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咬文嚼字”的含义,认识到语言文字运用的严谨性和重要性。
2、培养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咬文嚼字”的习惯,提高语言文字的鉴赏和运用能力。
3、让学生掌握一些“咬文嚼字”的方法和技巧,能够对文本进行细致的分析和品味。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理解“咬文嚼字”的内涵和意义。
(2)掌握“咬文嚼字”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炼字、修辞、语境等方面的分析。
2、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将“咬文嚼字”的方法运用到实际的阅读和写作中,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2)让学生在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思想情感和文化内涵。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案例分析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5 分钟)
通过展示一些容易混淆或用错的词语、句子,如“订金”与“定金”、“凯旋而归”等,引发学生对语言文字准确性的思考,从而引出“咬文嚼字”的话题。
2、讲解“咬文嚼字”的含义(10 分钟)
(1)解释“咬文嚼字”的字面意思,强调对文字的仔细琢磨和推敲。
(2)举例说明在文学作品、日常交流中“咬文嚼字”的重要性,如
诗歌中的精妙用词能营造出独特的意境,准确的表达能避免误解等。
3、分析“咬文嚼字”的方法(20 分钟)
(1)炼字
展示一些经典的诗句,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分析诗人
为何选用这个字,以及这个字所带来的独特效果。
让学生体会到精心
选择字词能够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
(2)修辞
以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为例,讲解修辞手法在增强语言感染力和表现力方面的作用。
通过分析具体的文本,让学生学会识别和欣赏修辞手法的妙处。
(3)语境
强调语境对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性。
给出一些在不同语境中含义不同的词语或句子,让学生通过分析语境来准确理解其含义。
4、小组讨论与实践(15 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发一段文本,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咬文嚼字”方法进行分析和讨论,然后每组选派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的讨论结果。
5、总结与拓展(10 分钟)
(1)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价,强调“咬文嚼字”在阅读和写作中的重要性。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文章或作文,运用“咬文嚼字”的方法进行分析和批注,下次课进行交流和分享。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让他们在自主探究中掌握“咬文嚼字”的方法。
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此外,还可以提供更多的实
例和练习,让学生在反复的实践中不断提高语言文字的鉴赏和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