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音乐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公开课教案_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教学设计
执教者:教学内容:《中华民族的最强音》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12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积累精彩词句。

过程与方法:
主要通过学生的自读,抓重点词句来帮助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现实意义,感受“中华民族的最强音”的深刻内涵。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努力学习,长大报效祖国的强烈情感和愿望。

教学重难点:
体会《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国歌的现实意义,感受“中华民族的最强音”的深刻内涵。

教学准备
1、课件
2、学生搜集国歌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通过填空,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
1、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指的是:《》。

2、《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年。

3、《义勇军进行曲》的词作者是(),曲作者是()。

4、《义勇军进行曲》最初是电影《》的主题曲。

5、课文里的“敌人”指的是()。

6、《义勇军进行曲》是()年被定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

7、课题中“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是说《义勇军进行曲》是中华民族最()的声音。

二、提问:文章主要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1、小组交流,讨论
2、汇报交流结果
3、出示阅读要求:在文中找出句子读一读,你从那些词和句感受到成为最强音的原因。

(学生自读课文,动笔勾一勾、画一画)。

默读3自然段,思考:《义勇军进行曲》是怎样创作出来的?从哪儿能感受到它是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自读勾画思考,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

4、默读4-5,你还从哪儿能读出,《义勇军进行曲》是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国内:战斗号角
国际:世界反法西斯战歌
5、指名读6,了解《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国歌的过程
三、想一想:
一般我们会在什么情况下奏响国歌呢?
学生交流
小结:在与我国的荣誉有关的时候就会奏响国歌,国歌就是一个国家的代表。

四、说一说,读一读
每当唱起国歌时,你心里想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引读最后一段,指导学生认识定为国歌的现实意义。

谈话:是啊,每当我们唱起国歌时,我们的心里就会升腾起无限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五、拓展:
了解国旗和国徽也是国家的象征和代表。

六、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课文,了解到《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词作者田汉曲作者聂耳,把他们对敌人的恨,对人民的爱倾注到歌曲当中,创作出了这首曲子,让它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这首曲子激励着中国人乃至全世界的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反抗法西斯,保卫家园。

今天我们唱起它,一定会有不同的感受。

2、全体起立,齐唱国歌,再次感受中华民族最强音。

板书设计: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谱写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传唱
↓↘定为《国歌》奋发图强
报效祖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