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曲》:你知道“荷花”有哪些别称吗?——_《采莲曲》英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译站
——《采莲曲》英译
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Song of Lotus-Picking Girls
[Tang Dynasty]Wang Changling
王泽南译
Their silken skirts blend with green lotus leaves;
Flowers in bloom set off their rosy cheeks.
Mingled in the pond nowhere to be found,
The girls are tracked through their sweet singing sound.
译者有话说
这首《采莲曲》的写作手法极具特色:绿罗裙、红脸庞、田田莲
叶、十里荷塘——诗人将采莲女和满池荷花进行类比,既突出了
采莲女子的美,也勾勒出一幅自然清新的采莲图。

首句“荷叶罗裙一色裁”意为采莲女子的罗裙(silken skirts)
和碧绿的荷叶(green lotus leaves)融为一色,故英译时使用了短语
“blend with”(融合)。

当人和景物融为一体时,人似乎就是景色的
一部分,形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第二句“芙蓉向脸两边开”是全诗翻译的难点,“芙蓉”即荷
花,翻译时应该译成盛放的花、半开的花,还是花骨朵呢?
在这里先给大家科普一个小知识,“荷花”在古代有许多别
称,如“莲”“荷”“菡萏”“藕花”“芙蓉”等等,你知道这其中的细微
差异吗?
54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莲”除了泛指荷花,还可表示莲蓬(seedpod of the lotus)。

“江南可采
莲,莲叶何田田”(《江南》),“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西洲曲》)中采
莲女子采摘的实际上是莲蓬。

“荷”不与“花”搭配而单独出现时,常指荷叶(lotus leaf),脍炙人口
的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描绘的就
是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一角的场景。

再如“水面清圆,一一风荷
举”(周邦彦《苏幕遮》)展现的是荷花清润圆正,微风拂过,片片荷叶挺
立出水面的样子。

“菡萏”一般用来表示未开放的荷花,即花苞(lotus bud),李白的“镜
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子夜吴歌·夏歌》),描写的就是含苞欲放的荷
花。

而李商隐《赠荷花》一诗中“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的
“绿荷红菡萏”,指的便是绿叶红花。

“藕”(lotus root)是莲的地下茎,在诗词中也可代指荷花,如李清照
的名句“红藕香残玉簟秋”(《一剪梅》)和“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如梦令》)。

“芙蓉”则指的是盛放的荷花(lotus in bloom),常用来形容女子娇美
的面庞,如李清照《浣溪沙·闺情》的首句“绣面芙蓉一笑开”,说的便是
女子莞尔一笑的样子好似盛开的荷花。

这首《采莲曲》中,“芙蓉向脸两边开”描绘了采莲少女划着小船进
入荷塘深处,两旁盛放的荷花和她们红润的脸庞相互辉映的美景。


据诗意,我将此句译为“Flowers in bloom set off their
rosy cheeks”,其中“set off”表示衬托,掩映,“rosy cheeks”即红润的脸庞。

55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汉语译站
【译者简介】
王泽南,外交学院翻译硕士毕业,吉林大学文学博士在读。

拥有7年翻译与教学经验,多次担任大型国际会议及纪录片译员,出版译著1部。

曾在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
第一季两度通关,获河北卫视《诗词王中
王》季军、东方卫视《诗书中华》擂主、湖北
卫视《奇妙的诗词》“诗魁”称号等。

在本诗的三四句,诗人又将“声音”元素加入其中,顿时让无声的画面生动了起来。

“乱入”即混入(mingled )之意,之所以会在池中“看不见”(nowhere to be found ),是因为采莲的姑娘们与那绿叶红花相映成趣,混合其中,人花难辨。

忽而听得荷塘中菱歌四起,才知道原来她们就在其中,若隐若现,依稀可寻,可以说是姑娘们甜美的歌声暴露了她们的踪迹,故将末句意译为“The girls are tracked through their sweet singing sound ”。

最后谈一谈诗题的翻译,题目虽用“采莲”,实际写的是采莲女,由于全诗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是谁,而英文又是相对具象的语言,故将诗题《采莲曲》译为“Song of Lotus-Picking Girls ”,而非“Song of Picking Lotuses ”,为的是让英文题目与诗歌内容衔接得更加紧凑。

56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