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最新-2018高考地理第一轮考点知识整合复习课件5 精品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利于城市与乡村的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带动农村发展,改善地区产业结构 有助于提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业生产的效率 3.意义 提高区域的整体发展水平 影响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乡村的对外 开放程度
二、城市化动力机制 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 主要动力:社会经济发展工业化进程 第三产业的发展
感悟经典 下图是某城市 1990 年和 2010 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图。读图,回 答下题。
(
1.结合城市与城市化知识推断,图中人口密度二十年的变化是 ) A.城市化水平降低的表现 B.城市地租水平保持稳定的需要 C.城市等级提高的结果 D.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整的反映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心区人口密度下降,郊区人口密 度增大,说明城市中心区的人口、工业、商业向郊区迁移,体现了城 市内部空间结构的调整。 【答案】 D
城市 大小 人口 原因 比重 所处阶段
大(70%以上) 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
小(不到 40%) 起步晚,城市化水平低
后期成熟阶段 初期阶段和加速阶段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大批农 民族独立运动的胜利,经迅 动力 业劳动力向城市迁移 速发展 问题 问题 逆城市化现象 城市发展不合理 及原 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 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 原因 因 高,郊区基础设施完善 长快,农村劳动力过剩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国家类型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早(英国最早,从 18 世纪中 起步 早晚 晚(20 世纪中叶以来) 叶开始) 时间 原因 工业化早 国家独立较晚,工业化晚 快慢 趋缓(甚至停滞) 快 目前 城市化已推进到相对成熟 民族经济发展,人口增长迅 速度 原因 阶段 速 高低 高 低 城市 农村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化水 经济发展水平高,带动了城 原因 城乡经济发展出现巨大反 平 市化进程 差
2.城市环境问题 (1)原因:人类产业活动密集,长期高强度的工业生产,使城市及 附近地区生态环境遭到很大破坏。 交通拥挤,环境质量下降,趋于恶化 (2)表现地价房租昂贵 就业困难,社会不太安定 (3)影响:居民向生态环境较好、房租地价便宜的郊区或卫星城迁 移的过程。是城市化进程由集聚发展到扩散的新阶段。
考纲点击 1.城市化的过程与特点。 2.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情分析 1.以图表资料为载体,考查城市化进程、特点及地区差异。 2.结合重庆和成都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武汉 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建设等热点材料考查城市化进程,以及城市化 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自主学习 一、城市化 1.概念: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 地区的过程。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 2.标志劳动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 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2.(2015· 安徽卷)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右图为福建省 1982 年和 2005 年交通与城市发展示意图。改革开 放后,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福建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 值由 1982 年的 117.81 亿元增加到 2005 年的 6 554.69 亿元,城市化水 平不断提高。 说明交通条件改善对福建省城市化的促进作用。
措施
与工业化协调发 注重营造高质量的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 展,相互促进;统 人居环境,保护城 化,农村剩余劳动 筹城乡建设;完善 市历史文化和文物 力向非农业和城镇 城镇体系;加强基 古迹 转移 础设施建设
四、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与我们的生活 (1)对城乡生活的影响: ①改善城市居住环境和交通等基础设施。 ②城市现代文明影响农村的生活习惯和劳作方式等。 (2)
【解析】 交通条件改善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可结合城市化的 表现与作用,从城市数量、规模、人口迁移方向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等方面分析解答。 【答案】 加强了区域内外联系;促进了经济发展,推动了工业 化进程和产业结构调整,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城市数量增多,规模 扩大,等级提升,布局合理,沿海地区城市密集,城市等级体系更加 完善。
方法规律 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的差异 郊区城市化 逆城市化 再城市化 时间 20 世纪 50~70 年代 20 世纪 70~80 年代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 人口由市区迁往郊 人口由市区迁往农 表现 人口迁回市区 区 村和小城镇 开发中心区, 高科技 市区人口激增, 地价 为追求更好的生活 成因 产业、 第三产业的发 上涨,交通拥挤 环境 展 图解
五、我国城市发展趋势 1.大型中心城市加速发展,辐射带动功能显著增强。 2.有更多的农业人口进入城市或当地的小城镇。 3.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 4.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治理各种“城市病”。 5.强调以人为本,注重构建和谐的人居环境。 6.城市经济逐步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互动探究 考点一 世界城市化进程及地区差异 1.世界城市化进程及特点
对应集训 (2016· 河北省质检)下图示意安徽省 1990~2030 年城市化水平统 计及预测。读图,完成 1~2 题。
1.安徽省城市化进程的表现有( ) A.2000~2010 年已进入城市化后期成熟阶段 B.2020~2030 年城市化速度最快 C.2010~2012 年城市化速度减缓 D.1990~1995 年城市化速度最慢 【解析】 注意该图横坐标时间间隔并不均衡。 据图可知, 2000~ 2010 年为城市化中期加速增长阶段;2010~2012 年和 1990~1995 年 时间段长短不同,但城市化水平增长数值相近,故 2010~2012 城市化 仍在以较快速度增长, 1990~1995 年城市化速度更慢。2010~2012 年与 2015~2017 年的城市化水平年增长速度均高于 2020~2030 年, 因此 D 项正确。 【答案】 D
三、城市化特点 国家 发达国家 项目
发展中国家
中国
特点
问题
城市人口快速增 处于相对成熟的发 总体水平比较低, 长,城市数量急剧 展阶段,水平高, 发展速度快,发展 增加,城市化水平 发展速度慢 不平衡 不断提高 大城市过度扩张, 市中心居住环境渐 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流入城市,给城市 趋恶化,城市居民 就业、基础设施建设带来压力,对生态 陆续外迁,中心区 造成破坏,导致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下降 出现衰落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