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俊卿谈实现分配合理的两个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卢俊卿谈实现分配合理的两个标准
怎样分配才能合理呢?标准有两个:第一,工资性初次分配合理;第二,财政性支出实现二次分配合理。
初次分配是指国民收入直接与生产要素相联系的分配,是效率的体现。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分配原则,工资性分配合理不合理就看有没有执行和体现按劳分配原则,既要打破平均主义和大锅饭,又要考虑其他生产要素的贡献,以及行业因素和社会均衡,这也是实现效率与公平的需要。
如果工资性分配不合理,不但会引发群众的不满,还会影响社会效率。
很可能陷入“越分配,就越不公平,越分配,收入差距就越大”的怪圈。
2011年年底,网上有曝料称,一汽大众将给员工发放相当于27个月工资的年终奖,此消息一出,随即在网络上引起热议,同时也招来很多人的“羡慕嫉妒恨”。
该公司表示,发放27个月的工资作为奖金并不是以全额工资为基础,而是发放27个月的基本工资。
不过即便如此,按照一汽大众最普通员工的3000元基本工资来算,也有高达8万元的奖金。
企业效益好,拿出一部分利润来和员工分享,这本是好事,员工也高兴。
不过,站在一个企业的角度看来无可非议的事情,站在全社会的角度上可能就要面临争议。
不得不说,一汽大众的“豪奖”戳中了当前收入分配领域中存在的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过大的软肋。
不患寡而患不均,这是社会普遍存在的心态,而不均也是社会矛盾的诱因。
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有超过8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里,城市化率相当高。
然而,城市并没有让人们过上想要的幸福生活,相反,随之而来的是暴力事件的增多和生活环境的恶化。
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解决好合理分配的问题。
有数据显示,20世纪70年代以来,拉美地区最富有的20%的人所拥有的财富是最贫穷的20%的人的20倍,是世界上收入差距最大的地区。
2009年,拉美地区很多国家的基尼系数都在0.56以上。
进入21世纪后,虽然政府采取了一定措施,但该地区的贫困人口仍然占到该地区城市人口总数的25%。
拉美地区城市的贫困人口,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农村。
当时由于沿袭了殖民地时期的大地产制度,拉美很多国家的土地分配严重不均。
为了尽快发展国家经济,国家重工轻农,片面追求工业化目标,农民纷纷进入城市寻找就业机会。
农民数
量的减少并没有给留守的农民带来更多的土地,反而导致了新一轮的土地兼并过程,更多的农民失去了土地。
这些“无地农民”或成为庄园主、农场主的短期雇佣工人,或流入城市谋生,住进贫民窟,成为城市中最贫穷也最脆弱的群体。
同时,由于拉美国家主要发展资源密集型产业,其结果就是虽然造就了一批富豪,但是吸纳就业的能力却比较有限。
于是,青年的失业率也越发走高,形成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拉美的居民收入差距导致其社会极不稳定,治安情况很差。
我们的城市要从中吸取教训,审视自身是否做到了分配合理。
财政为公用事业、公共服务和惠及民生的公益事业买单,为公民提供社会基本保障,为弱势群体提供特殊帮扶等属于国民收入的二次分配,二次分配更要合理。
芬兰非常重视建立一个促进社会公平的分配制度,其完善的社会保障网涵盖了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会服务和社会补助等方面,使个人不因生、老、病、残等原因而影响正常的生活。
同时,芬兰公民从一出生就享受政府的各种补贴,人人都有接受终身教育的平等机会,从幼儿园到大学都享受免费教育。
芬兰的社会保障所需资金筹措一直采取多元渠道,即由政府、雇主、个人和保险市场共同负担,其中政府承担40%以上。
社会公平的实现不仅需要一定的制度基础、文化传统,更重要的是要建构一个合理的分配体制,尤其是二次分配体制。
建立合理的分配体制,与促进经济总量的增长同等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