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在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提出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会议提出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必须继续夯实农业稳定发展的基础、稳住农村持续向好的局势,稳定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产量,持续增加农民收入。

要坚定不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尽快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技术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要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完善农业补贴办法,强化金融服务。

要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政策,搞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健全公开规范的土地流转市场。

要完善职业培训政策,提高培训质量,造就一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素质职业农民队伍。

稳定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产量,增加农民收入一直是农业的重要内容,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完善土地经济权流转以及职业培训,过去也强调不少。

这次比较新的提法就是回忆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而且是以总纲的形式提出,这对未来农业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转变,也就是从过去的数量增长,过渡到数量质量并重。

一直以来,我国因为巨大的人口基数,农业的主要奋斗目标也主要是保证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

这样的目标结果,也容易导致就数量而数量,片面追求数量增长,出现许多负面的东西,比如大面积的土壤面源污染、地下水污染,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高
密度养殖带来潜在的健康风险等等。

此次中央工作会议提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其实也是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议中提出我国要追求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放弃片面追求GDP等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

就农业发展来讲,也就是应该放弃片面追求产量数量指标,过渡到数量质量并生的可持续发展阶段。

那么如何转变农业的发展方式呢?以下几点应该注意:其一是应该放弃片面追求农产品数量增长的考核目标。

近年来我国每年在秋收过后就会来一阵子粮食数量多少连增的宣传报道,好处是粮食大丰收,成果喜人。

但负面的是容易引起数量的攀比而忽视背后付出的资源代价。

各地为了数量指标的好看,可能会制定产量增产目标来一层层的向下压。

其实就如我国已调整GDP片面考核目标一样,农业的考核也应该是多样性的。

应该考虑产量数量的增长是以什么样的代价取得的,消耗了多少资源,又导致了多少污染等等。

就如浙江的嘉兴,过去畜牧业可能主要是看养殖了多少头猪,但这些高污染的养猪业对水系极发达的嘉兴又不知带来了多少污染,其实这些污染也应该考核。

美国大规模的养殖场早已转移到远离人口稠密地区,其实我国以后建立的大型养殖场也应该考虑对人居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这样的多样化的考核,就比单一数量产量数量更人性化,也对人类的健康环境有益处。

避免单一的数量指标所带来的负面作用。

另外单一的数量增长考核也易引起造假。

其二是农业补贴方式应该进行调整。

最近十多年我国农业补贴数量大幅度增长,而大部
分的补贴其实一直在刺激数量的增长,未来的补贴应该转变思路,从单纯的刺激数量增长过渡到激励可持续的增长方式。

比如农机补贴,还基本上是鼓励农民购买,只有你购买了,才能得到补贴。

其实我国农户规模很小,完全没有必须每家都有一套农机具,就如没有必要每家都要有一套发电机一样。

因为农机具每年也就农忙那10多天使用,一年大部分的时间都是闲置着。

可以给农民发补贴券,鼓励农民购买使用农机服务。

这样农民朋友们就不会因为没有买农机而享受不到补贴服务了。

发达国家的农业补贴早已抛弃刺激数量增长的补贴方式,而大多是按家庭收入来补贴,也就是对那些收入落后平均数的家庭进行补贴,以缩小家庭间的收入差距。

未来我国的农业补贴也应该朝这个方向调整。

其三是发展方向上要从粗放型农业过渡到精细型农业。

对浪费资源的粗放农业要进行约束。

欧盟国家农业生产有许多严格的规定,并不是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比如有一种包衣规定,化肥与农药是不能直接施入土壤的,必须要进行包衣,也就是在种子的外围,计算好这个种子从发芽到成熟所需的全部营养,然后通过包衣把这些营养包在种子周围。

这样整个生长期完成后,最后残留的过量营养就极少了。

还有配方施肥,是要根据作物在成长过程中所需营养来对症下药。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方式极为粗放,浇灌基本上是大水漫灌,水资源浪费严重。

喷灌所需的水资源只相当于大水漫灌的十分之一,而滴灌所需的水仅相当于喷灌的十分之一。

我国是水资源极度紧缺的国家,但目前的浇灌方式还基本
上是大水漫灌,极为浪费水资源,未来应该大力地推广节水农业。

其四是制定规划治理面源污染。

我国目前农民的化肥施用方式还基本上是粗放型,导致我国每年化肥施用量增长速度远超粮食增长速度。

农药也一样。

这样一方面造成资源的浪费,另外在土壤过多残留的农药化肥也造成大量的面源污染。

我国已经到了该综合治理面源污染的时候了。

其五是对养殖业应该限制抗生素、对种植业限制农药化肥过量。

目前虽然我国不允许使用抗生素,但在高密度养殖业,这其实是一个潜规则。

欧美都已经禁止,因为这种滥用抗生素养殖方式长期使用会对人类的健康造成负
面影响,还有可能产生超级细菌,危及人类生存。

我国也应该对此类的使用出台严格的规定,对滥用者要严加查处。

其六大力发展可持续的技术与种植手段,追求节约、可持续的发展方式。

记得看过一篇NATURE的有机农业综述,文章在总结了数篇研究报告后发现,有机农业与常规化学农业相比,其产量降低并没有比夸张的那么大,一般有机农业产量相当于化学农业的50--80%,也就是说不靠化肥农药,搞好了,产量能达到常规产量的80%,但其对水、土壤等留的负面影响与常规农业相比就不知强多少倍了。

所以目前的统计你只认产量,但如果综合统计,综合产量、投入品、污染及资源可持续利用,有机农业要比传统农业不知要好出多少倍。

丹麦的养殖业早已禁止使用抗生素,其相应的养殖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种可持续的养殖方式出现了。

达到了不用抗生素,也能让养殖业健康发展。

这些背后都需要技术创
新与激励。

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在目前惯性的思维下还需要慢长的过程,但已起动。

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可持续发展方式与技术涌现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