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北京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及答案(100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北京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100分)
一、选择题目(单选 每小6分,共42分)
6. 下列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用途与其还原性有关的是( )
7.下列事实与水解反应无关..
的是( ) A .用Na 2S 除去废水中的Hg 2+ B .用热的Na 2CO 3溶液去油污 C .利用油脂的皂化反应制造肥皂 D .配制CuSO 4溶液时加少量稀H 2SO 4
8、完成下列实验,所选装置正确的是( )
9、已知伞形酮可用雷琐苯乙酮和苹果酸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一分子雷琐苯乙酮含有3个碳碳双键 B .苹果酸的一种缩聚产物是
C .1mol 伞形酮与足量NaOH 溶液反应,最多可消耗2mol NaOH
D .雷琐苯乙酮、苹果酸、伞形酮都能跟FeCl 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10、已知:2SO 2 (g)+ O 2(g)
2SO 3(g) ΔH ,有关数据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根据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判断出ΔH<0
B.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SO2的平衡转化率α(727℃)<α(927℃)
C. 增大压强、降低温度能提高SO2的转化率
D. SO3的稳定性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11、混合动力汽车(HEV)中使用了镍氢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其中M为储氢合金,MH为吸附了氢原子的储氢合金,KOH溶液作电解液.关于镍氢电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充电时,阴极附近pH降低
B.电动机工作时溶液中OH﹣向甲移动
C.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NiOOH+H2O+e﹣═Ni(OH)2+OH﹣
D.电极总反应式为:MH+NiOOH M+Ni(OH)2
12. 向FeCl3溶液中加入Na2SO3溶液,测定混合后溶液pH随混合前溶液中c(SO32-)/c(Fe3+)
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实验发现:
i. a点溶液透明澄清,向其中滴加NaOH溶液后,立即产生
灰白色沉淀,滴入KSCN溶液显红色;
ii. c点和d点溶液中产生红褐色沉淀,无气体逸出。

取其
上层清液滴加NaOH溶液后无明显现象,滴加KSCN溶
液显红色。

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 向a点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
B. b点较a点溶液pH升高的主要原因:2Fe3+ + SO32- + H2O === 2Fe2+ + SO42- + 2H+
C. c点溶液中发生的主要反应:2Fe3+ + 3SO32- + 6H22Fe(OH)3↓+ 3H2SO3
D. 向d点上层清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再滴加NaOH溶液,红色加深
二、非选择题目(58分)
25、(16分)A(C2H2)是基本有机化工原料。

由A制备高分子化合物PVB和IR 的合成路线(部分反应条件略去)如下:
已知:
Ⅰ.醛与二元醇可生成环状缩醛:
Ⅱ.CH≡CH与H2加成,若以Ni、Pt、Pd做催化剂,可得到烷烃;若以Pd-CaCO3-PbO 做催化剂,可得到烯烃。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名称是。

(2)B中含氧官能团是。

(3)①的反应类型是。

(4)D和IR的结构简式分别是、。

(5)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⑧的化学方程
式 。

(6)已知:RCHO+R’CH 2CHO ∆
−−−→稀NaOH
+H 2O (R 、R’表示烃基或氢)
以A 为起始原料,选用必要的无机试剂合成D ,写出合成路线(用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用箭头表示转化关系,箭头上注明试剂和反应条件)。

26、(13分) 氨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影响。

(1)氨的制备与利用。

①工业合成氨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氨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氨的定量检测。

水体中氨气和铵根离子(统称氨氮)总量的检测备受关注。

利用氨气传感器检测水体中氨氮含量的示意图如下:
①利用平衡原理分析含氨氮水样中加入NaOH溶液的作用:。

②若利用氨气传感器将1 L水样中的氨氮完全转化为N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6×10-4 mol·L-1,则水样中氨氮(以氨气计)含量为mg·L-1。

(3)氨的转化与去除。

微生物燃料电池(MFC)是一种现代化氨氮去除技术。

下图为MFC碳氮联合同时去除的
氮转化系统原理示意图。

①已知A、B两极生成CO2和N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 : 2,写出A极的电极反应
式:。

②用化学用语简述NH4+去除的原理:。

27.(13分)Li—CuO二次电池的比能量高、工作温度宽,性能优异,广泛应
用于军事和空间领域。

(1)Li—CuO电池中,金属锂做极。

(2)比能量是指消耗单位质量的电极所释放的电量,用来衡量电池的优劣。

比较Li、Na、Al分别作为电极时比能量的大小:。

(3)通过如下过程制备CuO。

①过程Ⅰ,H2O2的作用是。

②过程Ⅱ产生Cu2(OH)2CO3的离子方程式是。

③过程Ⅱ,将CuSO4溶液加到Na2CO3溶液中,研究二者不同物质的量
之比与产品纯度的关系(用测定铜元素的百分含量来表征产品的纯
度),结果如下:
已知:Cu2(OH)2CO3中铜元素的百分含量为57.7%。

二者比值为1:0.8时,产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产生该杂质的原因是。

④过程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Li—CuO二次电池以含Li+的有机溶液为电解质溶液,其工作原理示意如下。

聚丙烯多孔膜
(只允许Li+通过)
28、(16分)
某小组在验证反应“Fe+2Ag+=Fe2++2Ag”的实验中检测到Fe3+,发现和探究过程如下。

向硝酸酸化的0.05 mol·L-1硝酸银溶液(pH≈2)中加入过量铁粉,搅拌后静置,烧杯底部有黑色固体,溶液呈黄色。

(1)检验产物
①取少量黑色固体,洗涤后,_______(填操作和现象),证明黑色固体中含有Ag。

②取上层清液,滴加K3[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_______________。

(2)针对“溶液呈黄色”,甲认为溶液中有Fe3+,乙认为铁粉过量时不可能有Fe3+,乙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针对两种观点继续实验:
①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证实了甲的猜测。

同时发现有白色沉淀产生,且溶液颜色变浅、沉淀量多少与取样时间有关,对比实验记录如下:
(资料:Ag+与SCN-生成白色沉淀AgSCN)
②对Fe3+产生的原因作出如下假设:
假设a:可能是铁粉表面有氧化层,能产生Fe3+;
假设b:空气中存在O2,由于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可产生Fe3+;
假设c:酸性溶液中NO3-具有氧化性,可产生Fe3+;
假设d:根据_______现象,判断溶液中存在Ag+,可产生Fe3+。

③下列实验Ⅰ可证实假设a、b、c不是产生Fe3+的主要原因。

实验Ⅱ可证实假设d成立。

实验Ⅰ:向硝酸酸化的________溶液(pH≈2)中加入过量铁粉,搅拌后静置,不同时间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3 min时溶液呈浅红色,30 min后溶液几乎无色。

实验Ⅱ:装置如图。

其中甲溶液是________,操作及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25、(1)乙炔(1分)
(2)酯基(1分)
(3)加成反应(2分)
(4)CH3CH2CH2CHO
(5)+nNaOH+nCH 3COONa
(6)(4分)
生成乙烯(1分),生成乙醛(1分),生成烯醛(1分),与H2直接加成得到D 不扣分
26、(1)Ⅰ -1 -------------2分
Ⅱ c(NaClO)增大,水解平衡正向移动,使c(HClO)增大,NH3被氧化为N2速度加快。

---2分
(2)Ⅰ ClO- + H 2O HClO + OH- ------------2分
ⅡpH较大时,c(OH-)较大,抑制NaClO水解,c(HClO)较小致氧化能力弱,去除率降低。

---2分
pH较小时,c(H+)较大,促进NaClO水解,c(HClO)太高致HClO易分解,去除率降低。

---2分
(3)负极 ----------1分 Cl-- 2e- + H2O = H+ + HClO-------------2分27、(1)负
(2)Li>Al>Na

(3)① 氧化剂
② 2Cu 2+ + 2CO 32- + H 2O == Cu 2(OH)2CO 3↓ + CO 2↑
③ Cu(OH)2或4 Cu(OH)2·CuCO 3 等
当Na 2CO 3用量减少时,c (CO 32-)变小,CO 32-水解程度变大,c (OH -)/ c (CO 32-)增加,
c (OH -)对产物的影响增大。

④Cu 2(OH)2CO 3 2CuO + CO 2 + H 2O
(4)CuO + 2e - + 2Li + == Cu + Li 2O
28、(1)①加硝酸加热溶解固体,再滴加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

(或者加入足量稀盐酸(或稀硫酸),固体未完全溶解)。

②Fe 2+ (2)Fe+2Fe 3+=3Fe 2+ 。

②4Fe 2++O 2+4H +=Fe 3++2H 2O 、白色沉淀 ③0.05 mol·L -1 NaNO 3溶液 、 FeCl 2溶液(或FeSO 4溶液)、按图连接好装置,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分别取电池工作前与工作一段时间后左侧烧杯中溶液,同时滴加KSCN 溶液,后者红色更深。

(3)溶液中存在反应:①Fe+2Ag +=Fe 2++2Ag ,②Ag ++Fe 2+=Ag+Fe 3+,③Fe+2Fe 3+=3Fe 2+。

反应开始时,c (Ag +)大,以反应①②为主,c (Fe 3+)增大。

约30分钟后,c (Ag +)小,以反应③为主,c (Fe 3+)减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