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第三章 相互作用 3.2 弹力教案10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物理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弹力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形变的含义及产生弹力的原因和条件
②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几种弹力,会分析弹力的方向,能正确画出弹力示意图
2.过程与方法
①由物体形变引入,探究弹力存在,使学生体会假设推理法及微小形变放大法解决问题
②培养学生根据弹力产生的条件分析弹力方向的能力
③通过对生活实例的分析,使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几种弹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从任何物体发生形变入手,培养学生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去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
用简单器材显示微小形变过程中,体会放大法的实验思想。
②通过学习弹力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发展将知识服务于人类的愿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弹力有无的判断及弹力方向的判断
2.教学难点:弹力有无的判断及弹力方向的判断
三、教学策略设计
1.教法:实验探究式教学法,演示法,启发式讲授,多媒体辅助法
2.学法:自主学习法,观察法,归纳法
四、教学用具
实验仪器:弹簧,橡皮泥,海绵,尺子,带导管的玻璃瓶
五、教学过程
1.从生活中常见的形变入手,由手压弹簧、手弯直尺、手按橡皮泥等现象,引入形变的概念。
2.观察两种形变,思考并分析两种形变有什么不同
3.引入两种形变的概念
4.探究活动:微小形变放们,用手中有的弹
簧、直尺、橡皮泥
等工具,将其进行
挤压,讨论物体发
生了什么变化。
【引导并提问】
请同学们观看老
师手里的弹簧,手
用力压弹簧时发
生了什么变化,再
如用手弯曲直尺,
手压橡皮泥等,如
PPT上面的几张
图片,可以发现上
述物体都发生了
哪些变化?
【引导并提问】
既然我们已经了
解了形变的概念,
接下来我们再来
观察弹簧的形变
与橡皮泥的形变
有什么不同吗?
任意将弹簧、橡皮泥
等进行挤压
【回答】物体的形状
或体积发生了改变
【回答】弹簧在挤
压后可恢复原状,橡
皮泥在挤压后不能恢
复原状。
在新课授课之前,需
要对相关概念有所掌
握,利用生活中常见
的几种物体,进行实
际操作,可以很快的
引导学生们理解形变
的概念,从而对弹力
的定义有所了解。
用弹簧与橡皮泥生活
中两种常见的物品,
可以加深学生们对于
弹性形变与塑性形变
概念上的区分
大法【总结】物体
受力发生形变,撤
力以后,能够恢复
原状为弹性形变,
不能自动恢复原
状为塑性形变。
【引导并总结】有一些物体眼睛根本观察不到它的形变,比如一些比较坚硬的物体,但是这些物体都有形变,只不过形变很微小。
因此我们采用放大法来观察微小形变,请同学们观看多媒体,体会放大法的物理思想。
【思考】通过老师播
放的演示实验会加深
学生们对放大法观察
微小形变的印象,体
会物理实验的奇妙之
处。
微小形变放大法的学
习,加深同学们对任
何物体都会发生形变
的理解,同时体会到
物理实验的神奇之
处,提高对物理的兴
趣,掌握物理探究方
法。
【观察体会构建新知】1.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后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会有什么作用呢?【引导并提问】
我们现在一起来
进行下面的操作:
用手扯住弹簧或
【思考猜想】在老
师的指导下拉伸或挤
压弹簧,按压橡皮筋,
两手拇指处相互挤
由两个实例引出弹力
的概念,加深对概念
的理解,让学生通过
亲身感受得出弹力的
实例分析1
实例分析2
2.引入弹力的概念
3.弹力的方向橡皮筋的两端,在
其的弹性限度范
围内拉弹簧或橡
皮筋,使其发生形
变。
在操作的同
时,用心体会一下
手与弹簧或橡皮
筋之间的相互作
用。
思考手有什么
感觉,为什么会有
这种感觉?
再进行实验2两
手拇指根处相互
挤压,发生形变。
用心体会两手间
的相互作用。
【提问】通过观
察分析上述两个
实例,同学们能够
总结出弹力的产
生的条件吗?
【总结】发生弹
性形变的物体,由
于要恢复原状,对
跟它直接接触的
压,发现手受到力的
作用,向相反的方向
挤压手,手有种被“挤
压”的感觉
【回答】两个直接
接触的物体并且发生
弹性形变,就会产生
弹力
定义,激发学生们学
习的兴趣,使课堂氛
围更为活跃
及时进行总结,让学
生们明白前面知识的
学习都是在为学习弹
力的概念进行铺垫,
加深印象。
4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几种弹力,对典型弹力进行受力分析物体产生力的作
用,这种力叫做弹
力
【引导并提问】
我们学过力的三
要素:大小、方向、
作用点,很明显,
弹力的作用点在
相互接触的物体
表面,那么通过前
面的实验,大家体
会下弹力的方向
应是如何呢?
【引导并提问】
请同学们观看
PPT的几幅图片,
我们来了解生活
中常见的几种弹
力,并且对典型弹
力--支持力和压
力进行受力分析
【思考并回答】在手
挤压弹簧时,弹簧给
手一个向上的力,促
使物体恢复原状,方
向与物体发生形变的
方向相反,指向物体
恢复原状的方向
【思考回答】日常
生活中的压力、拉力、
推力、支持力等都符
合弹力的定义,因此
都属于弹力范畴,压
力和支持力都是弹
力,方向垂直于与接
触面,由施力物体指
向受力物体。
绳的拉
力也是弹力,方向沿
绳收缩的方向
再次由课堂回归到生
活,使课堂不那么枯
燥乏味。
认识生活中
常见的几种弹力,说
明弹力存在于生活
中,使同学们产生将
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
的欲望,提高对物理
学科的兴趣。
【合作探究深化理解】1.各种接触面间弹力方向的确定
⑴点与平面接触
⑵点与曲面接触
⑶曲面与平面接触
⑷曲面与曲面接触【引导并提问】
现在我们来具体
分析弹力在不同
情况下的方向。
首
先讨论在点与面
的接触时,弹力的
方向是指向哪里
的?请同学们对
在光滑斜面上的
木板进行受力分
析,标出弹力的方
向
【提问】同理
对球与半球形的
碗进行受力分析,
标出此时的弹力
方向
【引导并提问】
研究过点与平面、
曲面之间接触产
生的弹力方向后,
接下来研究曲面
与平面接触产生
【思考并回答】利
用受力分析,由力的
平衡原理,对木板进
行受力分析,弹力的
方向过接触点垂直平
面指向受力物体
【回答】点与曲面间
的弹力方向:与过接
触点的切面垂直并指
向受力物体
【思考并回答】曲
面受力集中于一点,
因此曲面与平面接触
时的弹力方向为:过
接触点垂直平面指向
受力物体
对弹力方向的确定需
要分为许多不同种情
况,在每种情况下举
一个例子让学生们观
察,并由学生自己来
进行受力分析,画出
弹力的实际方向,明
确弹力的方向是垂直
于接触面的,且指向
受力物体,加强学生
们对弹力方向的掌
握,突破重难点。
向受力物体;曲面与平面接触时弹力的方向,在接触点与球心的连线上而指向受力物体
曲面与曲面相接触时弹力的方向,
垂直过接触点的分切面,通过两球球心而指向受力物体。
【引导并提问】在对弹力的方向确定后,我们再来研究如何判断弹力的有无,判断弹力有无的常用方法有替换法、撤去法、假设法,现在我们共同来分析并体验这种判断弹力有无的方法。
【思考分析】对物
体进行受力分析,假
设法+共点力平衡法
掌握判断弹力有无的
几种方法,学会分析
总结能力,培养正确
的学习观,培养自主
学习的能力。
【随堂练习课堂小结】通过让同学们完成教材【引导】
帮助学生们完成
【思考】仔细思考,
完成习题,配合老师
通过练习和小结,对
课堂知识体系进行整
问题与练习,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题目,巩固本节课
所学知识,引导学
生一起完成课堂
小结
一起完成课堂小结,
巩固自己的知识框架
体反馈,构建自己的
知识框架,完成练习
和小结,达到检测与
鼓励的目的。
板书设计
§3.2弹力
一、形变
1.定义: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体积或形状发生改变
2.分类:(1)弹性形变:物体在在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撤掉力后恢复原状,如弹簧。
(2)塑形形变: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撤掉力后不能恢复原状,如橡皮泥
3.方法:微小形变放大法
二、弹力
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直接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
这种力叫做弹力
2.条件:弹性形变+直接接触二者缺一不可
3.方向:与物体发生形变的方向相反,指向物体恢复原状的方向
4.常见的几种弹力:支持力、压力、拉力、推力
三、各种接触面间弹力方向的确定
1.点与平面接触
2.点与曲面接触
3.曲面与平面接触
4.曲面与曲面接触
四、判断弹力有无的方法:假设法、替换法、撤去法、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