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烟气脱硫技术发展现状及各种技术对比概要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93年,日本开始援助山东黄岛电厂4号机组引进三 菱重工旋转喷雾干燥脱硫工艺,装置于1994安装制造完毕, 1995年开始试车,处理气量为30万m3/h,入口SO2浓度为 2000ppm,设计效率为70%。该套设备曾因喷雾干燥脱硫 吸收塔内壁出现沉积结垢而造成系统运行故障。通过采取 降低处理烟气量等措施,使系统运行恢复正常。
2.国内脱硫技术发展现状
2.2旋转喷雾半干法烟气脱硫
2.2.1旋转喷雾半干法烟气脱硫原理
旋转喷雾半干法烟气脱硫工艺也是目前应用较广的 一种烟气脱硫技术,其工艺原理是以石灰为脱硫吸收剂, 石灰经消化并加水制成消石灰乳,消石灰乳由泵打入位于 吸收塔内的雾化装置,在吸收塔内,被雾化成细小液滴的 吸收剂与烟气混合接触,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发生化学反 应生成CaSO3,从而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被脱除。
2.国内脱硫技术发展现状
2.6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 2.6.1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原理
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工艺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 的一种新型煤燃烧脱硫技术。其原理是燃料和作为吸 收剂的石灰石粉送入燃烧室中部送入,气流使燃料颗 粒、石灰石粉和灰一起在循环流化床强烈扰动并充满 燃烧室,石灰石粉在燃烧室内裂解成氧化钙,氧化钙 和二氧化硫结合成亚硫酸钙,锅炉燃烧室温度控制在 850℃左右,以实现反应最佳。
其它湿式脱硫工艺包括用钠基、镁基、海水和氨作吸 收剂,一般用于小型电厂和工业锅炉。以海水为吸收剂的 工艺具有结构简单、不用投加化学品、投资小和运行费用 低等特点。氨洗涤法可达很高的脱硫效率,副产物硫酸铵 和硝酸铵是可出售的化肥。
3.国外脱硫技术发展现状
3.2半干法烟气脱硫工艺
喷雾干燥法属于半干法脱硫工艺。该工艺于70年代 初至中期开发成功,第一台电站喷雾干燥脱硫装置于1980 年在美国北方电网的河滨电站投入运行,此后该技术在美 国和欧洲的燃煤电站实现了商业化。该法利用石灰浆液作 吸反收应剂器,出以口细,雾随滴着喷水入分反蒸应发器,,形与成了SO干2边的反颗应粒边混干合燥物,。在该 副产物是硫酸钙、硫酸盐、飞灰及未反应的石灰组成的混 合物。
2.国内脱硫技术发展现状
2.6.3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工艺流程
2.国内脱硫技术发展现状
2.6.4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工艺实例
四川内江高坝电厂引进了芬兰的410t/hr循环流化床 锅炉,目前已投入了运行。
3.国外脱硫技术发展现状
世界各国研究开发和商业应用的烟气脱 硫技术估计超过200种。按脱硫产物是否回 收,烟气脱硫可分为抛弃法和再生回收法, 前者脱硫混合物直接排放,后者将脱硫副 产物以硫酸或硫磺等形式回收。按脱硫产 物的干湿形态,烟气脱硫又可分为湿法、 半干法和干法工艺。
2.国内脱硫技术发展现状
2.3海水烟气脱硫
2.3.1海水烟气脱硫原理
海水烟气脱硫工艺是利用海水的碱度达到脱除烟气 中的二氧化硫的一种脱硫方法。烟气经除尘器除尘后,由 增压风机送入气—气换热器中的热侧降温,然后送入吸收 塔。在脱硫吸收塔内,与来自循环冷却系统的大量海水接 触,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被吸收反应脱除。
2.国内脱硫技术发展现状
2.4.2炉内喷钙尾部增湿脱硫化学反应原理: CaO + SO2 + 0.5O2 → CaSO4 CaO + H2O → Ca(OH)2 Ca(OH)2 + SO2 + 0.5O2 → CaSO4 + H2O
1.国内脱硫技术发展现状
2.4.3炉内喷钙尾部增湿脱硫工艺流程
1.国内脱硫技术发展现状
2.国内脱硫技术发展现状
2.3.2海水烟气脱硫化学反应原理: (1) 吸收塔中,烟气中SO2与海
水接触发生以下反应:SO2 + H2O → H2SO3 H2SO3 → H+ + HSO3- HSO3- → H+ + SO32-
(2)在曝气池中,发生以下反应: SO32- + 0.5O2 → SO42- CO32- + H+ → HCO3HCO3- + H+ → H2CO3 → H2O + CO2 ↑
3.国外脱硫技术发展现状
3.1湿法烟气脱硫工艺
湿法烟气脱硫工艺绝大多数采用碱性浆液或溶液作吸 收剂,其中石灰石或石灰为吸收剂的强制氧化湿式脱硫方 式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脱硫技术。石灰石或石灰洗涤剂与 烟经气分中离S后O即2反可应抛,弃反,应也产可物以硫石酸膏钙形在式洗回涤收液。中目沉前淀的下系来统,大 多数采用了大处理量洗涤塔,300MW机组可用一个吸收 塔,从而节省了投资和运行费用。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已达 99%以上,通过添加有机酸可使脱硫效率提高到95%以上。
2.国内脱硫技术发展现状
2.1.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
2.1.1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原理
石灰石(石灰)—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主要是采用 廉价易得的石灰石或石灰作为脱硫吸收剂,石灰石经破碎 磨细成粉状与水混合搅拌制成吸收浆液。当采用石灰作为 吸收剂时,石灰粉经消化处理后加水搅拌制成吸收浆液。 在吸收塔内,吸收浆液与烟气接触混合,烟气中的二氧化 硫与浆液中的碳酸钙以及鼓入的氧化空气进行化学反应被 吸收脱除,最终产物为石膏。脱硫后的烟气依次经过除雾 器除去雾滴,加热器加热升温后,由增压风机经烟囱排放, 脱硫渣石膏可以综合利用。
2.国内脱硫技术发展现状
2.5.2电子束烟气脱硫(EBA法)化学反应原 理:
烟气中的SO2与因电子束照射而生 成的游离基进行反应,氧化成H2SO4:
SO2 +HO• → HOSO2 • HOSO2 •+ HO• → H2SO4
SO2 +O• → SO3 SO3 +H2O → H2SO4
2.国内脱硫技术发展现状
2.国内脱硫技术发展现状
2.6.2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化学反应原理:
主要化学反应:
CaO + SO2 + 2H2O → CaSO3•2H2O CaSO3•2H2O+0.5O2 → CaSO4•2H2O(石膏)
同时,也可脱除烟气中的HCl和HF等酸 性气体,反应为:
CaO + 2HCl → CaCl2 + H2O CaO + 2HF → CaF2 + H2O
2.国内脱硫技术发展现状
2.4炉内喷钙尾部增湿脱硫
2.4.1炉内喷钙尾部增湿脱硫原理
炉内喷钙加尾部增湿活化工艺(简称LIFAC工艺)是 在炉内喷钙脱硫工艺的基础上在锅炉尾部增设了增湿段, 以提高脱硫效率。
该工艺多以石灰石粉为吸收剂,石灰石粉由气力喷入 炉膛850-1150℃温度区,石灰石受热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 化碳,氧化钙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钙。由 于反应在气固两相之间进行,收到传质过程的影响,反应 速度较慢,吸收剂利用率较低。在尾部增湿活化反应内, 增进湿而水与以烟雾气状中喷的入二,氧与化未硫反反应应的,氧进化而钙再接次触脱生除成二氧Ca化(O硫H)2。 当Ca/S为2.5及以上时,系统脱硫率可达到65%-80%。
电子束烟气脱硫工艺是一种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相结合的 高新技术。本工艺的流程是由排烟预除尘、烟气冷却、氨的冲 入、电子束照射和副产品捕集工序组成。锅炉所排出的烟气, 经过集尘器的粗滤处理之后进入冷却塔,在冷却塔内喷射冷却 水,将烟气冷却到适合于脱硫、脱硝处理的温度(约70℃)。 烟气的露点通常约为50℃,被喷射呈雾状的冷却水在冷却塔内 完全得到蒸发,因此,不产生任何废水。通过冷却塔后的烟气 流进反应器,在反应器进口处将一定的氨气、压缩空气和软水 混合喷入,加入氨的量取决于SOx和NOx浓度,经过电子束照射 后,SOx和NOx在自由基的作用下生成中间物硫酸和硝酸。然后 硫酸和硝酸与共存的氨进行中和反应,生成粉状颗粒硫酸铵和 硝酸铵的混合体。
3.国外脱硫技术发展现状
3.3干法脱硫工艺
干法脱硫工艺主要是喷吸收剂工艺。按所用吸收剂 不同可分为钙基和钠基工艺,吸收剂可以干态、湿润态或 浆液喷入。喷入部位可以为炉膛、省煤器和烟道。当钙硫 比为2时,干法工艺的脱硫效率可达50-70%,钙利用率达 50%。这种方法较适合老电厂改造,因为在电厂排烟流程 中不需要增加什么设备,就能达到脱硫目的。
2.国内脱硫技Βιβλιοθήκη 发展现状2.2.4旋转喷雾半干法烟气脱硫实例
我国于1984年在四川内江白马电厂建成了第一套旋 转喷雾半干法烟气脱硫小型试验装置,处理气量为 3400m3N/hr。于1990年1月在白马电厂建成了一套中型试 验装置,处理气量70000m3N/hr,进口SO2浓度3000ppm。 经连续运行考核,Ca/S为1.4时,脱硫率可达到80%以上。
国内外烟气脱硫技术发展现 状及各种技术对比概要
国内外烟气脱硫技术发展现状与 各种技术的利弊
1. 烟气脱硫技术发展背景及分类 2. 国内烟气脱硫技术发展现状 3. 国外烟气脱硫技术发展现状 4. 烟气各种脱硫技术对比
2.国内脱硫技术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在烟气脱硫技术引进工作方面 加大了力度。对目前世界上电厂锅炉较广泛采用的 脱硫工艺建造了示范工程,这些脱硫工艺主要有: 1)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 2)旋转喷雾半干法烟气脱硫工艺(LSD法) 3)海水烟气脱硫工艺 4)炉内喷钙尾部增湿脱硫工艺(LIFAC法) 5)电子束烟气脱硫工艺(EBA) 6)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工艺(锅炉CFB)
(2)然后CaSO3再被氧化为CaSO4。
2.国内脱硫技术发展现状
2.1.3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流程
2.国内脱硫技术发展现状
2.1.4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实例
在我国,重庆珞璜电厂首次引进了日本三菱公司的石 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脱硫装置与两台360MW燃煤 机组相配套。机组燃煤含硫量为4.02%,脱硫装置入口烟 气二氧化硫浓度为3500ppm,设计脱硫效率大于95%。从 最近几年电厂的运行情况来看,该工艺的脱硫效率很高, 环境特性很好。不过,设备存在一定的结垢现象,防腐方 面的研究也有待加强。
2.4.4炉内喷钙尾部增湿脱硫实例
南京下关发电厂2×125MW机组全套引进芬兰IVO公 司的LIFAC工艺技术,锅炉的含硫量为0.92%,设计脱硫效 率为75%。目前,两台脱硫试验装置已投入商业运行,运 行的稳定性及可靠性均较高。
2.国内脱硫技术发展现状
2.5电子束烟气脱硫(EBA法)
2.5.1电子束烟气脱硫(EBA法)原理
2.5.3电子束烟气脱硫(EBA法)工艺流程
2.国内脱硫技术发展现状
2.5.4电子束烟气脱硫(EBA法)实例
成都热电厂和日本荏原制作所合作建造了的电子束 脱硫工艺装置,该装置的处理烟气量为30万m3/h,二氧化 硫的浓度为5148mg/m3,设计脱硫率为80%。目前,该工 艺装置已投入运行,运行的稳定性及设备状况均较佳。
2.国内脱硫技术发展现状
1.3.3海水烟气脱硫工艺流程
2.国内脱硫技术发展现状
2.3.4海水烟气脱硫实例
在我国,深圳西部电厂的一台300MW机组海水脱硫 工艺,得到了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电力公司的批准,作为 海水脱硫试验示范项目开始实施,在运行过程中开展相应 的跟踪和试验研究工作。目前,该示范工程已投入商业运 行,运行的可靠性高。
2.国内脱硫技术发展现状
2.1.2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化学反 应原理:
(1)用石灰石或石灰浆液吸收烟气中的SO2,首先 生成CaSO3: 石灰石: CaCO3 + SO2 + 0.5H2O → CaSO3•0.5H2O + CO2↑ 石灰: CaO + SO2 + 0.5H2O → CaSO3•0.5H2O
喷雾干燥技术在燃用低硫和中硫煤的中小容量机组上 应用较多。当用于高硫煤时石灰浆液需要高度浓缩,因而 带来了一系列技术问题,同时由于石灰脱硫剂的成本较高, 也影响了其经济性。但是近年来,燃用高硫煤的机组应用 常规旋转喷雾技术的比例有所增加。喷雾干燥法可脱除 7利0用-95一%直的是SO个2,难并题有。可能提高到98%,但副产物的处理和
2.国内脱硫技术发展现状
2.2.2旋转喷雾半干法烟气脱硫化学反应原理: SO2吸收总反应为: Ca(OH)2(s) + SO2(g) + H2O(l) = CaSO3•2H2O(s) CaSO3•2H2O(s) + 0.5O2(g) = CaSO4•2H2O(s)
2.国内脱硫技术发展现状
2.2.3旋转喷雾半干法烟气脱硫工艺流程
2.国内脱硫技术发展现状
2.2旋转喷雾半干法烟气脱硫
2.2.1旋转喷雾半干法烟气脱硫原理
旋转喷雾半干法烟气脱硫工艺也是目前应用较广的 一种烟气脱硫技术,其工艺原理是以石灰为脱硫吸收剂, 石灰经消化并加水制成消石灰乳,消石灰乳由泵打入位于 吸收塔内的雾化装置,在吸收塔内,被雾化成细小液滴的 吸收剂与烟气混合接触,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发生化学反 应生成CaSO3,从而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被脱除。
2.国内脱硫技术发展现状
2.6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 2.6.1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原理
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工艺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 的一种新型煤燃烧脱硫技术。其原理是燃料和作为吸 收剂的石灰石粉送入燃烧室中部送入,气流使燃料颗 粒、石灰石粉和灰一起在循环流化床强烈扰动并充满 燃烧室,石灰石粉在燃烧室内裂解成氧化钙,氧化钙 和二氧化硫结合成亚硫酸钙,锅炉燃烧室温度控制在 850℃左右,以实现反应最佳。
其它湿式脱硫工艺包括用钠基、镁基、海水和氨作吸 收剂,一般用于小型电厂和工业锅炉。以海水为吸收剂的 工艺具有结构简单、不用投加化学品、投资小和运行费用 低等特点。氨洗涤法可达很高的脱硫效率,副产物硫酸铵 和硝酸铵是可出售的化肥。
3.国外脱硫技术发展现状
3.2半干法烟气脱硫工艺
喷雾干燥法属于半干法脱硫工艺。该工艺于70年代 初至中期开发成功,第一台电站喷雾干燥脱硫装置于1980 年在美国北方电网的河滨电站投入运行,此后该技术在美 国和欧洲的燃煤电站实现了商业化。该法利用石灰浆液作 吸反收应剂器,出以口细,雾随滴着喷水入分反蒸应发器,,形与成了SO干2边的反颗应粒边混干合燥物,。在该 副产物是硫酸钙、硫酸盐、飞灰及未反应的石灰组成的混 合物。
2.国内脱硫技术发展现状
2.6.3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工艺流程
2.国内脱硫技术发展现状
2.6.4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工艺实例
四川内江高坝电厂引进了芬兰的410t/hr循环流化床 锅炉,目前已投入了运行。
3.国外脱硫技术发展现状
世界各国研究开发和商业应用的烟气脱 硫技术估计超过200种。按脱硫产物是否回 收,烟气脱硫可分为抛弃法和再生回收法, 前者脱硫混合物直接排放,后者将脱硫副 产物以硫酸或硫磺等形式回收。按脱硫产 物的干湿形态,烟气脱硫又可分为湿法、 半干法和干法工艺。
2.国内脱硫技术发展现状
2.3海水烟气脱硫
2.3.1海水烟气脱硫原理
海水烟气脱硫工艺是利用海水的碱度达到脱除烟气 中的二氧化硫的一种脱硫方法。烟气经除尘器除尘后,由 增压风机送入气—气换热器中的热侧降温,然后送入吸收 塔。在脱硫吸收塔内,与来自循环冷却系统的大量海水接 触,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被吸收反应脱除。
2.国内脱硫技术发展现状
2.4.2炉内喷钙尾部增湿脱硫化学反应原理: CaO + SO2 + 0.5O2 → CaSO4 CaO + H2O → Ca(OH)2 Ca(OH)2 + SO2 + 0.5O2 → CaSO4 + H2O
1.国内脱硫技术发展现状
2.4.3炉内喷钙尾部增湿脱硫工艺流程
1.国内脱硫技术发展现状
2.国内脱硫技术发展现状
2.3.2海水烟气脱硫化学反应原理: (1) 吸收塔中,烟气中SO2与海
水接触发生以下反应:SO2 + H2O → H2SO3 H2SO3 → H+ + HSO3- HSO3- → H+ + SO32-
(2)在曝气池中,发生以下反应: SO32- + 0.5O2 → SO42- CO32- + H+ → HCO3HCO3- + H+ → H2CO3 → H2O + CO2 ↑
3.国外脱硫技术发展现状
3.1湿法烟气脱硫工艺
湿法烟气脱硫工艺绝大多数采用碱性浆液或溶液作吸 收剂,其中石灰石或石灰为吸收剂的强制氧化湿式脱硫方 式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脱硫技术。石灰石或石灰洗涤剂与 烟经气分中离S后O即2反可应抛,弃反,应也产可物以硫石酸膏钙形在式洗回涤收液。中目沉前淀的下系来统,大 多数采用了大处理量洗涤塔,300MW机组可用一个吸收 塔,从而节省了投资和运行费用。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已达 99%以上,通过添加有机酸可使脱硫效率提高到95%以上。
2.国内脱硫技术发展现状
2.1.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
2.1.1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原理
石灰石(石灰)—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主要是采用 廉价易得的石灰石或石灰作为脱硫吸收剂,石灰石经破碎 磨细成粉状与水混合搅拌制成吸收浆液。当采用石灰作为 吸收剂时,石灰粉经消化处理后加水搅拌制成吸收浆液。 在吸收塔内,吸收浆液与烟气接触混合,烟气中的二氧化 硫与浆液中的碳酸钙以及鼓入的氧化空气进行化学反应被 吸收脱除,最终产物为石膏。脱硫后的烟气依次经过除雾 器除去雾滴,加热器加热升温后,由增压风机经烟囱排放, 脱硫渣石膏可以综合利用。
2.国内脱硫技术发展现状
2.5.2电子束烟气脱硫(EBA法)化学反应原 理:
烟气中的SO2与因电子束照射而生 成的游离基进行反应,氧化成H2SO4:
SO2 +HO• → HOSO2 • HOSO2 •+ HO• → H2SO4
SO2 +O• → SO3 SO3 +H2O → H2SO4
2.国内脱硫技术发展现状
2.国内脱硫技术发展现状
2.6.2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化学反应原理:
主要化学反应:
CaO + SO2 + 2H2O → CaSO3•2H2O CaSO3•2H2O+0.5O2 → CaSO4•2H2O(石膏)
同时,也可脱除烟气中的HCl和HF等酸 性气体,反应为:
CaO + 2HCl → CaCl2 + H2O CaO + 2HF → CaF2 + H2O
2.国内脱硫技术发展现状
2.4炉内喷钙尾部增湿脱硫
2.4.1炉内喷钙尾部增湿脱硫原理
炉内喷钙加尾部增湿活化工艺(简称LIFAC工艺)是 在炉内喷钙脱硫工艺的基础上在锅炉尾部增设了增湿段, 以提高脱硫效率。
该工艺多以石灰石粉为吸收剂,石灰石粉由气力喷入 炉膛850-1150℃温度区,石灰石受热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 化碳,氧化钙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钙。由 于反应在气固两相之间进行,收到传质过程的影响,反应 速度较慢,吸收剂利用率较低。在尾部增湿活化反应内, 增进湿而水与以烟雾气状中喷的入二,氧与化未硫反反应应的,氧进化而钙再接次触脱生除成二氧Ca化(O硫H)2。 当Ca/S为2.5及以上时,系统脱硫率可达到65%-80%。
电子束烟气脱硫工艺是一种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相结合的 高新技术。本工艺的流程是由排烟预除尘、烟气冷却、氨的冲 入、电子束照射和副产品捕集工序组成。锅炉所排出的烟气, 经过集尘器的粗滤处理之后进入冷却塔,在冷却塔内喷射冷却 水,将烟气冷却到适合于脱硫、脱硝处理的温度(约70℃)。 烟气的露点通常约为50℃,被喷射呈雾状的冷却水在冷却塔内 完全得到蒸发,因此,不产生任何废水。通过冷却塔后的烟气 流进反应器,在反应器进口处将一定的氨气、压缩空气和软水 混合喷入,加入氨的量取决于SOx和NOx浓度,经过电子束照射 后,SOx和NOx在自由基的作用下生成中间物硫酸和硝酸。然后 硫酸和硝酸与共存的氨进行中和反应,生成粉状颗粒硫酸铵和 硝酸铵的混合体。
3.国外脱硫技术发展现状
3.3干法脱硫工艺
干法脱硫工艺主要是喷吸收剂工艺。按所用吸收剂 不同可分为钙基和钠基工艺,吸收剂可以干态、湿润态或 浆液喷入。喷入部位可以为炉膛、省煤器和烟道。当钙硫 比为2时,干法工艺的脱硫效率可达50-70%,钙利用率达 50%。这种方法较适合老电厂改造,因为在电厂排烟流程 中不需要增加什么设备,就能达到脱硫目的。
2.国内脱硫技Βιβλιοθήκη 发展现状2.2.4旋转喷雾半干法烟气脱硫实例
我国于1984年在四川内江白马电厂建成了第一套旋 转喷雾半干法烟气脱硫小型试验装置,处理气量为 3400m3N/hr。于1990年1月在白马电厂建成了一套中型试 验装置,处理气量70000m3N/hr,进口SO2浓度3000ppm。 经连续运行考核,Ca/S为1.4时,脱硫率可达到80%以上。
国内外烟气脱硫技术发展现 状及各种技术对比概要
国内外烟气脱硫技术发展现状与 各种技术的利弊
1. 烟气脱硫技术发展背景及分类 2. 国内烟气脱硫技术发展现状 3. 国外烟气脱硫技术发展现状 4. 烟气各种脱硫技术对比
2.国内脱硫技术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在烟气脱硫技术引进工作方面 加大了力度。对目前世界上电厂锅炉较广泛采用的 脱硫工艺建造了示范工程,这些脱硫工艺主要有: 1)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 2)旋转喷雾半干法烟气脱硫工艺(LSD法) 3)海水烟气脱硫工艺 4)炉内喷钙尾部增湿脱硫工艺(LIFAC法) 5)电子束烟气脱硫工艺(EBA) 6)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工艺(锅炉CFB)
(2)然后CaSO3再被氧化为CaSO4。
2.国内脱硫技术发展现状
2.1.3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流程
2.国内脱硫技术发展现状
2.1.4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实例
在我国,重庆珞璜电厂首次引进了日本三菱公司的石 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脱硫装置与两台360MW燃煤 机组相配套。机组燃煤含硫量为4.02%,脱硫装置入口烟 气二氧化硫浓度为3500ppm,设计脱硫效率大于95%。从 最近几年电厂的运行情况来看,该工艺的脱硫效率很高, 环境特性很好。不过,设备存在一定的结垢现象,防腐方 面的研究也有待加强。
2.4.4炉内喷钙尾部增湿脱硫实例
南京下关发电厂2×125MW机组全套引进芬兰IVO公 司的LIFAC工艺技术,锅炉的含硫量为0.92%,设计脱硫效 率为75%。目前,两台脱硫试验装置已投入商业运行,运 行的稳定性及可靠性均较高。
2.国内脱硫技术发展现状
2.5电子束烟气脱硫(EBA法)
2.5.1电子束烟气脱硫(EBA法)原理
2.5.3电子束烟气脱硫(EBA法)工艺流程
2.国内脱硫技术发展现状
2.5.4电子束烟气脱硫(EBA法)实例
成都热电厂和日本荏原制作所合作建造了的电子束 脱硫工艺装置,该装置的处理烟气量为30万m3/h,二氧化 硫的浓度为5148mg/m3,设计脱硫率为80%。目前,该工 艺装置已投入运行,运行的稳定性及设备状况均较佳。
2.国内脱硫技术发展现状
1.3.3海水烟气脱硫工艺流程
2.国内脱硫技术发展现状
2.3.4海水烟气脱硫实例
在我国,深圳西部电厂的一台300MW机组海水脱硫 工艺,得到了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电力公司的批准,作为 海水脱硫试验示范项目开始实施,在运行过程中开展相应 的跟踪和试验研究工作。目前,该示范工程已投入商业运 行,运行的可靠性高。
2.国内脱硫技术发展现状
2.1.2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化学反 应原理:
(1)用石灰石或石灰浆液吸收烟气中的SO2,首先 生成CaSO3: 石灰石: CaCO3 + SO2 + 0.5H2O → CaSO3•0.5H2O + CO2↑ 石灰: CaO + SO2 + 0.5H2O → CaSO3•0.5H2O
喷雾干燥技术在燃用低硫和中硫煤的中小容量机组上 应用较多。当用于高硫煤时石灰浆液需要高度浓缩,因而 带来了一系列技术问题,同时由于石灰脱硫剂的成本较高, 也影响了其经济性。但是近年来,燃用高硫煤的机组应用 常规旋转喷雾技术的比例有所增加。喷雾干燥法可脱除 7利0用-95一%直的是SO个2,难并题有。可能提高到98%,但副产物的处理和
2.国内脱硫技术发展现状
2.2.2旋转喷雾半干法烟气脱硫化学反应原理: SO2吸收总反应为: Ca(OH)2(s) + SO2(g) + H2O(l) = CaSO3•2H2O(s) CaSO3•2H2O(s) + 0.5O2(g) = CaSO4•2H2O(s)
2.国内脱硫技术发展现状
2.2.3旋转喷雾半干法烟气脱硫工艺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