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孩子,你的情绪我在乎》有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孩子,你的情绪我在乎》有感
在这个学期里,我读了几本书,其中我对约翰哥特曼和崔成爱、赵碧写的《孩子,你的情感我在乎》这本书的感悟最深!书中讲了情绪管理的重要性,以及情绪管理的训练五阶段,还有一些情绪管理训练的实例。

我认识到无论是自己孩子的教育也好,还是小学生班级的管理也好,一定要重视孩子的情绪,只有解读、倾听、接受、帮助孩子表达情绪之后,再给孩子的行为划定界限。

孩子才可以心甘情愿地独立解决问题,这样事情才能从孩子内心层面解决的!
从教20多年,我一直给学生和家长的感觉就是一个严格的教师。

连在班主任分享会上也打趣直言:我的低年级班主任工作主要“靠凶”的。

或者难听一点来说是严格到没有情面可讲的,所以孩子们会尊重我,同时也不怎么靠近我!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找到了症结!以前若是两个孩子发生争执,我的处理方式肯定是把两孩子叫在面前,要求他们互相把自己犯错的以及别人犯错的都当面说一遍,有时为了证明他们没说谎,还叫上目击证人在作证,让我弄清事情的前因后果,然后再做出正确的判断谁对谁错,最后指引他们该怎么做。

问题就出现在这个“教师纯理性”的处理方式上。

或许在我的角度来说,我必须对整件事有清晰不偏差的了解以后,才能做出正确判断以及指引做法。

但对于孩子来说呢,他们发生矛盾后,最需要的是什么?绝对不是再复述这次难过的经历,而是希望他在学校最亲的人———老师,来安抚然受伤的幼小心灵啊。

读了《孩子,你的情绪我在乎》之后,我深刻地知道自己完全忽略了孩子在这些事情上的情感需要,没让孩子感觉到,他的苦衷老师了解了,会帮助我的。

没有这种潜意识的感觉,孩子自然不会在心理上亲近老师,所以一切会改的话,都是从应该怎么做的层面上去认识的,从外部习得的,而不是孩子内部需要,所以再犯错的几率很高!
对于自己在教育儿子时遇到的困难,我也从此书中找到了一些答案。

譬如六年级的儿子跟我说:数学老师太偏心了,只听了女同学的解释,就不由分说的批评我。

可能因为我自己也是老师,所以一听到孩子这么说,我就会站在数学老师的角度去跟他解释:“人家女孩子嘛,你作为男孩子就不能忍让一下吗?”还有儿子埋怨钢琴老师太严格了,弹错一个音,就罚他每一天练这首曲子十遍!我马上就说:“多练好啊,熟能生巧嘛!”我儿子就是那一句:“你们当老师的,都是一个样,不跟你说!”儿子经历过很多次与我分享不满情绪得不到关爱后渐渐少跟我讲述学校里的事情。

我现在才意识到,跟儿子的对话中,我太急于教育孩子宽容、勤快,而没有注意到孩子的情绪,更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看问题,与孩子得不到共情。

我应该跟儿子说:“你感觉到对你不公平,所以现在很生气。

”“错一个音就要每天练习十遍,老师也真是很严格。

”这样用镜面式反应法回答,表示了我对孩子情绪的接纳、认同,孩子才会觉得妈妈懂他,找到知音了,才会敞开心扉,如实更多地表达自己情绪。

等孩子的情绪平缓下来了,孩子的情绪管理有效果了,他也有能力纠正自己的行为。

回想了一下
我们大人自己遇到跟别人不愉快时,也是喜欢能够找到一个可以谈心的人来解解闷气,而不是一个来跟你说理的人告诉你讲应该如何做。

好书不厌百回读。

以上感想,只是我读了一遍之后的收益,《孩子,你的情绪我在乎》这本书的实操性是很强的,接纳孩子情绪的具体操作还有待于继续阅读第二、三遍的。

与您共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