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物理押题预测卷01(全国甲卷)(基础必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高考物理押题预测卷01(全国甲卷)(基础必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
第(1)题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R1为滑动变阻器,R2和R3为定值电阻。

当R1的滑动片P由左向右滑动时,电压表V1和V2示数的增量分别为ΔU1、ΔU2,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ΔU1|>|ΔU2|
B.|ΔU1|=|ΔU2|
C.ΔU1>0,ΔU2>0
D.ΔU1>0,ΔU2<0
第(2)题
两个天体组成双星系统,它们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连线上某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

科学家在地球上用望远镜观测由两个小行星构成的双星系统,看到一个亮度周期性变化的光点,这是因为当其中一个天体挡住另一个天体时,光点亮度会减弱。

科学家用航天器以某速度撞击该双星系统中较小的小行星,撞击后,科学家观测到光点明暗变化的时间间隔变短。

不考虑撞击后双星系统的质量变化。

根据上述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被航天器撞击后,双星系统的运动周期变大
B.被航天器撞击后,两个小行星中心连线的距离增大
C.被航天器撞击后,双星系统的引力势能减小
D.小行星质量越大,其运动的轨道越容易被改变
第(3)题
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弹簧振子,分别固定在光滑水平面上、竖直天花板上、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

现将三个物块拉离各自的平衡位置由静止释放,物块做简谐振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振幅一定相同
B.最大回复力一定相同
C.振动的周期一定相同
D.振动系统的能量一定相同
第(4)题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α的传送带上有质量均为m的三个木块1、2、3,中间均用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接起来,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其中木块1被与传送带平行的细线拉住,传送带按图示方向匀速运动,三个木块均处于平衡
状态。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2、3两木块之间的距离等于
B.2、3两木块之间的距离等于
C.1、2两木块之间的距离等于2、3两木块之间的距离
D.如果传送带突然加速,相邻两木块之间的距离将变大
第(5)题
通常采用测量放射性强度(每秒钟放出射线的次数)降为原来一半所需的时间来间接测定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

现对某种同位素样品每隔(天)记录一次放射性强度,结果如下表所示。

移走样品后,检测器记录到来自环境及宇宙射线的放射性强度
为。

从图中可得,该同位素的半衰期约为( )
计数率()18517015714413312311310597908377
时间(d)00.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A.B.C.D.
第(6)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液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越大
B.内能是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的总和
C.气体膨胀对外做功,其内能一定减小
D.气体吸热且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有可能不变
第(7)题
太阳系中的8大行星的轨道均可以近似看成圆轨道。

图中坐标系的横轴是,纵轴是,这里T和R分别是行星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和相应的圆轨道半径,T0和R0分别是水星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和相应的圆轨道半径,下列图中正确的是( )
A.B.
C.D.
第(8)题
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1出发经过状态2和3,最终又回到状态1,其中从状态3到状态1图线为双曲线的一部分。

那么,在下列p-T图像中,反映了上述循环过程的是( )
A.B.
C.D.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含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共4题)
第(1)题
如图为一半圆柱形均匀透明材料的横截面,一束红光a从空气沿半径方向入射到圆心O,当时,反射光b和折射光c刚好垂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材料对红光的折射率为B
.若,光线c消失
C.若入射光a变为白光,光线b为白光D.若入射光a变为紫光,光线b和c仍然垂直
第(2)题
一带正电的粒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沿轴正向运动,其电势能随位移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处为粒子电势能最大位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处电场强度最大
B.粒子在段速度一直在减小
C.在、、、处电势、、、的关系为
D.段的电场强度大小方向均不变
第(3)题
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进入核心舱,开展相关工作。

已知核心舱的运行轨道距地面高度约为400km,地球同步卫星距地面高度约为36000km。

则( )
A.核心舱的运行周期比地球同步卫星的短
B.核心舱的向心加速度约为地球同步卫星的90倍
C.“神舟十四号”的发射速度大于7.9km/s
D.航天员漂浮在核心舱中,其加速度为零
第(4)题
关于热现象和热学规律,说法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表明,构成悬浮微粒的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两个分子的间距从极近逐渐增大到10r0的过程中,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在减小
C.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
D.物体的摄氏温度变化了1°C,其热力学温度变化了273 K
E.两个分子的间距从极近逐渐增大到10r0的过程中,它们的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三、填空、实验探究题(本题包含2个小题,共16分。

请按题目要求作答,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对应位置) (共2题)
第(1)题
某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牛顿第二定律。

将长木板一端固定在水平桌面的左端,在长木板另一端用垫块将木板垫起。

在木板上固定两个光电门1和2,木板上端放置一个带有遮光条的小车,小车通过轻质细线绕过固定在木板右端的光滑定滑轮与小物块相连,木板上方的细线与木板平行,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实验步骤如下:
(1)在小车上放上一定质量的砝码,调整垫块的位置,给小车一沿木板向下的初速度,直到遮光条通过两个光电门的遮光时间相等,然后去掉小物块,让小车沿木板下滑记录遮光条经过光电门1、2的遮光时间、,可求出小车加速度a;
(2)改变小车上所放砝码的质量,再次调整垫块的位置,重复(1)中操作,求出小车上所放砝码质量为m时对应的小车加速度a;
(3)若实验数据满足牛顿第二定律,以砝码的质量m为横轴,在坐标纸上作出_______(填字母序号)关系图线为一条直线,如图乙所示;
A. B. C. D.
(4)已知图乙中直线的斜率为k,纵截距为b,则小车和砝码受到的合力大小为______,小车的质量为______(用题给已知量字母表示)
第(2)题
如图(a)、(b),两个摆长均为l的单摆在竖直面(纸面)内做摆角很小(约为2°)的摆动,图(b)中悬点O正下方P处固定着一枚钉子,OP=0.25l。

①两单摆的周期分别为T A=_______,T B=______;②若将两摆球从图示位置(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相同)由静止释放,摆球到达左侧最高点与各自平衡位置的高度差分别为h A、h B,则h A_______(填“>”“<”或“=”)h B。

(不计摆球直径,不计悬线接触钉子时的能量损失,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四、计算题(本题包含3小题,共36分。

解答下列各题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表达式和重要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请将解答过程书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 (共3题)
第(1)题
如图甲所示有一间距L=1m的金属U形导轨固定在绝缘水平面上,导轨右侧接一R=8Ω的电阻,在U形导轨中间虚线范围内存在垂直导轨的匀强磁场,磁场的宽度d=1m,磁感应强度B=1.0T。

现有一质量为m=0.1kg,电阻r=2Ω、长为L=1m的导体棒MN以一定的初速度从导轨的左端开始向右运动,穿过磁场的过程中,线圈中的感应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导体棒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导轨电阻不计,则导体棒MN穿过磁场的过程中,g取10m/s2,求:
(1)电阻R产生的焦耳热;
(2)导体棒通过磁场的时间。

第(2)题
科研人员利用电场和磁场控制带电粒子的运动,从而来进行粒子分选,其原理如图所示:真空环境中,由a、b、c、d四个平行界面分隔出的I、Ⅱ、III三个区域,宽度均为L=0.12 m.让包含两种不同的带正电粒子组成的粒子束,从界面a上的P点以速
度v0=5×102m/s垂直界面射入区域I,两种粒子带电量均为q=1×10-6C,质量分别为m1=3×10-10kg和m2=4×10-10kg.若在区域I和III 分别加上垂直纸面、方向相反、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1 T的匀强磁场,粒子能分成两束从界面d出射;若在区域I和III分别加上与界面平行、方向相反的匀强电场,粒子也能分成两束从界面d出射.不计粒子重力.
(1)求加磁场时两种粒子在界面d上出射点之间的距离
(2)若加电场时两种粒子在界面d上出射点之间的距离与加磁场时相等,求电场强度的大小?
第(3)题
如图,某学校课外活动实验小组应用所学的热学知识设计了一个测量电梯升降加速度的加速度计。

用质量为m的活塞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导热汽缸内,汽缸开口朝下,活塞离汽缸底部的距离为L,汽缸的下半部分与大气相通。

大气压强为,
温度不变,活塞的横截面积为S,活塞的厚度不计,汽缸内部的总长度为。

该实验小组将此汽缸竖直固定在电梯上,通过观察活塞位置的变化情况来判断电梯加速度的大小。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一切摩擦。

(1)若电梯向上加速运动,求该加速度计能测量的最大加速度;
(2)若观察到活塞相对汽缸向上移动了,试求电梯的加速度大小并判断电梯可能的运动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