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工程质量管控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水工程质量管控措施
一、编制依据
1、屋面防水规范: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12)
2、地下工程防水规范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8)
二、防水工程质量通病分析
2.1卷材防水层空鼓
原因分析:
1.基层潮湿,沥青胶结材料与基层粘结不良。

2.由于人员走动或其他工序的影响,泥水沾污了找平层表面,与基层粘结不良。

3.立墙卷材的铺贴,操作比较困难,热作业容易导致铺贴不实不严。

防治措施:
1、保持找平层表面干燥洁净。

必要时应在铺贴卷材前采取刷洗、晾干等措施。

2、铺贴卷材前1~2d,喷或刷1~2道冷底子油,以确保卷材与基层表面粘结。

3、无论采取内贴法或外贴法,卷材均应实铺(即满涂热沥青胶结料),确保铺实贴严。

4、当防水层采用APP、SBS改性沥青热熔卷材施工时,采用热熔满粘法施工。

5、冷粘法铺贴卷材时气温不宜低于5℃。

热熔法冬期施工应采取保温措施,以确保胶结材料的适宜温度。

雨期施工应有防雨措施,或错开雨天施工。

6、对于检查出的空鼓部位,应剪开重新分层粘贴。

2.2屋面渗漏
原因分析:
1、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施工缝留设不当或浇筑施工过程中未按照规定浇筑顺序进行浇筑,从而产生了施工冷缝;浇筑完成后未按照规定进行收平抹压以提高混凝土表面的密实度和抗拉防裂性能;未及时进行养护等形成收缩裂缝等,这些裂缝成为渗漏的通道。

2、管道、烟道等凸出屋面设施底部、屋面阴阳角、檐沟、天沟、水落口周围、防水卷材的收头、屋面变形缝等节点部位未按照防水节点构造要求进行施工。

但这些节点部位是屋面变形集中的地方,也是变形首先表现的地方,同时这些节点部位表面复杂、形状多变,最容易产生开裂渗漏。

3、未按照规定的施工间歇时间要求进行防水施工,隔热层水泥珍珠岩或水泥陶粒层在没有干燥的情况下进行施工,停留在里面的水分通过结构层渗漏、迁移或在受热后汽化,体积增大几十倍,通过找平层使柔性防水层鼓泡而破坏。

4、屋面的使用及维护管理不当,造成屋面透气管的破坏和防水层的损坏、雨水管的堵塞,造成积水倒灌与渗漏。

防治措施:
1、严格按照设计及施工规范组织施工及验收,保证钢筋制作安装的施工质量,
混凝土浇筑振捣密实,抹压及时,养护充分,防止裂缝的出现,对钢筋混凝土女儿墙的施工缝应设置在高出屋面板顶面100mm以上。

2、对管道、烟道等凸出屋面的设施、屋面阴阳角、檐沟、天沟、水落口周围,防水卷材的收头、屋面变形缝等节点部位严格按照节点构造要求进行施工,保证防水的质量。

3、掌握施工间歇,待屋面隔热层及防水基层干燥后再施工防水层,在防水施工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及设计要求进行,保证防水施工质量;在施工完成后,必须通过蓄水试验无渗漏后再进行防水的隐蔽施工。

4、在维护管理方面,所有屋面上设施(包括广告)的安装、装修必须先申请后施工,必要时还应先交纳一定数量的质量保证金。

另外在维护管理中,应定期进行屋面的清洁,防止雨水管被堵塞造成积水倒灌。

2.3卷材搭接不良
原因分析:
1、施工现场组织管理不善,工序搭接不紧凑;排降水措施不完善,水位回升,浸泡、沾污了卷材槎子。

2、临时保护墙砌筑强度高,不易拆除,或拆除时不仔细,未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防治措施:
1、从混凝土底板下面甩出的卷材可刷油铺贴在永久保护墙上,但超出永久保护墙部位的卷材不刷油铺实,而用附加保护油毡包裹钉在木砖上,待完成主体结构、拆除临时保护墙时,将附加保护油毡撕去,可使内部各层卷材完好无缺。

1—木砖;2—临时保护墙;3—卷材;4—永久保护墙;
5—转角附加油毡;6—干铺油毡片;7—垫层;8—结构
2、当采用聚氨酯代替卷材作防水层时,其地下室底板与外墙防水处理
1—混凝土垫层;2—地下室底板;3—地下室外墙;
4—砖侧墙;5—2mm厚聚氨酯防水层;6—3mm厚聚氨酯加筋附加层
2.4卷材转角部位后期渗漏
原因分析:
1、在转角部位,卷材未能按转角轮廓铺贴严实,后浇或后砌主体结构时此处卷
材遭破坏。

2、所选用的卷材韧性较差,转角处操作不便,沥青胶结料温度过低或过高,不
能保证转角处卷材铺贴严密。

3、在转角处未按照有关要求增设卷材附加层。

4、砖砌保护层后,砖块、水泥砂浆与防水层接触凹凸不平。

当回填土夯实时,
砖墙受挤压,砖墙内的硬物将防水层刺破使其受损。

5、建筑物完工以后,保护砖墙与主体结构无法同步沉降产生巨大的摩擦力而相
互错动,拉裂了防水层。

防治措施:
1、基层转角处应做成钝角或圆弧形。

2、转角部位应尽可能选用强度高、韧性好、延伸率大的无胎油毡或沥青玻璃布
油毡。

3、应按有关要求严格控制沥青胶结料的温度。

涂刷厚度应力求均匀一致,各层
卷材均要铺贴牢固,并增设卷材附加层。

附加层一般可用一层无胎油毡(或
沥青玻璃布油毡)或两层同样的卷材,按照转角处形状粘结紧密。

4、改进接槎和保护层
混凝土垫层比底板宽300mm,满做防水涂料,如下图所示,并用砂浆和油毡防护,待地下室结构完成后,清出接槎涂层,随即做外墙防水层。

1—垫层;2—找平层;3—防水涂层;4—软保护层;
5—防水涂层接槎;6—混凝土底板;7—止水带
防水保护层采用20~50mm聚氯乙烯泡沫塑料板(或再生聚苯板)代替120的砖墙。

5、当转角部位出现粘结不牢、不实等现象时,应撕开该处卷材,灌入玛蹄脂,
用喷灯烘烤后,逐层补好。

热熔型卷材则用火焰喷枪加热卷材与基层修补。

2.5管道处铺贴不严实
原因分析:
1、对管道未进行认真的除锈、清理,无法保证卷材与管道的粘结。

2、穿管处周边呈死角,使卷材不易铺贴严密。

防治措施:
管道表面的铁锈和污垢要清除干净。

在穿越砖石结构处,管道周围宜以细石混凝土包裹,其厚度不小于300mm。

抹找平层时,应将管道根部抹成圆角,其直径不小于50mm。

卷材应按转角要求铺贴严实,如下图:
1—圆角;2—止水环
三、防水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3.1防水混凝土
1.把关材料质量,确保防水混凝土密实,并检查强度和抗渗等级是否符合设计
要求,并确保表面质量,平整无蜂窝等缺陷。

2.检查施工缝、变形缝、止水带、穿墙件等构造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
定,杜绝渗漏。

3.确保预埋件的位置、标高与图纸相对应。

3.2卷材防水层
1.确保防水卷材基层处理剂、胶粘剂、密封材料等配套材料与卷材材性相容。

2.基面潮湿时须应涂刷湿固化型胶粘剂或潮湿界面剂确保粘结质量。

3.卷材搭接宽度须不小于100mm,偏差不超过10mm。

4.滚铺时确保接缝部位溢出沥青热熔胶,并刮封接口确保粘结紧密。

5.确保铺贴后卷材平整、顺直,无扭曲。

3.2涂料防水层
1.施工环境温度须控制不低于5℃,并在涂前先涂材性相容的基层处理剂,并应
交替涂刷方向。

2.涂料防水层的施工缝(甩槎)应注意保护,搭接缝宽度不应小于100mm。

3.在穿墙管、变形缝等部位先涂刷加强层,再进行大面积涂刷。

4.涂料防水层平均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最小厚度不得小于80%设计厚度。

5、
再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与防水层之间设置隔离层,底板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不应小于50mm。

确保侧墙涂料防水层的保护层与防水层粘结牢固。

四、施工质量缺陷处理办法
4.1防水混凝土变形缝部位渗漏
1.在不受水压地下防水工程中,在结构变形缝处使用麻丝、纤维板进行填塞密
封。

在受水压地下防水工程中,可使用橡胶或塑料止水带,必要时还需选用
耐油材料。

2.在受高湿高水压防水工程中结构变形缝位置,设置2~3mm厚钢板止水带,并
确保焊接接缝紧密平整。

4.2卷材防水层渗漏
1.搭接时注意确保卷材接头清洁干燥,如不满足防水效果可重新铺贴或加铺防
水层。

2.防水结构施工时,确保混凝土无漏振,并填塞严密衬垫材料。

3.在变形较大、易遭破坏或易老化部位须铺设卷材附加层。

4.地下室侧墙防水施工时间不宜过早,以免因重力作用导致防水卷材下坠影响
接头质量,并严格控制暴露时间。

4.3涂料防水层空鼓
清除防水层起鼓部分,露出基层后首先排出潮气,基层完全干燥涂底层涂料,
再依防水层施工方法逐层涂抹,修补时须分多次成活,以避免防水层出现气泡或空鼓。

五、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5.1屋顶基层及环境条件的质量控制
1.屋顶防水施工要保证其质量,必须从屋顶各构造层做起,无论何种防水材料,
都要求基层表面达到清洁、干燥、施工温度适合的条件。

2.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要求,灌缝密实,隔气层涂刷厚薄均匀,不见白露底;
保温层按设计要求铺筑,准确控制厚度、坡度,保证排水顺畅;找平层施工
前应做标高基准点,基面层表面应压实、平整,二次压光,充分养护,不得
有疏松、起砂现象。

5.2施工工序过程质量监控
1.对防水基层、防水层各层次的施工,制定好各道防水施工前的验收制度,严
格按隐蔽工程验收程序组织验收,在重点工序和重点部位作好旁站监理。


格检查各项技术资料是否符合标准要求,重视施工技术资料的收集,做好施
工日志、旁站记录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2.凡是技术资料不完善、施工质量不符合标准要求的,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同时推行样板引路的方法,即样板经甲方、监理、业主、设计认可后,再扩
大范围施工,以进一步完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做到有效控制。

5.3加强细部构造的质量控制
1.接茬处、阴阳角,以及建筑变形缝、后浇带、穿墙管、女儿墙体、雨水口等
节点,是容易造成屋面渗漏的重要部位。

这些重点和节点部位的施工质量是
监理工作的重点,必须采取主动控制、动态管理与旁站相结合的方法,在
浇筑混凝土前须对变形缝处止水带、后浇带处模板、穿墙管的固定等认真检
查验收。

2.屋面防水施工时,先要求做好节点、附加层和屋面排水较集中部位的处理,
然后由屋面最低标高处向上施工,对搭接、粘贴顺序、搭接长度、宽度,女儿墙泛水高度,压边处理等均进行检查验收,以确保细部构造的防水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