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 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画》,背诵古诗。
2、认识 11 个生字,会写 4 个生字。
3、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
2、教学难点
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展示一幅精美的山水画,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提问: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2、学生自由发言,描述画面中的内容。
3、教师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古诗,它的名字叫《画》。
(二)初读古诗
1、教师范读古诗,学生边听边指认生字。
2、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同桌互相朗读,互相纠正读音。
4、指名朗读,教师正音。
(三)识字教学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讲解生字的读音、字形和字义。
3、采用多种识字方法,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帮助学生
记忆生字。
4、开火车读生字,巩固识字效果。
(四)理解诗意
1、教师逐句讲解诗句的意思,引导学生理解诗中描绘的景物。
“远看山有色”:远远看去,山是有颜色的。
“近听水无声”:走近一听,水却没有声音。
“春去花还在”:春天过去了,花依然盛开。
“人来鸟不惊”:人走近了,鸟也不害怕。
2、结合诗句,引导学生观察插图,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
3、让学生说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教师进行补充和纠正。
(五)朗读感悟
1、学生再次朗读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2、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注意轻重缓急和停顿。
3、分组朗读、男女朗读、全班齐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古诗的意境。
(六)背诵古诗
1、引导学生根据诗句的意思,尝试背诵古诗。
2、采用填空、接龙等方式,帮助学生背诵古诗。
3、全班齐背古诗。
(七)书写生字
1、教师示范书写生字“水、去、来、不”,学生观察笔顺和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坐姿和握笔姿势。
3、展示学生的书写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
(八)拓展延伸
1、让学生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描写景色的古诗。
2、鼓励学生课后画一幅自己心目中的画,并配上一首小诗。
(九)课堂小结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2、表扬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学习。
五、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能够较好地掌
握生字的读音和字形,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
但在
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对学生的朗读指导还不够到位,部分学生在背诵古诗时还存在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进一步改进
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教学设计,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通过多种
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实际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