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屏V-by-One与LVDS接口信号驱动原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by-One接口信号驱动原理(3840*2160)
一、时钟与像素点关系
一场:60Hz-16.667ms,2250行(2160行有效)
——刷新像素点:3840*2160个/Vertical
一行:135KHz-7.407us,(=60Hz*2250),4400=550*8点(3840点=480*8点有效)——刷新像素点:3840个/ Horizontal
Clock:74.25MHz-13.468ns,(=135KHz*550)
——刷新像素点:8个/Clock
以上,可参考《附录A:屏规格书信号时序特性》。

二、V-by-One信号传输规则
每个Clock(DCLK),V-by-O接口有8对差分对(lane0~lane7)同时传输,每对差分对负责一个Pixel;共8个Pixels一起传输数据。

以上,可参考《附录B:屏规格书每场画面时序》与《附录C:屏规格书单区与双区的驱动方式(每一行)》。

每对差分对同时串行传输4Bytes字节(共32bits,V-by-One传输协议有40bits);(每bit周期0.3367ns=13.468ns/40,2,97G带宽)
或按照公式计算:4(byte)×8×(10/8)×(594MHz/8lines)=2,97G
以上,可参考《附录D:屏规格书数据传输格式》与《附录E:V-by-O协议文件截图》。

信号最小单位为bit,1bit的数据长度合成眼图(1UI=0.3367ns=336.7ps),可通过眼图测试得具体信号特性;
以上,可参考《附录F:V-by-O接口输入端眼图》。

附录C:屏规格书单区与双区的驱动方式(每一行)
附录D:屏规格书数据传输格式
附录E:V-by-O协议文件截图
附录F:V-by-O接口输入端眼图——1bit的数据长度合成眼图(1UI=0.3367ns=336.7ps)
附录G:屏规格书V-by-O接口定义
LVDS接口信号驱动原理(1920*1080)
一、时钟与像素点关系
一场:60Hz-16.667ms,1125行(1080行有效)
——刷新像素点:1920*1080个/Vertical
一行:67.5KHz-14.815us,(=60Hz*1125),1100*2点(1920点=960*2点有效)——刷新像素点:1920个/ Horizontal
Clock:74.25MHz-13.468ns,(=67.5KHz*1100)
——刷新像素点:2个/Clock
以上,可参考《附录A:屏规格书信号时序特性》。

二、LVDS信号传输规则
以双八位信号接口为例,每个Clock(奇+偶),LVDS接口有4*2对差分对(双8位)同时传输,每4对差分对负责1Pixels;每个Clock(奇+偶)共传输2Pixels;
每4对差分对同时串行传输7*4 =28bits,每对差分对串行传输7bits(每bit周期1.924ns=13.468ns/7)
以上,可参考《附录B:屏规格书LVDS信号时序》与《附录C:屏规格书数据传输格式》。

通常,LVDS接口的时钟为20MHz到85MHz,因此对于输出像素时钟低于85MHz的信号,只需要一个channel就可以;而对于输出像素时钟高于85MHz的信号,比如1080P/60Hz 的输出,像素显示时钟为148.5MHz,就不能直接用一个channel传输,而是将输出的像素按照顺序分为奇像素和偶像素,将所有的奇像素用一组LVDS传输,所有的偶像素用另外一组LVDS传输。

也就是说,需要两个channel来传输1080P/60Hz的信号。

对于像素显示时钟更高的信号,比如1080P/120Hz显示,则需要4个channel来传输;
以上,可参考《附录D:2 channel、4 channel的像素分配》。

附录C:屏规格书数据传输格式
附录D:2 channel、4 channel的像素分配
附录E:屏规格书LVDS接口定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