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门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制度
一、总则
为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强部门意识形态阵地管理,促进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目标
1. 坚持党的总体要求和基本路线,坚定不移地维护党的领导地位和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
2.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和公共意识形态环境。
3. 坚持依法治网,加强对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的管理和监督,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利益。
4. 提高抗拒外部干扰和干预的能力,保障思想文化安全和国家安全。
三、管理内容
1. 党的领导地位:坚持党的意识形态领域的绝对领导地位,维护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
2. 舆论导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鼓励和引导公众积极向上的思想文化风尚,倡导科学
理性、和谐包容、理性平等、诚信友爱的舆论氛围。
3. 法制管理: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意识形态阵地的管理和监督,维护国家和社
会的利益。
4. 抗干扰干预:提高抗拒外部干扰和干预的能力,保障思想文化安全和国家安全。
四、管理机制
1. 组织领导:党委(党组)是主要领导机构,负责统一部门意识形态工作和阵地管理工作。
2. 管理体系:建立健全意识形态阵地管理、意识形态宣传和意识形态舆论工作的管理体系。
3. 员工管理:加强员工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意识形态阵地管理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4. 监督检查:建立健全意识形态阵地管理的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意识形态阵地进行检查
和评估。
五、管理措施
1. 建立意识形态阵地管理档案,做好管理与跟踪工作。
2. 完善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和管理。
3. 举办意识形态活动和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意识形态阵地管理素养。
4. 加强对外宣传,提高国际社会对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认知和认同。
六、管理责任
1. 党委(党组)负责统一部门意识形态工作和阵地管理工作。
2. 主管领导负责推进部门意识形态工作和阵地管理工作。
3. 相关部门负责具体的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工作。
七、监督考核
1. 党内监督:党委(党组)对部门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工作进行党内监督。
2. 上级监督:上级机构对部门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工作进行监督。
3. 自我监督:部门自行开展对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工作的自我监督。
4. 外部监督:接受社会各界对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工作的监督和评价。
八、附则
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对以前的有关规定一律废止。
2. 本制度由党委(党组)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