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及以上电力线路故障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0kV及以上电力线路故障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一起220kV线路保护误动的事故,详细分析了该事故发
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预防该类事故的改进措施;并介绍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
本要求及110kV及以上电力线路常用的距离保护。
关键词:继电保护;220kV线路故障;距离保护;相继速动保护
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
继电保护在技术上一般要满足四个基本要求,即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和
可靠性。
可靠性是指保护该动作时应可靠保护,不该动作时应可靠不动作。
保护装置
如不能满足可靠性的要求,反而会成为扩大事故或直接造成故障的根源。
继电保
护的可靠性主要是由配置合理、质量和技术性能优良的继电保护装置以及正常的
运行维护和管理来保证;必须确保保护装置的设计原理、整定计算、安装调试正
确无误;要求组成保护装置的各元件的质量可靠、运行维护得当、系统简化有效,以提高保护的可靠性。
一旦发生故障保护装置应能及时可靠的动作,不应由其本
身的缺陷而误动或拒动。
本次220kV线路保护误动的事故,就充分体现了继电保护可靠性的重要性。
二、110kV及以上线路距离保护
110kV及以上线路保护有距离保护、零序过流保护、过电流保护等。
在这里
简单介绍应用最广泛的距离保护。
(1)定义
距离保护是指利用阻抗元件来反应短路故障的保护装置,阻抗元件的阻抗值
是接入该元件的电压与电流的比值:U/I=Z,也就是短路点至保护安装处的阻抗值。
因线路的阻抗值与距离成正比,所以叫距离保护或阻抗保护。
(2)特性
距离保护的I、II段可以在任何形状的多电源网络中保证动作的选择性,具有
较高的灵敏度,但不能实现全线速动,线路末端的故障,只能由二段后备保护来
切除。
(3)分类
距离保护包括接地距离保护和相间距离保护,按地距离保护反应于线路接地
故障,通常采用零序电抗继电器(或突变量电抗继电器)。
相间距离保护反应于
线路相间短路,通常采用方向阻抗继电器(或突变量阻抗继电器)。
其中接地距
离I段和相间距离I段是主保护。
接地距离Ⅱ、Ⅲ段和相间距离Ⅱ、Ⅲ是后备保护。
(4)保护时间和保护范围
距离I段是速断保护,保护范围一般只能达到本段线路全长的80%~85%。
距离二段是带时限保护,保护范围是本段线路全长并延伸至I段线路的一部分。
距离Ⅲ段比距离Ⅱ段延时更长,保护范围是本段线路和下一段线路的全长,并延
伸至下一段线路的一部分。
(5)方向性
距离保护具有方向元件,取电流从母线流向线路的方向为正方向,线路正方
向故障时,距离保护动作。
反方向故障时,方向元件闭锁保护。
三、事故经过与保护装置信息
(1)事故经过与保护装置信息
某220kV线路发生一起误动事故,造成断路器三相跳闸。
其中一套保护装置
动作,而另一套保护装置没有启动和动作。
恢复送电过程中,将动作的保护退出
运行,只投入未动作的保护,送电成功。
保护详细动作报告如下:
0000ms 距离零序保护启动
1732ms 相间距离II段动作
1732ms 保护永跳出口
1746ms 故障类型和测距 BC相间接地 -0.36Km
1746ms 测距阻抗值 0.307-j0.023 欧
1746ms 故障相电流电流=1219.294安
1768ms 纵联保护启动
1771ms 综重电流启动
3529ms 相间距离III段动作
6732ms 保护永跳失败
20094ms 零序II段动作电流=1219.7 安
20396ms 零序III段动作电流=1219.7 安
22202ms 零序IV段动作电流=1219.7 安
51774ms 综重长期不能复归
60009ms 距离零序保护复归
60015ms 综重电流复归
60017ms 纵联保护整组复归
保护详细故障录波如下:
(2)录波信息分析
从故障录波报告中可知:-60ms时刻,三相二次电流约为0.5安,且三相对称,无零序电流。
三相电压有效值为57伏,且三相对称,无零序电压。
此时线路正
常运行。
-35 ms时刻,保护发出三跳及永跳令,-5 ms时刻,三相电流消失,开
关跳闸。
而此过程中,电压一直保持正常,电流也没有出现短路增大现象,且该
线路的另一套保护没有启动和动作,故初步断定是保护误动造成的。
保护动作报
告中:0000ms 距离零序保护启动、1732ms 相间距离II段动作、1732ms 保护永跳出口,这些时间与保护装置故障录波图的时间对应不上,根据保护装置技术说明
书中故障录波部分的描述,保护装置可以保存12至48次故障录波报告(含内部
元件动作过程),故障时有重要开关量多次变化时会自动多次录波并且记录重要
开关量(如发信、收信、跳闸、合闸、TWJ等),由于保护装置动作前交流采样
未发生突变,因此保护装置的录波时间不是从距离零序保护启动开始(距离零序
保护启动只是因为CPU2距离零序保护模件坏(后面试验结果)),而是从保护
动作、开关量变位及三相电流被切除时开始录波的。
(3)事故原因分析
保护[1]以纵联距离和纵联零序作为全线速动主保护,以距离保护和零序方向
电流保护作为后备保护。
保护功能由数字式中央处理器CPU模件完成,其中
CPU1模件完成纵联保护功能,CPU2模件完成距离保护和零序电流保护功能,CPU3模件完成重合闸功能。
PSL602保护CPU模件硬件完全相同,其出口回路完
全独立。
任意一块CPU模件故障均不影响其他CPU模件的正常动作。
当采用三块CPU模件时,启动回路可以由CPU1-CPU3其中两个CPU启动才开放保护出口继电器负电源,即构成“三取二方式”。
对保护进行采样校验,结果发现输入电流后CPU1和CPU3零漂和采样正确,
而CPU2采样零漂大于1安,且三相采样电流严重失真,说明CPU2有故障导致
其采样错误。
但因保护采用启动元件“三取二方式”[2],当CPU1、CPU3均不启动,仅CPU2故障误启动时,保护装置不应该误动作。
因此初步推测本次误动原因除CPU2故障外,应还有其他因素导致。
保护装置中,保护启动采用“三取一方式”或“三取二方式”是通过装置母版上
的跳线JP选择的。
母版上的跳线结构如图所示,当两个连接片分别接在1和2、
4和5上时,启动元件为“三取一方式”,
两个连接片分别接在2和3、5和6上时,启动元件为“三取二方式”。
打开保
护面板,查看母版上的跳线JP在1和2、4和5上,这样启动元件为“三取一方式”,因此当CPU2发生故障时,保护出口继电器负电源已开放,当达到了保护动
作值时距离保护误动作。
从保护动作报告中可以看出:1768ms 纵联保护启动、1771ms 综重电流启动,即CPU1和CPU3也启动了,由PSL602动作报告可见1732ms 相间距离II段动作、1732ms 保护永跳出口、1768ms 纵联保护启动、1771ms 综重电流启动,保护动作及永跳出口比CPU1和CPU3启动快36-39 ms,由保护装置故障录波图可以看出保护动作及永跳出口后大约30 ms左右三相电流消失,CPU1和CPU3是因为三相电
流消失引起相电流突变量启动元件动作而启动的,如果保护不发跳闸令使开关三
相跳闸,CPU1和CPU3是不会启动的。
因此本次保护误动的原因是启动元件跳线
为“三取一方式”和CPU2故障造成的。
(4)暴露的问题
这次误动事故暴露了保护厂家及运行检修人员在工作中粗心大意、不完全按
规程校验的问题:首先,保护厂家为了方便调试,将启动元件跳线设为“三取一方式”,发货前却忘记恢复,说明厂家质量控制与流程控制存在不完善之处。
其次,保护装置在投运验收及定期校验过程中,工作人员过于信任厂家装置,没有详细
查看,因此没有发现跳线错误问题,最终造成了此次事故。
(5)整改与防范措施
针对此次故障,一方面与厂家联系,建议厂家完善出厂验收流程,防止此类
事故再次发生。
另一方面,编制专项反事故措施,对所管辖变电站内的所有此类
保护进行彻底清查,保证其启动元件跳线为“三取二方式”。
参考文献:
[1] 王文雄,郑锐.PSL602(A、C、D)数字式线路保护装置技术说明书[M]. 南京: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2003.
[2] 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国家电网公司继电保护培训教材[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