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趣味阅读教学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理导航
Liberal Arts Guidance
No.8,2024Serial No.512
2024年第8期(总第512期)
【摘要】阅读素材是调动学生积极性,进一步提
高教学效果的重要内容。

在数学教学中,能否合理应用阅读素材,构建趣味的阅读活动也成为了教师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

本文基于趣味阅读在小学数学中的作用,从选择合适阅读素材,引导自主阅读;积极设计趣味问题,引导正确探究;布置课后阅读任务,促进减负提质三个方面对小学数学趣味阅读教学的策略展开探究。

旨在以趣味阅读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能力和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阅读;教学策略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实施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倡导学生的学习应当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而教师则应该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模式,做好学生动力的调动工作。

同时,如今的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由知识的学习逐渐转变为能力和素养的培养———这同样需要学生有足够的参与度。

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否有效激发学生兴趣成为了教师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在小学数学激趣教学中,趣味阅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就需要通过多种方法提高趣味阅读环节的效果,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

一、趣味阅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在过去的教学中,为了高效地完成课上的教学任务,教师往往都不重视应用相关的阅读材料,认为其是可有可无的内容,这使得学生很难在数学教学中培
养自身自主阅读能力。

实际上,趣味阅读素材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素材,有着很强的可读性。

通过趣味的阅读素材,教师一方面能引导学生一定程度上了解本课需要学习的内容,另一方面也能高效地调动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兴趣,从而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数学的学习活动,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有效培养学生的素养和能力。

二、小学数学高质量趣味阅读策略(一)选择合适的阅读素材,引导自主阅读在数学教学中,趣味阅读承担着导学激趣功能,而能否有效调动学生兴趣,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趣味阅读素材效果的发挥。

在自主阅读中,学生兴趣与阅读素材本身的内容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学段和学生学习特点选择合适的阅读素材,引导学生高效地进行自主阅读。

1.结合学生兴趣,引入趣味故事素材
如今的教学重视学生中心地位的突出,而阅读素材的充分应用本身就有着调动学生兴趣的考量。

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否导入足够有趣的素材相当重要。

故事素材是深受学生喜爱的一种素材。

通过有趣的童话、历史故事,教师能有效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自主阅读活动中,这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本课学习的知识点,切实培养数学能力和素养。


■专题研究
小学数学趣味阅读教学研究
李亚
(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第四小学贵州织金552100)
文理导航
Liberal Arts Guidance
2024年第8期(总第512期)
No.8,2024Serial No.512
■专题研究
如,在“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这一课,教师就可以引入关于数学王国的趣味故事素材,在故事中,数学王国有很多数字,大家快乐地生活在一起。

但有一天,突然从外面来了一只凶残的怪兽。

他一张嘴,先把2和5吃了下去,25也在劫难逃。

数学王国的宰相1建议国王0派出魔术师72探查怪兽的弱点。

到了怪兽面
前,72使出自己的绝技———七十二变,先变成了2和36,怪兽扑向2,又变成了4和18,怪兽扑向4,最后变成了8和9,这一次,怪兽就对他不感兴趣了。

72将怪兽的弱点告知了国王,国王勇敢地进入怪兽的肚子,救出了大家。

这一故事最后的问题为“你们知道国王是如何救出大家的吗?”这一故事跌宕起伏,有着很强的趣味性,而在阅读过程中,教师也发现大多数学生都表现得较为积极。

2.基于学生能力,选择合适难度素材
生本主义理念要求充分落实学生中心地位,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而趣味的阅读能力不仅对学生数学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同样对学生语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数学教学中,导入阅读难度过高的阅读素材,教师不仅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兴趣,还会一定程度上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这对于学生充分参与课上的自主学习与探究活动是相当不利的。

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学生学段导入难度恰当的阅读素材,更好地发挥阅读素材的激趣效果。

例如,在“时、分、秒”这一单元,结合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较差的状况,教师就可以引入《到点啦,麦克斯!》这一绘本的片段让学生阅读。

这一片段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展现了麦克斯的一天,一方面阅读难度较低,另一方面,图文结合的形式也有助于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而在高年级“圆周率”知识的学习中,结合学生阅读能力得到了有效成长,并通过语文学习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一定了解的情况,教师可以导入有关祖冲之的阅读素材。

这样,通过难度恰当的阅读素材,教师能有效提高学生在自主阅读活动中的积极性,通过教学观察,教师同样发现学生学习动力更足。

(二)积极设计趣味问题,引导正确探究在如今的教学中,构建情境化、活动化、探究化的课堂成为了教师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

在这样的情况
下,能否创设合适的情境成为了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情境创设中,趣味阅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而要有效提高趣味阅读的效果,让学生深入探究阅读素材中的数学知识是相当关键的。

这就需要教师结合阅读素材设计合适的问题,开展相应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高效探究。

1.结合数学知识,合理设计挑战情境
在趣味阅读素材的应用中,能否引导学生深入探究阅读素材中的知识,在阅读中更好地培养学生能力和素养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效果。

在如今的探究式教学中,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开放性和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以全面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而在趣味阅读所创设的情境中,通过一系列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教师能引导学生对阅读素材进行深入探究,从而更好地提取故事中的数学知识,培养自身能力,切实增加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收获。

例如,在“包含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这一知识点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引入趣味的阅读素材。

在这一阅读素材中,加法、减法与乘法、除法发生了争执。

加法和减法认为,应该自己先算,因为自己在前面,应该讲究先来后到。

而乘法与除法也认为自己应该先算,因为自己有权限更高的通行证。

在这一故事中,数学法庭的审判官左右为难。

在阅读故事之后,教师就可以结合本课所学内容提出有挑战性的探究问题,即“你认为谁说得对?为什么?”“如果你觉得这样不公平,要改变判决的结果,应该怎么做?”这样,结合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了趣味阅读中的数学知识,更好地在趣味阅读中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

2.开展扮演活动,引导学生展开对抗要充分发挥趣味阅读素材的作用,让学生深入思考趣味阅读中的数学知识,教师需要切实提高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积极性,而这不仅需要教师注意素材的选择,还需要教师注意采取合适的活动方法。

游戏活动是小学阶段调动学生兴趣相当重要的一种活动,而角色扮演则是与阅读联系相当紧密的一种。

通过扮演,教师能让学生代入故事情节展开对抗,进一步提高学生参与游戏和探究的积极性。

这就需要教师合理结合所选阅读素材开展扮演活动,让学生在探究的过
文理导航
Liberal Arts Guidance
No.8,2024Serial No.512
2024年第8期(总第512期)
■专题研究
程中积极性更高。

例如,在“有余数的除法”这一课,教师就可以导入“抢30”相关的趣味阅读素材。

在这一素材中,小鸡和小松鼠开展了一个游戏,从1开始,每个人报一到两个数,但在几次游戏中,小鸡都输了。

素材阅读后,教师就可以询问:“你认为为什么会这样呢?在大家都掌握了规律的情况下,你认为谁会赢呢?”引导学生分别扮演小鸡和小松鼠,进行对抗。

而这样,代入趣味故事中的情境开展游戏,教师有效提高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加高效地了解了阅读素材中蕴含的数学知识,充分发挥了趣味阅读的作用。

(三)布置课后阅读任务,促进减负提质课后作业是课上学习的重要补充,有着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进一步发展能力的作用。

在课后布置趣味阅读任务,教师能有效提高学生在作业练习中的参与度,更好地做到减负提质。

但在过去,学生对课后阅读不够重视,同时,一部分与所学知识关联不大的素材也不利于教师有效减负。

这就需要教师注意课后趣味阅读素材的选择与课后阅读过程的评价,以高质量的课后阅读有效促进减负提质。

1.结合学习主题,合理布置阅读任务
课后拓展阅读是深化学生认知的重要方法,通过
课后的趣味阅读,教师一方面能进一步调动学生对本课学习知识的兴趣,引导学生展开进一步的探究;另一方面也能一定程度上导入后续相关的知识,做好承上启下,落实单元整合的教学理念。

这要求教师一方面重视所选素材的趣味性,另一方面考虑阅读素材与所学数学知识的联系。

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学习主题,精选阅读任务,有效提高学生在课后自主阅读活动中的收获。

例如,在“小数乘法和除法”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向学生布置《猴子买桃》的趣味阅读任务。

在这一阅读素材中,猴子们向花狐狸买桃,花狐狸想多赚钱,就故意将小数点向后挪了一位,在猴王要付钱之际,一只无尾猴提醒了猴王,最终戳破了花狐狸的阴谋。

故事中渗透了小数乘法和除法正确的计算方法,而且编成了顺口溜,更便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对于在课后作业中有效落实减负提质理念有着重要的意义。

2.重视成果评价,创设合适展示平台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倡导探索激励学生和
改进教学的评价,要充分落实这一理念,结合教学的目标和方法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充分落实教学评一体化的理念是相当必要的。

但在过去,对学生课后作业的评价往往以题目的正确率为主,缺乏高效评价阅读的方法。

成果展示是评价的重要方法,通过相应的实践和成果展示活动,教师能有效提高学生在阅读环节的积极性,这对于进一步发挥趣味阅读的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年、月、日”这一课的教学中,结合本课的学习内容,在课后作业布置中,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阅读“历法的故事———阴历”这一趣味素材。

在阅读之后,教师则可以利用合适的方法让学生展现自己的阅读成果。

当然,结合本课学习的数学知识,教师可以向学生布置制作挂历的小组合作任务。

而结合学科融合理念,教师可以对这一任务提出额外的要求,不仅需要学生做到日期正确、结构结实、造型美观,还要求学生在每一页加入“历法小知识”的内容。

在任务完成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将作品展示在教室后方。

这样,借助合适的方法,教师为学生展现自身阅读成果提供了优质的平台,进一步提高了学生课后阅读的动力。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趣味阅读活动能进一步提高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学习效果。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一方面需要选择合适的阅读素材,另一方面则需要将趣味的阅读内容与探究活动以及课后作业结合起来。

也只有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各个阶段充分发挥趣味阅读素材的作用,教师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在小学数学中的学习效率,满足如今教学理念对学生参与度和学生能力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左哲岚.阅读让数学课堂生花———浅谈小学低
年级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J].理科爱好者,2022(5):199-201.
[2]徐慧琴.小学数学趣味阅读有效策略探究[J].小学生(中旬刊),2018(9):3.
[3]仇广海.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趣味阅读中的运用探究[J].名师在线,2018(19):17-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