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C卷(检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 . 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依托垛田地貌享誉世界的千垛菜花,与法国普罗旺斯薰衣草、荷兰郁金香、日本东京都樱花并称“全球四大花海”。
B.2019年10月1日,一曲深情的《红旗颂》奏响,由老一辈党和国家、军队领导人亲属代表,老一辈军队退役英模、民兵英模和支前模范代表等组成的“致敬方阵”缓缓驶过天安门。
C.高分系列卫星的视力如此惊人,会不会拍摄到我们的日常生活状况,会不会泄露我们的隐私信息呢?
D.要知道任何优雅都不会让人厌烦,优雅是“社会共享的”。
2 . 选出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A.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B.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C.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
D.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3 .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
这就是两个强盗的故事。
B.有一个信客,年纪不小了,已经长途跋涉了二三十年。
C.爷爷老了,中风严重,两只手有时会情不自已地抖起来。
D.王老师经常向同学们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二、基础知识综合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读书可以消除烦恼郁闷,让心灵愉悦平和。
对我而言,读书可以挣脱现实的重重束缚,驱散生活中的不愉快,宛如冬天在温暖的火炉前烤火,所有的牢骚、忧愁、愤怒都会像衣服上的湿气一样被烤得烟消云散。
读《诗经》,让心灵在纯真无邪的原野上奔滕;读《庄子》,任自己的灵魂尽情“逍遥游”;读清新隽永的散文,如mù春风饮清泉般畅快……可以说,读到了一本早就想读的书,就像遇见了一位仰慕已久的朋友。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驱散(_____)隽永(_____)mù(______)春风
(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正确写法是“_____”。
(3)“纯真无邪”中“邪”的意思是(_____)
A.不正当
B.不正常
C.中医指引起疾病的环境因素
D.迷信的人指鬼神给予的灾祸
(4)此文段主要运用了____和____的修辞手法。
三、字词书写
5 . 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答题。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支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
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①开船,在桥石上一②,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
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③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④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yǒng yuè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1)给语段中加点加粗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泊着(__________)潺潺(_________)yǒng yuè(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①②③④处应填动词恰当的一项是(_________)
A.点磕夹飞 B.点敲混飞 C.磕点混箭 D.点敲夹箭
(3)节选文字第二自然段的描写角度依次是(________)
A.味觉视觉听觉 B.嗅觉听觉视觉 C.嗅觉视觉听觉 D.味觉听觉视觉
四、现代文阅读
议论文阅读,完成后面小题
让人,乃众妙之门
①沈从文先生的墓碑后面有这样的碑文:“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
”每句最后一字巧妙地组成了“从文让人”。
让人,可以说是沈从文性格的一个重要方面。
让人,让他得享八十有六的高寿,让他由作家转为学者,成就大事业,享誉中外。
可见,让人,是人生得以发展的重要途径。
②让人,并不是懦弱,而是一种涵养,一种胆识。
“让人非我弱,弱者不让人。
”历史上成就大事业的人,哪个不具备这样的品格?“将相和”的故事流传甚广。
蔺相如不想和廉颇争地位,路上遇到廉老将军就一而再、再而三地避让。
这种豁达大度,不正体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崇高品德吗?因他的这种美德,才有后来廉颇老将军的“负荆请罪”,从而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
③让人,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有容人之量,有让人之心,才有和睦,才有和谐。
当今著名词作家乔羽,偕夫人佟琦做客央视《夫妻剧场》,主持人问:“二老相濡以沫,白头偕老,有什么秘诀吗?”乔老答:“一个字,忍。
”夫人佟琦抢答:“我是四个字,一忍再忍。
”诙谐中尽显相处之道。
④让人,对事业的发展也有极大的帮助。
人在事业上很难一帆风顺,有时甚至会陷入绝境。
如果宁折不弯,不退不让,事业很可能会就此终结。
而让人,则会让你的人生之树在即将枯萎的时候焕发新的生机。
沈从文先生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不能再继续写他钟爱的小说、散文,几乎被世人遗忘。
但他以大度的襟怀,超人的毅力,忍了,让了,既不悲观,也未消沉,而是将自己的智慧和才华,用到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
不哀不伤,潜心学术,写出皇皇巨著《中国服饰史》,又一次为世人刮目相看。
⑤可是真正做到让人并不容易。
首先,你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上至王侯将相,下至贩夫走卒,都要认识到自己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
否则,总把自己当成世界的中心,遇到别人冒犯,当然不容易大度起来。
此外,想要做到让人,最好还要有点幽默细胞。
生活中遇到不顺,谁心里都不会舒服。
这时候不妨自我解嘲一下,心情有时就好多了。
⑥让人,乃众妙之门。
生活中多一些让人,我们的心灵会多一些阳光,事业也会多几分顺利。
不信,你试试!
6 . 下列对本文中心论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让人,让沈从文成就大事业,享誉中外。
B.让人,是人生得以发展的重要途径。
C.让人,并不是懦弱。
D.让人,乃众妙之门。
7 . 选文第②段中加线的“这种美德”具体指什么?
8 . 选文第④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任选其中一种论证方法分析其作用。
9 . 选文④⑤段的顺序能否调换?
10 . 下面给出的三个论据,有一个不能证明第②段的观点,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1)是可忍,孰不可忍?
(2)君子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
(3)韩信曾甘受市井屠夫的胯下之辱,后来成为一代名将。
肠不可冷,腹不可热
①南北朝时期颜之推教育子女的《颜氏家训》说:“墨翟之徒,世谓热腹,杨朱之侣,世谓冷肠。
肠不可冷,腹不可热,当以仁义为节文尔。
”
②墨翟就是墨子,先秦时期的大思想家。
墨子的思想,主张“兼爱”,无论对什么人,与自己的关系不管亲疏,都要一概施之以爱,热心救世。
墨子的弟子们组成一个学派,行游天下,不但在理论上宣传自己的主张,而且从事实际的政治,试图阻止各国之间的常见征战,电影《墨攻》就是对墨家学派这种特征的形象再现。
所以孟子说他们“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从头顶到脚跟都磨伤了,不怕劳苦,不顾个人的身体,一心为别人考虑。
③杨朱,也是先秦时期的思想家,他的主张和墨子正相反。
杨朱宣称,“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拔下我一根汗毛,即使能让全天下都得到好处,我也不干,因为我自己受到了损失。
他的实际行动也是如此,“不入危城,不处军旅”,从来不参加军队,遇见打仗的地方绕着走,也从不掺和别人的是是非非。
杨朱认为,天地万物,都没有自己的身体尊贵,凡是有利于我的,就干;不利于我的,一律不为。
④颜之推说,像墨子那样的,就叫做热腹,太过热心;像杨朱那样的,就叫做冷肠,又太过无情。
冷肠和热腹,都是走极端,都不得其中,正确的做法,是“肠不可冷,腹不可热”,一切以仁义为标准。
⑤《颜氏家训》的时代,虽然距离现在已经一千五百年,但是它所提出的问题仍然时时困扰着我们。
比如,朋
友遇到了困难,帮不帮忙?帮多大力度的忙?什么样的事一定要帮,什么样的事可帮可不帮,什么样的事又坚决不能帮?什么时候要量力而行,什么时候又必须全力以赴等等。
⑥有的人,属于“有事您说话”型,待人非常热情,热心肠,朋友有难,两肋插刀,朋友没难,不分彼此。
“义字当先”,只要别人张嘴,不管要求合理不合理,事情能做不能做,从来没有二话,赔钱搭力气也要办好,甚至对亲戚朋友“有困难要帮,没有困难主动发现困难也要帮”,即使是社会上八竿子打不着的闲事,也都要管上一管,对自己的家里却一百二十个不在乎,真正是“心里装着别人,唯独没有他自己”,就跟墨子的所作所为差不多。
⑦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遇事先看是否与自己有关,“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
假如确实和自己有关系,那也得衡量衡量利弊,有利的事不做白不做,有害的事避之唯恐不及。
总之,无利不起早,他人是非,干我甚事!
⑧这是往极端里说。
其实,现实中墨子和杨朱这两种人都极少,但是,冷肠和热腹这两种倾向,却是普遍存在的。
⑨《颜氏家训》的作者身处乱世之中,更懂得帮助人有时是要冒生命危险的。
他举例子说明符合道义的忙,即使有风险,也应该伸出援手:“穷鸟入怀,仁人所悯;况死士归我,当弃之乎?伍员之托渔舟,季布之入广柳,孔融之藏张俭,孙嵩之匿赵岐,前代之所贵,而吾之所行也,以此得罪,甘心瞑目。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 通读全文,说说作者表达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2 . 写文章讲究构思,讲究架构。
结合全文,文章第①段的作用是什么?
13 . 文章第⑥⑦两段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并分析其作用。
14 . 请在第⑨段横线处补写几句话,阐明作者此处想要表达的观点。
微藻——可循环的“绿色油田”
①由于石油资源的逐渐减少乃至最终枯竭,全世界将面临严重的能源危机,因此,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寻找能够替代石油产品的可再生能源,其中,生物柴油就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能源。
提起生物柴油的原料,我们可能会想到油菜和大豆,用它们“体内”的油脂加工而成的生物柴油,能有效降低碳排放。
然而,这两种作物的培育周期较长,占用农田较多,会产生“与人争粮,与粮争地”问题,从而导致“解决了能源危机,却出现粮食危机”的尴尬结果。
此时,微藻进入了科学家们的视线。
②微藻是一种古老的低等植物,广泛地分布在海洋、淡水湖泊等水域,种类繁多。
微藻可直接利用阳光、二氧
化碳和含氮、磷等元素的简单营养物质快速生长,并在细胞内合成大量油脂。
因此,微藻为生物柴油生产提供了新的油脂资源。
③与大豆、油菜和麻风树等油料植物相比,微藻的生长周期短,从初生到可以制油仅需一个星期左右,而大豆等油料植物一般需要几个月。
此外,微藻的含油量高,油脂产率高,单位面积产油量是大豆的数百倍,每公顷可年产几万升生物柴油。
微藻还不会占用耕地,利用滩涂、盐碱地、荒漠等,以及海水、荒漠地区的地下水等,就可以大规模地开发“微藻油田”,不会与农作物争地、争水。
④微藻在培养过程中还可固定大量二氧化碳,因此,利用微藻制造生物柴油能大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据计算,每培养1吨微藻,需要消耗约2吨二氧化碳。
此外,微藻在光自养培养过程中可利用废水中的氮、磷等营养成分,从而降低水体的富营养化,因此,微藻还能用于净化工厂排放的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
⑤现在,我国已启动了微藻能源方面的首个973项目“微藻能源规模化制备的科学基础”。
该项目有望在5年时间内开发出一个“微藻资源库”,提供适合在我国不同地方、不同气候条件下生长的藻株。
今后,各地在建设“徵藻油田”时,就可在资源库中挑选合适的微藻品种。
该项目还将深入研究微藻产品的机理,力争提高微藻产油的效率,降低它的成本。
此外,该项目还将通过对光生物反应器、培养工艺、采收、油脂加工及藻细胞综合利用的研究,建立一套中试系统,全面评估微藻产油的技术指标、经济指标和环境指标,大力推动我国微藻能源的产业化进程。
15 . 第②段除了指出微藻是古老的低等植物外,还介绍了微藻哪四个特点?
16 . 第③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
17 . 第④段加点的“约”能否去掉,为什么?
五、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破阵子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18 . 描述“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所呈现的画面。
19 . 仔细阅读下阙,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体会作者内心的情感。
六、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濠州定远县①一弓手②,善用矛,远近皆服其能。
有一偷亦善击刺,常蔑视官军,唯与此弓手不相下,曰:“见必与之决生死。
”一日,弓手者因事至村步③,适值偷在市饮酒,势不可避,遂曳矛而斗。
观者如堵墙。
久之,各未能进。
弓手者忽谓偷曰:“尉④至矣,我与汝皆健者,汝敢与我尉马前决生死乎?”偷曰:“诺。
”弓手应声刺之一举而毙盖乘隙也。
又有人曾遇强寇斗,矛刃方接,寇先含水满口,忽噀⑤其面,其人愕然,刃已透胸。
后有一壮士复与寇遇,已先知噀水之事,寇复用之,水才出口,矛已洞颈。
盖已陈刍狗,其机已泄,恃胜失备,反受其害。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①濠州定远县:地名,今属安徽。
②弓手:又称弓兵,宋代地方治安军之一。
③村步:村埠头。
步,通“埠”,码头。
④尉:指县尉,维持本县治安。
⑤噀(xùn):含在口中喷出。
20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矛已洞颈
(2)恃胜失备
21 . 正确断句,限两处。
弓手应声刺之一举而毙盖乘隙也。
22 . 翻译下列句子。
汝敢与我尉马前决生死乎?
23 . 结合内容,说说文末壮士最终能战胜强寇的原因是什么?
七、名著阅读
24 . 名著阅读
突然,客人惊奇地屏住了呼吸,只见面前的小个子那对浓似灌木丛的眉毛下面,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虽然每个见过他的人都谈过这种犀利目光,但再好的图片都没法加以反映。
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避。
仿佛被催眠术控制住了,你只好乖乖地忍受这种目
光的探寻,任何掩饰都抵挡不住。
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胃,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
在这种入木三分的审视之下,谁都没法遮遮掩掩。
……
具有这种犀利眼光,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
作为一个始终具有善于观察并能看透事物本质的眼光的人,他肯定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
这段文字描写的是俄国哪位著名作家的犀利目光?作者是奥地利的哪位作家?选文最后一句话,为什么作者会肯定说他“缺少”“幸福”?试根据你对原文的阅读和对这位俄国作家的了解,用事实补充说明。
八、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
①现如今,城市人在选择出行工具时颇费思量,私家车自由但相对价格高,公交巴士便宜但自由度低,还有从地铁站到家或公司“最后一公里”的麻烦,而共享单车有其优势。
近来,一款颇具设计感的小橙车共享“摩拜单车”出现在上海、北京的街头,成为朋友圈里热刷的对象。
②单车共享作为分享经济的一种模式,其实在国内并不是新鲜事。
成立于 2014年,覆盖全国众多高校的ofo 单车共享平台瞄准了闲置单车资源,将校园内废弃的单车与学生捐赠的单车经过改装机器锁、号码牌、涂装颜色后投放市场。
这种不卖产品而是卖产品“使用”的经营模式,国际上对此有个专用名词,叫“产品服务系统”或者叫做服务型制造业,即充分利用资源,分时段供需要的人使用。
美国房屋租赁网站“空中食宿”首席执行官布莱恩切斯基认为,分享经济的核心是“使用而不占有”。
③与 ofo单车利用闲置资源不同,摩拜单车用自行设计、生产取代回收旧车的模式。
据摩拜单车创始人胡玮炜介绍,因为希望打造4年免修的特殊自行车,摩拜走了一条自行设计、生产单车的路线,增强了产品的自主性,也提高了经营成本。
为了避免“掉链子”,摩拜单车采用车轴转动、实心车胎、五辐轮毂、座椅高度固定的设计,单车重达25公斤,但这样一来,4年免修的愿景与上佳的骑行体验难以两全。
④摩拜单车成了共享单车的“新宠”,但在迅速扩张中也面临诸多问题。
今年 9月摩拜进入北京后,北京的五环内都能见到摩拜单车的身影,但因人流运动带来的“潮汐效应”’导致上班时大量车辆集中在写字楼附近,下班需要用车时,大量单车又集中在地铁口附近,想骑车的人吐槽“无车可用”,用户的流失在所难免。
⑤如今上海地区摩拜单车的投放已超过 1万辆。
据不完全统计,从7月初到现在,遭到人为破坏的单车超过了10%.有的车上的二维码被损坏,有的车身被贴了小广告。
有用户为独占资源给车再加锁,有的甚至图自己方便将单车搬进了办公室或家里。
⑥从目前的情况看,摩拜单车想跑赢“最后一公里”要走的路还很长。
(材料二)
主要共享单车应用侧重
25 . 下列对材料一、材料二的信息分析正确的是哪一项?()
A.价廉与停车方便是ofo单车被大学生青睐的原因。
B.三家共享单车都采用了计费的运营模式和闲置资源。
C.“摩拜”能设计并生产单车所以比其他共享单车有优势。
D.摩拜单车的创新性表现在存取车辆不受任何的限制。
26 . 结合材料一回答,为什么“摩拜单车”会出现在上海、北京街头?
27 . 依据材料一、材料二回答,摩拜单车想跑赢“最后一公里”还要做出怎样的努力和改进?
九、作文
28 . 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倾听,就是集中精力,开动脑筋,认真听取。
一个谦虚好学的人,一个懂得善待他人的人,一个善于反思、自强不息的人,永远懂得倾听。
倾听,是亲近自然的方式;倾听,是接受信息的渠道;倾听,是净化心灵的艺术……
倾听自然的声音,倾听美妙的音乐,倾听师长、朋友、同学真挚温暖的话语……我们在倾听中成长。
请以“倾听”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书写清楚工整;(2)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3)不少于600字;(4)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二、基础知识综合
1、
三、字词书写
1、
四、现代文阅读
1、
2、
3、
五、诗歌鉴赏
1、
六、课外阅读
1、
七、名著阅读
1、
八、综合性学习
1、
九、作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