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海南省儋州市一中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海南省儋州市一中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

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据报道,1995年我国科研人员在兰州首次合成了镤元素的一种同位素镤-239,并测知其原子核内有148个中子。

现有A元素的一种同位素,比镤—239的原子核内少54个质子和100个中子,则A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A.第3周期第ⅠA族B.第4周期第ⅠA族
C.第5周期第ⅠA族D.第3周期第ⅡA族
2、3-己烯醇乳酸酯()常被用于具有花香的日化香精中和具有果香的食品香精中,并为整个配方带来柔和青果香的效果,下列对其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物质难溶于水
B.该物质可以发生酯化反应和水解反应
C.1 mol该物质最多可与1 mol Na发生反应
D.该物质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也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且褪色原理相同
3、恒定温度下,反应CO(g)+2H2(g)CH3OH(g)在一个体积可控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达到平衡后,充入一定量H2,并适当增大容器体积使H2的浓度维持不变,则CO的转化率跟原平衡状态相比
A.增大B.不变C.减小D.无法判断
4、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2-甲基丁烷也称异丁烷
B.由乙烯生成乙醇属于加成反应
C.C4H9Cl有3种同分异构体
D.用长颈漏斗分离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产物
5、4.0mol PCl3和2.0mol Cl2充入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发生下述反应:PCl3(g)+Cl2(g) PCl5(g) 达到平衡后,PCl5为0.8 mol,如果此时移走2.0mol PCl3和1.0mol Cl2,相同温度下再达到平衡时PCl5的物质的量是()A.0.8 mol B.小于0.4 mol
C.0.4 mol D.大于0.4 mol,小于0.8 mol
6、下列有关生活生产中的叙述合理的是
A.铜的精炼工业和电镀铜工业,均可采用CuSO4溶液做电解质溶液
B.明矾和漂白粉分别用于自来水的净化和杀菌消毒,两者的作用原理相同
C.水库的钢闸门与电源负极相连以防止其生锈,该法即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D.工业上合成氨采用500℃左右的温度,其原因是适当加快NH3 的合成速率,催化剂在500℃左右时其活性最好,且能提高H2的转化率
7、燃料电池是燃料(如CO、H2、CH4等)跟氧气(或空气)反应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下面关于甲烷燃料电池(KOH 溶液为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B.随着放电的进行,溶液的pH不变
C.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4+8OH--8e-=CO2+6H2O
D.放电时溶液中的OH-向负极移动
8、下列物质中,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的是()
A.C2H4B.C3H6 C.C5H12D.C4H8
9、按照下列实验内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A B.B C.C D.D
10、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油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B.淀粉水解可以得到麦芽糖
C.葡萄糖能发生氧化反应和水解反应D.蛋白质溶液遇硫酸铜后产生的沉淀能重新溶于水
11、下列应用与水解原理无关的是
A.实验室盛放碳酸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
B.泡沫灭火器用碳酸氢钠溶液和硫酸铝溶液,使用时只需将两者混合就可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的泡沫
C.浓硫化钠溶液有臭味
D .可用碳酸钠与醋酸制取少量二氧化碳
12、将 18g 甲烷与乙烯的混合气通入盛有足量溴水的洗气瓶,反应后溴水增重 14g ,则混合气体中甲烷和乙烯的体积比是
A .2:1
B .1:2
C .3:2
D .2:3 13、下列有关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凡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属于有机物 B .所有的有机物都很容易燃烧、难溶于水
C .易溶于汽油、酒精、苯等有机溶剂中的物质一定是有机物
D .有机反应,一般比较复杂,速度缓慢,并且还常伴有副反应发生 14、一定温度下,下列叙述不能作为可逆反应A(g)+3B(g)
2C(g)达到平衡状态标志的是( )
①C 的生成速率与C 的消耗速率相等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amol A ,同时生成3amol B ③A 、B 、C 的浓度不再变化 ④C 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⑤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 ⑥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⑦单位时间消耗amol A ,同时生成3amol B ⑧A 、B 、C 的分子数之比为1∶3∶2 A .②⑧ B .④⑦ C .①③ D .⑤⑥
15、有A ,B 两种烃,含碳的质量分数相同,关于A 和B 的关系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和B 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B .A 和B 一定不是同系物
C .A 和B 分子中含氢元素质量分数相同
D .A 和B 各amol 完全燃烧生成CO 2的质量一定相同
16、某有机物的化学式为C 5H 10O ,能发生银镜反应和加成反应。

若将它与H 2加成,所得产物结构简式可能是 A .(CH 3)3COH
B .(CH 3CH 2)2CHOH
C .CH 3(CH 2)3CH 2OH
D .CH 3CH 2C(CH 3)2OH
17、有机物结构理论中有一个重要的观点: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原子(团)之间相互影响,从而导致化学性质不同。

以下事实中,不能说明此观点的是( ) A .乙烯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色,而乙烷不能 B .甲苯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而甲烷不能 C .乙酸能与 NaHCO 3反应放出气体,而乙醇不能
D .苯的硝化反应一般生成硝基苯,而甲苯的硝化反应生成三硝基甲苯 18、下列有机物的命名错误的是( )
A .
1,2,4-三甲苯
B .
223
3
H C=CHCHCH H |C CH 3-甲基戊烯
C.
23
3
HO?CHCH C
|
H
CH
2-丁醇D.222
BrCH CH CH Br
1,3-二溴丙烷
19、已知分解1mol KClO3放出热量38.8kJ,在存在MnO2条件下加热,KClO3的分解机理为:
①2KClO3+4MnO2=2KCl+2Mn2O7 慢②2Mn2O7=4MnO2+3O2 快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1mol KClO3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1mol KCl和1.5mol O2所具有的总能量
B.KClO3分解速率快慢主要取决于反应①
C.1g KClO3、1g MnO2和0.1g Mn2O7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MnO2质量为1g
D.将固体二氧化锰碾碎,可加快KClO3的分解速率
20、原子半径的比较中错误的是
A.B>C B.C1>A1 C.Na>Mg D.S>O
21、已知同温度下的溶解度:Zn(OH)2>ZnS,MgCO3>Mg(OH)2;就溶解或电离出S2-的能力而言,FeS>H2S>CuS,则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Mg2++ 2HCO3-+ 2Ca2++ 4OH-=Mg(OH)2↓+ 2CaCO3↓+ 2H2O
B.Cu2++ H2S =CuS↓+ 2H+
C.FeS + 2H+=Fe2++ H2S↑
D.Zn2++ S2-+ 2H2O =Zn(OH)2↓+ H2S↑
22、能够说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强的事实有
①HCl的酸性强于H2S的酸性
②将氯气通入H2S溶液中可置换出硫
③氯气与铁反应生成FeCl3,硫与铁反应生成FeS
④硫和氯变成简单阴离子时硫原子得到的电子更多
⑤氯气和氢气的混合气,经强光照射可剧烈反应,而硫与氢气反应需较高温度
A.②③⑤B.①④⑤C.②③④D.①②③⑤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23、(14分)已知A、B、C、D、E为短周期主族元素,F、G为第四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E元素是该周期电负性最大的元素
F所在族的元素种类是周期表中最多的
G在周期表的第十一列
(1)已知BA5为离子化合物,写出其电子式__。

B基态原子中能量最高的电子,其电子云在空间有__个方向,原子轨道呈__形。

实验室制备E的单质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

BE3在常温下是一种淡黄色的液体,其遇水即发生反应可生
成一种具有漂白性的物质,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该反应说明其中B和E中非金属性较强的是__填元素的符号。

C与D的第一电离能大小为__。

D与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

G价电子排布图为__,位于__纵行。

F元素的电子排布式为__,前四周期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为__(填周期和族)。

24、(12分)Ⅰ.某实验小组对H2O2的分解做了如下探究。

下表是该实验小组研究影响H2O2分解速率的因素时记录的一组数据,将质量相同但状态不同的MnO2分别加入盛有15 ml 5%的H2O2溶液的大试管中,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测试,结果如下:
MnO2触摸试管情况观察结果反应完成所需的时间
粉末状很烫剧烈反应,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3.5 min
块状微热反应较慢,火星红亮但木条未复燃30 min
(1)写出大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是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的催化效果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Ⅱ.某可逆反应在某体积为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在从0—3分钟各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A,B,C均为气体)。

该反应的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开始至2分钟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v(A)= 2v(B)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2v逆(A)= v正(B)
d.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在密闭容器里,通入a mol A (g)、b mol B (g)、c molC(g),发生上述反应,
当改变下列条件时,反应速率会减小的是____。

A.降低温度B.加入催化剂(正)C.增大容器体积
Ⅲ.为了减缓过量Zn与盐酸产生氢气的反应速率而又不减少产生氢气的量,在盐酸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
A.H2O
B.NaCl溶液
C.Na2CO3溶液
D.Na2NO3溶液
E.CuSO4粉末
你认为可行的是(填编号)________________。

25、(12分)某学生用0.1000mol/L 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其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B.用蒸馏水洗干净滴定管
C.取下碱式滴定管用标准的NaOH溶液润洗后,将标准液注入碱式滴定管“0”刻度以上2~3cm处,再把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液面至“0”刻度或“0”刻度以下
D.用待测定的溶液润洗酸式滴定管
E.用酸式滴定管取稀盐酸20.00mL,注入锥形瓶中,加入酚酞
F.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下面,瓶下垫一张白纸,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直至滴定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刻度
G.另取锥形瓶,再重复操作一次
完成以下填空:操作F中应该选择图中______滴定管(填标号)。

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应观察____(填选项),滴定终点溶液颜色的变化是______。

A.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 B.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滴定结果如表所示:
待测液体积/mL 标准溶液的体积/mL
滴定次数
滴定前刻度滴定后刻度
1 20 1.0
2 21.03
2 20 2.00 25.00
3 20 0.60 20.59
滴定中误差较大的是第______次实验,造成这种误差的可能原因是______。

A.碱式滴定管在装液前未用标准NaOH溶液润洗2~3次
B.滴定开始前锥形瓶内有蒸馏水残留
C.滴定开始前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没有气泡,在滴定终点读数时发现尖嘴部分有气泡
D.达到滴定终点时,仰视溶液凹液面最低点读数
E.滴定过程中,锥形瓶摇荡得太剧烈,以致有些液滴飞溅出来该盐酸的浓度为______mol/L。

26、(10分)TiO2广泛应用于涂料、塑料、造纸、印刷油墨等领域。

TiOSO4溶液加水稀释可析出aTiO2·bH2O沉淀。

写出TiOSO4溶液加水稀释时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实验室测定aTiO2·bH2O组成的方法如下:
步骤一:取样品4.900 g,在酸性条件下充分溶解,加入适量铝将溶解生成的TiO2+还原为Ti3+,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并定容至250 mL。

步骤二:取25.00 mL定容后的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KSCN溶液作指示剂,用0.2000mol·L-1的NH4Fe(SO4)2标准溶液滴定,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重复滴定2次。

滴定过程发生的物质转化为:Ti3+TiO2+
NH4Fe(SO4)2标准溶液
滴定序号待测液体积/mL
滴定管起点读数/mL 滴定管终点读数/mL
1 25.00 0.04 25.04
2 25.00 0.07 25.05
3 25.00 0.13 25.15
①使用滴定管过程中所涉及下列操作的先后顺序是____(填字母)。

a.排除滴定管尖嘴处的气泡b.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液c.用待装液润洗滴定管
②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是____。

③通过计算确定该样品的组成,写出计算过程____。

27、(12分)酒后驾车是引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

实验室可用乙醇在一定条件下制得乙烯,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要求写反应条件):____。

观察如图制取乙烯和收集装置。

请回答:
①请指出该装置中两处错误_____,____。

②圆底烧瓶中加入几片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

③写出乙烯使溴水褪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28、(14分)草酸晶体的组成可用H2C2O4·xH2O表示,为了测定x值,进行如下实验:称取Wg草酸晶体,配成100.00mL 水溶液。

取25.00mL所配制的草酸溶液置于锥形瓶内,加入适量稀H2SO4后,用浓度为amol·L-1的KMnO4溶液滴定到KMnO4不再褪色为止,所发生的反应:2KMnO4+5H2C2O4+3H2SO4 = K2SO4+10CO2↑+2MnSO4+8H2O
试回答:实验中,标准液KMnO4溶液应装在________式滴定管中。

若在接近滴定终点时,用少量蒸馏水将锥形瓶内壁冲洗一下,再继续滴定至终点,则所测得的x值会______(偏大、偏小、无影响)在滴定过程中若用amol·L-1的KMnO4溶液VmL,达到滴定终点时的现象是_______,由此可计算x的值是____________。

29、(10分)I.在一定条件下aA+bB cC+dD达到平衡时,请填写:若A、B、C、D都是气体,在加压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a、b、c、d关系是_______。

已知B、C、D是气体,现增加A的物质的量,平衡不移动,说明A 是_______(填状态)。

若容器容积不变,加入气体B,气体A的转化率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若加热后,C的百分含量减小,则正反应是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若保持容器压强不变,且A、B、C、D都是气体,向容器中充入稀有气体,则化学平衡正向移动,则a、b、c、d关系是_______。

Ⅱ.工业上一般采用下列反应合成甲醇:CO(g)+2H2(g) CH3OH(g)。

在一定温度下,将2 mol CO和6 mol H2充入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达到平衡时测得c(CO)=0.5mol·L-1。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

若在一体积可变的容器中充入l molCO、 2mol H2和1mol CH3OH,达到平衡吋测得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同温同压下起始的1.6倍,则该反应向_______(填“正”、“逆”)反应方向移动。

若在温度和容积相同的三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人反应物,测得反应达到平衡吋的有关数据如下表:
容器反应物投入的量反应物的转化率CH3OH的浓度(mol/l) 能量变化(Q1、Q2、Q3均大于0)
1 2molCO和4molH2a1%c1放出Q1kJ热量
2 2molCH3OH a2%c2吸收Q2KJ热量
3 4molCO和8molH2a3%c3放出Q3KJ热量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

A. c1=c2B.2Q1=Q3
C.2a1=a3D.a1+a2=1
E.该反应若生成2molCH3OH,则放出(Q1+Q2)kJ热量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

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C
2、D
3、B
4、B
5、B
6、A
7、D
8、C
9、C
10、B
11、D
12、B
13、D
14、A
15、C
16、C
17、A
18、B
19、C
20、B
21、D
22、A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23、 3 纺锤或哑铃MnO2+4H++2Cl-Mn2++Cl2↑+2H2O
NCl3+3H2O=3HClO+NH3↑N Mg>Al Al(OH)3+3H+=Al3++3H2O
11 [Ar]3d14s2或1s22s22p63s23p63d14s2第四周期第VIB族
24、2H2O22H2O+O2↑ 放热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大小2A+B2C 0.1 mol/(L.min) b A C AB
25、乙 B 无色变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2 AD 0.1000
26、aTiOSO4+(a+b)H2O=aTiO2·bH2O↓+aH2SO4 b c a 溶液恰好变为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去取三次滴定消耗标准溶液的平均值为25.00mL,n[NH4Fe(SO4)2]=0.2000 mol·L-1×25.00×10-3L=5×10-3mol,
n[NH4Fe(SO4)2]=n[Ti3+],4.900g样品中:n(TiO2)= 10×5×10-3mol=0.05 mol,m(TiO2)= 0.05 mol×80.0 g·mol-1=4.000 g,
m(H 2O)=4.900 g –4.000 g=0.900 g ,n(H 2O) =0.900g
18.0g/mol =0.05 mol ,a ∶b=0.05 mol ∶0.05 mol = 1∶1,该样品的实际
组成为TiO 2·H 2O
27、CH 3
CH 2
OH
170−−−→浓硫酸
℃ CH 2
=CH 2
↑+H 2
O 温度计的水银球没有插入反应液 乙烯收集方法 防止液体暴沸 CH 2═CH 2+Br 2→CH 2BrCH 2Br
28、155酸 无影响 溶液刚好由无色变为浅紫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100w-90av)/18av
29、294a+b <c+d 固体或液体 增大 放热 a+b <c+d 0.25 L 2/mol 2(或表示为1
4 L 2/mol 2) 正
AD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