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散文《彩色的雨》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散文《彩色的雨》说课稿《彩色的雨》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与作用
《彩色的雨》是一篇适合大班幼儿的散文。
在幼儿文学的教学中,散文教学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它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和审美能力等多方面的素养。
对于大班幼儿来说,他们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散文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意象可以为幼儿提供丰富的语言学习素材,激发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幼儿能够理解散文的内容,感受散文中描述的彩色雨的美丽景象。
这一目标的设定是基于幼儿语言学习中对理解能力的培养要求。
幼儿需要先理解作品内容,才能进一步学习语言表达等技能。
例如,在散文中有“滴答,滴答,下小雨啦!”这样简单而生动的描述,幼儿要能理解这是在描述下雨的情景。
(2)幼儿能够有感情地朗诵散文,学习其中优美的词汇和语句。
大班幼儿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基础,朗诵散文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节奏感和表现力。
如“彩色的雨像一杯杯果汁”,这样富有想象力的语句,幼儿通过朗诵可以更好地掌握。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倾听、观看、讨论等多种方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播放雨滴落下的声音,展示彩色雨的图片等,引导幼儿观察并展开想象。
例如,教师问幼儿:“你们觉得彩色的雨还像什么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2)引导幼儿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彩色的雨,提高幼儿的语言组织能力。
比如,幼儿可能会说“彩色的雨像五颜六色的花朵从天上掉下来”,这是他们根据散文的启发进行的语言创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散文中描绘的雨虽然是带有想象色彩的彩色雨,但也是以大自然中的雨为基础的。
幼儿在感受彩色雨的美妙的同时,也能联想到大自然中雨的神奇,从而产生对大自然的喜爱。
(2)培养幼儿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美丽的彩色雨给人带来愉悦的感觉,幼儿在欣赏散文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这种积极的情绪,有助于培养他们乐观的生活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1)帮助幼儿理解散文内容,感受彩色雨的美。
这是因为如果幼儿不能理解散文内容,就无法深入体会其中的美感和情感。
例如,散文中提到“红色的雨落在桃树上,桃花红了”,幼儿要理解这种因果关系,才能感受到彩色雨的神奇。
(2)引导幼儿学习有感情地朗诵散文。
朗诵是幼儿语言学习的重要方式,通过有感情地朗诵,幼儿可以更好地传达散文的意境。
2. 教学难点
(1)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彩色的雨。
幼儿的想象力虽然丰富,但将想象转化为语言表达可能存在困难。
例如,有些幼儿可能有很多关于彩色雨的奇特想法,但不知道如何准确地用语言表达出来。
(2)引导幼儿体会散文中的情感,并将其融入到朗诵中。
情感的体会和表达对于大班幼儿来说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示范。
二、说学情
大班幼儿的思维特点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直观、生动的事物比较感兴趣。
在语言能力方面,他们已经能够理解较复杂的语句,并且有了一定的表达欲望,但表达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还有待提高。
在情感方面,他们对美好的事物充满好奇和喜爱,容易被积极、乐观的情绪所感染。
基于这些学情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如图片、视频等,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要给予幼儿充分的表达机会,鼓励他们大胆地说;同时,要注重引导幼儿的情感体验,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感受。
三、说教法
(一)直观教学法
1.
运用多媒体展示彩色雨的图片、动画以及雨滴落下的声音等。
例如,在讲解散文中“黄色的雨落在油菜花上,油菜花黄了”时,播放油菜花地被黄色雨滴浇灌后变得更黄的动画,幼儿可以直观地看到这种变化,从而更好地理解散文内容。
2.
展示与彩色雨相关的实物,如彩色的颜料滴在白色纸上形成的图案等。
这可以让幼儿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彩色雨的色彩美。
(二)提问引导法
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提问来引导幼儿思考。
例如,在幼儿听完散文的第一部分后,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听到彩色的雨都落在了哪些地方呀”这样的问题可以促使幼儿回忆散文内容,提高他们的注意力。
2.
当幼儿回答问题后,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回答进一步提问,引导幼儿深入思考。
比如,幼儿说彩色的雨落在桃树上,教师可以接着问:“那桃树发生了什么变化呢?为什么会这样呢?”
(三)游戏教学法
1.
开展“彩色雨的旅行”游戏。
将教室的一角布置成不同的场景,如桃花林、油菜花地等,让幼儿扮演彩色的雨滴,在音乐的伴奏下,根据散文的内容“降落在”不同的场景中,并说出相应的句子。
这样的游戏可以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散文内容,同时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身体协调性。
2.
进行“彩色雨拼图”游戏。
将散文中描述彩色雨的画面制作成拼图,让幼儿分组进行拼图比赛,在拼图的过程中,幼儿可以回顾散文中的场景,并且在完成拼图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拼图内容。
四、说学法
(一)倾听学习法
幼儿首先要学会倾听散文内容。
教师在朗读散文时,幼儿认真倾听,这有助于他们理解散文的整体意境和语言节奏。
例如,教师用轻柔、舒缓的声音朗读“滴答,滴答,下小雨啦!”幼儿在倾听的过程中,能感受到雨滴落下的节奏。
(二)观察学习法
幼儿通过观察教师展示的图片、实物等,学习散文中的内容。
比如,观察彩色雨落在不同地方后的颜色变化图片,幼儿可以从中学习到颜色与物体之间的关系,以及散文中所描述的美丽景象。
(三)想象与表达学习法
1.
幼儿在理解散文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彩色雨进行更多的想象。
例如,幼儿可能会想象彩色的雨落在自己的玩具上,玩具会变成什么颜色等。
2.
然后,幼儿将自己的想象用语言表达出来。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可以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从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约5分钟)
1.
教师播放雨滴落下的声音,然后提问幼儿:“小朋友们,听,这是什么声音呀?”引导幼儿回答是下雨的声音。
2.
接着教师说:“那你们见过的雨是什么颜色的呢?”让幼儿自由发言,大部分幼儿可能会回答是无色透明的。
3.
教师神秘地说:“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看一种特别的雨,它是彩色的哦。
”从而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引出散文《彩色的雨》。
(二)初步感知散文(约10分钟)
1.
教师富有感情地朗读散文一遍,让幼儿初步感受散文的整体意境和语言的优美。
2.
朗读完后,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听到彩色的雨都有哪些颜色呀?”引导幼儿回忆散文中的内容,如红色、黄色、蓝色等。
教师再次朗读散文,这一次要求幼儿一边听一边闭上眼睛想象彩色雨落下的画面。
朗读结束后,让幼儿睁开眼睛分享自己想象到的画面,例如,有的幼儿可能会说:“我看到红色的雨像火一样落在树上。
”
(三)深入理解散文(约15分钟)
1. 教师逐段讲解散文内容。
(1)在讲解“红色的雨落在桃树上,桃花红了”这一段时,教师展示桃花盛开的图片,问幼儿:“小朋友们,你们看,桃花本来是什么颜色的呢红色的雨落下来后,桃花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引导幼儿理解红色的雨与桃花变红之间的联系,同时学习“红了”这个词汇的用法。
(2)讲解“黄色的雨落在油菜花上,油菜花黄了”这一段时,教师拿出油菜花的实物或者图片,让幼儿观察油菜花的颜色,然后说:“黄色的雨像魔法一样,让油菜花变得更黄了呢。
”让幼儿感受彩色雨的神奇。
(3)按照同样的方法讲解其他段落,如蓝色的雨落在大海里等。
2.
在讲解完每一段后,教师引导幼儿一起模仿雨滴落下的动作,并用散文中的句子进行朗诵,例如:“红色的雨,滴答,滴答,落在桃树上,桃花红了。
”这样可以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散文内容,同时提高他们的身体协调性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拓展想象与表达(约15分钟)
1.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彩色的雨除了落在散文里说的这些地方,还能落在哪些地方呢?会发生什么变化呢?”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大胆发言。
2.
对于幼儿的回答,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并引导幼儿用完整的句子来表达。
例如,幼儿说彩色的雨落在草地上,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说:“彩色的雨落在绿色的草地上,草地变得像彩虹一样美丽。
”
让幼儿分组讨论,然后每组推选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组的想法,这样可以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语言表达能力。
(五)朗诵与表演(约10分钟)
1.
教师带领幼儿有感情地朗诵散文。
教师先进行示范朗诵,在朗诵过程中,注意强调散文中的情感,如喜悦、惊奇等,同时注意语音语调的变化。
然后让幼儿跟着一起朗诵,多次练习,直到幼儿能够比较熟练地朗诵。
2.
开展朗诵表演活动。
幼儿可以自由选择是单独朗诵还是与小伙伴一起朗诵。
在朗诵过程中,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加入一些简单的动作,如模仿雨滴落下、花朵盛开等动作,增强朗诵的趣味性和表现力。
(六)总结与结束(约5分钟)
1.
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回顾散文的主要内容,强调彩色雨的美丽和神奇,以及幼儿在课堂上的精彩表现,如想象力丰富、朗诵得很有感情等。
2.
最后,教师说:“小朋友们,希望你们以后也能像今天一样,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发现更多大自然中的美丽哦。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课程。
六、课堂练习
(一)填空题
1. 散文中提到红色的雨落在()上,()红了。
答案:桃树;桃花。
2. 黄色的雨落在()上,()黄了。
答案:油菜花;油菜花。
(二)简答题
1.
请你说一说彩色的雨还能落在哪些地方,会发生什么变化呢?(答案示例:彩色的雨落在小朋友的衣服上,衣服变得像彩虹一样漂亮;彩色的雨落在小房子上,小房子变得五彩斑斓等,答案不唯一,只要幼儿发挥想象力,用完整的句子表达即可。
)
(三)朗诵表演练习
让幼儿分组进行朗诵表演,要求幼儿有感情地朗诵散文,并加入适当的动作。
教师可以从幼儿的朗诵内容、语音语调、动作表现等方面进行评价,如幼儿是否朗诵准确、是否能表达出散文中的情感、动作是否与朗诵内容相匹配等。
七、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直观教学法,幼儿对散文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刻,例如在展示彩色雨落在不同地方的图片时,幼儿能够很快地说出对应的句子。
游戏教学法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在“彩色雨的旅行”游戏中,幼儿积极参与,在游戏中学习了散文内容,并且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部分幼儿在发挥想象力并用语言表达时,存在表达不够清晰的情况。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多给这部分幼儿一些单独练习的机会,鼓励他们多表达,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在朗诵表演环节,虽然大部分幼儿能够积极参与,但仍有个别幼儿比较害羞,不敢表现。
以后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多提供一些展示的机会,让这些幼儿逐渐克服害羞心理,增强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