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巴中市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巴中市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2分)
1. (2分)古诗文默写填空
(1)沙鸥翔集,________;岸芷汀兰,________。
(范仲淹《岳阳楼记》)
(2) 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
________,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3)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____。
【李白《行路难(其一)》】
(4)明月楼高休独倚,________,________。
(范仲淹《苏幕遮》)
(5)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深刻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6)李白《行路难(其一)》中体现诗人积极进取的精神,抒发远大志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7)《登飞来峰》中表现作者抱负,蕴含站得高、看得远之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二、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4分)
2. (4分) (2019七上·东莞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落花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那么坦然,那么安宁,火红的花辫在雨水中浸得发胀,将黑黑的泥土染成一片绯色。
昨天,它还在枝头为花蕊zhē风挡雨,那艳丽的容貌,芬芳的呼吸,引来蜂蝶,传送花粉,孕育新生。
今天,新的生命开始生长,为了让果实得到更多的阳光和养料,它毫不留恋枝头的繁华,毫不夸耀自己的成绩,在斜风细雨中翩然飘落。
每个人都应该是一朵花,该开时,__①__,该落时,__②__地落,无论是翘立枝头,还是俯身泥土,都不忘培育新生的使命。
(1)给加下划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zhē________风挡雨翩然________
(2)文段画线的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根据句子的意思,将“尽心竭力”“坦坦荡荡”分别填入①②两处横线上。
①________②________
三、名著阅读 (共1题;共2分)
3. (2分)(2016·杭州模拟) 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在横线内填写恰当的内容。
《再塑生命的人》中,莎莉文老师教________一遍又一遍拼写“水”字,在她寂静又黑暗的世界里洒下爱的光辉;《记承天寺夜游》中,张怀民与________“步于中庭”,在贬居的寂寞中共赏明月;回忆性散文集《________》中,长妈妈将童年鲁迅的心愿挂在心头,想方设法买来了有画儿的“三哼经”。
三年语文学习之旅让我们明白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2)
“自己的人生,自己掌舵”,请从以下人物中任选其一,并依据相关事例分析理由。
A.格列佛
B.林冲
C.简•爱。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8分)
4. (8分) (2019九上·肥西期中) 某中学初三年级以“名胜古迹中的对联”为主题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为渲染活动氛围,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2)九年级(4)班准备出一本《名胜古迹对联集》,班委会决定面向全校公开征集对联。
下面是一则征文启事,请你根据要求修改。
征文启事
九年级(4)班准备出版一本对联集,班委会决定面向全校公开征集对联,对联内容要章显名胜特色。
稿件交到九年级(4)班班委会,截止日期10月20日。
请同学们务必投稿。
九年级(4)班班委会
①启事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正确的写法是“________”。
②画线句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________
③征文启事的格式有一处不规范,请提出修改意见。
________
(3)下面是活动中的两道题请你回答。
①下面是故宫中的一副对联,请你运用对联的相关知识,将其抄写在下面。
上联:________;
下联:________。
②很多古诗文都与名胜古迹有关,请写出下列诗文涉及的名胜古迹。
A.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________
B.黄鹤飞去且飞去,白云可留不可留。
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5分)
5. (25分)(2016·义乌模拟)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苏七块
①苏大夫本名苏金散,民国初年在小白楼一带,开所行医,正骨拿环,天津卫挂头牌,连洋人赛马,折胳膊断腿,也来求他。
②(A)他人高袍长,手瘦有劲,五十开外,红唇皓齿,眸子赛灯,下巴颏儿一绺山羊须,浸了油赛的乌黑锃亮。
张口说话,声音打胸腔出来,带着丹田气,远近一样响,要是当年入班学戏,保准是金少山的冤家对头。
他手下动作更是“干净麻利快”,逢到有人伤筋断骨找他来,他呢?(B)手指一触,隔皮截肉,里头怎么回事,立时心明眼亮。
忽然双手赛一对白鸟,上下翻飞,疾如闪电,只听“咔嚓咔嚓”,不等病人觉疼,断骨头就接上了。
贴块膏药,上了夹板,病人回去自好。
③人有了能耐,脾气也怪了。
苏大夫有个各色的规矩,凡来瞧病,无论贫富亲疏,必得先拿七块银元码在台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则决不答理。
这叫嘛规矩﹖他就这规矩人家骂他认钱不认人,能耐就值七块,因故得个挨贬的绰号叫做:苏七块。
④苏大夫好打牌,一日闲着,两位牌友来玩,三缺一,便把街北不远的牙医华大夫请来,凑上一桌。
玩得正来神儿,忽然三轮车夫张四闯进来,往门上一靠,右手托着左胳膊肘,脑袋瓜淌汗,脖子周围的小褂湿了一圈,显然摔坏胳膊,疼得够劲。
可三轮车夫都是赚一天吃一天,哪拿得出七块银元﹖他说先欠着苏大夫,过后准还,说话时还哼哟哼哟叫疼。
谁料苏大夫照样摸牌看牌算牌打牌,一位牌友看不过去,使手指指门外,苏大夫眼睛仍不离牌。
“苏七块”这绰号就表现得斩钉截铁了。
⑤牙医华大夫出名的心善,他推说去撒尿,离开牌桌走到后院,钻出后门,绕到前街,远远把靠在门边的张四悄悄招呼过来,打怀里摸出七块银元给了他。
不等张四感激,转身打原道返回,进屋坐回牌桌,若无其事地接着打牌。
⑥过一会儿,张四歪歪扭扭走进屋,把七块银元“哗”地往台子上一码。
这下比按铃还快,苏大夫已然站在张四面前,挽起袖子,把张四的胳膊放在台子上,捏几下骨头,跟手左拉右推,下顶上压,张四抽肩缩颈闭眼龇牙,预备重重挨几下,苏大夫却说:“接上了。
”当下便涂上药膏,夹上夹板,还给张四几包活血止疼口服的药面子。
张四说他再没钱付药款,苏大夫只说了句:“这药我送了。
”便回到牌桌旁。
⑦今儿的牌各有输赢,更是没完没了,直到点灯时分,肚子空得直叫,大家才散。
临出门时,苏大夫伸出瘦手,拦住华大夫,留他有事。
待那二位牌友走后,他打自己座位前那堆银元里取出七块,往华大夫手心一放。
在华大夫惊愕中说道:“有句话,还得跟您说。
您别以为我这人心地不善,只是我立的这规矩不能改”
⑧华大夫把这话带回去,琢磨了三天三夜,到底也没琢磨透苏大夫这话里的深意,他打心眼儿里钦佩苏大夫这事这理这人。
(1)
华大夫为什么钦佩苏大夫这事这理这人?
(2)
苏大夫的行医规矩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3)
从A,B两处任选一处分析,这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4)
以《苏七块》为例概括冯骥才《俗世奇人》的艺术特点(可以从构思、选材、人物形象塑造、语言风格等)
6. (20分)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风雪夜归
①早归者与晚归者的心理是不一样的。
她是个晚归者,街上早已冷冷清清,多的是风、是雪、是脚印。
②拐过这个弯,就可以看到大门了,她觉得心跳得很急,但愿不要关。
但愿……她觉得手脚冰凉。
在大街的拐弯处,在雪花萦绕的惨淡的灯光下,大门紧紧地闭着。
③她拉紧了围巾,向目所能及的地方张望了一番,希望大院里还有一个跟她一样晚归的人。
但一个也没有。
④只得叫门了。
她绕着墙走过去。
叫谁呢?金娣是她最好的朋友,可上个月出嫁了,要是在上个月看这场电影就好了,她立刻觉得自己很好笑。
算了,叫刘安婶吧,在大院里,打招呼数她最亲热,可她嫌这胖老婆子势利,平常是不大搭理她的。
那是好多年前了,她读完高中被下放,妈妈难过得哭,刘安婶却说:“你下放以后就是贫下中农了,以后生了伢也是贫下中农了。
”后来招工回城,这刘安婶对她并不坏,可她总忘不了那句话,不能叫她,再说,既然平时没交往,现在打搅人家也不合适。
那么只好叫马平平了。
这个十四岁的男孩,父母在外省工作,他跟姥姥住。
打小时候起,他就总缠着她讲故事,她也不叫他失望。
她瞅准了平平家的方向,她像是第一次发觉,墙头怎么这么高哇!声音该传不进吧?唉,就传进了又怎么样呢?十四岁的孩子睡着,哪怕在旁边敲大鼓也不会醒的。
⑤那就叫平平的姥姥吧。
那是最慈祥不过的老太太了,全院里也就她最关心她的婚事,三天两头要给她介绍对象。
但她却怕极了。
那些衣冠楚楚的小伙子的审视的目光,能把她的人看矮了一截,她心里很痛切地感到了悲哀,她在广阔天地里磨去了最美好的年华。
人说,十七十八无丑女,可她,已经三十岁了,如果再年轻五岁,那怕三岁呢,她也要争取一下。
她并不笨;可现在,都晚啦,就像去看这场电影,不防门已关上一样。
那么,就听天由命,随便找一个,她又不愿意;于是人们背后都讲她会挑剔,只有平平的姥姥没讲过,可是,叫这六十多岁的老人深更半夜、又冒着大雪来给自己开门,这万万使不得!
⑥她觉得很冷。
才发现雪更大了,风更紧了,近处远处,都是白茫茫的世界。
当看到大街尽头时,有个黑点朝这边走来。
她的眼猛然睁大,如果是大院里的人该有多好啊!她一定会对他说一千声一万声的谢,不管他在不在意。
⑦终于走近了,一个提篮子的中年人。
但他丝毫没有拐进大院的意思,匆匆过去了。
她真想顿脚,真想诅咒。
不知是诅咒那人,还是诅咒自己;是诅咒天气,还是诅咒运气。
她眼巴巴地盯着他的背影,一时充满了羡慕。
他是提着东西的,回家一定有人给他开门,是母亲、是妻子?那家,一定是温暖极了的。
她也有家、有床、有被、有炉
子;尽管有点孤独,却是暖和的,然而她进不去,咫尺天涯,该死的电影。
⑧她不能设想能在门外过一夜。
喊吧!笼统地喊,谁愿意谁来开。
她发誓,不管开的是谁,以后都要对他很好很好。
她终于放开了嗓子,并用手去捶,“开开门……”
⑨“吱”的一声,门开了。
⑩原来门并没有关上。
(1)
概述这篇微型小说的故事情节(不超过80字)
(2)
结合上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①街上早已冷冷清清,多的是风、是雪、是脚印。
②可现在,都晚啦,就像去看这场电影,不防门已关上一样。
(3)
文章结尾出现“提着篮子的中年人”有何作用?
(4)
文章最后一段话只有寥寥8个字却引人深思,请说说最后一段话的含义和作用。
六、课内阅读 (共1题;共16分)
7. (16分)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后面小题。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
解释加线的词语。
①可爱者甚蕃②不蔓不枝③亭亭净植
(2)
下列“之”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 水陆草木之花
B .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 . 花之隐逸者
D .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3)
翻译下列句子。
①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4)
本文主要写的是“莲之爱”,为什么还要写“菊之爱”、“牡丹之爱”呢?
(5)
某市在确定市花的活动中,居于民意调查前三名的是兰花、梅花、桂花。
如果让你从这三种花中选择一种,你赞成哪种花?并谈谈理由。
七、作文 (共1题;共1分)
8. (1分) (2019九上·慈溪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突破,意思是打破,如困难、限制等;突破,是做不敢做、不愿做或没做过的事情;突破,是破茧成蝶。
请根据上述文字的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题目要包含词语“突破”;②自选文体;③不少于5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参考答案
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2分)
1-1、
1-2、
1-3、
1-4、
1-5、
1-6、
1-7、
二、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4分)
2-1、
2-2、
2-3、
三、名著阅读 (共1题;共2分)
3-1、
3-2、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8分)
4-1、
4-2、
4-3、
五、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5分)
5-1、
5-2、
5-3、
5-4、
6-1、
6-2、
6-3、
6-4、
六、课内阅读 (共1题;共16分)
7-1、
7-2、
7-3、
7-4、
7-5、
七、作文 (共1题;共1分)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