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意识概述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是生理自我。生理自我是个体对自己身体的意识,包括占有感、支配感和爱 护感。随着自我意识的成长,我们逐渐对生理自我有一个明晰的看法与正确的认识,但由于青年时 期的不确定性,有的学生对生理自我产生较高的心理关注。
➢ 心理自我是个体对自己的心理活动、个性特征、心理品质的认识、体验和愿望,包括对自己的感知、 记忆、思维、智力、能力、性格、气质、情绪、爱好和行为特点等的认识和体验。
自我调节
自我意识的意志成分。自我调节主要表现为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活动和态度的调控。它包括自我检查、自我监督、 自我控制等。自我调节是自我意识中直接作用于个体行为的环节,它是一个人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重要机制,自我调节 的实现是自我意识的能动性质的表现。
生理自我、心理自我与社会自我
按自我意识活动内容来看,自我意识又可分为生理自我、心理自我与社会自 我。
发现了没有?有些人会低估自己的价值,有些人会高估自己的价值,而你,对自 己有正确的认识吗?
因为我们的自我意识的主观性,有时候你会发现,真实的你是一个样子,你 眼中的自己是另外一个样子,而别人眼中的你又是另外一个样,三者之间有着或 大或小或多或少的区别。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久哈里之窗由美国心理学家乔瑟 夫·勒夫(Joseph Luft)和哈里·英格拉 姆(Harry Ingram)在20世纪50年代 提出,认为人的心中有四个区域(参 见右图)。公开区是别人和自己都看 得到的;盲点区是别人看得到,而自 己毫无知晓;隐藏区是因为本性害羞 或隐私故而没有公诸于世;未知区则 是神秘莫测,为潜意识或无意识。
丰富、细腻、暴躁、温和
智慧与能力的发展
社会自我 对 自 己 的 名 望 、 地 位 、 角 色 、 权 利 、 义 自尊、自信、自爱、自豪、自卑、自怜、 追求名誉地位,与他人竞争,争取得到他
务、责任、力量的认识
自恋
人的好感等
生理自我、心理自我与社会自我的联系
现实自我、投射自我和理想自我
按自我观念分来看,意识结构又可以分为现实自我、投射自我和理想自我三方面。
青年真正认识到这种树木的价值了吗?为什么他会把自己的树烧成炭去卖?
故事 分享
小刘就读的学校是一所名牌大学。择业时,小刘自我感觉良好,期望值偏高,认 为“我有知识你就得用我”,偏执地追求择业高标准,非名企不进。他把自己的学历、 知识作为资本,认为到某个单位求职就是“赏脸”,面试时夸夸其谈,常常挑剔攀比, 提出过分的要求,给用人单位留下浮躁、不踏实的印象,从而使用人单位难以接受。择 业失败时,小刘又缺乏自知之明,不从主观上寻找原因,总认为自己是对的,全是用人 单位的错,抱有“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想法,仍然相信自己是天才而不加努 力。看到别人签约时,常常牢骚满腹,怨天尤人,认为是社会不公,十分不满和丧气。
假设你目前是一个 师范学校的大学生:
现实自 我
投射自 我
理想自 我
现实自我与投射自我,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和谐一致是心理健康 的基本保证,这三者存在矛盾冲突就会引起自我意识的矛盾和偏差。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现实自我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自我感觉,即按照我们自己的标准对 自己目前身心状况和社会关系的看法。
投射自我是在我们看来,其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和看法。
理想自我是自己希望达到的完善形象、生活目标,对未来的憧憬、期待和 抱负,以及自己希望自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
你认为自己有很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生理自我
对自己身体、外貌、衣着、风度、性别、 帅、漂亮、有吸引力、迷人、矮小、普 维护身体的外表修饰、物质欲望的满足等
病痛饱饿等的认识
通、胖等
心理自我 对 自 己 的 智 力 、 性 格 、 气 质 、 兴 趣 、 能 有能力、聪明、优雅、敏感、迟钝、感情 追求信仰,注意行为符合社会规范,要求
力、记忆、思维等特点的认识
只有当我们从自己和他人的角度客观的认识自己,才能了解真正的自己,有 清晰的自我意识。
Hale Waihona Puke (一)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调 节
(二)生理自我、心理自我与社会自 我
(三)现实自我、投射自我和理想自 我
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
自我意识的结构从知、情、意三方面分析,是由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调 节三个子系统构成。因此,自我意识也叫自我调节系统。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自我意识又称自我观念或自我观,是人对自己身心状 态及对自己与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回答“我是谁”这样 的终极问题。
自我意识包括三个层次:
对自己及其状态的认识 对自己肢体活动状态的认识 对自己思维、情感、意志等 心理活动的认识
故事 分享
一个年老的富翁送他的儿子去闯天下。青年来到热带雨林中找到一种树木,这种 树木高十余米,在一大片雨林中只有一两株,青年觉得这种树木质不错而且稀有,就准 备砍去贩卖。这种树木砍下之后,让外层腐烂,留下木头呈黑色的部分,会散发出无比 香气,放在水中也不像其他树那样浮在水面上,而是沉到水底。青年把这带有香味的树 木运到市场出售,可是没人买他的树,倒是旁边卖木炭的小贩生意很火。日子一天天过 去,青年的树仍无人问津。他想,大概我的树真的不及他人的炭,于是他把香树烧成炭 挑到市场上,结果一会儿就卖光了。青年很得意地回家告诉了老父,老父听了,忍不住 落下了泪来。原来,青年烧成木炭的香木,正是世上最珍贵的树木——沉香。只要一 小块,它的价值会超过一车木炭。
➢ 社会自我是个体对自己在社会关系、人际关系中角色的认识,包括个人对自己在客观环境及各种社 会关系中的角色、地位、权利、义务、责任、力量等的意识。社会自我主要受他人看法的影响。
生理自我、心理自我与社会自我是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它们都包含着不同的自我认知、自我评价与自我控 制。
自我认知
自我评价
自我控制
自我认知
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它是自我意识的首要成分,是主观自我对客观自我的认识与评价。我们应提高自我评价能
力,学会与同伴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做出评价。还应学会借助别人的评价来评价自己,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评价自己。
自我体验
自我意识的情感成分,是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所持有的一种态度。良好的自我体验有助于自我的发展。
➢ 心理自我是个体对自己的心理活动、个性特征、心理品质的认识、体验和愿望,包括对自己的感知、 记忆、思维、智力、能力、性格、气质、情绪、爱好和行为特点等的认识和体验。
自我调节
自我意识的意志成分。自我调节主要表现为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活动和态度的调控。它包括自我检查、自我监督、 自我控制等。自我调节是自我意识中直接作用于个体行为的环节,它是一个人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重要机制,自我调节 的实现是自我意识的能动性质的表现。
生理自我、心理自我与社会自我
按自我意识活动内容来看,自我意识又可分为生理自我、心理自我与社会自 我。
发现了没有?有些人会低估自己的价值,有些人会高估自己的价值,而你,对自 己有正确的认识吗?
因为我们的自我意识的主观性,有时候你会发现,真实的你是一个样子,你 眼中的自己是另外一个样子,而别人眼中的你又是另外一个样,三者之间有着或 大或小或多或少的区别。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久哈里之窗由美国心理学家乔瑟 夫·勒夫(Joseph Luft)和哈里·英格拉 姆(Harry Ingram)在20世纪50年代 提出,认为人的心中有四个区域(参 见右图)。公开区是别人和自己都看 得到的;盲点区是别人看得到,而自 己毫无知晓;隐藏区是因为本性害羞 或隐私故而没有公诸于世;未知区则 是神秘莫测,为潜意识或无意识。
丰富、细腻、暴躁、温和
智慧与能力的发展
社会自我 对 自 己 的 名 望 、 地 位 、 角 色 、 权 利 、 义 自尊、自信、自爱、自豪、自卑、自怜、 追求名誉地位,与他人竞争,争取得到他
务、责任、力量的认识
自恋
人的好感等
生理自我、心理自我与社会自我的联系
现实自我、投射自我和理想自我
按自我观念分来看,意识结构又可以分为现实自我、投射自我和理想自我三方面。
青年真正认识到这种树木的价值了吗?为什么他会把自己的树烧成炭去卖?
故事 分享
小刘就读的学校是一所名牌大学。择业时,小刘自我感觉良好,期望值偏高,认 为“我有知识你就得用我”,偏执地追求择业高标准,非名企不进。他把自己的学历、 知识作为资本,认为到某个单位求职就是“赏脸”,面试时夸夸其谈,常常挑剔攀比, 提出过分的要求,给用人单位留下浮躁、不踏实的印象,从而使用人单位难以接受。择 业失败时,小刘又缺乏自知之明,不从主观上寻找原因,总认为自己是对的,全是用人 单位的错,抱有“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想法,仍然相信自己是天才而不加努 力。看到别人签约时,常常牢骚满腹,怨天尤人,认为是社会不公,十分不满和丧气。
假设你目前是一个 师范学校的大学生:
现实自 我
投射自 我
理想自 我
现实自我与投射自我,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和谐一致是心理健康 的基本保证,这三者存在矛盾冲突就会引起自我意识的矛盾和偏差。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现实自我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自我感觉,即按照我们自己的标准对 自己目前身心状况和社会关系的看法。
投射自我是在我们看来,其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和看法。
理想自我是自己希望达到的完善形象、生活目标,对未来的憧憬、期待和 抱负,以及自己希望自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
你认为自己有很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生理自我
对自己身体、外貌、衣着、风度、性别、 帅、漂亮、有吸引力、迷人、矮小、普 维护身体的外表修饰、物质欲望的满足等
病痛饱饿等的认识
通、胖等
心理自我 对 自 己 的 智 力 、 性 格 、 气 质 、 兴 趣 、 能 有能力、聪明、优雅、敏感、迟钝、感情 追求信仰,注意行为符合社会规范,要求
力、记忆、思维等特点的认识
只有当我们从自己和他人的角度客观的认识自己,才能了解真正的自己,有 清晰的自我意识。
Hale Waihona Puke (一)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调 节
(二)生理自我、心理自我与社会自 我
(三)现实自我、投射自我和理想自 我
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
自我意识的结构从知、情、意三方面分析,是由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调 节三个子系统构成。因此,自我意识也叫自我调节系统。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自我意识又称自我观念或自我观,是人对自己身心状 态及对自己与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回答“我是谁”这样 的终极问题。
自我意识包括三个层次:
对自己及其状态的认识 对自己肢体活动状态的认识 对自己思维、情感、意志等 心理活动的认识
故事 分享
一个年老的富翁送他的儿子去闯天下。青年来到热带雨林中找到一种树木,这种 树木高十余米,在一大片雨林中只有一两株,青年觉得这种树木质不错而且稀有,就准 备砍去贩卖。这种树木砍下之后,让外层腐烂,留下木头呈黑色的部分,会散发出无比 香气,放在水中也不像其他树那样浮在水面上,而是沉到水底。青年把这带有香味的树 木运到市场出售,可是没人买他的树,倒是旁边卖木炭的小贩生意很火。日子一天天过 去,青年的树仍无人问津。他想,大概我的树真的不及他人的炭,于是他把香树烧成炭 挑到市场上,结果一会儿就卖光了。青年很得意地回家告诉了老父,老父听了,忍不住 落下了泪来。原来,青年烧成木炭的香木,正是世上最珍贵的树木——沉香。只要一 小块,它的价值会超过一车木炭。
➢ 社会自我是个体对自己在社会关系、人际关系中角色的认识,包括个人对自己在客观环境及各种社 会关系中的角色、地位、权利、义务、责任、力量等的意识。社会自我主要受他人看法的影响。
生理自我、心理自我与社会自我是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它们都包含着不同的自我认知、自我评价与自我控 制。
自我认知
自我评价
自我控制
自我认知
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它是自我意识的首要成分,是主观自我对客观自我的认识与评价。我们应提高自我评价能
力,学会与同伴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做出评价。还应学会借助别人的评价来评价自己,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评价自己。
自我体验
自我意识的情感成分,是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所持有的一种态度。良好的自我体验有助于自我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