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的心理平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用前
吉林一中2012-2013下学期高一期中历史试卷
模块单元测试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 卷(选择题)
请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项选择
1. 宋代以朱熹为代表的新儒学所吸收的思想是( )
A .佛教和道教思想
B .法家思想和“经世致用”学说
C .佛教、道教和法家思想
D .佛教思想和“经世致用”
2. 下图是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座墓葬中出土的丝织品,上面用当时通行的字体抄写了一部典籍,他应该抄写于( )

A .商周时期
B .秦汉时期
C .隋唐时期
D .宋元时期
3. 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原理是相对性原理和( ) A. 绝对时空观 B. 光速不变原理 C. 光的量子理论 D. 相对时空观
4. 1989年1月,胡耀邦同志(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领导人之一)说:“中国的出路是‘民主’和‘科学’四个字,我们为之奋斗了近70年,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现在还需要继续努力。

”近代史上,“民主”与“科学”的首倡者为( )
A .林则徐、魏源
B .李鸿章、左宗棠
C .康有为、梁启超
D .陈独秀、李大钊
5. 汉武帝“独尊儒术”,主要是利用儒家思想中的( ) 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 .“君轻民贵” C .“大一统” D .“人道有为”
6. 电影《墨攻》表现墨家“兼相爱,交相利”、“爱无差等”的思想;而孔子认为:“仁者,爱人,爱有差等。

”造成这种分歧的根源是( ) A.所处时代不同 B.代表阶级利益不同 C.学术思想不同 D.谈论的问题不同
7. 卢梭的棺木中伸出的一只手,握着一支火焰浓烈的火把。

这支火把很
快就点燃了巴黎乃至世界。

这支“火把”指的是( )
A.《论法的精神》B.《社会契约论》
C.《纯粹理性批判》D.《哲学通信》
8. 1903年,中国《大公报》:“……宪法不立,则虽其国强盛,终滋危殆之忧,如今之俄土是;宪法苟立,则虽其国狭小,已固雄富之基,如今日之德日是。

若是者,知宪法之与国家诚所谓不可一日或离者。

”该文的政治主张,主要是()
A.建立民主共和 B.进行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
C.实行君主立宪 D.向德、俄学习
9. 毛泽东在1943年4月写信给中央宣传部,说:“我的思想(马列)……不宣当做体系去鼓吹,因为我的体系还没有成熟。

”此时毛泽东的思想著作不包括()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论持久战》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新民主主义论》
10.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这里的“儒术”指
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B.正统的孔孟学说
C.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 D.儒家学说与权术
11. 下列关于中国维新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它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
B、它是中国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的产物
C、它在中国具有广泛、深厚的社会基础
D、它是一股进步的爱国的民主思想
12. “苹果为什么垂直落地?为什么不向旁边、不向上而总是向着地面落下呢?我想这一定是地球吸引它的缘故。

”牛顿的这一思考促使了下列哪一成果的产生( )
A.微积分B.力学三大定律
C.万有引力定律D.自由落体定律
13. 传入中国的各种思潮中,最终被陈独秀、毛泽东等知识分子接受的是()
A、基尔特主义
B、无政府主义
C、实用主义
D、马克思主义
14. 下图所示两幅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作品体现的共同思想主题是(
)
A.抨击封建道德和宗教
B.人文主义的时代精神
C.追求现世生活的享乐
D.宣传人类平等和个性自由
15. 以下是某校高三一班学生对理学的理解,学生甲认为“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

”学生乙认为“理学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以下言论符合学生乙观点的是()
A.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
B.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
C.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D .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
16. 交通运输工具的革命是两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内容,下列发明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飞梭 ②珍妮机 ③火车 ④无线电报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①③④② D .③①②④
17. 下列有关宋时期程朱理学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是儒、道、佛三家思想融合的产物 B .二程的理学学说有唯心的一面 C .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 D .成为北宋起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18.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
A.《狂人日记》
B.《阿Q 正传》
C.《海燕》
D.《母亲》
19. 二十世纪中期,人们模仿、再现生活的手法更加丰富多样。

艺术不再为少数人所独享,它们开始走进千家万户。

下列促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媒介是( )
A .电视和电影
B .铁路与飞机
C .报纸和广播
D .网络与漫画
20.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诸子百家观点歧异实质上反映了

A.
统治阶级中不同派别的利益
B.
新兴地主阶级内部不同集团的利益 C.
不同的阶级、阶层的利益
D.各阶层知识分子对社会变革的不同认识
21. 黄宗羲认为:“然则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

……即论者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

”?黄宗羲思想的核心是( )
A .建立一家之法
B .法律是由人来决定的
C .反对君主专制,实行法治
D .建立君主立宪制
22. 法国历史学家雅克·勒高夫在《新史学》中称:“历史不仅是政治史、军事史和外交史,而且还是经济史、人口史、技术史和习俗史;不仅是君主和大人物的历史,而且还是所有人的历史。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东京)街南桑家瓦子,……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绘画、令曲之类。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
材料二? 梨园演戏,……两淮盐务中尤为绝出。

例蓄花、雅两部、以备演唱,雅部即昆腔,花部为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班。

──(清)钱泳《履园丛话》卷十二
材料三? 金阊(今苏州城西北)商贾云集,宴会无时,戏馆数十处,每日演剧。

? ──(清)顾公燮《消夏闲记摘抄》卷上
材料四? 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诚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上之言词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之引证格言、历史无异。

──高劳《东方杂志·农村之娱乐》卷十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瓦子”又名“瓦肆”,它指的是什么?
2.依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戏曲发展的主要原因。

3.材料二中的“花、雅两部”不断融合兼收,最终导致哪一剧种的形成?依据材料三、四,概括戏曲的主要社会功能。

4.在新历史学理念的影响下,商人、戏曲及民间生活进入史学家的视野,
这表明史学家研究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23. 中国近代曾经出现多种期刊,其中部分期刊存在的时间较短,影响也不大,但是期刊的名字却反映出时代气息,例如:曙光、新社会、新中国、进步青年、新生、新气象、救国、自由、新妇女等,这些期刊体现了近代中国人民的精神追求。

这种精神的主旋律是( )
A.爱国主义 B.民主科学 C.追求真理 D.平等进步
24. 评论家沃塞尔曾对布拉克展于卡思维勒画廊的作品评论说:“布拉克将一切都缩减在立方体之中。

”以下作品风格与布拉克作品最为相近的是(
)
25. 新文化运动反映了当时的哪些社会要求
①推翻帝制②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③反对封建军阀的统治④反对帝国主义的统治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D.①③
26. 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近年来,中国领导人在国际上提出了构建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倡议,受到国际舆论的积极响应和广泛好评。

对于中国这一倡议的正确理解应是()
①“和谐世界”的概念源于中华文化传统中“和”的精义
②表达了中国政府对当今世界的深刻分析和战略选择
③强调了文明的多样性,也赋予了中华文明新的历史责任④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一个美好的合作范式,并正面回应了“中国威胁论”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7. 在古代雅典,有不少人对以“人是万物的尺度”为核心观点的智者学派持反对态度,他们最有可能担心智者学派的活动会()
A.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B.引发外族的入侵和奴役C.导致雅典人口的流失D.危及社会的秩序和道德
28. 1950年,我国水稻的平均亩产只有141千克,1998年达到450千克。

当今中国,杂交水稻播种范围已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一半。

1976年到1998年水稻产量累计增产3.5亿吨。

这说明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研究推广()
A.大大提高了我国的粮食产量 B.有助于解决世界性的饥饿问题
C.使科教兴国战略取得了实效 D.使袁隆平享有了很高的国际声誉
29.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启蒙运动”一词源自以下事实:他们将过去基本上看作是一个迷信和无知的时代,认为只是到了他们时代,人类才终于从黑暗进入阳光。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启蒙运动前只有迷信和无知
B. 启蒙运动消灭了迷信和无知
C. 阳光是指理性和科学
D. 黑暗完全是由天主教统治造成的
30. 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中,杨天石先生曾说,这一部分人,他们主张在保存中国传统的君主政体和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部分地学习西方的文化、教育及政治制度。

杨先生所说的“这一部分人”是指() A.林则徐、魏源
B.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31. 启蒙思想家们用“人权”反对“王权”,用“人道”对抗“神道”,用“人类理性”否定宗教愚昧,用“自由”、“平等”代替封建等级专制,这主要是为了 ( )
A.打破教会的思想控制
B.宣扬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合理性
C.清除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思想障碍
D.启迪人们的反封建意识
32. 古代历史建筑见证了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发展的历史。

下列古迹与儒家思想的形成有关的是(
)
第II 卷(非选择题)
请修改第II 卷的文字说明
二、非选择题
33. 一定时期的文化反映着这一时期的政治与经济,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国哲学家让·雅克·卢梭把它改变成一种社会契约而非政治契约。

在他看来,契约就是人民之间的一个协议。

卢梭在其主要政治著作《社会契约论》(
1762年)一书中,把统治权看做只是一种“代办权”,从而证明把人民的合法权利归还给拥有最高权力的人民这种革命是正当的。

——《全球通史》下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及其对法国革命产生的作用。

材料二 洛克主张三权分立:立法权、行政权及联邦权(管理对外事务)的分立,同时承认体现在议会中的立法权的优越地位。

但是立法权并不是无限制的,它有责任尊重公民的人身及财产的自由。

体现在国王及其政府身上的行政权在立法权的控制下管理国家;立法权在国王及其政府的行动破坏国家的法律时,有权更换国王及其政府。

——《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吴于厪 齐世荣主编
(2)依据材料二概括洛克关于立法权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具体分析美国独立后是如何实践启蒙思想的?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具体分析孙中山结合西方启蒙思想和中国国情形成的理论成果,并概括其政治实践。

34.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论语》
作为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伟大学者,他试图找到自然界和人类生活各个方面的秩序。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二百多年来,它一直是全部天文学和宇宙学思想的基础。

详细地阐明这万有引力原理和这些运动定律如何应用于地球物质的最小微粒和最大天体、明显有规律的现象以及海水的潮汐运动和彗星的急疾行进等似乎没有规律的事件,委实是个了不起的成就。

……甚至给诸如心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各个不同领域的工作者也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以致于他们都试图在解决各种问题时以力学或准力学为楷模。

——(英)沃尔夫《十六、十七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材料三:在科学研究工作中,有多少危险、多少歧途啊!要达到真理,又必须经历多少错误啊!这些错误的危险要比真理的用处大上千百倍。

……而且更困难的是,假如我们居然有幸终于发现了真理,我们之中又有谁能好好地应用它呢?如果我们的科学就其所提出的目的来说是虚幻的,那末就其所产生的效果而言,它们就要更危险得多。

——卢梭《论科学与艺术》
(1)依据材料一,比较孔子、亚里士多德在教育内容方面的差异。

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些
差异所形成的教育传统对东西方近代科学发展的影响。

(2)材料二评论的是哪一部科技著作?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部著作所体现的思想价值。

(3)材料三中卢梭的见解对欧洲的思想界产生了什么影响?结合历史背景评价卢梭对于科
学的论述。

3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孔子曾说,三代皆敬事鬼神。

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远之,……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

而其弟子问鬼神事时,孔子答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材料2:中国文化具有博大的胸怀和超越时空的影响力,在全世界广泛地传播。

他的力量无比庞大。

中国文化影响力之大与孔子思想中的进步因素在文化事业方面所做的贡献是分不开的。

——英籍华人作家韩素音
材料3:西汉宣讲五经的八位国家级大师有六位是山东人,东汉设置的十四位经学博士,山东儒生就占了八家。

在《汉书·儒林传》中独自立目者有27人,山东儒生占17人。

在《后汉书·儒林传》中单独立目者有42人,属于山东籍的儒生有12人,其中,郑玄打破经学门户之见、融合各家所长,所开创的儒学为当时“天下所宗”。

……自汉武帝擢升山东儒生公孙弘为丞相后,共计丞相27人,属于山东籍的就占了12人。

无怪乎当时邹鲁一带有这样的谚语:“遗子黄金满籝,不如教子一经。

”如果把汉代的中国儒学比作一棵参天大树,那么山东儒学就是这棵树的根本和主干。

——据安作璋《两汉儒学与山东》
(1)据材料1,孔子的认识与夏商时期人们的认识相比有何变化?从孔子所处的社会阶段分析,这一时期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材料2中,韩素音高度评价了“孔子思想中的进步因素”,请指出孔子思想中的进步因素及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3)概括材料3,说明“山东儒学就是这棵树的根本和主干”,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汉时期山东儒学独特的发展优势。

36.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站在时代前列,追寻救国救民的真理,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维新思想有哪些基本主张?
2.20世纪初,陈独秀等人发起的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20世纪20年代末到90年代,中国共产党人业已形成的两项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是什么?概括指出它们主要解决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的哪些重大问题。

37. 在人类历史上,思想的的光芒一直照耀人类前进的方向。

扼要叙述
下列四位人物在启蒙运动期间,他们的思想主张各是什么?并归纳出他们的思想主张的相同点。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答案】A
2.【答案】B
【解析】湖南长沙马王堆墓葬在时间上属于汉朝。

故答案为B。

3.【答案】B
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新文化运动领袖的理解能力。

中国近代首倡“民主与科学”的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陈独秀和李大钊。

故选D。

5.【答案】C
【解析】汉武帝“独尊儒术”,主要是利用儒家思想中的“大一统”思想,用思想上的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

6.【答案】B
7.【答案】B
【解析】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提出了“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不但为法国大革命作了思想动员,而且激励了全世界反对封建统治、争取民主的斗争。

8.【答案】C
【解析】材料谈到俄国因未立宪而有“危殆之忧”,德日因为立宪而“固雄富之基”,可见作者是主张向德日学习实行君主立宪的。

9.【答案】C
【解析】《论人民民主专政》发表于1949年。

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政治理论准备。

10.【答案】C
【解析】董仲舒把诸子百家中的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

11.【答案】C
12.【答案】C
【解析】两个物体相互吸引,质量较小的物体被引到较大的物体上,明显属于万有引力定律。

13.【答案】D
14.【答案】B
【解析】这一时期的文艺作品尽管题材不同,风格各异,但它们都贯穿着共同的思想主题,即反对教会神学,倡导人文主义的时代精神。

A、C、D三项只是人文主义精神的一个侧面,而且
也与两幅作品的思想主题不相符。

15.【答案】C
【解析】乙学生认为理学为塑造民族精神起到重要作用,当然是C显示出来的社会责任感了。

16.【答案】A
【解析】①是1733年出现的,②是1765年出现的,③是1814年出现的,④是20世纪初出现的,故正确排列顺序是①②③④,应选A。

17.【答案】D
18.【答案】A
19.【答案】A
【解析】本题根据时间和影视艺术特点可以判断。

铁路与飞机不能“走进千家万户”,报纸和广播不能“模仿、再现生活”,网络与漫画不是出现在二十世纪中期。

20.【答案】C
【解析】从战国时期的大背景: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封建制度逐步形成,许多思想家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发表不同的主张,从而逐渐形成不同的派别。

所以答案为C项。

21.【答案】C
【解析】材料中黄宗羲鲜明地说出先有“治法”后才能“治人”,法治观点鲜明。

22.【答案】1.娱乐演艺场所。

2.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

3.京剧。

休闲娱乐功能,社会教化功能。

4.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宽。

【解析】本题以戏剧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阅读理解、分析、提炼、归纳、概括能力。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注意全面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第(1)问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和再现,可以结合材料一中“东京”以及所学知识判断。

“瓦肆”指的是城市中的娱乐场所。

第(2)问应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作答,注意从商业、城市、阶层等全面分析。

第(3)问的第一问应注意材料中“花、雅两部”的别称;第二问可以依据材料概括。

材料三体现的是休闲娱乐功能,材料四体现的是社会教化功能。

第(4)问可以与题目引言中法国历史学家的话相呼应,综合理解作答。


23.【答案】A ?
【解析】近代中国人民担负的主要任务是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先进的中国人创办期刊宣传新思想的目的就在于实现上述主要任务。

24.【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在作品中强调“立体主义”应是现代主义美术作品,A是徐悲鸿的作品;B、C是印象画派作品;D是现代主义作品,故选D。

25.【答案】C
【解析】要求对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有准确的理解
26.【答案】D
27.【答案】D
28.【答案】A
【解析】材料表明杂交水稻的推广,大大提高了我国的粮食产量。

2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启蒙运动是指理性和科学,C项表述符合题意,其他三项说法绝对,不正确。

30.【答案】C
【解析】材料中的“这一部分人”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但又不主张改变现行的君主政体,这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观点。

A、B两项都只主张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没有上升到政治制度的层面;D项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但还主张推翻现行的君主政体,不符合题意。

故选C项。

3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

启蒙思想家宣扬的是“人类理性”、“自由”、“平等”等资产阶级思想,他们进行思想启蒙,主要在于进行反封建斗争,即启迪人们的反封建意识。

32.【答案】B
【解析】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时期,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且在曲阜杏坛讲学,因而B项符合。

A、C两项是佛家的寺庙,武侯祠是纪念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的祠庙,故排除D。

二、非选择题
33.【答案】(1)社会契约论:卢梭认为国家主权属于人民,统治者的权力来自他同人民签订的契约,如果他违反了民意,人民有权推翻他。

卢梭的理论成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

(2)洛克的认识:议会掌握立法权;立法权尊重公民的人身和财产自由;国王和政府的行政权受到立法权的制约,立法权高于行政权。

美国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的制度,国会拥有立法权、总统拥有行政权、最高法院拥有司法权。

国会议员和总统是由选举产生。

(3)理论成果: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是指推翻满清贵族的统治,民权主义是指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生主义是资产阶级的土地纲领。

措施: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

【解析】本题考查思想文化和政治经济的联系。

第一问考查卢梭社会契约论思想,记忆性题目。

第二问考查洛克分权学说和美国政治体制对三权分立思想的践行,也是记忆即可。

第三问孙中山的理论成果和实践,即为三民主义和民主共和国的建立。

34.【答案】(1)差异:孔子以六经和六艺为主要教学内容,强调伦理规范,相对忽视自然科学的教育。

亚里士多德既讲授伦理学和人生哲学,又教授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

影响:西方先于东方产生近代自然科学。

(2)《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暴露了宗教非理性主义的荒谬,促使人们进一步摆脱了封建神学的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发现了自然界的规律,彰显了人类理性的伟大,促进了理性主义的传播和启蒙运动的发展。

给其他学科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方法。

(3)影响:推动了浪漫主义思潮的形成。

背景:近代科技的兴起和发展,启蒙运动中理性主义的盛行。

评价:卢梭指出科学的进步有害于人类幸福,揭示了科技对人类的生活是一把“双刃剑”的道理;有利于把人从冷冰冰的理性原则统治下解放出来。

但卢梭排斥和拒绝现代科技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解析】第1问比较孔子、亚里士多德在教育内容方面的差异,需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回答,孔子以六经和六艺为主要教学内容,强调伦理规范,相对忽视自然科学的教育。

亚里士多德既讲授伦理学和人生哲学,又教授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

这样的差异所形成的教育传统对东西方近代科学发展的影响指西方先于东方产生近代自然科学。

第2问从材料二中“详细地阐明这万有引力原理和这些运动定律”“海水的潮汐运动和彗星的急疾行进等似乎没有规律的事件”等信息,可判断出这部科技著作是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概述这部著作所体现的思想价值需根据所学来回答,暴露了宗教非理性主义的荒谬,促使人们进一步摆脱了封建神学的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发现了自然界的规律,彰显了人类理性的伟大,促进了理性主义的传播和启蒙运动的发展。

给其他学科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方法。

第3问材料三中卢梭的见解对欧洲的思想界产生了什么影响,主要指推动了浪漫主义思潮的形成。

根据材料评价卢梭对于科学的论述,卢梭认为科学的进步有害于人类幸福,揭示了科技对人类的生活是一把“双刃剑”的道理;有利于把人从冷冰冰的理性原则统治下解放出来。

但卢梭排斥和拒绝现代科技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这些思想产生的背景是近代科技的兴起和发展,启蒙运动中理性主义的盛行。

35.【答案】(1)变化:由事鬼神到重视人,人的地位不断提高。

原因:春秋时期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

(2)孔子思想中的进步因素:①提倡“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主张“以德治民”;③提出可以“损益”旧章法(政治上主张逐步改良);④提出“有教无类”(主张教育公平)。

背景:孔子生活于春秋晚期。

当时,中国正经历着社会的大变革,经济、政治、文化领域中的旧势力旧制度趋于崩溃瓦解,众多新因素萌生、发展。

(3)根据:集中了全国绝大多数经学专家;对经学的解释对全国有引领作用;部分儒士成为高官发挥政治影响。

优势:作为儒学发源地,儒学有较为强大的感召力;经学人才辈出,形成钻研经学的师承和风气;公孙弘等人读书做官的现实影响力;科学文化风气浓厚;经济发达区域。

【解析】第(1)问先从材料中提取人们的认识变化,然后从生产力角度回答变化的“根本原因”;第(2)问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第(3)问要结合材料概括,可以从材料中的数量上分析山东集中了全国著名儒生,从郑玄的举例来看说明山东儒生的代表作用,从公孙弘的例子来看说明具有一定的政治优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