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铃儿响叮当》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铃儿响叮当》教案
教学目标
1. 学唱歌曲《铃儿响叮当》。

2. 感受和体验身体节奏为音乐带来的魅力。

教学重点
用欢快地情绪学唱《铃儿响叮当》。

教学难点
利用身体节奏为歌曲伴奏。

教学过程
意图
一、课前导入:(创设情境,让学生爱学习)
播放《恭喜恭喜》的课件,学生可随着音乐演唱并做一做恭喜对方的动作。

二、学唱歌曲《铃儿响叮当》
1. 教师弹奏《铃儿响叮当》歌曲的旋律,学生边做动作边跟唱歌曲的主旋律。

2. 教师利用白班给出歌曲的主旋律歌谱,学生分析歌谱中的作者、调性、拍子、情绪以及演唱顺序并轻声高位置的按演唱顺序读歌词。

3. 教师播放歌曲《铃儿响叮当》的原版音频,学生边看谱子
边聆听,歌曲在演唱中和以前自己学习的有哪些不同之
处。

(自主学习,让学生爱探究)
4. 教师把学生的演唱难点逐一分析、解决。

5. 教师伴奏,学生齐唱歌曲的一声部旋律。

活跃课堂气氛,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感受歌曲的旋律音乐技能的培养培养学生对歌曲旋律的分辨能力解决学生的演唱难点。

6. 教师语言提示歌曲的情绪,并播放歌曲的伴奏、指挥。

学生们再次演唱歌曲的一声部旋律。

三、拓展训练(拓展延伸,让学生爱创造)
1. 教师语言导入利用身体可以发出哪些节奏?
2. 学生小组讨论:利用身体发出的声音创编两小节的节奏型。

3. 小组展示:教师把学生创编的节奏利用板书呈现给学生。

(交流展示,让学生爱合作)
4. 教师播放歌曲《铃儿响叮当》的伴奏,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示自己的伴奏。

5. 师生评价、总结(反馈小结,让学生爱反思)
6. 教师展示学生更多的身体节奏类型并让学生们试着练习。

7. 教师播放歌曲《铃儿响叮当》改编版的音频文件,学生教师共同利用新学习的节奏型,完成对歌曲创编。

8. 再次总结、评价。

四、下课。

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为学生展示更多的创编动作,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