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化瘀法联合艾灸治疗慢性盆腔炎55例临床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益气化瘀法联合艾灸治疗慢性盆腔炎55例临床观察
慢性盆腔炎是指盆腔内一组慢性炎症综合征,其病因复杂,常见的致病菌有支原体、
衣原体、淋病球菌、葡萄球菌等。
临床上,常伴随着下腹不适、白带增多、性交疼痛、经
期不规则等不适症状,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困扰。
传统中医认为,慢性盆腔炎属于
气滞血瘀证,应采用益气化瘀法治疗。
本文旨在探讨益气化瘀法联合艾灸治疗慢性盆腔炎
的临床疗效。
一、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本次临床观察共选取55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例,女性52例;
年龄18~49岁,平均年龄34.6岁。
根据病史、症状及体征,符合中医诊断标准为气滞血瘀证。
具体症状如下:下腹坠重、局部酸胀、持续性腰骶酸胀痛、白带增多,色黄或白色,
质稠;经前或经后下腹部或腰骶部坠痛不适及下腹部、腰骶部压痛等。
并经常规化验及B
超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后方可被纳入本次研究。
1.2.1 益气化瘀方剂
本组患者采用益气化瘀方剂组成如下:当归15g、黄芪30g、白芍15g、桃仁、红花各10g、木香和川上香各5g,每日服用三次,口服方式自行决定,一般连服一个月。
1.2.2 艾灸治疗
本组患者采用背俞穴、气海穴、关元穴、中脘穴、三阴交穴、足三里穴等腧穴进行艾
灸治疗,每次艾灸时间30分钟,每周治疗2次,共治疗4周。
1.2.3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及体征变化,包括下腹坠重、局部酸胀、持续性腰骶酸胀痛、
白带增多,色黄或白色,质稠;经前或经后下腹部或腰骶部坠痛不适、下腹部、腰骶部压
痛等情况。
通过B超检查盆腔内情况,评估治疗效果。
二、结果分析
2.1 临床疗效
本次临床观察55例患者均按规定的剂量口服益气化瘀方剂,并接受了艾灸治疗。
治疗后患者的下腹坠重、局部酸胀、持续性腰骶酸胀痛、白带增多等症状明显减轻,经前或经
后下腹部或腰骶部坠痛不适及下腹部、腰骶部压痛等体征显著减轻甚至消失。
经B超检查,
盆腔内情况也明显改善。
治愈32例,显效16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5%。
2.2 不良反应
本次临床观察中,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或并发症。
三、讨论
本次临床观察结果表明,益气化瘀法联合艾灸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有效率达94.5%,并且无不良反应或并发症。
根据中医理论认为,慢性盆腔炎属于气滞血瘀证,益气化瘀方所用药物具有益气活血、舒筋散结的作用,而艾灸也能促进气血运行,达到刺激腧穴、活血化瘀、调整内分泌等治疗目的,两者联合使用,能够协同作用,提高疗效。
此外,本次临床观察所选取的益气化瘀方剂相对简单,容易操作,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但需要注意的是,本次临床研究仅仅只是探讨了益气化瘀法联合艾灸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更多的研究还需要进行,尤其是在随访期方面的观察。
四、结论
益气化瘀法联合艾灸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及体征,且安全性高,无不良反应或并发症。
建议开展更加深入的、具有随访性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