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各种各样的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各种各样的尺》
大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各种各样的尺》
一、教学目标:
1. 能够正确辨认和使用不同尺寸的尺子。
2. 能够根据尺的长度进行排序。
3. 能够通过比较找出不同尺寸的尺子。
二、教学准备:
1. 不同尺寸的尺子。
2. 尺子图片或卡片。
3. 学生的绘画纸和彩色铅笔。
4. 记录学生排序和比较结果的板书或卡片。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老师拿出两个尺子,问学生这两个尺子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尺子。
引导学生发现尺子有不同的长度,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各种各样的尺》。
2. 探究:教师让学生分组,每组给每个学生分发不同尺寸的尺子。
让学生观察和比较
这些尺子的长度。
然后,教师要求学生按照长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这些尺子,并记
录在板书上。
3. 实践:让学生用彩色铅笔在绘画纸上画出一根长度为10厘米的尺子,然后根据这根尺子,画出比这根尺子长和短的尺子。
4. 讨论:教师让学生比较不同的尺寸的尺子,找出最长的尺子和最短的尺子。
让学生
分享他们的发现,并记录在板书上。
5. 发现规律:学生观察和思考不同尺寸的尺子之间的关系,并找出规律。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尺的长度从小到大排列的规律,并与学生一起记录在板书上。
6. 确认和巩固:教师用图片或卡片再次展示不同尺寸的尺子,让学生用自己掌握的规律进行排序,并让学生用口头的方式表达他们的排序结果。
7. 小结: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习收获。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认识和熟悉不同尺寸的尺子,并能够根据尺的长度进行排序和比较。
通过设计观察、实践和讨论等多种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合作探究的方式加深对尺子长度的认识。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思考和合作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在学生的实践和讨论中,他们能够正确找出最长和最短的尺子,并且能够总结出尺的长度从小到大的规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尺子的长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锻炼了观察、比较和总结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