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水平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水平练习
1. 阅读语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一大早,人们敲起象脚鼓,兴高采烈地从四面八方赶来。
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人们欢呼起来:“周总理来了!”
(1)这段话主要写______热烈欢迎______。
(2)找出文中的比喻句。
(3)“一条条龙船”、“一串串花炮”指的是什么?()
2.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有趣的发现
一百多年前,英国有位著名的科学家叫达尔文。
有一次,达尔文乘船到太平洋中的一个小岛上去考察。
他看到岛上的昆虫要么翅膀特别大,要么就没有翅膀,感到很奇怪。
达尔文捉来许多昆虫,反复观察比较,终于找到了答案。
原来,岛上经常刮大风,那些没有翅膀的昆虫,由于不会飞,就不大可能被风刮到海面淹死。
那些翅膀特别大的昆虫,因为顶得住大风,所以也能生存下来。
而那些翅膀不大的昆虫,由于很容易被刮到海里去,便逐渐消失了。
这个有趣的发现,对达尔文后来的科学研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写出近义词。
著名——______ 观察——______
非常——______ 逐渐——______
(2)填空。
达尔文初到小岛,发现岛上的昆虫要么______,要么就______,感到______。
(3)读读短文,用横线画出写“岛上的昆虫要么翅膀特别大,要么就没有翅膀”的原因的句子。
3. 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过了几天,父亲对我说:“鸟最快活的时刻,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最容易被猎人打中。
”
“为什么?”我惊肾地问。
父亲说:“黎明时的鸟,翅膀湖湿,飞起来沉重。
”
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惊愕——______ 沉重——______
(2)为什么鸟最快活的时刻最容易被猎人打中?从文中找出答案并画上波浪线(3)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4.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你一定会听见的
你听过雪花飘落的声音吗?一个宁静的冬夜,一朵小小的雪花,从天上轻轻地、轻轻地飘下,飘呀飘,飘落在路边一盏孤灯的面颊上,微微的一阵暖意,小雪花满足而温柔地融化了……
你总听过风吹的声音吧?当微风吹过柳梢,当清风拂过明月,当狂风扫过巨浪,当台风横越山岭,你总听到些什么吧?
你也总听过水声吧?当山间的清泉如一道银箭奔向溪流,当哗啦啦的大雨打向屋脊,当小水滴清脆地落在盛水的脸盆里,当清洁工清扫水沟里的落叶,当妈妈打开水龙头淘米煮饭,你总该听到些什么吧?
(1)积累词语。
从文中找出恰当的量词填在括号里。
一______雪花一______孤灯一______暖意一______银箭
(2)从文中找出恰当的动词填在横线上里。
微风______柳梢清风______明月
狂风______巨浪台风______山岭
(3)从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画上横线。
(4)当妈妈打开水龙头淘米煮饭时,你听到了哪些声音呢?请写在下面。
(5)文段思维导图,请你填一填。
5.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
那时候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
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
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
一天,孙中山来到学校,照例把书放到先生面前,流利地背出昨天所学的功课。
先生听了,连连点头。
接着,先生在孙中山的书上又圈了一段,他念一句,叫孙中山念一句。
孙中山会读了,就回到座位上练习背诵。
孙中山读了几遍,就背下来了。
可是,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
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
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严。
先生拿着戒尺__走到孙中山跟前__厉声问道__你会背了吗__
__会背了__孙中山说着__就把那段书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__
先生收起戒尺,摆摆手让孙中山坐下,说:“我原想,书中的道理,你们长大了自然会知道的。
现在你们既然想听,我就讲讲吧!”
先生讲得很详细,大家听得很认真。
后来,有个同学问孙中山:“你向先生提出问题,不怕挨打吗?”
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
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
也值得。
”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霎时:______。
②照例:______。
(2)在文中找出最能表达文章中心思想的语句。
______
(3)给第四和第五自然段加标点。
先生拿着戒尺______ 走到孙中山跟前______ 厉声问道______ 你会背了吗______
______ 会背了______ 孙中山说着______ 就把那段书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______
(4)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孙中山小时候勤学好问?
6. 阅读下面的门票信息,完成练习。
【颐和园门票】30元/张(旺季),20元/张(淡季)。
【游览时间】
旺季:4月1日至10月31日(大门开放时间6:30-18:00)。
淡季: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大门开放时间7:00-17:00)。
(1)李萌一家三口想在寒假期间去颐和园游玩。
这时候是______(淡、旺)季,她应该买三张______元的门票。
(2)李萌准备10:00入园,18:00离园。
你认为这样可以吗?为什么?
7.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谁会想伤害蝴蝶啊
【美国】贝芙莉·克莱瑞
2月7日星期三
今天放学以后,心情很坏,决定出去走走。
我没有特别想去的地方,只是随便走走。
从我们住的这条街开始往下走,经过油漆店、古董店、面包店和一大堆其他的商店,过了邮局之后,我看到一个路牌,上面写着——蝴蝶树林,我听过很多关于这个树林的故事,有成群的大桦斑蝶飞了几千英里到这里过冬。
我顺着指示牌往前走,直到眼前出现一片布满苔藓的松林和油加利树,树上的指示牌上写着——请安静。
旁边还有一块大告示板,上面写着——警告!伤害蝴蝶者,罚款五百元。
我笑了起来。
谁会想伤害蝴蝶啊?
那里好安静,简直像教堂一样,我不由得踮起脚尖轻轻地走。
树荫很浓密,起初我以为那些关于蝴蝶的标示只是用来唬观光客的,因为我只看到三四只大桦斑蝶在空中飞舞。
然后我注意到许多枝干看起来怪怪的,好像覆盖着一层棕色的小树叶。
过了一会儿,太阳从云间露出脸来。
这时,那些小树叶开始移动,缓缓地张开翅膀,变成数千只橙色的或黑色的蝴蝶,在一棵树上颤动个不停。
然后,它们开始在阳光下的树叶间缓缓飘浮。
满天的蝴蝶真是美极了,让我整个人觉得好舒服。
我静静地站在那里望着它们,直到雾气渐渐升起,所有的蝴蝶又回到树上变成棕色的小树叶。
这让我想起妈妈讲的一个故事:灰姑娘在舞会结束后又变回了原样。
我觉得心情舒畅极了,就一路跑回家。
(节选自《亲爱的汉修先生》)
(1)写出句子中划线词语的反义词。
①那里好安静,简直像教堂一样。
______
②树荫很浓密。
______
③让我整个人觉得好舒服。
______
(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在横线上。
①急促而连续地振动。
______
②形容心情开朗愉快。
______
(3)数千只蝴蝶漫天飞舞,非常壮观。
找出描写这一景象的句子。
(4)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我”之所以会想起妈妈讲的“灰姑娘在舞会结束后又变回了原样”这个故事,是因为看见了______。
(5)指示牌上写着“请安静”,其用意是告诉游人()
(6)在这篇文章中,“我”的心情前后变化很大。
请在下面横线上填上描写心情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
(7)“我”后来心情变好的原因是()
8.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蓝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
山谷里有一条小溪,清清的溪水缓缓地流着。
不远处,有一片绿色的竹林,竹林边开放看一朵朵粉红色的野花。
这里的空气多么新鲜,这里的风景多么美丽!这是什么地方?这是我可爱的家乡。
(1)短文共有______句话。
第一句写的是______,第二句写的是______,第三句写的是______。
(2)找出表示颜色的词语抄写下来。
(3)请摘抄短文中感叹句。
(4)请摘抄短文中反问句。
(5)这段话主要写:______。
(6)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的天空______的空气一______白云
______的野花______的竹林一______竹林
______的风景______的家乡一______小溪
(7)在短文中找出与下面词语意思相近的词语。
慢慢地______ 漂亮______
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美丽的小兴安岭(节选)
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苍翠了。
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
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
(1)填一填。
______的松柏 ______的山葡萄
______的榛子 ______的蘑菇
(2)照样子,写词语。
又香又脆、______、______、______
(3)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像______。
(4)读了这段话,让我们感受到:小兴安岭不但景色诱人,而且______。
10.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在牛肚子里旅行(节选)
有两只小蟋蟀,一只叫青头,另一只叫红头。
它们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
有一天,吃过早饭,青头对红头说:“咱们玩捉迷藏吧!”
“那让我先藏,你来找。
”红头说。
“好吧!”青头说完,转过身子闭上眼睛。
红头向周围看了看,悄悄地躲在一个草堆里不作声了。
“救命啊!救命啊!”红头拼命地叫起来。
“你在哪儿?”青头急忙问。
“我被牛吃了……正在它的嘴里……救命啊!救命啊!”
青头大吃一惊,它一下子蹦到牛身上,可是那头牛用尾巴轻轻一扫,青头就给摔到地上了。
青头不顾身上的疼痛,一骨碌爬起来大声喊:“躲过它的牙齿,牛在这时候不会仔细嚼的,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
“那我马上就会死掉。
”红头哭起来。
它和草已经一起进了牛的肚子。
青头又跳到牛身上,隔着肚皮和红头说话:“红头!不要怕,你会出来的。
我听说牛肚子里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胃是贮藏食物的,只有第四个胃才是管消化的!”
“可是你说这些对我有什么用呢?”红头悲哀地说。
“当然有用。
等一会儿牛休息的时候,它要把刚才吞进去的草重新送回嘴里,然后细嚼慢咽……你是勇敢的蟋蟀,你一定能出来的。
”“谢谢你!”红头的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了。
它咬着牙不让自己失去知觉。
红头在牛肚子里随着草一起移动,从第一个胃到了第二个胃,又从第二个胃回到了牛嘴里。
这一下,红头又看见了光亮。
可是,它已经一动也不能动了。
这时,青头爬到牛鼻子上,用它的身体在牛鼻孔里蹭来蹭去。
“阿嚏!”牛打了一个喷嚏,红头随着一团草一下子给喷了出来。
(1)我能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重新——______ 勇敢——______ 拼命——______
(2)“青头”想了一个什么办法把奄奄一息的“红头”救出来?我能从文中找出来。
______
(3)你能用几个简单的词语来形容一下“青头”吗?
(4)从这篇故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1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最后一片树叶
秋风紧了。
树上只(zhīzhǐ)剩(shèng chéng)下了最后一片树叶。
一只(zhīzhǐ)鸟儿飞来了,停在枝头上。
它听到树叶正在叹息,就问:“你发什么愁?告诉我,我是一只快乐的鸟儿。
”
树叶说:“你很快乐,我可不快乐了,我快要死了。
”
鸟儿笑了__你应该快乐才对呀__你知道那些已经落在地上的树叶在哪里吗__ 树叶说:“不是掉在地上烂掉了吗?”
“但是烂掉的叶子都变成了肥料,藏(zàng cáng)进了树妈妈的身子里。
”鸟儿望着树叶说,“它们在那里等着,等到春天一来,就会再长(zhǎng cháng)出来,变成一片片又新又绿的叶子。
”
__是吗__树叶听得出了神。
鸟儿笑着说:“是的,它们只不过是藏起来了,躲过冬天罢了!”
啊,一场多么有趣的捉迷藏游戏呀!树叶听了,变得像鸟儿一样快乐了。
这时,一阵秋风吹来,那最后一片树叶轻轻地飞下来,看上去就像在跳舞。
(1)给文中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只______(zhīzhǐ)剩______(shèng chéng)下
一只______(zhīzhǐ)藏______(zàng cáng)进
长______(zhǎng cháng)出来
(2)给文中横线处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鸟儿笑了______ 你应该快乐才对呀______ 你知道那些已经落在地上的树叶在哪里吗______
______ 是吗______ 树叶听得出了神。
(3)“它听到树叶正在叹息”,“它”是指______;树叶“叹息”是因为______。
(4)“树叶听了,变得像鸟儿一样快乐了。
”找出文中体现树叶快乐的句子。
______
(5)这篇文章主要写了______和______之间的对话。
(6)读了这篇短文后,你想对树叶说什么?
12. 按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问题。
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
”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行啊__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__”曹操听了直摇头。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他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
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
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
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
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
(1)在文中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有了大秤也不行啊______ 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下沉-——______ 重——______
(3)按照课文给下面句子重新排列,在横线上标上序号。
______赶象上船
______称石头的重量
______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
______在船舷做记号
(4)读了课文,你觉得曹冲是个怎样的孩子?
1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去年的树(节选)
鸟儿向村子里飞去。
在一盏煤油灯旁,坐着一个小女孩。
鸟儿问女孩:“小姑娘。
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小女孩回答说__火柴已经用光了__可是__火柴点燃的火__还在这盏灯里亮着__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儿,给灯火听。
唱完了歌,鸟儿又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1)给文中第3自然段加上合适的标点。
小女孩回答说______火柴已经用光了______ 可是______ 火柴点燃的火______ 还在这盏灯里亮着______
(2)理解文中两处“看”字的意思。
①第一次“看”,是在鸟儿费尽周折,终于找到好朋友时,鸟儿仿佛在说:“______。
”
②第二次“看”,是在鸟儿实现了自己的诺言,仿佛在说:“______!”
(3)你喜欢故事中的鸟儿和树吗?你有什么话想对它们说?
我想对鸟儿说:“______。
”
我想对树说:“______。
”
14.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大海那边
【日本】冈本良雄
早晨,海对面的天空现出美丽的玫瑰色。
静静的海滩上,三只早起的小螃蟹,挥动着大钳(qián)子在做体操。
一,二,咔嚓,咔嚓,三,四,咔嚓,咔嚓,五,六,七,八……就像听从指挥一样,随着小螃蟹钳子的挥着舞着,玫瑰色的天空,渐渐变成了金色。
“瞧!瞧!”小螃蟹停止了做操。
这时候,海面上突然冒出了又大又圆的太阳。
这里,那里,到处都像撒下了金色的粉末一样。
“啊,海那边是太阳的家。
”一只小螃蟹说。
中午,三只小螃蟹在热得发烫的沙滩上比赛吹泡泡,噗噜(pūlū)噗噜,噗噜噗噜。
这时候,一艘白轮船呜着汽笛,飞快地朝海对面开去。
“那艘船是去美国的。
”另一只小螃蟹说,“所以,海那边是美国。
”
到了夜晚,三只小螃蟹在漆黑一片的海滩上散步。
这时候,对面天空忽然一下子变亮了。
小螃蟹觉得大海上仿佛架起了一座银光闪闪的桥,一直从海那边通到海滩上。
噢,月亮升起来了。
这时候,第三只小螃蟹说:“海那边是月亮的故乡。
”
真的,大海那边到底是什么呢?
(1)这篇童话是按______顺序写的。
(2)找出文中描写颜色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第二只小螃蟹说的话找出来,______ 把它当时看见的情景找出来。
______
(4)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①早晨,小螃蟹在______的海滩上______。
中午,小螃蟹在______的海滩上______。
夜晚,小螃蟹在______的海滩上______。
我还会仿写:傍晚,小螃蟹在______的海滩上______。
②第一只小螃蟹认为海那边是______,第二只小螃蟹认为海那边是______,第三只小螃蟹认为海那边是______。
我认为海那边是______,因为______。
(5)联系上下文理解,把正确的序号写到横线上。
1.“这时候,对面天空忽然一下子变亮了。
”这句话中“这时候”指的是______
①早晨②中午③夜晚
2.“玫瑰色的天空,渐渐变成了金色”,这是因为______
①天空听从了小螃蟹的指挥②太阳冒出来了③月亮升起来了
15.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电脑和书本的对话
夜深了,壮壮书桌上的书本哥哥和电脑弟弟正在享受深夜的宁静。
不久,电脑首先说话了:“书本哥哥,近来壮壮只爱跟我玩,好像把你忘了。
”
书本________地说:“这也难怪,网上的信息________,丰富多彩,可以让他快捷地接触到很多新事物。
他怎么还会记得我这位老朋友呢?”
__书本哥哥__虽然我好像比你________ __可是你的一些优点我还没有呢__电脑谦逊(xùn)地说__你容易翻阅__方便携带__不会担心电力中断__更不用担心产生病毒__
电脑弟弟停了停,接着说:“最近,壮壮天天要我带他上网漫游,陪他玩网络游戏。
我真替他担心。
”
书本哥哥感叹道:“是呀,近来,壮壮的阅读习惯也转变了。
从前,他会仔细地阅读我们,但现在他一坐到你的身旁,就舍不得离开了,很少再捧起我了……”
一朵乌云飘过,电脑和书本都________。
这一夜发生的事,壮壮知道吗?
(1)在文中的横线处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______ 书本哥哥______ 虽然我好像比你()______ 可是你的一些优点我还没有呢______ 电脑谦逊(xùn)地说______ 你容易翻阅______ 方便携带______ 不会担心电力中断______ 更不用担心产生病毒______
(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写序号)
A.日新月异B.无可奈何C.默默无言D.神通广大
①书本______地说:“这也难怪,网上的信息______,丰富多彩,可以让他快捷地接触到很多新事物。
他怎么还会记得我这位老朋友呢?”
②虽然我好像比你______
③一朵乌云飘过,电脑和书本都______。
(3)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谦逊:______。
②漫游:______。
(4)在短文中,找出电脑的优点,______ 找出书本的优点。
______
(5)把下面这句话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他怎么还会记得我这位老朋友呢?
16. 课外阅读。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看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
如果不怕刺。
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鲁迅《百草园和三味书屋》(1)这段描写语言生动,作者用______ 、______来描写菜畦和桑葚,用______ 、______来形容黄蜂和叫天子,这是分别从______ 和______两个方面生动而形象的描写百草园的景物,表现了自由快乐的儿童生活乐趣。
(2)说说下面两句话中划线的字能否改为括号内的字,为什么?
①肥胖的黄蜂伏(停)在菜花上。
②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飞)向云霄里去了。
(3)“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一句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写百草园的______。
“这里“指______ 。
(4)这段景物描写由整体到局部的过渡句,请用波浪线画出来。
(5)作者写这一段文字的目的是什么?
17.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太阳和彩虹
刚下过雨,太阳出来了,天上出现了一道七色的彩虹。
人们都赞美彩虹。
彩虹听见了,就骄傲起来,说自己比太阳还美丽。
太阳对彩虹说:“你美丽,这是真的,不过要是没有我,也就没有你。
”彩虹不相信,反而更加骄傲了。
太阳摇摇头,立刻躲进云里,彩虹就不见了。
(1)这篇文章讲了______和______的故事。
(2)彩虹不相信太阳的话,结果怎样?
(3)太阳对彩虹说了什么话?
(4)彩虹为什么骄傲?
18.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青蛙是有名的捕虫能手,它能捕捉的害虫有二三十种,有蝗虫、蚜虫、蚊子等。
青蛙的食量很大,一只青蛙一年就能消灭一万多只害虫。
这个捕捉害虫的
小行家,对保护农作物生长,功劳不小吧!
(1)短文有______句话,用“/”标出来。
(2)青蛙能捕捉______种害虫。
(3)找出写青蛙食量很大的句子。
(4)青蛙是______。
(5)从短文中找出四个不同的整体认读音节写下来:______。
19. 读课文片段,联系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小姑娘回到家,把水罐交给母亲。
母亲说:“我反正要死了,还是你自己喝吧。
”她又把水罐递给小姑娘。
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变成了金的。
(1)这段文字,选自课文《______》
(2)“一瞬间”表示:______。
(3)水罐为什么能变成金的?
20.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谁的本领大(节选)
①有一天,风和太阳碰到了一起,都说自己的本领大。
正巧,前面来了一个孩子。
太阳说:“谁能脱下那孩子的外衣,就算谁的本领大。
”
②风说:“那还不容易!”说着就“呼呼”地吹起来,谁知孩子将外衣裹得更紧了。
③太阳对风说:“看我的吧。
”说着便发出强烈的光。
那孩子觉得热极了,就把外衣脱了下来。
④第二天,风和太阳又碰到了一起。
太阳得意地对风说:“风先生,你还敢同我比本领吗?”风看见河里来了一条船,就说:“谁能让那条船走得快些,就算谁的本领大。
”
⑤太阳说:“这有什么难的!"于是,它又发出强烈的光,想催船夫用力摇船。
可是,太阳光越强,船夫越是热得难受,哪儿还有力气摇船呢!
⑥这时,风“呼呼”地吹了起来。
“起风啦__”船夫高兴地喊__“快挂帆吧__”只见风推着帆,帆带着船,像箭一样飞快地前进。
⑦太阳惊讶地说:“风先生,你的本领也不小哇!”
(1)下面的词语中,和“强烈”意思相反的词语是()
(2)文中横线处应填入的标点是()
“起风啦__”船夫高兴地喊__“快挂帆吧__”
(3)与“那还不容易!”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4)风和太阳共比了________次本领。
()
(5)对于短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6)小朋友们,你们知道风和太阳还有什么本领吗?快来写一写它们各自的本领吧!至少各写一项。
2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收集阳光
我是午后在田野里闲逛时遇到那个小男孩的。
他大约七八岁,拿一个玻璃瓶子在野地里来来回回地跑着。
他单薄的衣衫被风吹得鼓鼓的,像是一张小帆。
他在做什么呢?按照你的常识,农村的孩子常捉蚂蚱甚至蜻蜓装到瓶子里
玩。
见我看他,小男孩气喘吁吁地停下来,用小手捂住瓶口。
瓶子里空无一物,他坏笑着说:“我要把太阳装进去。
”然后,①他一手捂住瓶子,一手从裤兜里掏出方便袋罩住瓶口,跑远了。
这或许是乡下孩子特有的逗趣方式吧,毕竟可以玩的东西太少了。
几天后,我在朋友那里遇见了小男孩,他邀请我去他家做客。
②光线灰暗的屋里,小男孩正在用杯子往脸盆里不断地倒着水,演示他所学到的“飞流直下三千尺”。
躺在床上的老人,是他的奶奶。
我注意到床头的盛(chéng shèng)满清水的罐头瓶子里插着一大把雏菊之类的野花,散发着一种浓浓的原野气息。
还有那个敞口的玻璃瓶子——小男孩在野外拿的那一个。
老人得(děi dé)的是老年偏瘫,长年不能起床。
可是医生说多晒太阳对身体有好处。
③他就在每天太阳最毒、阳光最多的时候,将阳光尽可能多地收进瓶子,然后放到奶奶的床头。
他兴高采烈地说着,仿佛自己实践了一项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
真的,说也奇怪,虽然阴暗的房间里有长年卧床的病人,可并没有衰败、腐烂的气味。
相反,还有些许明快的调子。
或许是因为那瓶用心收集来的阳光吧。
听朋友说,④小男孩的母亲患有痴呆,父亲外出打工,他和一个长(cháng zhǎng)他两岁的姐姐操持着这个摇摇欲坠的家。
可小男孩还是有那么响亮的笑声和那么美好纯真的愿望——收集阳光。
(1)请选择文中划线字的正确读音。
盛______(chéng shèng)满得______(děi dé)的是
长______(cháng zhǎng)他两岁的姐姐
(2)读句子,完成练习。
他大约七八岁,拿一个玻璃瓶子在野地里来来回回地跑着。
①他这么做是想______
A.捉蚂蚱和蜻蜓 B.装清澈的溪水 C.收集最灿烂的阳光
②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请用“______”在文中画出来。
(3)读文中句①,找出表示动作的词语______。
小男孩此时可能在想:______。
(4)在你眼中,小男孩是个怎样的人呢?读画线句②③④,完成练习。
从句②中,可以看出他是个______的孩子;从句③中,可以看出他是个______的孩子;从句④中,可以看出他是个______的孩子。
2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到端午节,外婆总会煮好一锅粽子,盼着我们回去。
粽子是用青春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国有一颗红红的枣。
外婆一掀开锅盖,煮熟的粽子就飘出一股清香来。
剥开粽叶,咬一口粽子,真是又黏又甜。
(1)根据短文内容,补充词语。
______的糯米 ______的枣又______又______
(2)用短文中划线的词造句。
一…就……
(3)将文中写粽子煮熟后的样子煮找出来。
(4)短文表达了“我”对______节的美好回忆和对______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