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及投资性房地产、无形资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解析』 ①2005年3月1日设备的入账成本=200+34+6= 240(万元); ②2005年折旧=[240-(10-3)]÷5×9/12= 34.95(万元); ③2006年折旧=[240-(10-3)]÷5=46.6 (万元); ④2006年末折余价值=240-34.95-46.6=158.45 (万元); ⑤2006年的可收回价值为141.5万元,则当年末 应提准备为16.95万元(=158.45-141.5); ⑥2007年上半年折旧额=(141.5-5)÷(60-21) ×6=21(万元); ⑦2007年改良后的原价=(141.5-21)+80-20= 180.5(万元); ⑧2008年的折旧=(180.5-4)÷5=35.3(万 元)。
• (2)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不论能否继续使 用,均不再计提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 也不再补提折旧。所谓提足折旧,是指已经提 足该项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 • 2.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 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 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
银行存款 在建工程 固定资产 应交增-(进)
(1)需安装,付款时 (1)需安装,安装完 毕交付使用时 (2)不需安装,付款时
一般纳税人支付的进项税额
• •
链接: 关于固定资产涉及的进项税额抵扣范围是: 凡是用于应税项目的机器、机械、运输工具类 固定资产(含专用与混用),其进项税额可以 抵扣从销项税额中抵扣;专门用于非应税项目、 免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等的固定资 产进项税额才不得抵扣;购进建筑物、构筑物 及附属设备设施类固定资产进项税额一律不得 抵扣。
• 甲公司2005年3月1日购入一台设备,买价为200万元, 增值税为34万元,运杂费为6万元,预计残值收入10 万元,预计清理费用3万元,采用5年期直线法折旧, 2006年末该设备的可收回价为141.5万元,新核定的 净残值为5万元,折旧期假定未发生变化,2007年6 月30日开始对该设备进行改良,改良支出总计80万 元,拆除旧零件的残值收入为7万元,此零部件改良 当时的账面价值为20万元,设备于2007年末达到预 计可使用状态。改良后的预计净残值为4万元,折旧 期为5年,则2008年的折旧额为( )万元。 A.35 B. 26.5 C.35.1 D. 35.3

2.不同点。(1)每年计提的基数不同。双倍余额 递减法与年数总和法每年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净值 基数不同,双倍余额递减法的计提基数逐年递减, 是期初余额减去当年计提折旧额后的固定资产净值; 年数总和法的计提基数每年都是扣除期末预计净残 值之后的价值,每年都相同。 • (2)最后两年计提的处理不同。双倍余额递减法与 年数总和法最后两年的处理不同。在最后两年双倍 余额递减法是倒数第三年期末余额扣除净残值后的 余额在最后两年平均分摊折旧,两年的折旧额是相 同的;年数总和法是按照尚可使用年限的递减比率 按固定基数计提,也就是每年计提折旧的账面余额 相同。 • (3)计提的比率不同。双倍余额递减法与年数总和 法的计提比率不同,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一个固定比 率,除了最后两年不使用外其他每年相同;年数总 和法是一个数学上等差递减数列式的递减计提比率, 计提出来的折旧额是一个等差数列。
(三)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
• 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 过程中发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费用等。 • 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等后续支出,满足固 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如有被替换的部分,应同时将被替换部分的账 面价值从该固定资产原账面价值中扣除;不满 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 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 借:银行存款或原材料(残值价值) 营业外支出(净损失) 贷:在建工程(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 值) 4.生产线改扩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时: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5.转为固定资产后,按重新确定的使用寿 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计提折旧。 【关键考点】此处的测试要点在于改良后固 定资产原价的计算及后续折旧的计算,常见于 单选题。
• 3.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 预计净残值,是指假定固定资产预计使 用寿命已满并处于使用寿命终了时的预期状 态,企业目前从该项资产处置中获得的扣除 预计处置费用后的金额。 • 4.固定资产已提的减值准备 每计提一次减值准备,都视为一个新固 定资产的出现,需重新测定折旧指标。 【关键考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因素 中固定资产已提减值准备是关注的重点,考 生在复习折旧额的计算时必须结合减值准备 的提取一并考虑。
• (3)双倍余额递减法 • 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直线折旧率的 两倍) • 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折旧率 • 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的前两年内,将固定 资产的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值平均摊销。 • (4)年数总和法 • 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 和×100% • 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折旧率 • 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该项资 产的账面价值(固定资产账面余额扣减累计折旧和累 计减值准备后的金额)以及尚可使用寿命重新计算确 定折旧率和折旧额。
• 企业计算各期折旧的依据或者说影响折旧的 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折旧的基数 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的基数一般为取得 固定资产原始成本,即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 企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以月初应提取折 旧的固定资产账面原值为依据,本月增加的 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 资产,当月照提折旧。 2.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
假定上述更新改造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该更新改造后的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为a1300万元b132210万元c135210万元d1500万元甲公司2005年3月1日购入一台设备买价为200万元增值税为34万元运杂费为6万元预计残值收入10万元预计清理费用3万元采用5年期直线法折旧2006年末该设备的可收回价为1415万元新核定的净残值为5万元折旧期假定未发生变化2007年6月30日开始对该设备进行改良改良支出总计80万元拆除旧零件的残值收入为7万元此零部件改良当时的账面价值为20万元设备于2007年末达到预计可使用状态
• 【例】某台设备原值1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5年,预 计净残值2.55万元,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分别 为:
• • • • • • 年度 1 2 3 4 5
折旧率 折旧额 2/5 100×0.4=40(万元) 2/5 (100-40)×0.4=24(万元) 2/5 (100-40-24)×0.4=14.4(万元) 1/2 (100-40-24-14.4-2.55)*0.5=9.525(万) 1/2 (100-40-24-14.4-2.55)*0.5=9.525(万)
•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 税率为17%。20×7年4月1日对某项固定资产 进行更新改造。当日,该固定资产的原价为 1000万元,累计折旧为100万元,已计提减值 准备100万元。更新改造过程中发生劳务费用 400万元;领用本公司产品一批,成本为100 万元,计税价格为130万元(属于视同销售行 为)。经更新改造的固定资产于20×7年6月 2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假定上述更新改 造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该更新改造后的固 定资产入账价值为( )。 A.1300万元 B.1322.10万元 C.1352.10万元 D.1500万元
2.建造固定资产
银行存款 工程物资
(1)自营工程
在建工程 固定资产
①购入工程物资
②领用工程物资 ⑥工程达到预定可使 用状态
③用银行存款支付的其他费用
应付职工薪酬 ④分配工程人员工资
库存商品 ⑤工程项目领用本企业产品
(2)出包工程
银行存款
①预付工 程款 ②补付工程款
在建工程
固定资产
③工程达到预 定可使用状态
固定资产及投资性房地产
一、固定资产
• (一)概述 •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 出租或经营管理的需要持有的,使用寿命超 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 • 会计科目
会计要素与记账方向关系表
主要会计科目 固定资产 在建工程 工程物资
会计 要素 资产 方向 增加 减少 余额 借方 √ 贷方
• 更新改造后固定资产入账价值=(1000-100 -100)+400+100+130×17%=1322.10(万 元)。
• (三)费用化的后续支出 与固定资产有关的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不符合 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在发生 时计入当期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 固定资产的日常修理费用等支出只是确保固定资 产的正常工作状况,一般不产生未来的经济利益。 • 因此,通常不符合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在发生 时应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 企业生产车间(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发生的 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计入“管理费用”;企 业设置专设销售机构的,其发生的与专设销售机构相 关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计入“销售费 用”。 • 对于处于修理、更新改造过程而停止使用的固定 资产,如果其修理、更新改造支出不满足固定资产的 确认条件,在发生时也应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一般会计处理如下: 1.固定资产转入改扩建时: 借:在建工程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2.发生改扩建工程支出时: 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等 3.企业发生的某些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可能涉 及到替换原固定资产的某组成部分,当发生的后 续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时,应将其计入固 定资产成本,同时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扣除。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 备
资产 备抵
与资产 相反
减少
增加
本节内容在资产负债表上的位置
资产 流动资产: ……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非流动资产: 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工程 物资+在建工程-累计固定资产的核算
1.外购固定资产
入账成本=买价+场地整理费+装卸费+运输费+ 安装费+税金+专业人员服务费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其支付的进项税额不纳入固 定资产成本核算的,可以抵扣的部分应单独列示
• 甲公司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9年11月5日 购入一台不需要安装即可投入使用的设备,取 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价款为 30000万元,增值税额为5100万元,另支付运 输费300万元,包装费100万元,专业人员服务 费300万元。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 • 借:固定资产 307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100 贷:银行存款 35800
• 确定使用年数总和:5+4+3+2+l=(5+1)×5/2=15(年) • • 年度 折旧率 折旧额 • 1 5/15 (100-2.55)×5/15=32.48(万元) • 2 4/15 (100-2.55)×4/15=25.99(万元) • 3 3/15 (100-2.55)×3/15=19.49(万元) • 4 4/15 (100-2.55)×2/15=12.99(万元) • 5 1/15 (100-2.55)×1/15=6.50(万元)
二、两者异同
• 1.相同点。 • (1)都是加速折旧法。双倍余额递减法与年数总和法 都是加速折旧的方法,适用于企业经营形势较好、盈利 能力强、固定资产使用效率高的企业。加速固定资产的 使用效率,提高其产品生产性能,避免设备由于技术进 步和成本下跌过早被淘汰。 • (2)使用寿命越长折旧率越小。两种方法的计提折旧 率都是以折旧年限为分母来计提折旧率的,使用年限越 长折旧率越小,折旧也就越慢。 • (3)折旧额逐年递减。双倍余额递减法与年数总和法 都是加速折旧的方法,每年的折旧额呈递减趋势,上年 总比下年大,双倍余额递减法的最后两年除外。 •
折旧额=固定资产折旧基数*折旧率
• (1)年限平均法 • 年折旧额=(原价-预计净残值)÷预计使 用年限 • =原价×(1-预计净残值/原价)÷预计使 用年限 • =原价×年折旧率 • (2)工作量法 •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 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二)固定资产的折旧 1.计提折旧的范围
除以下情况外,企业应当对所有固定资产计 提折旧: 第一,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第二,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 在确定计提折旧的范围时,还应注意以下几 点: (1)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当月增加 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 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 从下月起停止计提折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