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拜仁达坝和维拉斯托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对比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床地质
内蒙古拜仁达坝和维拉斯托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对
比研究*
欧阳荷根1,毛景文2,武欣丽1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2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
内蒙古拜仁达坝Ag-Pb-Zn矿床和维拉斯托Cu-Zn矿床发现于2007年,两矿床相距约10 km,是大兴安岭南段西坡两大型热液脉型矿床。

已有研究表明,大兴安岭南段主脊和东坡的矿床大都产在二叠系地层或燕山期花岗岩体与地层的内外接触带上(赵一鸣,1997;郑翻身等,2006),而拜仁达坝和维拉斯托的赋矿围岩为石炭纪石英闪长岩和古生代片麻岩(郑翻身等,2006)。

因此,对这两个矿床开展成矿过程和机理对比研究并与大兴安岭南段其余矿床进行对比显得尤为必要。

本文中我们对拜仁达坝和维拉斯托矿床进行了矿物学、流体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研究。

在前人工作基础上对拜仁达坝和维拉斯托矿床的成矿流体来源和演化进行了分析,以期了解这两个矿床的形成过程及其机理,在此基础上划分矿床类型,再结合其区域地质背景和其它有关数据的分析,理清该矿床与区域内其余矿床的成因联系,即归类出该矿床所属的成矿系列,探讨区域成矿的规律性,这不仅可以指导研究区内的普查找矿工作,还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

1 拜仁达坝和维拉斯托矿床矿物学特征
依据井下矿体产出特征和室内显微观察,拜仁达坝矿床分为三个成矿阶段,其中主成矿阶段可再划分为三个亚阶段:①毒杀-黄铁矿-石英阶段(成矿前阶段);②方解石-多金属硫化物阶段(主成矿阶段I);
③萤石-多金属硫化物阶段(主成矿阶段II);④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主成矿阶段III);⑤贫矿化阶段(成矿后阶段)。

主成矿阶段I主要硫化物矿物为闪锌矿及少量磁黄铁矿和黄铜矿,脉石矿物主要为方解石;主成矿阶段II主要硫化物矿物为磁黄铁矿及少量黄铜矿、闪锌矿和方铅矿,脉石矿物主要为萤石;主成矿阶段III主要硫化物矿物为方铅矿及少量富银、铋、硒和蹄类矿物,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

维拉斯托矿床分为3个成矿阶段,其中主成矿阶段可再划分为两个亚阶段:①毒杀-黄铁矿-石英阶段(成矿前阶段);②萤石-多金属硫化物阶段(主成矿阶段I);③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主成矿阶段II);
④贫矿化阶段(成矿后阶段)。

主成矿阶段I主要硫化物矿物为闪锌矿及磁黄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萤石和伊利石;主成矿阶段II主要硫化物矿物为黄铜矿、闪锌矿和方铅矿,脉石矿物主要石英。

2 拜仁达坝和维拉斯托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
拜仁达坝矿床成矿前阶段流体包裹体为富液相气相富CH4±CO2包裹体,盐度w(NaCl eq)为5.86%~8.81%,完全均一温度为320~350℃;主成矿阶段流体包裹体主要由富液相及少量富气相气相富CH4±CO2包裹体组成,盐度w(NaCl eq)为4.34%~8.81 %,完全均一温度为200~340℃;成矿后阶段流体包裹体为富液相包裹体,气相为H2O,盐度w(NaCl eq)为1.40%~8.81 %,完全均一温度为180~240℃。

*本文为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1085260)和内蒙古重要矿产资源潜力评及区域成矿规律研究项目(2006-02-YS01)的联合资助
第一作者简介欧阳荷根, 男, 1984年生, 博士研究生,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

Email: oyhg1984@
330 矿床地质2012年维拉斯托矿床成矿前阶段流体包裹体为富液相气相富CH4±CO2包裹体,盐度w(NaCl eq)为6.5%~7.5 %,完全均一温度为260~340℃;主成矿阶段(阶段II-ii)流体包裹体由含CO2包裹体、富气相包裹体和富液相包裹体组成,气相中富CH4±CO2,盐度和完全均一温度存在2个峰值:4.0%~6.0%,320~380℃和w(NaCl eq)6.0%~8.5%,200~300℃;成矿后阶段流体包裹体为富液相包裹体,气相为H2O,盐度w(NaCl eq)为7.0%~9.0%,完全均一温度存在2个峰值:240~280℃和160~220℃。

3 拜仁达坝和维拉斯托矿床稳定同位素组成特征
拜仁达坝矿床主成矿阶段成矿流体的氢、氧同位素组成分别为:δD流体= -132.00~-104.00 ‰, δ18O流体= 3.31~8.59 ‰;成矿溶液的平均硫同位素组成为δ34S∑S= -1.2~3.8 ‰;成矿溶液的碳同位素组成为δ13C流体= -26.52~-25.82 ‰。

矿石铅同位素组成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8Pb/204Pb分别为18.369~18.441、15.572 ~15.665和37.326~38.643 (江思宏等,2010)。

维拉斯托矿床主成矿阶段成矿流体的氢、氧同位素组成分别为:δD流体= -139.4~-88.2 ‰, δ18O流体= 1.15~5.50 ‰;成矿溶液的平均硫同位素组成为δ34S∑S= -8 –+1.1 ‰。

矿石铅同位素组成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8Pb/204Pb分别为18.282~18.584、15.542~15.601和38.198~38.477(江思宏等,2010)。

4 结论
(1)拜仁达坝和维拉斯托矿床在矿床地球化学特征上具有相似性:成矿流体为中-低温、低盐度并富CH4±CO2的低氧逸度还原性流体;成矿流体的泡沸和水-岩反应是矿质发生沉淀的主要原因;成矿流体为岩浆-热液流体并混有部分大气降水;成矿流体中的硫主要为岩浆-热液来源,碳质成分来源于古生代片麻岩。

(2)尽管两矿床产于石炭纪石英闪长岩和锡林郭勒杂岩中,但其稳定同位素组成与大兴安岭南段主脊和东坡成矿年龄约140 Ma的矿床相比,具有类似之处。

拜仁达坝和维拉斯托矿床为与早白垩世岩浆活动有关的中-低温岩浆-热液矿床。

(3)拜仁达坝和维拉斯托矿床可归入约140 Ma与花岗岩有关的Sn-Fe、Sn-多金属、Cu-Mo和Ag-Pb-Zn-Cu矿床成矿系列。

其形成与早白垩世岩石圈的减薄和岩浆的底侵作用有关。

两矿床所处地区目前仅发现有热液脉型矿床,如拜仁达坝Ag-Pb-Zn矿床、维拉斯托Cu-Zn矿床和道伦达坝Cu矿床,这种特征是固有还有表象,还有待进一步的普查找矿和理论分析工作。

参考文献
赵一鸣. 1997. 大兴安岭及其邻区铜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与远景评价[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318.
郑翻身, 蔡红军, 张振法. 2006. 内蒙古拜仁达坝维拉斯托超大型银铅锌矿的发现及找矿意义[J]. 物探与化探, 30 (1): 13-25.
江思宏, 聂凤军, 刘翼飞, 云飞. 2010. 内蒙古拜仁达坝及维拉斯托银多金属矿床的硫和铅同位素研究[J]. 矿床地质, 28 (1): 101-1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