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粤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复习资料
第1课无处不在的物质变化
1.物质的变化分两种:一类仅是形态的变化;(也叫物理变化);另一种是变化会产生新物质。
(也叫化学变化)。
2.在碱粉中倒入少量的白醋会产生化学变化。
3.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不同点是:不产生新物质。
4.物质的变化有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
5.蜡烛燃烧过程中既有形态的变化,又有新物质水和二氧化碳的产生。
6.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7.有新物质产生的物质变化(化学变化)有:①燃放烟花②铁制品生锈③纸燃烧。
没有新物质产生的物质变化(物理变化)有:①冰雪融化②和面③煎蛋④盐溶于水⑤卫生球不断变小⑥用锡来焊接电子元件⑦铁水铸成铁锭
第2课混合与分离
1.能够溶解:水+盐、水+醋;不能够溶解:水+沙、水+油;产生新物质的:小苏打+醋。
2.小苏打放入醋后有气体二氧化碳产生,混合后不能够分离。
3.我们常喝的汽水也是将二氧化碳气体溶解到水中生产出来的。
4.水和沙的混合物:过滤法分离。
水和油的混合物:萃取法分离。
醋和小苏打的混合物:产生新物质,无法分离。
沙和绿豆的混合物:筛选法分离。
第3课生锈和防锈
1.因为水和氧气是铁生锈的原因,所以杜绝这两样东西的方法就成了防止
生锈的方法。
2.防止铁生锈的方法常见的有:(1)涂油漆(2)抹油(3)电镀(4)包塑料等。
第4课燃烧与灭火
1.燃烧是一种常见的物质变化过程。
人们常常利用物质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光和热为人民服务。
2.在通常的情况下,可以燃烧的物质叫做可燃物。
比如液化气、火柴、煤、酒精、纸、木材等都可以燃烧。
液化气、火柴、酒精、纸等都属于可燃物。
3.用烧杯罩在燃烧的蜡烛上,火会熄灭,证明:火燃烧需要氧气。
4.物质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占空气中的21%)、达到燃烧所需的一定(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5.灭火的方法只需破坏燃烧条件中的任何一个即可。
方法有:隔离可燃物(移走其它油桶);隔绝氧气(盖沙子、使用灭火器、盖上湿棉被);降低温度(用水灭火)。
6.灭火的一些方法:答:①移走可燃物②隔绝氧气③降低可燃物的最低温度
植物与环境
第5课
1.各种各样的生物与环境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相互制约又相互影响,每种
生物都与周围的生物和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2. 仙人掌生活在干旱少雨的沙漠地区,叶子变成刺,喜阳光,不耐寒,耐旱能力强。
3. 龟背竹生活在温暖潮湿的热带雨林,叶子很大不喜欢阳光,耐旱能力差。
4. 根据所学知识,填表.
环境植物名称植物的形态特征
树植物稀少,叶子退化,根深而叶不茂的怪样子沙漠仙人掌、胡杨
藓植物体积矮小,茎叶多毛,带针状的垫状植物高山雪莲、苔
丛生禾本科植物,是一种地带性植物被类型
草原针茅
热带雨林龟背竹、榕
树常绿高大的森林植被,树身具有多层结构,叶子茂密
气组
织池塘荷花、睡莲水生植物,叶子柔软而透明,带有通
动物与环境
第6课
1.只有在适宜的环境中,动物才能正常地生活。
2.丹顶鹤生活在沼泽地,大型涉禽。
全长约120 厘米。
它起飞时需要用双腿助跑
达 3 米。
几十米的距离;飞行时双翼展开宽
3.鸭脚长有蹼,熊冬眠⋯⋯任何一种动物都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身体特
征和生活习性。
4.蝗虫与草丛的颜色相近,这就是保护色;枯叶蝶同枯叶相似,这种本领叫拟
态;黄蜂身上有黑黄相间的条纹,这叫警戒色。
5.鼹鼠生活在洞穴中,视觉高度退化,但嗅觉灵敏,前肢善于挖掘;企鹅生活在南极,长有厚厚的脂肪和羽毛,能够抵御严寒;骆驼有“沙漠之舟”的美称,它的脚掌有厚厚的肉垫,不怕沙漠中炙热的沙子;鱼类生活在水里,长有鱼鳍,能够在水里
自由游泳。
6.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当寒冷的冬季来临时,生活在北方的候鸟纷纷飞到气候温暖和食物较丰富的南方越冬。
为了能渡过寒冷的冬天,蛇会在冬季到来以前选择干燥
的洞穴、树洞和岩石缝隙作为藏身之地进入冬眠。
为了能更好的散热,兔子会在夏季来临的时候脱毛;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雷鸟会随着季节的变化更换羽毛的颜色。
第7课食物链
1.一些动物以植物为食料,称为植食性动物,如牛、羊、兔子等;
一些动物以其它动物为食料,称为肉食性动物,如老虎、狮子、狼等;
既食植物又食动物的,称为杂食性动物,如猫、狗、鸡、鸭、鱼、蚂蚁、老
鼠等。
2.动物按食料来分,可分为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杂食性动物。
3.动、植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称为食物链。
食物链常从弱小的动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性动物终止。
“青草→蝗虫→青蛙→蛇→鹰”,就是一条食物链。
4.蝗虫、鹰、青蛙、蛇、青草、它们的食物链是青草→蝗虫→青蛙→蛇→鹰。
5.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这个成语形成的食物链是树叶→蝉→螳螂→黄雀。
第8课代代相传的特征
1.子女与父母之间有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叫做遗传。
2.可遗传的外貌特征有酒窝、眼皮、肤色、耳垂、发际形状等。
3.人的两只眼睛中有一只是优势眼。
掌握判断优势眼的方法,平时我们、习惯多
使用的那只眼睛就是优势眼。
优势眼也是父母遗传的。
4.子代与父代之间,或者同代生物的不同个体之间,有着或多或少的
差异,这种现象叫生物的变异。
5.人的外貌特征可以遗传,如:酒窝、眼皮、肤色等,身理特征也可以遗传,如优势手、优势眼、色盲等。
第9课进化中的生物
1.人们广泛认为,地球上的各种生物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经过漫长的时间逐渐
演变而来的。
2.不同的环境中生存着不同的生物,生物的进化规律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3.生物进化经历了数千年甚至十亿年的漫长历程,它的主要原因是环境的变化。
4.从猩猩、蝙蝠、鲸的前肢比较,有许多相同的地方,证明它们有共同的祖先。
5.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著有一本《物种起源》的书,他提出自然选择学说,即是在生存竞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6.化石就是古代生物的遗体和遗迹经过漫长的时间而形成的“石头”。
7.化石是记录地球生命的一本百科全书,它显示出地球上的物种在漫长的历程中
所发生的变化。
8.始祖鸟的化石说明:鸟类是由一些古代爬行动物进化而来的。
第10课网络课堂
1.地球上曾居住着一群奇特、巨大的生物——恐龙,它们在地球上生存了 1 亿5000 万年之久。
距今约7000 万年前,恐龙仍然是地球的“霸主”。
然而,在6000 万年前,它们奇迹般全部灭绝了。
第11课保护空气
1.空气污染物的来源很多,如:森林火灾、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和焚烧垃圾等。
2.尘埃是一类很常见的空气污染物。
3.空气污染指数(简称API)是一种反映和评价空气质量的指标。
4.空气质量标准分为 5 个级别,见书本76 页
第12课水质调查
1.干净的水是清澈透明、无色无味的。
简单地说,如果水里混入了有毒或有害的物质,水就受到了污染。
一些微小生物的过量繁殖也可能造成水的污染。
2.污水的来源比较常见的有: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农业污水。
3.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水,做饭、洗菜、洗衣、洗澡、倒马桶、冲厕等活动都会产生污水。
4.农业污水主要由过量施用化肥和喷洒农药引起的。
第13课变废为宝
1.在现实生活中,垃圾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它严重损害周边的城市环境卫生,恶化生活条件,阻碍城市的发展。
2.经过调查,人们发现在生活垃圾中,通常纸张占30% ,果皮菜叶占30% ,玻璃占15% ,金属占10% ,灰土占5% ,塑料占7% ,其它杂物占3% 。
3.垃圾一般分为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有毒垃圾。
4.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垃圾有废纸、玻璃、塑料、废金属等。
5.可回收垃圾的制造不仅大大降低纸的制造成本,保护了环境,又可减少污染。
6.垃圾的处理方法:①垃圾再生法②垃圾焚烧发电法③垃圾堆肥法④垃圾生物降解法。
第14课和谐的家园
1.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改善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但是不考虑开发和
利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不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就会造成不利的后果。
简答题
1.如何防止铁生锈?
答:①隔绝氧气,在铁制品表面涂一层保护层,如:涂油漆、涂矿物性油、电镀等。
②
保持空气干燥。
③组成合金,形成不锈钢。
2.灭火时可以采取哪些方法?
答:①移走可燃物②隔绝氧气③降低可燃物的最低温度
5.动物的外形特征、行为与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
答:动物的外形特征、行为要与自然环境相适应,要顺应自然,要融入到自然之中,这
样才能够更好的生存。
6.什么叫食物链?
答:动、植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
例如,“青草—蝗虫—青蛙—蛇—鹰”这样的食物关系,就是一条食物链。
7.自然界中,食物链断了会有什么后果?
答:自然界中,如果食物链断了轻则生态失衡,重则将导致该生物链中的某些物种灭绝。
6.什么叫自然选择?
答:生物的繁殖能力很强,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但是环境条件有限,适应环境的个体
生物能够生存和发展,不太能够适应环境的生物会被淘汰。
在生存竞争中,这种适者生存、
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
7.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污染空气的例子?
答:①深林火灾;②工业废气;③汽车尾气;④焚烧垃圾。
8.怎样减少空气中的尘埃?
答:①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生活。
②植树造林,提升空气质量。
③减少工厂、汽车尾气
排放。
④在灰尘多的地方洒水。
9.如何保护水质不受污染?
答:①工业污水、农业污水、生活污水要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
②树立惜水意识,开
展宣传教育。
③提高处罚力度,对污染水源的行为给予严厉的处罚。
10.垃圾的处理方法有哪些?
答:①垃圾再利用②垃圾焚烧发电③垃圾堆肥④垃圾生物降解
11.写出几条环境保护的标语。
答:1、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2、绿化世界,造福明天。
3、人人爱环保,未来无限好。
4、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
六上科学期末测试卷
一、填空
1、物质的变化有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另一类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
2、防止生锈的方法有:1、刷油漆2、电镀
3、抹油。
3、灭火如移走油桶,盖上沙子,用水灭火,使用灭火器等灭火的基本原理是:①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
4、丹顶鹤适合生活在哪里?沼泽地。
5、在动物世界里,一些动物以植物为食料,称为:植食性动物,一些动物以其他动物为食料,称为:肉食性动物。
6、生物可以通过它们之间的食物关系,形成一条食物链。
7、生物进化经历了数千万甚至数十亿年的漫长历程,它的主原因是:环境的变化。
二、请在下面表格中的可燃物下面打上“√”
液化
砖块火柴煤玻璃水纸酒精
石油气
√√√√√
三、请把下面的物种连成一条食物链
青蛙青草蛇蝗虫鹰
青草蝗虫青蛙蛇鹰
四、简答题
1、在现代社会中,最主要的污染源是什么?对于保护我们的环境你有什么好的方法或
建议?
答:主要污染源是废气、污水、工业废料、化学物品与生活垃圾。
我们应该控制废气与
污水的排放,提倡可持续发展,合理使用化学物质,处理好工业废料与生活垃圾。
2、请你创作几条保护环境的标语。
答:1、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2、绿化世界,造福明天。
3、人人爱环保,未来无限好。
4、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
六上科学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
1、澄清的石灰水遇到二氧化碳就会变浑浊。
2、蜡烛在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产生。
(填“有”或“没有”)
3、物质的变化有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另一类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
4、将白糖加热融化时,白糖由固体变成液态,虽然形态发生了变化,但没有生成新的物质。
5、可用过滤的方法将水和沙子分离。
6、人们常常利用物质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光和热为生活服务。
7、把海水引入盐田里,利用日晒和风吹使水慢慢蒸发,从而获得食盐。
二、判断
1、物质只是形状、形态的变化,而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
2、在碱粉中倒入少量白醋是物理变化。
(×)
3、水和沙混合后会产生新的物质。
(×)
4、我们常喝的汽水是将二氧化碳气体溶解到水中生产出来的。
(√)
5、灭火可以根据燃烧的条件进行控制。
(√)
三、选择题
1、下面这些现象属于性质改变的是( D )。
A.生鸡蛋变熟鸡蛋
B.面粉做成馒头
C.铁水变成钢锭
D.火柴燃烧变黑
2、下面现象中没有产生新物质的是( C )。
A.燃放烟花
B.绿叶变红叶
C.水的三态变化
D.铁块生锈
3、从盐水中获得食盐,可用的方法是( C )。
A.沉淀
B.过滤
C.蒸馏
D.结晶
4、下列物质可以燃烧的是( D )。
A.铁块
B.玻璃
C.牛奶
D.固体酒精
5、炒菜前,锅里的油着火了,你会选择以下哪个合适的方法灭火。
( C )
A.用扇子扇风
B.往锅里倒水
C.盖上锅盖
D.继续往锅里倒油
6、下列变化与其他两项不同的是( C )。
A、树叶颜色的变化
B、火柴燃烧
C、铁水变钢锭
7、半根铁钉浸入水中,半根露在空气中,( C )部分最容易生锈。
A、在空气中的半根
B、在水中的半根
C、在空气和水交界处
8、( C )的环境能减缓铁生锈的速度。
A、潮湿
B、高温
C、干燥
D、寒冷
9、以下( C )种方法可以防止金属生锈。
A、泡在水中
B、泡在醋中
C、泡在油中
10、要使自来水管不生锈,最恰当的方法是( C )
A、抹上油
B、漆柏油
C、涂上油漆
11、在家里最好用( C )装醋。
A、铝罐
B、铁罐
C、玻璃罐
四、巧手妙连
在苏打水中倒入少量白醋仙人掌热带雨林
把木材制成桌椅形态变化睡莲高山
菜刀生锈雪莲池塘
将面粉蒸成馒头龟背竹草原
烧开的水不断沸腾产生新的物质针茅沙漠
压扁易拉罐
五、问答题
1、学校的铁门为什么都要刷上油漆?
答:因为铁门暴露在潮湿的空气里容易生锈,而刷上油漆可以阻挡空气和水蒸气对门的
侵蚀。
2、物质的变化分哪两种?请简单的说说它们有何区别。
答:物质的变化分两种:一类仅是形态的变化;(也叫物理变化);另一种是变化会产生
新物质。
(也叫化学变化)。
不同点在于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而化学变化有新的物质生成。
3、小明不小心将泥沙弄进绿豆中了,请你用合适的方法,帮他绿豆与泥沙分离开。
答:可以用筛选法把绿豆与泥沙分离开。
六、实验题
1、生锈最快的是( 2 )号杯。
(3 分)
2、通过上述实验,我得到的结论是:铁在潮湿的环境中,与水和空气充分接触最容易
生锈。
六上科学第二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
1、各种各样的生物与环境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相互制约又相互影响,每种
生物都与周围的生物和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2、仙人掌的叶子退化成刺,它生长在沙漠地区;龟背竹的叶子很大,它生长
在热带雨林地区。
3、温室又称“暖房”。
温室里有防寒、加温和透光等设备,可以进行保温、加温、保湿,从而打破生产的季节性及低温、干旱、风沙等气候条件的约
束,创造适于植物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
4、地球上有许多不同的自然环境,也生存着各种不同的动植物。
只有在适宜的环境中,动植物才能正常地生活。
5、鸭子的脚上长有蹼,兔子夏天脱毛,熊冬天冬眠,, 任何一种动物
都有与其相适应的身体特征和生活习性。
6、动、植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
7、食物链都是从弱小的动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性动物结束。
自然界有这样的食物链,自然生态才能保持平衡。
8、动物的外形特征、行为与自然环境相适应。
9、动物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生活习惯和特殊本领有冬眠、拟态、保护色、警戒色、脱毛等。
二、明辨是非。
1、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周围的环境,只有当环境满足它们需要的时候,它们才能够生存
下来。
(√)
2、青蛙冬眠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
3、如果草原上没有了鹰,野兔会生活得更好。
(×)
4、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干燥的泥土里。
(√)
5、凤仙花的生长需要消耗水和肥料,所以它是消费者。
(×)
6、在一这范围内的生物必须和谐共处,生态平衡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
(√)
7、小明写了一条食物链:狼→兔子→青菜。
(×)
8、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
(√)
9、绿色植物是食物链中的“生产者”,它自己可以制造生长所需的营养,其它生物都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
(√)
10、环境影响着植物的生长,但是植物的生长不会影响周围的环境。
(×)
三、选择题。
1、麻雀、鹰、小麦这些生物构成田野上生态系统的一条生物链,在这条生物链中生产
者是( C ),消费者是(A、B )。
A、麻雀
B、鹰
C、小麦
2、草、鹰、鼠这些生物构成了田野生态系统的一条生物链,下列生物链关系正确的是
( C )
A、鹰→鼠→草
B、鼠→鹰→草
C、草→鼠→鹰
3、仙人掌生活在荒漠中,叶状成刺,茎膨大有储存功能,茎表面呈绿色,有光合作用
的功能的,它的这些特征是适合( C )的生存条件。
A、缺乏空气
B、缺乏阳光
C、缺乏水分
D、缺乏营养
4、鱼必须在水里生活,一旦离开水,过不了多久它就会死亡,这是因为( C )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改变环境
C、生物依赖环境
四、问答题。
1、用下列生物写出三条食物链。
水稻老鹰田鼠胡萝卜青蛙蛇蝗虫兔子
(1)水稻→田鼠→蛇→老鹰
(2)胡萝卜→兔子→老鹰
(3)水稻→蝗虫→青蛙→蛇→老鹰
在这些食物链中,生产者是水稻、胡萝卜,消费者是老鹰、田鼠、青蛙、蛇、蝗虫、兔子。
2、仙人掌和龟背竹的外部形态差异为什么这么大?
答:仙人掌一般生活在干燥少雨的沙漠地区,为了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它的叶退化成针刺状,而且茎肥厚有储水的功能。
龟背竹生活在热带雨林地区,该地区雨水充足,龟背竹
的叶蒸腾作用强,所以叶大而阔,茎粗壮。
3、温室有什么利用价值?
答:温室不仅可以用来生产反季节蔬菜,还广泛应用于花卉栽培、林业育苗、水稻育秧、养殖藻类。
4、丹顶鹤适合生长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它有哪些与环境相适应的身体特征?
答:丹顶鹤适合生长在沼泽地里。
丹顶鹤的喙又长又大,便于在浅水中捕食鱼虾和软体动物。
它的脚趾都长得特别长,适宜生活在沼泽地带,能行走自如,不致陷于泥泞中。
5、动物以赖以生存的食物可分为几类?各举三个例子。
答:一些动物以植物为食料,称为植食性动物,如牛、羊、兔子等;一些动物以其它动
物为食料,称为肉食性动物,如老虎、狮子、狼等;一些动物既食植物又食动物的,称为杂
食性动物,如猫、狗、鸡、鸭、鱼、蚂蚁、老鼠等。
6、你知道动物有哪些特殊的本领?
答:动物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生活习惯和特殊本领有冬眠、拟态、保护色、警戒色、脱
毛等。
7、自然界中,食物链断了会有什么后果?
答:自然界中,如果食物链断了轻则生态失衡,重则将导致该生物链中的某些物种灭绝。
六上科学第三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
1、生物界中没有绝对相同的两个个体。
在同种生物中,子代与父代之间,或者同代生物之间,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
这种现象就是生物的变异。
2、达尔文是英国著名的博物学家。
他在《物种起源》里提出“自然选择”学说。
在生存竞争中,这种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自然选择。
3、生物进化经历了数千万年甚至数十亿年的漫长历程,它的主要原因是环境的变化。
4、地球上的各种生物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经过漫长的时间逐渐演变进化而来的。
5、酒窝是人类的一种外貌特征,可以通过父母遗传给子女。
除了酒窝以外,人类许多外貌特征也是可以遗传的,如头发的颜色、肤色、耳垂的形状等。
人体还有一些特征也能遗传,如优势手、优势眼、色盲等。
6、要了解生物的进过程,古代生物的化石是一种重要的证据。
7、生物的进化与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
8、一些古代动植物的遗体或遗迹经过漫长的时间而形成的“石头”就是化石。
9、地球上曾居住着一群奇特、巨大的生物——恐龙,它们在地球上生存了 1 亿5000 万年之久。
距今约7000 万年前,恐龙仍然是地球的“霸主”。
然而,在6000 万年前,它们奇迹般全部灭绝了。
10、很多科学家都认为鸟类是由一些古代爬行动物进化而来。
二、明辨是非。
1、所有生物都有遗传的特征。
(√)
3、所有的变异都是有利于生物生存的。
(×)
4、动物进化是短暂的过程。
(×)
5、地球上现在的生物和远古时期的生物没有任何区别。
(×)
6、经过自然选择所存活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生物。
(√)
三、选择题。
1、( C )被人们称为现代遗传学之父。
A、孟德尔
B、袁隆平
C、达尔文
2、下列属于遗传病的是( C )
A、流行性感冒
B、痢疾
C、色盲
D、腮腺炎
3、动植物的后代与亲代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特征,叫做( B )现象。
A、遗传
B、变异
C、变态
D、传承
4、下列现象中,不能遗传的是( D )
A、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B、不同人种肤色不同
C、断尾的蜥蜴能生出有尾的蜥蜴
D、某人用眼不当导致近视
5、俗话说;“一树结果,有酸有甜”。
这说明生物具有( B )
A、遗传性
B、变异性
C、适应性
D、应激性
6、一只雌猫一次产了三只小猫,这三只小猫在毛色上不完全相同,这说明生物具有
( B )。
A、遗传性
B、变异性
C、适应性
D、应激性
7、长颈鹿只剩下长脖子群体是因为( A )
A、自然选择
B、人工选择
四、问答题。
1、生物进化是怎样的?
答: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进化的。
2、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答: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可能有1、小行星撞击地球;2、地球气候骤变;3、疾病;4、食物中毒等。
六上科学第四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
1、当有害气体和灰尘等进入空气时,空气就被污染了,天空也就变得灰蒙
蒙了。
空气污染物的来源有很多,有森林火灾、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和焚烧垃圾等。
2、可回收垃圾有废纸、塑料、金属、玻璃和布料等。
不可回收垃圾有果皮、菜叶、灰土、树叶等。
有毒的垃圾有电池、温度计、
过期药品、化妆品等。
3、干净的水是清澈透明、无色无味的。
简单地说,如果水里混入了有毒或有害的物质,水就受到了污染。
一些微小生物的过量繁殖也可能造成水的污染。
4、水污染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尤其在工业集中、人口密集的地方,水污染更为严重。
污水的来源有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和农业污水。
5、在现实生活中,垃圾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垃圾围城的局面,严重损害着城市环境卫生,恶化生活条件,阻碍城市的发展。
6、空气污染指数简称API ,是反映和评价空气质量的指标。
空气中除了尘埃外,还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等空气污染物。
二、明辨是非。
1、只有切断污水的来源才能真正保证水体的洁净。
(√)
2、废旧电池是一般垃圾,不需要谨慎处理。
(×)
3、水体发生臭味是一种常见的污染现象。
(√)
4、绿化造林,使有更多植物吸收污染物,能够减轻大气污染的程度。
(√)
三、选择题(包含多项选择):
1、对于资源的开发利用,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是改善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B、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
C、只可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D、要注意可持续性发展
2、下面哪些是变废为宝的例子(A、B、C、D )
A、堆肥
B、垃圾发电
C、废纸加工
D、CD 当杯垫
3、下面哪些地方尘埃比较多(C、D)
A、森林里
B、公园里
C、马路边
D、操场上
4、垃圾可以分为(A、B、C )
A、可回收垃圾
B、不可回收垃圾
C、有毒垃圾
D、没用垃圾
5、下面属于可回收垃圾的有(B、C )
A、鸡毛
B、布料
C、易拉罐
D、日光灯管
四、问答题。
1、大气污染的危害有哪些?怎样保护空气?
答:大气污染的危害表现为1、伤害人的身体健康,引起呼吸道等疾病;2、危害动植物的生存和发育;3、腐蚀物体;4、影响全球气候,破坏臭氧层,形成酸性降雨。
保护空气
要做到①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生活。
②植树造林,提升空气质量。
③减少工厂、汽车尾气排
放。
④在灰尘多的地方洒水。
2、开发成旅游区后会给小山村带来什么好处和不利的影响?
答:开发成旅游区可以带动小山村的经济发展,增加村民们的经济收入,进而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
但开发旅游区也会污染小山村的环境、空气,破坏那里的生态平衡。
3、怎样保护水质不受污染?设计几条保护环境的标语
答:①工业污水、农业污水、生活污水要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
②树立惜水意识,开
展宣传教育。
③提高处罚力度,对污染水源的行为给予严厉的处罚。
保护环境的标语有:1、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2、绿化世界,造福明天。
3、人人爱环保,未来无限好。
4、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