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育历史必修中外历史《10 辽夏金元的统治》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学术情境】 南宋的抗元将领 元军进攻临安时,他招募军士前去救援,并用全部财产充作军费; 到元军大营谈判时,他遭到扣留,威武不屈,从容就义。 思考:材料描述的人物是谁?
提示:文天祥。
导研案
关键能力·合作探究
探究主题一 多元共治,“海内一家”——辽宋夏金时期的民族交
融和政权建设
[史料实证]——辽夏金的制度建设 史料一 契丹旧俗,事简职专,官制朴实……至于太宗,兼制中国 (指得幽云十六州后,统治区域扩及中原),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 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 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辽史·百官志》 史料二 完颜阿骨打称帝前……改造原有的社会组织。突破血缘关 系,规定以户为计算单位……十谋克为一猛安,设千夫长为首领。这 是“壮者皆兵”“兵民合一”的制度。猛安谋克既是军事组织,又是 地方行政组织,是一种“寓兵于民”制度。……这种制度既保持了本 民族传统又兼顾了新贵族利益,为整个国家开创了稳定的系统管理体 系。——摘编自程妮娜《金代政治制度史研究》等
知识点2 金朝入主中原 1.金朝的建立与发展 (1)金朝的建立者女真族活动于__黑_龙_江____、松花江流域,以农业、狩 猎、畜牧为生。 (2)1114年,女真族首领_完__颜_阿_骨_打____举兵反辽,次年称皇帝,建立金 朝,定都会宁府。 (3)1125年,金灭辽,两年后又灭北宋,与___南_宋____逐渐形成对峙局 面。 (4)1153年,金迁都燕京,将燕京改名为___中_都____。
提示:元朝行省的名称有一些现在还在使用,或对今天的省名有影响;现在一些省的辖区直接渊源于元 朝行省,还有一些省的辖区是以元朝行省为基础分割而成的。
10.【名师指津】 观察教材P60“萨班灵骨塔遗址” 谈谈这一历史遗迹的史料价值。
提示:对研究藏族和蒙古族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是元朝中央政府正式对西藏实行行政管辖、西 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的历史见证。
[历史解释]——契丹、党项封建化进程的相同点 (1)社会进程:兴起之初都处于奴隶社会阶段,过游牧生活。 (2)封建化的原因:都是由于受到汉族地区先进农耕文化的影响。 (3)采取的措施:都建立政权,仿效中原王朝建立各项制度,仿汉字 创制本民族文字。 (4)政治制度的特点:都采取“蕃汉分治”的办法来分别管理不同民 族地区。 (5)和宋朝的关系:都有大规模的战争,都与宋议和,接受宋的“岁 币”,议和后都维持了较长时期的和平局面。此间官方和民间经济文
统一,是我国省制的开端,也促进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 和文化发展。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_地__方_行_政_制__度____的重大变革。
(3)设立宣政院行管理。
知识点4 元朝的民族关系 1.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蒙古族和回族形成 (1)蒙古原是___漠_北____的一个游牧部落,铁木真统一草原后逐渐将其 他部落融入其中。 (2)中亚、西亚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等移居中国,同汉、蒙古、畏兀 儿等民族长期相处、不断通婚,逐渐被吸收、融合而形成我国回族的 前身,时称回回。
2.金朝的制度 (1)金朝基本沿袭唐宋制度,同时保持了一套女真民族的_管_理_系__统___, 叫作“猛安谋克”。 (2)女真人大批迁入中原,在汉族村落之间_筑_寨_居__住___,平时耕作,战 时选拔丁壮出征。 3.金朝的鼎盛时期 (1)12世纪后期金世宗在位,金朝进入鼎盛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 荣,史称“大定之治”。 (2)世宗被百姓誉为“__小_尧_舜____”。世宗死后,金朝受到北方游牧民族 的袭扰,猛安谋克又日益腐化,统治逐渐衰落。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导读] 从史料可以看出元朝对岭北、辽阳、云南、湖广等边疆地
区采取了行省制并建立驿站,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对吐蕃采取
政教合一的政策,在中央设宣政院管理吐蕃事务。
[探究] 根据史料,概括元朝边疆管理的特点。
提示:特点:设行省管理边疆事务;建立驿站制度配合管理;因俗而治(或对吐蕃采取“政教合一”政策)。
提示:(1)原因:契丹占领幽云十六州后,统治区域扩及中原;契丹征服者一时不能适应被征服地区先进 的封建文明,于是因地制宜、因俗而治,实行南北面官的双轨政治制度分别管理国内南北民众。
(2)特点:既是军事组织又是行政组织;兵民合一(或寓兵于民,全民皆兵)。作用:保持了女真族的历史传 统,又兼顾了军功新贵族利益;提高了军事实力;开创了辽政权稳定的管理体系;促进了女真族社会的发展; 为灭辽和北宋奠定了基础。
[导读] (1)史料一中两个省略号把史料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契丹旧 俗,事简职专”,第二个层次辽统治区域扩大到中原,实行南面官和
北面官,第三个层次南面官和北面官都“因俗而治”。 (2)史料二主要说明了女真族实行猛安谋克制的性质、特点及作用。
[探究] (1)据史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辽朝建立后为什么实行南北面官制度。 (2)根据史料二,概括猛安谋克制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猛安 谋克制的历史作用。
6.【图解历史】 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
7.【学习情境】 古代地方行政体制 在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历代王朝不断寻找最佳方案。你认为 在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时应坚持什么原则?
提示: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8.【图示解史】 元朝的行政制度
9.【名师指津】 教材P61“思考点” 观察《元朝形势图(1330年)》,你认为元朝行省制度对后世有什么 影响?
2.西夏的建立 (1)西夏的建立者党项族是古代___羌_人____的分支,唐末在今陕北、宁 夏一带形成边疆___藩_镇____,宋初仍然保持半独立的地位。 (2)1038年,党项首领___元_昊____脱离宋朝称帝,定都兴庆府,国号大 夏,史称西夏。 (3)制度基本模仿北宋,中央机构除汉式官称外,同时有一套本民族 称谓的官称。
1.【学习情境】 少数民族的汉化 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拓跋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豪英,皆为其 用。得中国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 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所为,皆与中国 等。
—《续资治通鉴长编》 思考:材料说明在契丹族和党项族发展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 是什么?
定都 1260年,忽必烈即位,开始推行中原传统政治制度,兴建
大都 ___大_都____作为首都。
改号 大元
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定国号为___大_元____。在此前后,蒙古 在其他统治区形成了四大汗国(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 阔台汗国、伊利汗国),它们在名义上仍将元朝尊为宗主国。
完成 1276年,元军占领___南_宋____都城临安。1279年,元军击败南
化往来频繁,进一步推动封建化进程。
[唯物史观]——全面认识辽宋夏金时期的民族关系
探究主题二 制度创新,影响后世——元朝的制度建设与历史影响 [史料实证]——元朝的边疆管理制度 史料 在元朝的行省中,岭北、辽阳、云南、湖广等位于边疆地区, 具体负责边疆管理的事务,包括边疆民族。……为迅速传递诏命和情 报,元朝还建立了从首都行政中枢到遥远边疆地区的驿站制度,“朝 令夕至,声闻毕达”。……根据吐蕃宗教盛行的特点,元朝对吐蕃采 取了政教合一的政策,在中央设置的管理吐蕃事务的是帝师和宣政院。 帝师是主管全国宗教事务的官员,一般情况下并不直接管理吐蕃事务, 而是通过宣政院或向皇帝推荐吐蕃地方官的形式来实现。
提示:学习中原先进的政治制度、生产方式和文化。
2.【名师指津】 教材P58“学思之窗” 第一段材料反映的辽朝职官设置特点是什么?你能否从第二段材料 的描述中体会到这一特点?
提示:第一段材料概括了南、北面官制度“因俗而治”的特点。第二段材料则从官员服饰的角度反映了 其“因俗而治”的特征。
3.【图示解史】 宋、辽、金的关系
2.对不同民族实行差别对待政策
色目人
蒙古以外的西北、西域各族人,包括___西_夏____、畏兀儿、 回回等。
汉人
主要指北方汉族,包括已经入居中原的___契_丹____、女真 人。
南人
指原南宋统治区的居民。
3.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1) 随 着 时 间 推 移 , 民 族 矛 盾 逐 渐 减 弱 , 社 会 贫 富 差 距 带 来 的 _阶_级__矛_盾___却日益严重。 (2)14世纪中叶,_农__民_起_义___相继在中原和南方爆发,不久元朝灭亡, 以宫廷贵族为核心的一部分蒙古人退回草原。 (3)大批留居内地的蒙古人、__色_目_人____等,逐渐与汉族相融合。
[历史解释]——元朝行省制度的特点和作用
[家国情怀]——认识元朝的历史地位 (1)国家统一:元朝结束了自唐末五代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重 新实现了国家的统一,是元明清统一局面的开创者。元朝发展成为中 国历史上幅员最辽阔的朝代。西藏、台湾都正式纳入中央政府的管辖 之下。 (2)制度创新:一方面首创行省制度,设岭北、辽阳、云南行省,加 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对后世乃至今天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另一 方面,元朝也存在民族分化制度,体现了蒙古贵族统治落后的一面。 (3)民族交融:蒙古族等边疆少数民族大量内迁,汉族人民向边疆地 区流动。元朝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 (4)经济繁荣:漕运、海运规模空前,对外贸易发达。大都成为闻名 世界的商业大都市。综上所述,元朝的统一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具 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历史地位。
统一 宋余部,完成统一。
3.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1)修筑四通八达的驿道 ①为巩固统一,元朝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驿道,设立___驿_站____,为公 差人员提供交通和生活服务,并运输官府物资。 ②相隔一定距离分设_急__递_铺____,负责传递公文。 (2)实行行省制度 ①中书省委派官员代表中书省处理地方事务,逐渐形成常设机构, 称为_行_中__书_省___。 ②行省辖区广阔,权力集中,提高了行政效率,巩固了多民族国家
4.【社会情境】 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交融
思考:上述图片反映出女真民族入主中原后服饰发生了哪些变化?
提示:女真人服饰由简朴渐变奢华;具有严格的等级色彩。
5.【名师指津】 教材P60“史料阅读” 据史料,你了解金朝建国前后女真人的生产生活状况吗?
提示:女真人过着定居生活,有农业,住木板房,房中用火炕取暖,这都是与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明显 不同之处。但他们擅长骑射,富于忍耐力和尚武精神,这些又与游牧民族十分接近。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导学案
导研案
导练案
课程标准
学法指导
1.运用唯物史观认识辽、西夏、金、元等
了解辽夏金元诸政权的 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 建设,认识北方少数民 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 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 用。
政权的建立和发展,对其制度建设做出历 史解释。 2.通过史料掌握行省制度的内容和特点, 认识元朝对边疆的成功统治,理解其在统 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中的作用。 3.结合辽夏金元时期的民族关系,从家国 情怀角度认识各民族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建
知识点3 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 1.蒙古崛起和建国 (1)1206年,漠北蒙古部首领__铁_木__真___统一草原各部,建立蒙古汗国, 被尊为“_成_吉__思_汗___”。 (2)蒙古军队先后灭掉西辽、西夏和金朝,收服吐蕃诸部,兼并云南 的___大_理____政权,还远征到中亚、西亚、东欧地区。
2.元朝的统一
设中的作用。
导学案
必备知识·自主学习
知识点1 辽与西夏 1.契丹族的兴起和建国 (1)辽朝的建立者契丹族与___鲜_卑____同源,在辽河上游过着游牧、渔 猎生活。 (2)916年,契丹族首领_耶__律_阿_保__机___建立契丹国,定都上京,后来版 图扩大,改国号为辽。 (3)辽与北宋长期对峙,大部分时间里维持了_和_平_局__面___,通使频繁, 贸易活跃。 (4)辽朝的职官设置分为南、北面官,北面官负责契丹等_游_牧__民_族___事 务,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_农_耕_民__族___事务。 (5)皇帝和宫廷依然保持草原习俗,每年随季节转换定期迁徙。迁徙 中的___行_营____成为国家政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