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传的君子教育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日:一点 三十六分。
2《周易》重视书本,但不迷信书本,
• 《系辞》中纪录了孔子的话,“子曰:书 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 可见乎?”孔子指出了语言的有限性,所 以中国古代的教育家多强调体悟、强调知 行互动,反对食古不化、纸上谈兵。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日:一点 三十六分。
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日:一点 三十六分。
1乾 2坤 4蒙 32恒 35晋 41损 42益
51震
表一:君子之德(乾等8个卦)
天行健,君子以自 君子应效法天之健动而自强不息。 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 君子应效法大地的含藏博大而厚德载物 德载物。
山下出泉,蒙; 山下出泉,必百折不挠的向下流动,君子效此
《震卦象传》
• 《震卦》由上下两个“震卦”重叠而成,表示两雷 叠加,雷声连续不断之象。在《震卦》的《象传》 内容是:“洊雷,震;君子以恐惧修身。” “洊” 为“再”之意,“洊雷”就是叠连轰响的雷声, 《象传》指出:君子观察到叠连轰响的雷声会让人 类和动物惊恐,君子效恐惧之心,如临深渊、如履 薄冰的修养道德。《中庸》云:“是故君子戒慎乎 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中庸》所提到的“慎独”思 想与《易传》的这个思想是一致的。后儒阳明王子 尝言“戒慎恐惧是本体,不睹不闻是功夫”,将戒 慎恐惧之心提高到本体的高度。
47困 泽无水,困;君子以致 泽上无水,象征“困”,君子当困穷之时,
命遂志。
要有舍生取义的胸襟。
54归 泽上有雷,归妹;君子 大泽上响着雷声,象征“少女出嫁”,君
妹 以永终知敝。
子要长久的保持夫妇之道而不可淫佚坏
道。
62小 山上有雷,小过;君子 山上响有雷声,象征“稍稍过分”,君子
过 以行过乎恭,丧过
以非礼勿履。
于此大壮之际,不可张狂,要谨慎守礼
才能长保强盛。
天下有山,遯;君子以 天下有山,山欲亲近天,天远避之。象征 远小人,不恶而严。 “退避”,君子效此用庄严之态让小人 远离,不要用厌恶的表情驱赶小人(恐 反招害)。
上火下泽,睽;君子以 上是火下是水泽,象征“乖离”,君子由
同而异。
此明白应该求大同存小异。
一、君子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合乎“天 道”的“圣人”
• 君子是指有志于完善自我、进德修业、服务国家的社会精英。君 子人格的目标就是明乎天地人之道并以此化成天下的圣人。 《彖传·贲》说:“君子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 天下。”根据《彖传》之前文,“天文”指“分刚上而文 柔”,乃“天地之文”也,此即《说卦》所言“立天之道曰 阴曰阳,立地之道曰柔曰刚”;人文指“文明以止”,文章 灿明止于仁义也,此即《说卦》所言:“立人之道曰仁曰 义”。由此可见,通过观察学习天地人之道,成为了知天文 时变并能够管理、教化天下之民的圣贤,是君子人格培育的 核心。
风雷,益;君子以 风雷交动,象征“增益”,君子效此见善则迁, 见善则迁,有过 有过则改。 则改。
洊雷,震;君子以 雷声连连响起,象征“震”,君子效此闻雷声
恐惧修身。
惶恐的心理,畏惧天命、反省自己的过失
以修身养德。
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日:一点 三十六分。
表二:处世之道(需等15卦)1
5需 云上於天,需;君子以 云气上集于天,君子效此悠游之心而饮食
象征“事未成”,君子因此审慎的分辨
诸事物、使用安排得当,则万事可成。
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日:一点 三十六分。
表三 管理之术(屯等18卦)1
3屯 云,雷,屯;君子以经 云雷交动,象征“初生”,君子于初创之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日:一点 三十六分。
君子人格的教育与培养,是先秦儒家 的一个核心问题
• 《周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地 位,儒家将其列为群经之首。君子人格的 教育与培养,是先秦儒家的一个核心问题, 也是《易传》的核心思想之一,本文着重讨 论《易传》的君子教育思想。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日:一点 三十六分。
山下响雷,上静下动,如嘴嚼物,象征 “颐养”,君子效此谨慎言语,节制饮 食。
大泽淹过树木,象征“大而过度”,君子 在大过之时,要独立而不畏惧,隐居世 外而不孤独。
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日:一点 三十六分。
表二:处世之道(需等15卦)2
34大 壮
33遯
38睽
雷在天上,大壮;君子 雷声响彻天上,象征“大为强盛”,君子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日:一点 三十六分。
《师卦.象传》
• 《师卦》本来是一个讲军事的卦。《师卦. 象传》指出:“地中有水,师;君子以容 民畜众。”师卦的下卦是坤,坤为地;上 卦是坎,坎为水;从卦相看,是大地含水 之象,《象传》要求君子仿效大地含水的 性质,广容百姓、聚养众人。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日:一点 三十六分。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日:一点 三十六分。
《大象传》集中表述了君子从卦象之 中领悟的学习方法。
• 《周易》认为,易象来源于天地自然之道,圣人合乎天地自 然之道,所以圣人根据卦象创造人类文明,君子自然就应该 根据“易象”进德修业,《大象传》集中表述了君子从卦象 之中领悟的学习方法。《象传》是《易传》的一部分,分为 《大象》和《小象》。其中《大象》是对卦象的解释,《小 象》是对爻象的解释。《大象》每卦一条,共64条, 每条都 分为两句话。第一句基本上是分析组成“六十四卦”的上下 体的卦象,并由此点出卦名,第二句话根据上下体的易象或 者六十四卦卦名之象引申,推天道而明人事,指明讲君子 (少数卦是“先王”等)应该体悟和效仿“卦象”以培育君 子人格和管理智慧。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日:一点 三十六分。
三、注重从自然之象(卦象)之中领 悟的学习方法
• 系辞》中说:“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於天,俯则 观法於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於 是始作八卦。” 《易》为法象天地之作,八卦是对自然界万事 万物的抽象模型。在八卦的易象系统中,乾为天、为健、为父、 为大人等等;坤为地、为母、为顺等等;坎为水、为沟渎等、 离为火、为日等,巺为风、为木等,兑为泽、为口舌等,艮为 山、为径路等,震为雷、为龙等。六十四卦由八卦两两相重而 成,刑成了复杂的卦爻象系统。《系辞》提出“制器尚象”的 观点,认为古代的圣人包羲、神农、黄帝、尧、舜都是领悟和 体究六十四卦的卦象而发明了渔业、农业、商品市场、船、车、 服饰、农具、弓箭、房屋、棺椁、书契等等。
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日:一点 三十六分。
四、《大象》要求君子学习的内容
• 四段,每卦一段。其中谈君子的五十三卦, 谈“先王”七卦,谈“后”的两卦,根据 《尔雅》的解释,“后”就是君主。谈及 “上”一卦,“上”为居上位者之意。谈 及“大人”一卦。在谈及君子的53卦这种, 君子的学习内容十分广泛,包含了君子之 德、处世之道、教化之方、管理之术、刑 狱之事等等。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日:一点 三十六分。
系辞下2
•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 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 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包牺氏没,神 农氏作,斲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 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 《噬溘》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 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黄 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刳木为舟,剡木为 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涣》。服牛乘马, 引重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随》。重门击柝,以待暴客,盖取诸 《豫》。断木为杵,掘地为臼,臼杵之利,万民以济,盖取诸《小过》。 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盖取诸《睽》。上古穴居 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 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卦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 之以棺椁,盖取诸《大过》。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 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
饮食宴乐。
娱乐。
12否
17随
27颐
28大 过
天地不交,否;君子以 俭德辟难,不可荣 以禄。
泽中有雷,随;君子以 晦入宴息。
山下有雷,颐;君子以 慎言语,节饮食。
泽灭木,大过;君子以 独立不惧,遯世无 闷。
天地不相交和,象征“否闭”,君子效此 以节俭为德,避开危难,此时不可追求 富贵。
大泽之中有雷声,沼泽会随雷声震动,象 征“随从”。君子效此随顺天时,天黑 了就休息。
第六讲 易传的君子教育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日:一点 三十六分。
《经》和《传》
• 《周易》分为《经》和《传》两部分,经主要是对上 古占筮记录的汇编,相传为周文王及周公所作。《易 传》则为后世学者诠释《易经》的作品,主要有《系 辞》《彖传》《象传》《文言》《说卦》《序卦》 《杂卦》组成。传统的看法是《易传》为孔子所作, 今人多有质疑,本人无意于考订作者,还是相信《易 传》为孔子或孔门弟子根据孔子的思想整理而成。 《易传》把《经》中所潜含的人文精神大加弘扬,把 《易》由卜筮之作演变为教育学、哲学巨著。
• 《乾卦.文言》说:“圣人作,而万物覩,本乎天者亲上, 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知进退存亡,而不失 其正者,其为圣人乎?”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日:一点 三十六分。
二、注重书本知识和实践结合的学习方
法
• 《周易》经传都注重研究天地的规律、自 然现象的规律和人自身的规律。在学习内 容上,《周易》强调要学习自然之书、社 会人生之书和书本之书,强调学用一体。
君子以果行育德。
而果断的决定自己的行动来培育美德。
雷风,恒;君子以 雷起之处必有风行,象征“恒相随从”,君子
立不易方。
效此树立持之以恒的精神。
明出地上,晋; 光明出现在地平线上,君子效此自我发扬坦荡
君子以自昭明德。
光明的美德。
山下有泽,损; 山下有深泽,象征“减损”,君子效此除去忿
君子以惩忿窒欲。
怒之情,堵赛邪欲。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日:一点 三十六分。
1《周易》强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子学习《易》书的 重要性和书本的有限性。
• 《易经·系辞》认为:“易与天地准,故能 弥纶天地之道。”《系辞》中认为,《易》 的创作是与天地相准拟,能够包含天地人 的所有道理。《易经·系辞下传》第八章云: “《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 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 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其出入 以度,外内使知惧,又明於忧患与故,无 有师保,如临父母。”
2《易传》更加强调实践中学习
• 《乾卦》九三爻辞提出:“君子终日乾乾”,要求君子 要知行相和,日夜保持振作,重视践屡,以进德修业。 《乾卦文言》还提出:“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 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 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者。”要求君 子将成就道德作为自己的目的,在每天的行动中体现出 来。君子应该做到以仁心作本体,以为人尊敬;以优雅 的举止,来行礼仪之道;以物利人,来符合“义”之精 神;以正固的节操,来办好事务。
39蹇 山上有水,蹇;君子以 高山上有积水,象征“行走艰难”,君子
反身修德
在此艰难之时要返身修德,以德远害。
46升
地中生木,升;君子以 地中生出树木,象征“上升”,君子效仿 顺德,积小以高大。 树木渐渐增长而成大树,积累小善成就 大事。
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日:一点 三十六分。
表二:处世之道(需等15卦)3
据此小过之象,行止稍过恭敬、丧事稍
乎哀,用过乎俭。
过悲伤、费用稍过节俭。
63既 水在火上,既济;君子 水在火上,(可煮熟煮开),象征“事已
济 以思患而预防之。
成”。君子体察此卦象,预防未然之患,
这样就可以有圆满的结果。
64未 火在水上,未济;君子 火在水上(不能煮物,没有能量转换),
济 以慎辨物居方。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日:一点 三十六分。
《乾卦象传》
•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上下体 由“八卦之乾”重叠而成,八卦之中,乾 为“天”,上下皆天,表示天健行周流, 永不停息。君子要效仿天德,形成自强不 息的品德。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日:一点 三十六分。
《坤卦象传》
•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上下体由 “八卦之坤”重叠而成,八卦之中,坤为 “地”,上下皆地,地有涵养万物、厚实 和顺之德,君子要效法地德,以博大胸襟 容载万物。
2《周易》重视书本,但不迷信书本,
• 《系辞》中纪录了孔子的话,“子曰:书 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 可见乎?”孔子指出了语言的有限性,所 以中国古代的教育家多强调体悟、强调知 行互动,反对食古不化、纸上谈兵。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日:一点 三十六分。
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日:一点 三十六分。
1乾 2坤 4蒙 32恒 35晋 41损 42益
51震
表一:君子之德(乾等8个卦)
天行健,君子以自 君子应效法天之健动而自强不息。 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 君子应效法大地的含藏博大而厚德载物 德载物。
山下出泉,蒙; 山下出泉,必百折不挠的向下流动,君子效此
《震卦象传》
• 《震卦》由上下两个“震卦”重叠而成,表示两雷 叠加,雷声连续不断之象。在《震卦》的《象传》 内容是:“洊雷,震;君子以恐惧修身。” “洊” 为“再”之意,“洊雷”就是叠连轰响的雷声, 《象传》指出:君子观察到叠连轰响的雷声会让人 类和动物惊恐,君子效恐惧之心,如临深渊、如履 薄冰的修养道德。《中庸》云:“是故君子戒慎乎 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中庸》所提到的“慎独”思 想与《易传》的这个思想是一致的。后儒阳明王子 尝言“戒慎恐惧是本体,不睹不闻是功夫”,将戒 慎恐惧之心提高到本体的高度。
47困 泽无水,困;君子以致 泽上无水,象征“困”,君子当困穷之时,
命遂志。
要有舍生取义的胸襟。
54归 泽上有雷,归妹;君子 大泽上响着雷声,象征“少女出嫁”,君
妹 以永终知敝。
子要长久的保持夫妇之道而不可淫佚坏
道。
62小 山上有雷,小过;君子 山上响有雷声,象征“稍稍过分”,君子
过 以行过乎恭,丧过
以非礼勿履。
于此大壮之际,不可张狂,要谨慎守礼
才能长保强盛。
天下有山,遯;君子以 天下有山,山欲亲近天,天远避之。象征 远小人,不恶而严。 “退避”,君子效此用庄严之态让小人 远离,不要用厌恶的表情驱赶小人(恐 反招害)。
上火下泽,睽;君子以 上是火下是水泽,象征“乖离”,君子由
同而异。
此明白应该求大同存小异。
一、君子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合乎“天 道”的“圣人”
• 君子是指有志于完善自我、进德修业、服务国家的社会精英。君 子人格的目标就是明乎天地人之道并以此化成天下的圣人。 《彖传·贲》说:“君子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 天下。”根据《彖传》之前文,“天文”指“分刚上而文 柔”,乃“天地之文”也,此即《说卦》所言“立天之道曰 阴曰阳,立地之道曰柔曰刚”;人文指“文明以止”,文章 灿明止于仁义也,此即《说卦》所言:“立人之道曰仁曰 义”。由此可见,通过观察学习天地人之道,成为了知天文 时变并能够管理、教化天下之民的圣贤,是君子人格培育的 核心。
风雷,益;君子以 风雷交动,象征“增益”,君子效此见善则迁, 见善则迁,有过 有过则改。 则改。
洊雷,震;君子以 雷声连连响起,象征“震”,君子效此闻雷声
恐惧修身。
惶恐的心理,畏惧天命、反省自己的过失
以修身养德。
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日:一点 三十六分。
表二:处世之道(需等15卦)1
5需 云上於天,需;君子以 云气上集于天,君子效此悠游之心而饮食
象征“事未成”,君子因此审慎的分辨
诸事物、使用安排得当,则万事可成。
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日:一点 三十六分。
表三 管理之术(屯等18卦)1
3屯 云,雷,屯;君子以经 云雷交动,象征“初生”,君子于初创之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日:一点 三十六分。
君子人格的教育与培养,是先秦儒家 的一个核心问题
• 《周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地 位,儒家将其列为群经之首。君子人格的 教育与培养,是先秦儒家的一个核心问题, 也是《易传》的核心思想之一,本文着重讨 论《易传》的君子教育思想。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日:一点 三十六分。
山下响雷,上静下动,如嘴嚼物,象征 “颐养”,君子效此谨慎言语,节制饮 食。
大泽淹过树木,象征“大而过度”,君子 在大过之时,要独立而不畏惧,隐居世 外而不孤独。
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日:一点 三十六分。
表二:处世之道(需等15卦)2
34大 壮
33遯
38睽
雷在天上,大壮;君子 雷声响彻天上,象征“大为强盛”,君子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日:一点 三十六分。
《师卦.象传》
• 《师卦》本来是一个讲军事的卦。《师卦. 象传》指出:“地中有水,师;君子以容 民畜众。”师卦的下卦是坤,坤为地;上 卦是坎,坎为水;从卦相看,是大地含水 之象,《象传》要求君子仿效大地含水的 性质,广容百姓、聚养众人。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日:一点 三十六分。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日:一点 三十六分。
《大象传》集中表述了君子从卦象之 中领悟的学习方法。
• 《周易》认为,易象来源于天地自然之道,圣人合乎天地自 然之道,所以圣人根据卦象创造人类文明,君子自然就应该 根据“易象”进德修业,《大象传》集中表述了君子从卦象 之中领悟的学习方法。《象传》是《易传》的一部分,分为 《大象》和《小象》。其中《大象》是对卦象的解释,《小 象》是对爻象的解释。《大象》每卦一条,共64条, 每条都 分为两句话。第一句基本上是分析组成“六十四卦”的上下 体的卦象,并由此点出卦名,第二句话根据上下体的易象或 者六十四卦卦名之象引申,推天道而明人事,指明讲君子 (少数卦是“先王”等)应该体悟和效仿“卦象”以培育君 子人格和管理智慧。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日:一点 三十六分。
三、注重从自然之象(卦象)之中领 悟的学习方法
• 系辞》中说:“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於天,俯则 观法於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於 是始作八卦。” 《易》为法象天地之作,八卦是对自然界万事 万物的抽象模型。在八卦的易象系统中,乾为天、为健、为父、 为大人等等;坤为地、为母、为顺等等;坎为水、为沟渎等、 离为火、为日等,巺为风、为木等,兑为泽、为口舌等,艮为 山、为径路等,震为雷、为龙等。六十四卦由八卦两两相重而 成,刑成了复杂的卦爻象系统。《系辞》提出“制器尚象”的 观点,认为古代的圣人包羲、神农、黄帝、尧、舜都是领悟和 体究六十四卦的卦象而发明了渔业、农业、商品市场、船、车、 服饰、农具、弓箭、房屋、棺椁、书契等等。
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日:一点 三十六分。
四、《大象》要求君子学习的内容
• 四段,每卦一段。其中谈君子的五十三卦, 谈“先王”七卦,谈“后”的两卦,根据 《尔雅》的解释,“后”就是君主。谈及 “上”一卦,“上”为居上位者之意。谈 及“大人”一卦。在谈及君子的53卦这种, 君子的学习内容十分广泛,包含了君子之 德、处世之道、教化之方、管理之术、刑 狱之事等等。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日:一点 三十六分。
系辞下2
•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 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 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包牺氏没,神 农氏作,斲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 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 《噬溘》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 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黄 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刳木为舟,剡木为 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涣》。服牛乘马, 引重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随》。重门击柝,以待暴客,盖取诸 《豫》。断木为杵,掘地为臼,臼杵之利,万民以济,盖取诸《小过》。 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盖取诸《睽》。上古穴居 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 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卦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 之以棺椁,盖取诸《大过》。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 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
饮食宴乐。
娱乐。
12否
17随
27颐
28大 过
天地不交,否;君子以 俭德辟难,不可荣 以禄。
泽中有雷,随;君子以 晦入宴息。
山下有雷,颐;君子以 慎言语,节饮食。
泽灭木,大过;君子以 独立不惧,遯世无 闷。
天地不相交和,象征“否闭”,君子效此 以节俭为德,避开危难,此时不可追求 富贵。
大泽之中有雷声,沼泽会随雷声震动,象 征“随从”。君子效此随顺天时,天黑 了就休息。
第六讲 易传的君子教育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日:一点 三十六分。
《经》和《传》
• 《周易》分为《经》和《传》两部分,经主要是对上 古占筮记录的汇编,相传为周文王及周公所作。《易 传》则为后世学者诠释《易经》的作品,主要有《系 辞》《彖传》《象传》《文言》《说卦》《序卦》 《杂卦》组成。传统的看法是《易传》为孔子所作, 今人多有质疑,本人无意于考订作者,还是相信《易 传》为孔子或孔门弟子根据孔子的思想整理而成。 《易传》把《经》中所潜含的人文精神大加弘扬,把 《易》由卜筮之作演变为教育学、哲学巨著。
• 《乾卦.文言》说:“圣人作,而万物覩,本乎天者亲上, 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知进退存亡,而不失 其正者,其为圣人乎?”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日:一点 三十六分。
二、注重书本知识和实践结合的学习方
法
• 《周易》经传都注重研究天地的规律、自 然现象的规律和人自身的规律。在学习内 容上,《周易》强调要学习自然之书、社 会人生之书和书本之书,强调学用一体。
君子以果行育德。
而果断的决定自己的行动来培育美德。
雷风,恒;君子以 雷起之处必有风行,象征“恒相随从”,君子
立不易方。
效此树立持之以恒的精神。
明出地上,晋; 光明出现在地平线上,君子效此自我发扬坦荡
君子以自昭明德。
光明的美德。
山下有泽,损; 山下有深泽,象征“减损”,君子效此除去忿
君子以惩忿窒欲。
怒之情,堵赛邪欲。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日:一点 三十六分。
1《周易》强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子学习《易》书的 重要性和书本的有限性。
• 《易经·系辞》认为:“易与天地准,故能 弥纶天地之道。”《系辞》中认为,《易》 的创作是与天地相准拟,能够包含天地人 的所有道理。《易经·系辞下传》第八章云: “《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 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 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其出入 以度,外内使知惧,又明於忧患与故,无 有师保,如临父母。”
2《易传》更加强调实践中学习
• 《乾卦》九三爻辞提出:“君子终日乾乾”,要求君子 要知行相和,日夜保持振作,重视践屡,以进德修业。 《乾卦文言》还提出:“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 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 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者。”要求君 子将成就道德作为自己的目的,在每天的行动中体现出 来。君子应该做到以仁心作本体,以为人尊敬;以优雅 的举止,来行礼仪之道;以物利人,来符合“义”之精 神;以正固的节操,来办好事务。
39蹇 山上有水,蹇;君子以 高山上有积水,象征“行走艰难”,君子
反身修德
在此艰难之时要返身修德,以德远害。
46升
地中生木,升;君子以 地中生出树木,象征“上升”,君子效仿 顺德,积小以高大。 树木渐渐增长而成大树,积累小善成就 大事。
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日:一点 三十六分。
表二:处世之道(需等15卦)3
据此小过之象,行止稍过恭敬、丧事稍
乎哀,用过乎俭。
过悲伤、费用稍过节俭。
63既 水在火上,既济;君子 水在火上,(可煮熟煮开),象征“事已
济 以思患而预防之。
成”。君子体察此卦象,预防未然之患,
这样就可以有圆满的结果。
64未 火在水上,未济;君子 火在水上(不能煮物,没有能量转换),
济 以慎辨物居方。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日:一点 三十六分。
《乾卦象传》
•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上下体 由“八卦之乾”重叠而成,八卦之中,乾 为“天”,上下皆天,表示天健行周流, 永不停息。君子要效仿天德,形成自强不 息的品德。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日:一点 三十六分。
《坤卦象传》
•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上下体由 “八卦之坤”重叠而成,八卦之中,坤为 “地”,上下皆地,地有涵养万物、厚实 和顺之德,君子要效法地德,以博大胸襟 容载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