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 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会主要议程是进一步讨论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问题。 此时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已不是要不要加入,而是全 体党员加入还是部分党员加入,特别是要不要动员产业 工人加入的问题。会议最后肯定了全体党员加入国民党 的意见。
大会决定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国民党,同时要保持共产 党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
“三大”的缺点
三第二次护法运动陈炯明1921年北伐大本营旧址二孙中山重建广东革命根据地一中华民国军政府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的建立一中华民国军政府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的建立192332二截留关余的斗争1
第四章 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一、第二次护法运动
(一)中华革命党更名为“中国国民党”
1918年5月,孙中山护法运动失败,他 开始认识到构成中国最大的祸患是 ‚武人之争雄‛及‚南与北如一丘之 貉‛。 俄国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给了孙中山 以很大启示,体会到‚结合者即强‛ 的道理,并于1919年10月将中华革命 党改名为中国国民党。
晚年的孙中山
(二)广东政府的建立(1921.5)
大 总 统:孙中山 财政部长:伍廷芳 陆军部长兼内务部长:陈炯明 海军部长:汤廷光 参谋部长:李烈钧 司法部长:徐谦 秘 书 长:马君武 总 参 议:胡汉民
马君武(1881~1940)
(三)第二次护法运动
陈炯明
1921年10月,孙中山发动第二次护法运动,积极策 划北伐,但却遭到的破坏与阻挠。1922年6月,陈炯 明发动武装政变,致使第二次护法再次失败。 孙中山开始认识到要实现三民主义,不能‚单独倚 靠兵力‛,而要依靠党的力量。 ‚本党分子此刻过于复杂,官的终南捷 径‛。因此亟需整顿和改组。
这个决议推动了国共合作的进行。但是,它过分肯定了国 民党的作用,过低地估计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这种估 计对中共中央领导人,特别是对陈独秀发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共产党政策、策略的转变过程
1923年的‚二七‛惨案使党进一步认识到‚工人阶级独 立斗争是不能得到胜利的‛。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三大‛。
(2)组织上确认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青年 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行国 共合作。
国民党“一大”后的党务情况
国民党‚一大‛后,中央执行委员会决定在上海、北京、 汉口、哈尔滨、四川等五处设立中央执行部,分别领导 各该地区的党务工作。同时向各省区派出筹备专员,负 责筹组各省区党部。 到1926年,全国建立正式国民党省党部12处,临时省党 部9处,特别市党部4处。全国除云南、新疆、贵州等少 数省份外,绝大部分省区都有了国民党组织。 在1926年初,党员人数(包括海外)约有50万,正式登 记在册的有20万。
中国共产党政策、策略的转变过程
同时,共产党领导人李大钊等也多次与孙中山会晤, ‚讨论振兴国民党以振兴中国之问题‛。孙中山答 应李大钊‚尽管一面做第三国际党员,尽管一面加 入本党帮助我‛。李大钊便第一个以个人身份加入 国民党。此后不久,共产党的其他领导人,相继加 入国民党。
1922.8 杭州会议,决定采取‚党内合作‛的方式同 国民党合作,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三)“孙逸仙博士代表团”访苏
以苏联经验编练军队 ‚西北军事计划‛ 请大家读P56最后一段中之引语, 分析该史料涵盖的信息。
四、国民党“一大”召开
于1924.1.20—30日在广州召开。与会代表共165人,共 产党员约占14%。 孙中山致开幕词:此次国民党改组,有两件事:第一件 是改组国民党,要把国民党再来组成一个有力量有具体 的政党;第二件就是用政党的力量改造国家。
对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农民土地 问题以及革命军队问题,没有提出 或没有作出明确的决定。这些都是 党的幼年性的表现。
※共产党加入国民党,在当时对国 共两党都有利:
共产党作为‚新鲜血液‘挽救’ 三大会址:广州东山 正堕落中死亡‛的国民党;共产党 恤孤院路后街31号 则可以通过国民党的组织和影响, 从狭小的圈子中走出来,到工农和 全国人民的广阔天地中活动,迅速 成长成为能够领导全国革命运动的 大党。
1921年北伐大本营旧址
二、孙中山重建广东革命根据地
(一)中华民国军政府陆海军大元帅大本 营的建立 1923.3.2 (二)截留关余的斗争
1.“关余‛及其支配 2.孙中山为截留关余而与帝国主义进行较量。 列强武力威胁;沪、粤各界人民支持。 3.1923年4月粤海关关余拨交广东革命政府。
三、国共合作的酝酿 (一)孙中山与苏俄的接触
1919年起,孙中山开始同共产国际 和苏俄方面的有关人士接触。威经斯基、 马林、越飞等人先后来华与孙中山会见。 威经斯基对国民党缺乏信心。 马林提出要国共合作,改组国民党,孙表 认可。 《孙文越飞宣言》
(二)中国共产党政策、策略的转变过程
“一大‛时,作出了中共‚不准与其他党派建立任何相互 关系‛的决定,在活动中采取独立政策。 1922年春马林曾提出共产党员‚到国民党中去进行政治 活动‛,同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的建议,中共没有接受。 1922年6月中共发表‚第一次对时局的主张‛,表示愿意 同国民党等民主派‚共同建立一个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 向封建式的军阀继续战争‛。 ‚二大‛作出了《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案》, 基本上确定了国共两党合作的政策,即‚党外合作‛。
六、平定叛乱与孙中山北伐
(一)平定商团叛乱
1.广州商团概况。 2.1924年8月广州商团发动叛乱。 3.10月10日孙中山断然决定对商团进行镇压。
万国商团轻骑队在上海
(二)北伐再告失利
1924年9月开始,至11月宣告失利。
本章重点内容
1. 关余 2. 中共对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策变化 3. 国民党一大与新三民主义
五、黄埔军校的建立
贪 生 怕 死 勿 入 斯 门
革命者来
升 官 发 财 请 往 他 处
孙 中 山 行 政 机 构 总 理
蒋 介 石 校 长
其他: 教授 训练 管理 军需 军医
廖仲恺 党代表
周恩来 政治部主任
新型军队的组建
教导团的建立
1924年10月 何应钦、王懋功
教育方针
军事教育与政治教育并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925年11月叶挺独立团建立。 1924年11月,建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 1926年3月,黄埔及各校合组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
中国共产党政策、策略的转变过程
1923年1月,共产国际作出《关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 关系问题的决议》:‚中国唯一重大的民族革命集团是国 民党,它既依靠自由资产阶级民主派和小资产阶级,又依 靠知识分子和工人。‛‚由于中国的工人阶级又尚未完全 形成为独立的社会力量,所以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认为, 国民党与年青的中国共产党合作是必要的。‛但是,‚中 国共产党绝对不能与它合并,也绝对不能在这些运动中卷 起自己原来的旗帜。‛
大会取得的积极成果:
(1)政治上确立了新的革命纲领。
何为“节制资本”
“凡本国人及外 国人之企业,或有 独占的性质或规 模过大为私人之 力所不能办者,如 银行、铁道、航 空 之属,由国家经营 管理之;使私有资 本制度不能操纵 国民之生计,此 则节制资本之要 旨也。”
大会通过《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 会宣言》,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 工的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既符合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的利益,也符合工农群众的基本利益, 与中共民主革命基本相同。因此,它 成了国共两党的政治基础,成了革命 统一战线的共同纲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