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人教版政治必修一学业分层测评第1单元 生活与消费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业分层测评(六)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1.从众是人类的一种思维定势,它使人产生归属感和安全感,进而消除孤单恐惧。
消费中的从众心理是指( )
A.讲求实惠,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的消费
B.在自己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的消费
C.消费随大流,受多数人消费行为的影响,不由自主地购买商品
D.展示个性,标新立异,追求时尚的一种消费
【解析】A是求实心理的消费,B是适度消费,D是求异心理的消费,都不符合题意。
【答案】 C
2.有位准备购买轿车的消费者说:“新车一上牌就成了‘二手车’,就开始贬值,越用越贬值。
对我来说,汽车只是一种‘为我服务的工具’,什么品牌无所谓,关键是质量要好,价格要实在。
”从消费心理角度看,这是一种( )
A.攀比心理B.求实心理
C.求异心理D.从众心理
【解析】材料中的消费者追求物美价廉,是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B符合题意。
【答案】 B
3.有人对“打的”现象做过一个形象的描述:青年人没钱也打的,中年人有钱才打的,老年人有钱也不打的。
这主要反映了( )
A.消费观念的差异B.消费观念的变化
C.生活水平的提高D.社会经济的发展
【解析】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的不同消费行为反映了其不同的消费观念,A项正确。
消费观念的“变化”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排除。
材料中的现象与生活水平提高和社会经济发展无关,C、D排除。
【答案】 A
4.在食品安全备受关注的当下,人们对餐桌上的蔬菜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关心。
有机小冬瓜500克3.9元,有机苦瓜500克5元,这些蔬菜的价格是普通蔬菜的3~5倍;普通长茄子500克1.88元,而有机长茄子500克22.98元,价格悬殊。
尽管有机蔬菜价格贵一些,但吃得健康比什么都划算,因此很多人还是选择了吃有机蔬菜。
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②供求决定价格,符合价值规律
③这种消费行为违背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原则
④这种消费行为贯彻了“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原则
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①④
【解析】价值决定价格,②错误;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为了健康选择了吃有机蔬菜,并没有违背“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原则,③不选。
【答案】 D
5.NONO族,是一个具有双重否定意义的时尚新概念。
“NONO”这个名称缘起于加拿大女作家的书,NONO族对奢华品牌说“NO”,对一味跟风说“NO”,对乱讲个性说“NO”,对打肿脸充胖子说“NO”。
现在,某报社请你就NONO 族的上述做法写一篇评论,你认为最为恰当的题目是( )
A.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B.理性消费科学生活
C.杜绝品牌戒奢从俭
D.享受自然健康和谐
【解析】NONO族对奢华品牌说“NO”,对一味跟风说“NO”,对乱讲个性说“NO”,对打肿脸充胖子说“NO”,说明NONO族坚持理性消费,科学生活,B 项正确;A项强调量入为出,适度消费,不能完全概括材料的意思;C项杜绝品牌说法错误;D项与题意无关。
【答案】 B
6.漫画《卡奴》给我们的启示是( )
卡奴
A.个人消费要量入为出,反对透支消费
B.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提倡适度消费
C.透支消费可以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D.人们的消费观念受国家金融政策的影响
【解析】漫画中的透支消费,超出了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是一种超前消费,但是简单地反对透支消费也是不科学的。
A、C错误。
D与题意无关。
只有B是符合题意的。
【答案】 B
7.苏东坡有诗云:“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这对我们的启示是( )
A.要坚持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的协调发展
B.要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
C.要改变落后的消费习惯
D.量入为出、合理消费
【解析】本题考查树立正确消费观。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启示我们要坚持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协调发展,A项符合题意。
B、C、D三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 A
8.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了节俭悖伦,认为节俭对个人、家庭来说是美德,而对社会来说则意味着支出减少,导致有效需求不足,阻碍经济发展,造成失业增加,收入减少。
这启示我们( )
A.个人应该坚持节俭,社会应该扩大消费
B.艰苦奋斗已经过时,消费就是爱国
C.既要勤俭节约,又要适度消费
D.个人应积极进行贷款消费
【解析】题意旨在告诉我们既要勤俭节约,又要适度消费,C符合题意。
A、B、D三项表述有误,舍去。
【答案】C
9.知名房地产评论人陈宝存撰文评论电视剧《蜗居》时使用近乎斥责的语气说,主人公海萍在整个买房看房的过程中,不考虑自己的现实条件,把全家老小包括自己的亲妹妹全部裹挟其中,让包括小贝在内的身边所有人为她买单。
他指出正确的理念应当是量力而行,当今“房奴”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国人居住理念不现实导致的超前消费,而过度消费也导致了千军万马挤到商品房新建项目上。
(1)电视剧《蜗居》中主人公的买房行为理智吗?为什么?
(2)结合材料说明你对“房奴”及其行为的评价。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1)问,审读材料发现,主人公的买房行为超出了自己的承受能力,属于超前消费,不理智。
第(2)问,结合材料可以看出买房者应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适度消费,超前消费会导致消费过热,不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
【答案】(1)不理智。
作为理智的消费者,应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要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反对超前消费。
主人公海萍在整个买房看房的过程中,不考虑自己的现实条件,让身边所有人为她买单,违背了适度消费原则。
(2)消费者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应该量入为出,适度消费,房奴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国人居住理念不现实导致的超前消费。
消费过热不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过度消费导致了千军万马挤到商品房新建项目上,造成了资源浪费,违背了绿色消费的原则。
能力提升]
10.越来越多的人抛开了“买不起才租”的旧观念,过起了“租生活”。
“租生活”不仅能花最少的钱享受最大的快乐,而且使过去的“买—用—扔”单线型消费变为现在的“租—用—还”循环型消费。
这里的“租生活”( )
①提高了商品的价值②是钱货两清的消费
③体现求实消费心理④符合绿色消费原则
A.①②B.②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消费方式改变不了生产过程,①错误;租赁消费不同于钱货两清的消费,②不符合题意;“租生活”花费少、效果好、资源能够充分利用,③④符合题意。
【答案】 D
11.不同容量平板电脑的销售价格不同,人们原本可能只需要16GB容量
的电脑,
“再加100美元就变4倍”,这下子人们内心的声音又要响起了:“会不会我以后需要很大容量啊,这么划算不买实在是可惜”。
于是很多人买了64GB的,
可是真正使用到的容量却不到一半。
材料告诉我们( )
①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缺乏理性的消费观
②抓住人们的消费心理是品牌营销的关键
③性能、价格是影响消费心理的重要因素
④生产决定消费,容量大更能满足消费需求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由题意知道,人们原本可能只需要16GB容量的电脑,“再加100美元就变4倍”,这下子人们内心的声音又要响起了:“会不会我以后需要很大容量啊,体现③;很多人买了64GB的,可是真正使用到的容量却不到一半,体现①。
【答案】 B
12.年7月14日,法院认定曹某构成信用卡诈骗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五年
三个月。
据悉,自2010年12月起,曹某先后在6家银行申请办理信用卡,在明
知自身无偿还能力的情况下,采用“以卡养卡”的手段,恶意透支共计人民币207
367.82元,用于赌博、挥霍,经上述发卡银行多次催收后超过三个月拒不归还。
这启示我们( )
A.贷款消费就是超前消费,应该禁止
B.贷款消费应该基于自己的偿还能力
C.个人存款较少的人应选择贷款消费
D.贷款消费能够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
【解析】收入预期乐观、基于偿还能力的人进行贷款消费,利国利民,A 错误,B正确;个人存款较少的人,如果收入预期乐观,可以选择贷款消费,但不能超出自己的偿还能力,C不确切;如果消费贷款给自己带来太大的还款负担,有可能会使消费者压缩其他方面的开支,从而影响消费水平的提高,D 不准确。
【答案】 B
13.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从消费需求看,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
面对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要(
)
①倡导求异心理,追求标新立异②缩小城乡差距,实现收入公平
③引导消费行为,科学理性消费
④调整产品结构,提供优质服务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解析】面对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要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提供优质服务,同时引导消费者消费行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科学理性消费,故③④正确;①说法错误,排除;②与题意无关,排除。
【答案】 D
14.近年来,“开学经济”越来越火热,学生装备配套齐全,高价用品层出不穷。
“开学经济”的确带动了消费,但也让我们看到高校校园里弥漫的攀比、奢侈之风。
一些同学看到别的同学穿着新潮、时尚,频频请客比阔气,在自尊心的驱使下,他们也开始买名牌服装,买时下流行、最新款手机……
(1)“开学经济”透露出大学生哪些消费心理?
(2)假如让你针对上述现象为同学们作报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请列出你的发言要点。
【解析】第(1)问,从材料可以看出,“开学经济”主要体现了消费者的攀比
心理、从众心理和求异心理。
第(2)问考查正确的消费观,对应三种心理主要体现三种消费观。
【答案】(1)校园弥漫的攀比之风,请客比阔气、受自尊心的驱使体现了攀比心理;一些同学看别人穿着新潮、时尚,自己也跟着消费,体现了从众心理;学生追求最流行、最新款的手机体现了求异心理。
(2)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