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12《与朱元思书》第1课时【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谢 谢!
齐读第三段,想象桐庐一带山的奇异,感受其挺拔 美、清幽美。
再读文章,理清思路
描绘富春江
要求:从文中选择描写景物的 语句,画成风景画,看谁画得 最能表现相应的语句。
文章思路
第一段:山水总印象: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
第二段:异水:千丈见底(清) 急湍猛浪(急)
第三段:奇山:高山寒树(树之奇) 负势轩邈(山之势) 泉鸟蝉猿(山之音) 息心忘返(山之力) 横柯疏条(林之密)
他在当时文坛上影响很大,《南史》说:“均文 体清拔,有古气,好事者或学之,谓为‘吴均体’。” 另著有《续齐谐记》,是当时志怪小说中艺术成就较 高的作品,文字明净可观,其中“阳羡书生”一则, 情节奇幻,为人称赏。
写作背景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朋友的一 封信,但现在看到的已不是当时的完整 信件。本文见于《艺术类聚》卷七。由 于文中生动细腻地描绘了富春江的秀美 风光,历来被人们当做独立成篇的山水 佳作来阅读欣赏。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与朱元思书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积累常用的文言字词句。 2.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 3.背诵全文。
走近作者
吴均,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字叔庠,吴兴故 鄣(今浙江省安吉县)人。今存诗一百余首,所作多 抒发郁勃不平之气和怀才不遇之慨。如《赠王桂阳》。 此外,一些写景小诗也颇著名,如《山中杂诗》。其 文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称,如《与施从事书》 《与顾章书》《与朱元思书》等,表现了流连山水的 生活情趣,风格简淡清新,是历来传诵的骈文名作。
“与”:给,“书”:信。
朗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2.学生范读。 3.师范读。 4.自由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齐读。
疏通文意
再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 工具书,初步理解文句,完成导 学案上的题目。
再读文章,理清思路
再读文章,根据文章想象富 春江美景,把握各段的写景重点 及景物特征,小组内讨论交流, 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巧妙。
再读文章,理清思路
第一段写自己游览的地点及 对桐庐一带山水总的印象。“奇 山异水”表明这一带山水不同凡 响,“独绝”二字,强调此处山 水为天下之冠。这一段总领全篇。
齐读第一段,想象作者乘舟顺流而下,尽兴 观赏的情形。
再读文章,理清思路
第二段写水,突出“异”。 “千丈见底”是说水之清。 “急湍甚箭”是说水之急。
齐读第二段,想象富春江水的秀美与壮阔。
再读文章,理清思路
第三段写山,突出“奇”。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表现了树之奇。 “负势轩邈”表现了山之势。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 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表 现了山之音。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 窥谷忘反”表现了山之力。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 见日”表现了林之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