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 曹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曹旭
发表时间:2018-12-05T11:11:16.76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4期作者:曹旭[导读] 本文对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西北水利水电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省西安市 710000 摘要:混凝土施工技术作为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的关键技术,其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因此,加大对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施工技术研究,是具有重要作用的。
本文对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混凝土结构施工对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必须保证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质量。
施工单位需要对混凝土结构的实际性能与知识进行全面掌握,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施工单位还需注意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存在的裂缝、技术不规范等问题,以免对施工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1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分析 1.1水泥水化热原因
通常情况下,土木工程施工面积比较大,因此。
混凝土施工面积也会很大,有一定的厚度,而水泥在搅拌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热量,再加上混凝土表面系数比较小,水泥所产生的热量散热就会相对缓慢,混凝土结构下层的热度更难以释放出来,因此部分热量存留在混凝土结构中,这使混凝土内部结构热度与表面的热度出现明显的差异,温度失衡,慢慢发生裂缝情况。
1.2混凝土收缩原因
混凝土收缩原因主要有三点因素,分别是水泥、外加剂以及矿物掺合料,其中水泥因素发生是因为水泥在硬化过程中,其消耗水量占总水量的百分之二十,而其余的水分全部依靠蒸发而消失的,而水分在蒸发过程中,就会使混凝土逐渐出现自缩状态;外加剂因素的发生是因为施工过程中,需要利用高效减水剂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影响水泥自缩值,但不会影响到混凝土的自缩值,而干缩减水剂以及膨胀减水剂对混凝土的自缩值影响会比较明显。
矿物掺合料因素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在生产过程中所选用的掺合料对水泥产生的自缩值影响,例如:硅灰对混凝土自身的自缩值有着直接影响,并且在硅灰量增加的同时水泥自缩值也会出现增长的情况;煤灰对混凝土的自缩值影响与硅灰相反,会不断降低混凝土自缩值,量越大降低的就会趱陕。
1.3外界温度变化原因
由于混凝土在施工中主要以浇筑方式为主,浇筑过程中,会与外界温度接触,若是外界温度低于混凝土的温度,则会使混凝土表面的温度快速下降,而出现内部与表层温度差巨大,产生温度应力,外界温度与混凝土温度温差越大,混凝土内部与表面温差就会越大,而混凝土内部与表面的温差越大其温度应力就会越严重,温度应力过大就会造成混凝土裂缝发生。
2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 2.1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应力
2.1.1 控制好水泥的用量。
由于水泥在水化的过程中会释放一定的热量,然而由于受混凝土表面参数的影响,导致水泥的热量无法充分释放,聚集在混凝土内部,使得混凝土出现温度应力。
要减小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就可以从水泥含量方面考虑,减小水泥的用量,就可以相对减少混凝土内部的热量,在混凝土的生产过程中,可以采用其他材料代替部分水泥,或者在加入一定量的高效减水剂等。
同时还需要提高混凝土的搅拌技术,提高搅拌效果,保证混凝土内部的热量能够充分的释放。
2.1.2 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温度。
由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深受外界环境温度的影响,一旦浇筑过程中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发生了变化,就会影响混凝土的温度导致混凝土产生温度应力。
因此,在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的浇筑尽量避免在夏天和高温情况下浇筑,尤其是大面积混凝土的浇筑。
在夏天和高温天气下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时,必须采取一定的降温措施,对需要浇筑的混凝土采取合理的冷却措施,把混凝土的浇筑温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2.1.3 进行强制性降温。
为了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减少和尽可能的避免混凝土问题的出现,对于由温度造成的混凝土问题,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采取强制性的降温措施进行降温,例如,可以在混凝土结构的内部预先铺设好水管,再向水管中注入冷水,利用冷水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
2.2 降低地基对混凝土的约束 2.2.1 降低混凝土内部的约束力。
混凝土结构内部的温度应力增加了混凝土内部的约束力,要降低混凝土内部的约束力,可以采取减少和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应力来降低混凝土内部结构中的约束力。
而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应力,上一部分的温度应力控制措施中,已经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除了要尽量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应力之外,可采用一定的保温措施,如暖棚法、覆盖法和蓄水法等,对混凝土的外部温度采取一定的保温措施,以减小混凝土内部与外部的温度差,从而控制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应力。
2.2.2 减小外部地基约束力。
在混凝土的浇筑中,大面积混凝土的浇筑过厚会导致地基产生约束力,要减低混凝土的厚度猜疑采用设置滑动层的方法,对滑动层进行设置,以减少外部约束力。
2.3 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2.3.1 掺合一定的添加剂。
掺合添加剂能够有效控制混凝土的自缩值,在加入添加剂的过程中,要严格根据混凝土外用添加剂的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添加。
2.3.2 添加增强材料。
在混凝土的生产过程中,可以添加适当的有机纤维、无机纤维或金属纤维等,这些纤维具有一定的抗拉性能,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2.3.3 控制好混凝土材料的比例。
在混凝土生产前,要让技术人员对混凝土材料的配比进行试验和验证,在多种配比方式中,选择最佳的配比方式,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强度。
由于混凝土的施工在土木工程建筑中占据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要保证土木工程建筑的质量,就必须保证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质量。
2.4 对模板工程的施工进行控制
对于模板的选择和采购时,要选择表面平整赶紧、拼接起来没有漏缝的模板;按照模板施工的专项施工方案进行施工,不得随意变动;高度超过8m,或是跨度大于18m 的模板工程要制定专项的支模方案,并在由专家审查通过后才可进行施工;后浇带相关末班应独立支模,拆除时应有相关的施工技术方案。
2.5 浇筑施工技术
混凝土浇筑技术是建筑施工和大面积建筑过程中关键环节之一。
在进行浇筑过程和前期浇筑技术中,要确保浇筑质量和混凝土配置质量控制,实际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循浇灌顺序,对剪力墙,板,柱,梁一次进行浇筑施工。
例如:在进行墙体浇筑和墙体混凝土施工中,应维持浇筑厚度在5cm,高度在50cm 左右,并且浇筑时间间隔控制在2h 之内。
为确保浇筑质量和混凝土结构质量,采取分区定点,同坡度,一次到顶,循序渐进浇筑工艺。
划定浇筑区域,由于大型混凝土结构工程使用的基本均为商品混凝土,在进行现场配送时易出现车辆繁多,目标区域不明确等情况。
2.6 混凝土养护技术
混凝土在完成浇筑以及振捣之后,需要在12个小时以内,对混凝土进行覆盖处理,浇水和养护。
在拆模之后,要对混凝土进行喷水,通常条件下这种喷水养护要大于7 天,喷水的频率需要根据混凝土自身的湿润情况而且混凝土要保证具有足够的湿润状态。
现在,常用的养护方法主要有围水养护法、浸水养护法、覆盖浇水养护法以及塑料薄膜法等,但是常用的通常为覆盖浇水发、浸水养护法以及塑料薄膜法这三种。
在冬季施工时,如果气温连续5 天平均低于5℃,就要按照冬季施工进行处理,采用蓄热法以及添加外加剂等方法进行养护,防治混凝土受冻而降低强度。
综上所述,混凝土结构施工对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必须保证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东科.论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J].住宅与房地产.2018(02)
[2] 于清江.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标准探讨[J].门窗.2017(12)
[3] 张楠.现代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措施分析[J].建筑知识.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