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知识梳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
知识梳理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知识梳理
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
【基础知识】
(一)我与社会
1.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2.置身社会之中,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越丰富
3.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关系构成了人类赖以存在的社会
4.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二)在社会中成长
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2.我们会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3.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
人都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养成亲社会行为
a.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1)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
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养成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21 • n • y •
(2)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b..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
(1)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辨析:有人认为“每个人可以离开社会成长”。
解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如同植物需要阳光、空气和水一样,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
【基础知识】
(一)网络改变世界
1.网络丰富了日常生活
(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速;
(2)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
人际交往;
(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2.网络推动社会进步
(1)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进了人财物的流动,推动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了经济发展生平;
(2)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21-n-y.
(3)网络为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互联网提高了化传播的速度,促进了创新资的合作与共享。
(二)网络是把双刃剑
(1)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网络上充斥着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
(2)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3)网络中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个人信息容易被泄
露。
(三)合理利用网络
1.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1)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2)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该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该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
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 。
21教育网
(3)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4)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人的网络参与者。
2•传播网络正能量
(1)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可以向政府部门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为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贡献力量。
21ny.
(2)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
辨析:有人认为“网络方便了我们的生活,我们可以尽情上网”。
解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网络是把双刃剑,网络丰富了日常生活,网络丰富了日常生活。
但是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网络上充斥着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我们要合理利用网络。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强化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复杂的社会关系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
②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③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④人是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产生的
A .①②③B.①③④.②③④D .①②④
2.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从社会关系建立的基础可分为 ()
①地缘关系2 • 1 • • n…y
②敌对关系
③业缘关系
④血缘关系
A .①②③B.①②④.②③④D .①③④
3.下图是初中生小佳对武汉市民交通出行变化的调查。
这一变化反映出()
A.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在社会生活中不断成长
B.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我们要认识社会、融入社会
.社会不断发展进步,我们的社会生活越越绚丽多彩
D.我们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越丰富、认识越越深刻
21 •世纪*教育网
4下面的名言警句中,不是反映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是 ()
A.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滨逊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许多事业
B.幸福生活不只在于丰衣足食,也在于碧水蓝天
.谁若与集体脱离,谁的命运就要悲哀
D.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可用
5.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
下面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①与所有的人交朋友
②积极融入公共生活
③不过高地估计自己而过低地估计别人
④在树林中寻找快乐和幸福w-2-1-ny-
A.①③④
B.②③④.②③D .①②④
6.“你所站立的那个地方,正是你的中国。
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
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
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
” 一个人的力量或许微不足道,但是所有人的力量相加,就足以升腾起改变时代、推动进步的“正能量”
这句话启示我们()
①要认识到国家兴亡,是我的责任2-1--n--y
②应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努力
③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④要胸怀天下,共同营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氛围
A .①②③B.①③④.①②④D .②③④
7.中国人民解放军及武装警察部队是保卫国家的中流抵柱。
“八• —”飞行队的女飞行员余旭,在执行任务中壮烈牺牲,用年轻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人生乐。
她的事迹告诉我们()
①要倾力奉献社会,报效祖国【:21n*y.*】
②只有在服务社会中才能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
③人生价值的大小取决于他从社会获得的多少
④只有在奉献社会的过程中才能体现我们的人生价值
A .①②③B.①②④.①③④D.②③④
8.八年级学生冬冬在假期参与了志愿服务活动,并深刻体会到自己及承担了社会责任,又在奉献中提升了价值。
下列名言与这一观点相符的是()【出处:21教育名师】
A.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授人玫瑰,手留余香
9.25年,邮递员陈业权每天风雨无阻,投递报刊邮件400多万份无一差错,在平凡的工作中,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被评为“最美投递员”。
陈业权的事迹启示我们应()
①立足本职,甘于平庸
②爱岗敬业,尽职尽责
③富于理想,开拓创新
④乐于奉献,服务社会21教育网
A .①③B.①④.②③D .②④
10.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在农村扶贫开发、城市社区建设、环境保护、抢险救灾、社会公益等领域形成了一批重点服务项目。
这些说明青年志愿者()
①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了亲社会的行为【版权所有:21教育】
②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
③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④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A .①②③B.②③④.①②③④D .①②④
11.网络作为高科技的产物,已经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
网上购物、网上阅读、网上教学、政府信息网上发布……如
今,网络的力量已经遍及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
这表明()
①互联网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②互联网正在影响和改变着世界
③网络是我们生活的全部
④网络对人们生活有很大益处,应该不加限制的发展
A .②③B.①③.③④D .①②
12.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是一句网络流行语。
在这个“脑洞大开”的网络时代,很多事情,的确不是我们做不到,而是我们没有去想。
借助互联网我们可以()
①学习新知21*ny
②求医问药
③休闲娱乐
④传播谣言
A .①②③B.②③④.①②④D .①③④
13.2017年11月29日,全国首例从事电信运营业务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在烟台成功宣判。
主犯王某利用其从事电信运营业务之便,伙同荣某寻求个人利益,造成数十起电信诈骗案件发生,致使100余万元个人财产遭受损失。
这说明()
A.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B.沉迷于网络,影响工作和生活
.在网络上,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D.我们应远离网络,保护好个人信息
14.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的互联网引领了社会生产的新变革,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下列能反映这一现象的是
()
①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②网络为谣言的传播提供了便捷渠道
③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④网络为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A .①②③B.②③④.①②④D .①③④
15.下列行使建议权、监督权的渠道,做法错误的是()
A.走访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B.找到政府有关部门去反映
.通过网络途径或电台反映
D.拉条幅或张贴大字报反映
16.2016年10月1日起,微博、朋友圈也能作刑案证据。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三部门联合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收集提取和审查判断电子数据若干问题的规定》。
规定指出:“网络造谣” “制造传播虚假信息”等行为要负刑事责任。
这说明了()
①网民要提高信息判断能力,拒绝盲目从众
②网络并非法外之地,违法同样要承担法律责任
③制造传播谣言、虚假信息属于不良行为
④网民要珍惜网络话语权,不信谣、不传谣【:21 •
世
纪•教育•网】
A.①②③B .①③④.②③④D .①②④
17.邙阳光跟帖”行动开展以,倡导网民聚焦明理性发帖,识别网络谣言,提升网络媒介素养和公德意识等内容,改善跟帖评论生态,形成了人人争做“中国好网民”的良好评论氛围。
要做一个合格的“中国好网民”,下列说法不正
确的是()21-n-y.
A.坚持理性发言,不信谣,不传谣
B.坚持言论自由,不需要监管网络发言
.对一些事和人,多站在对方的角度看待问题
D.公民应该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不得损害社会的公共利益
18.“在办公室指挥家庭电器的操作运行,在下班回家的途中,家里的饭菜已经煮熟,洗澡的热水已经烧好,个性化电视节目将会准点播放;家庭设施能够自动报修;冰箱里的食物能够自动补货……”随着物联网的应用和发展,数字家庭的实现不再是梦。
这说明()
A.人类最具有智慧,充分利用互联网可以让一切变为可能
B.互联网上有无限的信息,而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
.科技创新改变生活,物联网将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D.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我们要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19.6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规定,网络运营者为用户办理服务时应当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否则不予办理服务。
实行网络实名制
A.使个人隐私更容易被侵犯,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B.能够提升网民的安全意识,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
.会泄露个人真实信息,直接损害网民的切身利益
D.有利于维护网络安全,促进网络空间的良性发展
20.2017年“我向总理说句话”网民建言征集活动共收到中建言超40万条、外建言两千余条。
网民积极参与“我向总理说句话”活动()
①有利于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②能有效为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③能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④有利于传播政府好声音,提升政府公信力
A.①②
B.②③.①④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