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海港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pdf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港高级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满分150)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开车会成为穷人的标志吗
关于“发达国家汽车拥有量已经到顶”这种说法的依据,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发达国家,汽车消费是最大开支之一,但经济危机导致这些国家的汽车拥有量已经到顶,甚至可能下降。

B.开车的老年人的人数比例在一些发达国家是最高的,但是,这个时代的主体却并不是老年人。

C.在发达国家,最依赖汽车的是农村,而城市化的发展使得城市人口正在增加,将会让发达国家的人口越越从对汽车的依赖中解放出。

D.公共交通的发达和网络的流行使得新一代只是在较少的时间里才偶尔用一用汽车。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汽车曾经在城市化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汽车的优势越越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
,这在美国体现得尤其典型。

B.现阶段,由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汽车消费主体不同,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使得这两种国家对汽车的依赖程度刚好出现相反的趋势。

C.自由、财富、美国梦,这些意义曾经集中体现在对汽车的痴迷上,而对于现在的美国年轻人说,汽车已经越越只是日常工具。

D.刚刚过去的这一年里,全世界增加了6000余万辆新车,这个庞大的消费群体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发达国家,难以根治的“城市病”使中高产阶层移居郊外,但郊区化的铺张发展使得公路严重拥堵,反而使郊外中高产阶层的生活质量大打折扣。

B.郊区化的没落和城市的复兴,会导致发达国家的城市房价上涨,这就可能会把穷人从城市里挤走,富人少开车、穷人离不开车的现象就会成为可能了。

C.强化城市公交体系,采取限制汽车使用的种种措施,已经有越越多的发达国家将去汽车化的工作摆上了议事日程。

D.21世纪,汽车在发达国家城市化的进程中不再扮演核心的角色,有钱人正在开始返回城市,美国房市崩解后的复苏就是很好的证明。

4.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与诸君共事久,今库馈诎 诎:穷尽,匮乏。

B. 坐法再干议 干:干预,干涉。

C. 宝桢会军蹙之 蹙:逼迫,逼近。

D. 而其诛安得海事尤著人口 著:登录、登记。

5.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僧格林沁方蹙捻/淄川颇贵倨/见司道官不设坐/宝桢投谒告/材官启王/坐则见/否则罢左右/皆大惊/王服/其强为改容加礼/
B. 僧格林沁方蹙捻/淄川颇贵倨/见司道官不设坐/宝桢投谒/告材官启王/坐则见/否则罢/左右皆大惊/王服其强/为改容加礼/
C. 僧格林沁方蹙捻淄川/颇贵倨/见司道官不设坐/宝桢投谒/告材官启王/坐则见/否则罢/左右皆大惊/王服其强/为改容加礼
D. 僧格林沁方蹙捻淄川/颇贵倨/见司道官不设坐/宝桢投谒/告材官启王/坐则见/否则罢左右/皆大惊/王服其强/为改容加礼
6.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丁宝桢散尽家财招募壮士拱卫乡里,在遣散壮士时,他直言亏钱的饷银无法偿付,大家有感于丁宝桢毁家纾难的无私付出,纷纷放弃饷银离开。

B.丁宝桢早年宦海浮沉,多次被贬,曾因与捻军长期对垒时修筑防御工事不利,被革职留任,因为直言上谏,保护了王心安,却使皇帝错误处罚了李鸿章。

C.同治七年,西路捻军进攻到京城附近,丁宝桢率领一千骑兵,三千步兵,火速北上,转战数地,收复失地,得到皇帝的屡次褒奖,加官为太子太保。

D.丁宝桢性情刚正严明有威严,不屈服于权贵,磨砺自己清廉的节操,家无余财,后世说起官吏的作风和治绩,经
常把他和沈葆桢放在一起称赞。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巡抚阎敬铭夙高其能,至是乞休,举以自代,遂拜巡抚之命。

(5分)
(2)上虑宝桢惑浮言,敕勿易初念。

寻予实授。

宝桢弥自警勖。

(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8~9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有人认为这首词体现了作者被贬黄州之后苦闷、抑郁的心情,也有人认为本词展现了作者贬居黄州后自得其乐的隐逸生活。

你认同哪种观点?结合词的下片,说说你的理由。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李白《行路难》中写昂贵筵席的两句是 , 。

(2)屈原在《离骚》一文中表示即使被肢解也不会改变志向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具体描写早晨和傍晚明暗变化景象的两句是 ,。

乙 选考题
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4)题。

加尔各答的天使
1997年9月10日,印度的加尔各答。

一场隆重的葬礼正在举行,逝者的遗体被12个印度人高高地抬起,所有在场的人全部下跪,包括印度总理。

当逝者的遗体抬过大街时,两边大楼上的人全部下楼,没有人觉得有资格比她站得更高。

这是印度各界人士以及自世界各地的吊唁者为被称为“加尔各答的天使”的特蕾莎修女举行国葬。

成千上万的人冒着倾盆大雨走上街头,为她的离去流下哀伤的眼泪。

1910年,特蕾莎修女出生在南斯拉夫联邦的马其顿共和国。

12岁时,善良博爱的天性使她对慈善事业着迷,并加入天主教的儿童慈善会。

她后回忆说:“我那时就意识到我有一个使命,就是去帮助穷人。

”15岁时,与姐姐一起到印度接受传教士训练。

18岁时,她到了被尼赫鲁称为“噩梦之城”的加尔各答。

从1929年到1946年,特蕾莎修女在加尔各答的一所女子学校任教,事业虽然神圣,但学校里的女孩几乎都是出生于印度的上层社会。

这个优越的环境与更加广大、更加真实的印度无关。

1948年,她用仅有的一点积蓄,创办了一所露天学校,专门收留失学的流浪儿童。

1950年,她创办了印度爱德修女会,并为它制订了教规,凡教会成员都要定下“贫困、贞洁和服从”的誓约。

她解释说:“要爱穷人,了解穷人,我们自己必须是穷人。


1952年,她在加尔各答的一座寺庙旁建起了“垂死贫民收容所”,让那些垂死的贫民在弥留之际享受一下人间的温暖。

这一举动惹恼了寺庙的和尚,他们扬言要杀死这些垂死者。

特蕾莎修女用身体挡住大门,大声地说:“你们要杀就杀死我吧。

让这些垂死的人平静而尊严地去死吧。

”说着,双手合十,双眼紧闭。

她无所畏惧的气概震慑了闹事者,和尚们没趣地走了。

到80年代末,大约有3万名身患不治之症而无家可归的人,在这里度过最后的有尊严的日子。

当有人问“挽救这些患有不治之症的人是否值得”时,她很吃惊,因为这样的提问与她的人生观格格不入。

特蕾莎修女到处奔走呼号,并将教皇保罗六世访问印度期间赠给她的一部高级轿车卖掉,成立了加尔各答唯一的麻风病防治中心,开始大量收留麻风病人。

在贝鲁特的战区,在埃塞俄比亚的饥民区、在非洲爱滋病蔓延区都留下了她衰弱而坚定的身影。

她甚至只身到科索沃交战区解救被围的妇女儿童,交战双方听说特蕾莎修女进入战区,立即停火,待她带走妇女儿童,双方又马上开火。

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听到消息后说:“连我也做不到的,她做到了。


她创建的组织所有的钱物都是人们捐赠的,并无偿提供给贫病无力的人。

世界上最有钱的公司都愿意把钱捐给她,到她逝世前,她的组织有四亿多美元的资产,有7000多名正式工作人员,还有数不清的追随者和义务工作者分布在115个国家,管理着543个收容站、孤儿院和爱滋病防治中心。

可是,她住的地方唯一的电器是一部电话。

她穿的衣服,一共只有三套,而且自己换洗……
1979年,特蕾莎修女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

她在颁奖仪式上的即兴讲话中说:“这项荣誉我个人不配领受,我只是一个群体的代表,我不过是汪洋中的一滴水”,“没有所谓集体的人,每个人都是具体的,个人才是最重要的,每一个人在我而言就是基督,她是那时那刻世上唯一的人……”
在颁奖仪式上,特蕾莎修女还做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

她对主持者发出了真诚的呼吁:客人们能否不享用例行的盛宴,把盛宴的费用捐给她的组织。

因为这100多人享用的盛宴,可以让1500名加尔各答的穷人吃一天饱饭,结果出席颁奖仪式的人一致同意取消宴会,把节省出的1700美元赠给了特蕾莎修女,她所获得的奖金也全部做了慈善基金。

特蕾莎修女18次被提名为“年度最受尊敬人物”中的“十大最受尊敬女性”之一,并屡次当选。

2009年10月,特蕾
莎修女被诺贝尔基金会评为“诺贝尔奖百年历史上最受崇敬的获奖者”(共3位,另外两位是马丁·路德·金和爱因斯坦)。

大地上远处有个修女,
她穿梭于又臭又脏的废墟,
与那四季踏遍天涯海角,
含泪说着爱要爱到心痛。

…… ……
香港歌手郑秀文的名曲《加尔各答的天使》,将特蕾莎修女平凡而伟大的形象永远定格在了道德的天空……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特蕾莎修女善良博爱的天性使她从小就对慈善事业着迷,并加入天主教的儿童慈善会。

12岁时她就说过:“我意识到我有一个使命,就是去帮助穷人。


B.特蕾莎修女之所以建立“垂死贫民收容所”,是因为在她的价值观里,每一个人的每时每刻都应该拥有人的尊严。

C.特蕾莎修女18次被提名为“年度最受尊敬人物”中的“十大最受尊敬女性”之一,并且是诺贝尔基金会评出的“诺贝尔奖百年历史上最受崇敬的获奖者”。

D.爱德修女会成员都要定下“贫困、贞洁和服从”的誓约。

拒绝出身富有的人加入,因为“要爱穷人,了解穷人,我们自己必须是穷人。


E.“爱要爱到心痛”,这表明特蕾莎修女的所作所为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悲悯情怀,而不仅仅是出于觉悟和理念。

(2)特蕾莎修女为什么被称为“天使”?请根据文本从她的行为、影响等方面分析说明。

(6分)
(3)特蕾莎修女身上有哪些优秀品格?请根据文本概括说明。

(6分)
(4)“没有所谓集体的人,每个人都是具体的,个人才是最重要的,每一个人在我而言就是基督,她是那时那刻世上唯一的人。

”对特蕾莎修女的这一观点你怎样理解,有怎样的看法,结合文本并联系现实阐述说明。

(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语言文字运用(20分)
A.莫衷一是 各抒己见 各执一词
B.各执一词 各抒己见 莫衷一是
C.莫衷一是 各执一词 各抒己见
D.各抒己见 莫衷一是 各执一词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A.①③④⑤⑥ B.①④③⑤⑥ C.③⑤⑥①④ D.③④①⑤⑥
1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15个字。

(6分)



16.下面是某高中高三语文学科复习计划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字。

(5分)
答:
七、写作(6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国外有句名言:宏伟壮观的罗马城不可能在一天中建成,但建成后却可以在一天之内成为废墟。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唐山海港中学高三年级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10月月考
1. A 原文第三段有这样的阐述“不过,未汽车拥有量的增长,将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的汽车拥有量已经到顶,甚至有可能下降。

D “这个庞大的消费群体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的表述不对,原文说的是“未汽车拥有量的增长,将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A “难以根治的‘城市病’使中高产阶层移居郊外”表述不对,原文的第七段中,因为战后的美国实行郊区的铺张发展,中高产阶层移居郊外,才进而造成市区空洞化,形成难以根治的“城市病”.DD项对“著”的解释有误,在这里应是“ 显扬 ”之意。


5.C
参考标点符号:僧格林沁方蹙捻淄川,颇贵倨,见司道官不设坐。

宝桢投谒,告材官启王,坐则见,否则罢,左右皆大惊。

王服其强,为改容加礼。

6.B?(B项错误为:无中生有。

?处罚李鸿章一事称不上是错误处罚。

文中无据。


7.(1)山东巡抚阎敬铭向推崇丁宝桢的才能,到这时就请求退休,举荐丁宝桢代替自己,于是朝廷就任命他做山东巡抚。

(夙,向;高,推崇、看重;乞休,请求退休;自代,代替自己;以上四处各1分,大意1分)
(2)皇帝担心丁宝桢被流言困惑,亲自下令告诉丁宝桢不要改变当初的想法。

不久就正式授予他实职,丁宝桢也更加的自我警惕勉励。

(被动句式1分,敕、易、寻、警勖 各1分)
【参考译文】丁宝桢,字稚璜,是贵州平远人。

咸丰三年考中进士,被选作庶吉士。

因母亲去世在乡间居住,恰逢遵义的杨隆喜造反,丁宝桢倾尽家财招募了八百壮士捍保卫家乡。

服丧终了,恰逢苗民教匪叛乱蜂拥而起,巡抚蒋远上奏朝廷,申请让丁宝桢部留在平乱军中,皇帝特别下令授予他编修一职。

丁宝桢又增加招募,士兵总数到了四千人,收复了平越、独山等诸多城池,咸丰十年,被授予岳州知府,才遣散了招募的军队。

亏欠的饷银非常之多,就把五百两银子放在桌案上,对大家说:“我和各位在一起共事很久了,现在府库的钱粮短缺,你们空着手回家,怎么办?”大家流着泪说:您不惜捐献所有家产,解救国难,我们还怎么敢有另外的请求,于是纷纷离开。

同治二年,擢升山东按察使,恰逢僧格林沁在鲁、豫两地统帅军队,命令丁宝桢攻击河北宋景诗,不久丁宝桢被弹劾擅自倡议招抚,兵部审议决定将其降职三级,又到了第二年升迁做布政使。

僧格林沁在曹州战死,因犯了干预朝议而犯法,都得到皇上的恩典赦免留任原职,于是谏官们又搜集罗织了其他的罪名弹劾他,此事投送到曾国藩处,曾国藩向皇帝禀告说他无罪。

山东巡抚阎敬铭向推崇丁宝桢的才能,到这时就请求退休,举荐丁宝桢代替自己,于是朝廷就任命他做山东巡抚。

当时捻军逼近了海,李鸿章建议在胶莱河修筑长墙防御,丁宝桢会合军队迫近警戒,同治六年,东路捻军逃到河,东路军王心安刚刚筑成营垒,但是堤墙尚未完成,捻军长驱直入渡过了河,丁宝桢把这件事禀告给皇帝,皇帝大怒,将李鸿章交付兵部审议,丁宝桢也革去职务暂时留任,这之前东路军镇守河,本是安徽将领潘鼎新驻防地段,安徽军刚刚南移,而北路就立即失利。

皇帝下令将王心安斩首,丁宝桢上书直言辩驳,皇帝就宽宥了王心安而斥责李鸿章,宝桢又屡次上书揭发,皇帝于是越发斥责李鸿章为人刻薄善妒、放纵寇敌,第二年,西路捻军奔赴定州,京畿附近大为震动,丁宝桢听到军情示警,立即快马奔驰到东昌,率领一千骑兵,三千精锐步兵,带着五天粮食,日夜兼程,援助北方,捻军于是向南溃逃,这场战役,朝廷派遣禁军到京城外防备捻军,统领士兵的各位将领都受到责备,而皇上只因为丁宝桢这一支军队突然出现在敌人之前,转战雄雄、任、深、祁、高、肃各州间,收复饶阳,功劳最大,多次降下圣旨褒扬嘉奖,加太子太保一职。

而他杀掉安德海的事件尤其被民众称道,安德海,以太监身份侍奉慈禧太后多年,颇为擅权,同治八年秋天,安德海乘坐楼船沿着运河南下,旗帜与众不同,自称有秘密的派遣,所过之处,结交权贵,收取贿赂,没有人敢告发,到了泰安,宝桢已经先入朝告发,派遣骑兵逮捕安德海并看押起。

安德海还说大话,说道:“你们这些人是自己招祸端罢了!”传递解送到济南,丁宝桢说:“太监私自出京,是不符合祖制的。

况且大臣们没有听说有这样的(秘密派遣的)命令,一定有诈没确定无疑。

”禀明皇帝,于是将安德海就地正法。

光绪二年,代替吴棠担任四川总督。

成都将军恒训再次核查堤防工程,又挑剔指摘到盐运祸害商贾民众,流弊很大,拒绝责难,进行争辩。

皇帝担心丁宝桢被流言困惑,亲自下令告诉丁宝桢不要改变当初的想法。

不久就正式授予他实职,丁宝桢也更加的自我警惕勉励,更加注重储存粮食,严厉进行督责搜捕。

丁宝桢治理四川共十年,刚刚到任履职时,城内每月都有盗窃抢劫的案件,到这时几乎把匪徒诛杀干净,宣称为路不拾遗,光绪十一年,在任上去世,追赠太子太保,谥号文诚,给予山东四川贵州三地建立祠堂的殊荣。

丁宝桢性情刚正严明有威严,他刚到山东时,僧格林沁正在淄川围剿捻军,自觉地位高贵,十分倨傲,见省级以下官员不设座位,丁宝桢投递名帖求见,说低级武官丁某投书王爷,给予座位就觐见,不给座位就不见,身边的侍从人员都大惊失色,僧格林沁佩服他的强硬不屈,为丁宝桢改变仪容礼敬有加。

敬铭听说这件事后,大为称奇,丁宝桢到任的那一天,亲自在郊外迎接,从此后无论大小事务,都先咨询丁宝桢之后才实行,到今天说起官吏的作风和治绩,常和沈葆桢一齐被称道。

尤其磨砺清高节操,死后灵柩归乡,身边的随从随员们聚集在一起拿出钱帮助办理丧事,扶柩回乡才能够成行。

有五个儿子,丁体常尤其著名,官至广东布政使。

7.视觉、嗅觉相结合。

从视觉写色:“白鸟”翻飞与“红蕖”照水;从嗅觉写味:“细细香”香气绵长。

(2)远近结合。

“翻空白鸟”是远景,“照水红蕖”是近景。

(3)动静结合。

白鸟在空中翻飞,属于动静。

红蕖散发幽香
,属于静景。

(4)俯仰结合。

白鸟在空中翻飞,这是仰视角度;水中红蕖,这是俯视角度。

(5)色彩搭配。

白色的鸟与红色的荷花,红白相间,引人入胜。

(6)运用叠词。

“时时”写出了白鸟之多,翻飞之迅疾。

“细细”运用通感
,将香味视觉化,写出红蕖香气之细腻。

(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

单写“通感”并加以分析,也可得2分。

) 8答案示例:苦闷、抑郁的心境。

(1分)下片写太阳在即将落山的时候,词人拄着藜杖在村边小道上徐徐漫步。

昨天夜里三更时分下了一场好雨,使得又词人度过了一天凉爽的日子(2分)“浮生”、“凉”、“又”等词表现词人得过且过、日复一日地消磨岁月的消极情绪。

(2分)
或答闲适、自得其乐。

(1分)下片写作者太阳西下时手拄藜杖缓步游赏,表现他自得其乐的隐逸生活。

昨夜三更
时分的一场好雨,让作者倍感爽快。

(2分)“殷勤”等词抒发了作者乘兴游赏的自得其乐、盎然喜情。

(2分)(态度明确,1分。

简要表述下片词句意思,2分。

结合下片分析作者感情,2分。


10.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11(1)(5分)答B给3分,答E给2分,答C给1分。

解析:A原文是说特蕾莎修女在回忆12岁时的想法时说“意识到有一个使命,就是去帮助穷人”,而非12岁时说。

B从她创办“垂死贫民收容所”的行动及获诺奖后的讲话中可看出此项正确。

C是“三个之一”故得1分。

D与出身无关,只要加入时没有多余的个人财富,加入后不追求个人财富即可,故不正确。

E从文中对她的天性的描述到歌词里出现的她的理念可看出此项符合文意。

(2)(6分)从特蕾莎修女的行动上看,她创办各种救助机构,四处奔波筹集善款。

自己得到的一切财物都捐给别人,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使无数的人获得了生命的尊严。

从影响上看,首先,她得到了世人的极大的尊重和赞美,他唤醒了许多人的爱心,无数的人在她的感召下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同时也鼓舞了那些弱势的人。

(意思对即可,每条2分)
(3)(6分)①有爱心,有悲悯情怀,有奉献精神(例子略)②谦虚博大的情怀,不求个人荣誉(语言)③英勇无畏的精神(斗和尚,赴战火中领人)④生活简洁朴素,不追求个人享受(日常生活)(任三项即可,其它概括,只要文中有表述亦可。

每项2分)
(4)(8分)理解:这句话是强调,对于每一个活生生的个人说,他就是全部世界,每时每刻都应有作为人的权利和尊严,它与种族、国家、阶层、组织隶属无关。

并非是说社会不需要团队精神,集体观念。

(2分)看法:赞成这一观点。

因为每个人生而平等,无论贫富尊卑都应有人的权利和尊严,个体最重要(2分)每个人享有尊严,人类才有尊严,只要社会中存在被漠视被遗忘的人,人类社会就不是理想的社会(2分)今天我们提倡以人为本正是要关注个体的重要性,给每一个人应有的权利和尊严,尤其是弱势群体。

不能因为强调集体而忽视了个体的权利和尊严,因为在社会生活中如果以整体的名义侵害个体的利益,整体就难以和谐(2分)(本题有难度,意思对即可。

如出现强调集体的重要性,不太同意特蕾莎修女的观点的答案,只要言之成理,而且不绝对,不极端,可酌情给分)
12答案B 各执一词指各人的说法,意见不一致,但都有明确的观点或态度。

莫衷一是:强调很多人意见各不相同,众说纷纭。

各抒己见:指各人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

13. 答案:C
14答案:B
15
①是人类永远不可缺少的东西
②就会变成披着美丽外衣的杀手
③只要合理布置光和科学管理照明
16【参考答案】高三语文复习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进行专项复习,依次复习古诗文阅读鉴赏、现代文阅读、语言知识语言表达、写作训练四个专题;第二阶段进行综合复习,主要做综合试题,同时进行各专项的第二次强化。

【评分标准】内容全面,2分,少一项减1分;思路清晰,2分,一处不当减1分;准确连贯,2分。

现代文
阅读
古诗文
阅读鉴赏
各专项
二次强化
综合试题
写作训练
语言知识
语言表达
第二阶段:
综合复习
第一阶段:专项复习
高三语文 复习计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