有时要促进植物的呼吸作用,有时又要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

下面四个选项中,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A.低温贮藏水果、蔬菜 B.农田及时松土
C.贮藏粮食时,密闭的粮仓内充加二氧化碳 D.小麦种子晒干入仓
10、下列几组物质中,即是人体的组成物质,又是人体的供能物质的是()A.糖类、脂肪、维生素B.蛋白质、脂肪、无机盐
C.糖类、脂肪、蛋白质D.蛋白质、水、无机盐
11、如图是眼球和耳的结构示意图。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4的调节,在7上形成视觉
B.近视眼的形成是由于4过度变凸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
C.结构9能探测头部运动的方向
D.结构10能够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12、下列做法不属于运用蒸腾作用原理的是()
A.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枝叶B.对移栽后的植物进行遮阳
C.对栽培的花卉适时松土D.选择阴雨天移栽植物
13、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沿着食物链的单向传递叫做()
A.能量输出B.能量流动C.能量交换D.能量输入
14、赤潮会严重危害渔业生物和海洋生态,主要原因是某些单细胞生物()A.净化了海水中所有的生物 B.分解了海水中鱼的尸体
C.在海水中大量繁殖 D.全部死亡
15、有关生物与环境的说法,错误的是()
A.“雨露滋润禾苗壮”主要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B.“鱼儿离不开水”说明了生物依赖环境
C.“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主要体现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16、与左心室相连的血管是()
A.主动脉 B.肺动脉 C.肺静脉 D.上下腔静脉
17、肺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有()
A.肺泡壁薄B.肺泡数量多
C.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D.以上三项都对
18、下列人类的活动会对鱼的生存造成影响的是()
A.向水域中排放生活污水 B.向水域中排放各种工厂污水
C.农田中农药和化肥随雨水流入水体 D.以上三项都是
19、下图示中表示碳循环图解,甲、乙、丙分别代表不同的生物类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
B.甲是生产者,乙是分解者,丙是消费者
C.甲是分解者,乙是消费者,丙是生产者
D.甲是分解者,乙是生产者,丙是消费者
20、节肢动物适应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是( )
A.身体分部 B.足和触角分节C.具有外骨骼D.具有足和翅
21、对食物中脂肪、蛋白质和糖类都能产生消化作用的是()
A.胰液B.胃液C.胆汁D.唾液
22、发现一种细长的圆柱形动物,要判断其在分类上属于环节动物还是线形动物,主要依据是()
A.是否有口B.是否有肛门
C.身体是否分节D.体表是否有黏液
23、“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该诗句描写的生命现象是()A.生物的生长发育B.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C.生物对刺激的反应D.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24、在生活中,有很多平时叫鱼的动物都不是真正的鱼类动物,下列各组动物中,都属于鱼类的一组是()
A.比目鱼、带鱼、章鱼B.鲳鱼、娃娃鱼、章鱼
C.鲫鱼、金鱼、草鱼D.青鱼、鳙鱼、鳄鱼
25、素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A.农田生态系统B.城市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D.荒漠生态系统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不断地进行流动的。

2、生物多样性,包括__________多样性,__________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3、分泌胆汁的器官是________,能储藏胆汁的器官是_______。

4、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________内,________与_________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_______。

5、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完成该活动的神经结构是__________。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下列图示中,图甲为“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中对材料的处理;图乙是用显微镜观察时,看到的一个视野。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用棉絮包裹小鱼的鳃盖和躯干部,并时常往棉絮上滴加清水,其目的是______。

(2)通常情况下,我们应使用______倍显微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

(3)图乙中,血管a与血管c的主要区别是______;血管b是毛细血管,判断的主要依据是______。

(4)若要把视野右下方的血管c移到正中央,则培养皿应向______移动。

2、如图图示中,图一为显微镜的构造示意图;图二为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示意图:图三为观察该装片时看到的甲、乙两个视野。

请据图回答问题:(1)切洋葱鳞片叶时,有刺激性的液体喷出,这些液体主要是来自细胞结构中的
______。

(2)图二中,制作临时装片的正确操作顺序是______(填序号)。

(3)要将图三中的甲视野换成乙视野,应转动图一中显微镜的______(填序号),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进行观察。

(4)在制作该临时装片时,需要用碘液处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其目的是
______。

(5)如果是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则图二C步骤中的”滴清水“应该改成滴______。

3、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洋葱的叶出现了管状和鳞片状两种形态,这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________。

(2)与鳞片叶相比,管状叶细胞中特有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____。

(3)乙图是甲图________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参与叶片蒸腾作用的水分,主要是通过乙图中的[________](填字号)运输的。

(4)若要改变显微镜下丙图的亮度,可以通过调节反光镜和________来完成。

四、实验探究题。

(共2个小题,共14分)
1、如图是模拟膈肌运动的实验装置及实验过程。

请回答。

(1)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序号④模拟人体的_____,序号②模拟人体的_____。

(2)图_____表示吸气状态,此时膈肌处于_____状态。

(3)在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瓶内均装入澄清的石灰水,请据图3分析回答:如果吹气和吸气均选择弯管,在实验时,应向甲瓶_____(吹气/吸气,下同),向乙瓶_____。

(4)经过向两瓶内分别吹气、吸气后,石灰水明显变浑浊的是_____瓶,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2、为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王凯同学设计下面实验。

取两个大小一样的广口瓶,贴上甲、乙标签,在甲瓶中放入湿润肥沃土壤,在乙瓶中放入经烘干的肥沃土壤,然后在甲、乙瓶中各放入5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蚯蚓。

(如下图)请据图回答:
(1)_______________瓶中的蚯蚓蠕动逐渐减弱,直至死亡。

(2)这一实验说明环境中的_______________因素影响蚯蚓的生活。

(3)本实验设置甲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4)仿照上述实验,设计一个说明土壤中农药对蚯蚓的生存有影响的实验。

(5)取一条活的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
①用手触摸蚯蚓身体腹部,感觉_______________。

用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腹部有许多小突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蚯蚓在玻璃上运动比在纸上运动的速度要_______________。

③在实验的过程中,应经常用浸水的湿棉花球,轻轻地擦蚯蚓体表,这是因为蚯蚓是靠_______________呼吸的。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资料分析:“如果你愿意一层一层一层的剥开我的心,你会鼻酸,你会流泪。

”这是歌手杨宗纬《洋葱》里的一句歌词。

说到洋葱,你一定不会陌生,它是德州人的常用蔬菜,营养成分丰富,对癌症、心血管等疾病都有很好的预防作用,被称为“蔬菜皇后”。

洋葱是生物实验中常用的材料,它的叶分为管状叶和鳞片叶两种,管状叶伸展于空中,进行光合作用;鳞片叶层层包裹形成鳞茎,富含营养物质。

下面图Ⅰ中甲图是洋葱的实物图;乙图是用洋葱内表皮做临时装片的一个步骤;丙图是洋葱根尖的结构及生理过程示意图;图Ⅱ为临时装片制作过程;图Ⅲ是结构层次对照图(其中a、b、c 表示区域,箭头表示生理过程)。

请回答:
(1)图Ⅰ甲中被“一层一层一层的剥开”的结构称为洋葱的_____。

(2)图Ⅰ乙的操作过程是对实验材料进行_____。

(3)“一层一层一层的剥开我的心,你会鼻酸,你会流泪。

”是因为洋葱中含有“辣”眼睛的物质,这种物质存在于洋葱细胞内的_____中。

(4)丙中箭头表示细胞的_______过程,通过该过程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形成不同的组织。

(5)图Ⅱ中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用字母排序):B-D-C-A-_____-_____-F。

(6)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洋葱的叶出现了管状和鳞片状两种形态,这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_______。

(7)与鳞片叶相比,管状叶细胞中特有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___。

根尖细胞中能分解有机物并释放量的结构是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D
2、C
3、C
4、C
5、D
6、A
7、A
8、B
9、B
10、C
11、A
12、C
13、B
14、C
15、A
16、A
17、D
18、D
19、B
20、C
21、A
22、C
23、C
24、C 25、C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物质能量
2、生物种类基因
3、肝脏胆囊
4、地域生物环境森林生态系统
5、反射反射弧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保证小鱼的正常呼吸低血流方向红细胞是单行通过右下方
2、液泡 cdba ①为更好的观察细胞结构生理盐水
3、适应叶绿体管状叶③光圈
四、实验探究题。

(共2个小题,共14分)
1、膈肌胸廓 2 收缩吹气吸气甲
2、乙瓶水分对照作用取2个大小一样的广口瓶,标号为甲、乙,在甲瓶中放入湿润的肥沃土壤,在乙瓶中放入湿润肥沃且洒有农药的土壤。

然后在甲、乙瓶中各放入5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蚯蚓,并观察粗糙刚毛慢体壁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叶染色液泡分化 E G 适应叶绿体线粒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