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体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体会
标签:重型;颅脑损伤;护理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12(b)-096-01
重型或特重型颅脑损伤是指有广泛性脑挫裂伤的同时合并有颅内血肿、脑干损伤、脑疝和其他脏器的损伤。

病情危重。

要争分夺秒正确地处理患者,为患者争得手术时间和机会。

这是抢救成功与否的关键。

如何有效地促进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脑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达到最理想的治疗效果是护理的宗旨。

1临床资料
6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男43例,女25例,年龄3—72岁,平均42岁,颅内血肿40例,脑挫裂伤30例,闭合性损伤37例,开放性颅脑损伤31例,脑疝2例。

脑干损伤1例;手术42例;治愈26例,好转34例,死亡3例,植物生存状态5例。

2护理对策
2.1前期护理(急救期的护理)
前期护理是以抢救患者生命为主。

①保证有效通气,保持呼吸道通畅,可置口咽通气管及气管插管,必要时气管切开,持续吸氧,以保证脑组织对氧的需要,减轻脑水肿的发生。

持续冰枕,降低脑细胞的耗氧量。

②立即建立静脉通道,以最快速度滴注20%甘露醇250 mI,或予呋塞米静脉推注,以降低颅内压,减少脑疝的发生。

③生命体征监测,每15分钟观察血压、脉搏、呼吸、意识、瞳孔及血氧饱和度,并记录。

④抽血化验及备好交叉配血,为需手术患者做好手术前准备工作。

⑤对大量出血的患者应立即采取止血措施,行抗休克治疗。

2.2中期护理(治疗期护理)
①绝对卧床休息,抬高床头15°~30°,促进颅内静脉血液回流,也有利于呼吸,可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②保持环境安静,保证充足的睡眠。

③持续冰枕或用冰毯,有条件应用亚低温治疗。

原则以物理降温为主,解热镇痛药为辅,有效地减少脑的耗氧量,从而改善缺血后脑神经功能。

④记录24 h出入量,严格根据出入量控制补液量及补液速度,每日成人人量控制在≥2000 ml。

⑤持续吸氧,减少脑血流量,降低颅内压。

2.3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
①减少颅内因素的刺激:如保持呼吸道通畅、大小便畅通、皮肤及床单位整洁、卧位舒适等,可适当给予镇静及止痛药物治疗。

使用约束用物时切勿强加,避免使颅内压进一步增高,消耗氧量。

②预防呼吸道感染:指导进行深呼吸功能锻炼及有效的咳嗽方法,每2小时进行翻身拍背,保持口腔清洁。

气管切开者,安排在单人病房,专人护理,保持空气清洁、湿度适宜,肺底部可闻及痰鸣音者,每日诱发咳嗽3次,有利于肺底部痰液咳出,若痰液黏稠,保持呼吸道湿化,气管内定时滴稀释液(可持续滴入0.45%盐水)或超声雾化吸入(应用生理盐水30ml 加沐舒坦15mg),痰液较多较黏稠者,应选用金属气管套管,每天更换内套管,并进,亍高压灭菌。

③上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的预防与处理:合理使用胃黏膜保护剂保护胃黏膜。

密切观察有否出现胃肠道症状,如发现腹胀、呕吐物呈咖啡色,解黑色大便,OB试验阳性,及时报告医生。

并作出相应的处理。

④泌尿系感染的预防与处理:可进食的患者鼓励每天饮水量1500-2000ml,留置尿管者,每2周更换尿管1次,尿道口护理每日2次,如分泌物多可适当增加尿道口护理的次数,若为尿失禁,可采用假性尿袋。

⑤眼角膜的保护:每天眼部护理2次,对双眼不能闭合者,涂眼膏保护角膜。

白天可戴墨镜或用油纱遮盖。

⑥耳漏、鼻漏的护理:颅脑外伤合并有脑脊液漏者,使头偏向耳漏一侧。

常规消毒后盖无菌敷料,不可填塞或冲洗,必要时更换敷料;鼻漏者无菌棉球擦拭鼻腔,不可填塞或冲洗,密切观察并记录耳漏、鼻漏液的颜色和量。

⑦引流管的观察护理:严密观察引流量、颜色、性质和引流速度;防堵塞:保持引流畅通,每2小时挤压引流管1次;防松脱:加强固定,固定时注意留有适当的活动长度,做好引流管外露长度的标识,并每班交接并记录;防折断:各种治疗护理及翻身前后检查引流管的情况,防止扭曲、反折;防感染:保持密闭式引流,引流袋每日更换1次,注意无菌操作,防止颅内感染。

⑧皮肤的护理:定时翻身拍背,防压疮。

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平整,有条件可使用气垫床减少压疮的发生率。

2.4后期护理(康复期护理)
①高压氧治疗,有利于脑损伤的康复。

②功能锻炼。

根据患者存在的机体功能障碍选择各种功能锻炼方法及强度。

③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及其家属建立康复的信念。

3护理体会
重型颅脑损伤病情危重,变化迅速,死亡率高,护理并发症多。

能准确及时地落实护理措施可为患者赢得更多的抢救时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